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胆碱酯酶(CHE)3项检测指标对肝胆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病例295份,其中慢性乙型肝炎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74例,原发性肝癌71例,胆道疾病(包括胆管结石、胆囊炎)72例,检测这些病例的ALP、γ-GT、CHE 3项指标,并随机抽查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观察比较ALP、γ-GT、CHE在不同肝胆疾病中的水平。结果各组肝胆疾病患者血清中ALP和γ-GT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01,P<0.01);且肝癌组ALP和γ-GT水平较其他组升高更显著;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E明显降低(P<0.001),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胆道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E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LP、γ-GT、CHE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和胆道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测定ALP、γ-GT有助于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和胆道疾病。测定CHE有助于肝硬化和肝癌的诊断,并可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广州开发区企业职工肝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开发区企业职工肝病发病情况,协助企业做好肝病防治工作,防止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方法对1638例被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V的抗原抗体。对其中242例办公室人员用超声诊断仪检查肝脏和胆囊。结果HBsAg阳性率为9.83%,男性为10.97%,女性为5.93%。ALT异常的发病率为4.88%,其中不明原因的占71.25%。超声诊断仪发现肝病的发病率为16.94%(其中脂肪肝12.4%、肝囊肿0.83%、肝胆结石1.65%、胆息肉0.83%和胆囊炎1.24%),与HBsAg阳性率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企业职工各种肝病的检出率高,应做好肝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在不同肝胆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13例不同肝胆疾病病人的血清GGT含量,并观察各组GGT的变化。结果A组(肝外胆道梗阻、肝癌、酒精性肝炎)升高最明显,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血清GGT〉正常参考值10倍以上的以肝外胆道梗阻,肝癌占的比例最高,且这二种疾病血清GGT的阳性率为100%,与ALP的敏感度相当。血清GGT含量在B组(肝硬化活动期、非酒精性脂肪肝、重度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与C组(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急性肝炎)之间比较差异亦显著(P〈0.05)。血清GGT含量在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至重度依次上升,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GGT可以作为肝外胆道梗阻、肝癌诊断的一项敏感性指标。GGT含量能较好地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活动。临床上GGT含量检测对于不同肝胆疾病的鉴别及结合其它肝功能指标对肝炎临床类型的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不同慢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的表达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表达差异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条带法对4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5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 ANA、SMA、AMA、pANCA、AMA-M2、SLA/LP、LKM-1和LC-1 等自身抗体.结果 AIH组以高滴度的ANA、SMA、pANCA为主,检出率为71%、65%、66%,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以ANA、 AMA 、AMA-M2为主,检出率为45%、96.7%、93.5%,显著高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组(P<0.01).结论 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不同胆道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8月至2010年3月施行的172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45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肝移植术后各种类型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32例发生胆道并发症,患病率为18.6%。其中单纯类型21例,复合类型11例。总计发生胆漏10例(31.25%),胆管吻合口狭窄7例(21.88%),非吻合口胆管狭窄12例(37.50%),胆道结石11例(34.37%),胆道感染10例(31.25%),胆道出血2例(6.25%)。大部分临床类型之间均存在着明显关联性,以胆道结石与胆道感染的关联最为密切(列联系数C=0.478,P<0.01)。早期胆道并发症中所占比例最多者为胆漏者(52.90%),晚期胆道并发症中所占比例最多者为胆道结石/胆泥(46.70%)及胆道感染(46.70%)。单因素分析显示,肝动脉阻力指数(RI)的降低、急慢性排斥反应、T管留置、无肝期延长、术前高总胆红素血症及其所致的Child Pugh评分和MELD评分升高均可能与不同类型并发症相关,而改良的胆道缝合方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升高可能是某些类型并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不同类型之间大多存在明显关联性,胆漏大都发生在早期,胆道结石及感染则大多发生在晚期,胆管狭窄则在早期、晚期均可能发生,许多因素可能与不同类型胆道并发症相关联,严密监测肝动脉血流、改进手术技巧、缩短无肝期、弃用T管、保护胆道血供、规范的抗排斥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对305例确诊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作了肝功能检查,异常者251例(82.29%),主要为血清 ALT 升高(82.29%)及血清白蛋白降低(71.8%)。发热期肝功能异常者为74.55%,休克期96.77%,少尿期91.95%。绝大岁数病例进入恢复期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未恢复者则与既往乙型病毒性肝炎有关。肝功能损害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对死亡8例肝穿及1例尸检肝组织光镜检查证实有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上述结果表明出血热患者普遍存在出血热肝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慢性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的水平与张力性胆囊炎的关系。方法采用OLYMPUS AU600生化仪测定40例慢性肝炎患者(其中20例张力性胆囊炎患者,20例胆囊正常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FIA)测定血清甘胆酸(CG)浓度。结果张力性胆囊炎组TBA与C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胆囊组,而ALT与TBIL水平虽然也有增高的趋势,但是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TBA分别与CG、ALT、TBIL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清TBA不仅反映肝脏损伤程度,而且可以反映慢性肝炎时的胆囊炎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方法: 对43例行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肝硬化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患者(Child A级35例,B级8例)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胆道损伤、腹腔感染和术后出血。结论: 选择合理的手术适应证、完善的术前准备和轻柔、熟练的手术操作,肝硬化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胆囊疾病患者血清和胆汁中IL-6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及胆汁中IL—6水平与胆囊炎和胆囊癌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15例急性胆囊炎、15例慢性胆囊炎和10例胆囊癌患者及3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及胆汁中的IL—6水平。结果: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清和胆汁IL—6水平显著高于胆囊癌、慢性胆囊炎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均P<0.01);胆囊癌患者胆汁量力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胆囊炎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均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清量力水平升高反映了胆囊炎的全身炎症反应程度,胆汁IL—6水平升高反映了胆囊局部炎症反应程度。胆汁IL—6可能作为胆囊癌的肿瘤标记物应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慢性肝病患者的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了解病毒性肝炎与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法,对214例长期肝功能异常的慢性病毒性肝病患者(乙肝患者131例,丙肝患者83例)的血液标本进行抗核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