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秋 《四川医学》2014,(6):666-667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与全麻对下肢骨关节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下肢骨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全麻)和观察组(硬膜外麻醉),对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6h(T1)、术后24h(T2),对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 Fbg)等凝血功能指标,以及围术期血栓性并发症( DVT)发生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与T0相比,在T1、T2时间点,两组PT、TT时间明显延长,而观察组APTT时间明显延长,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下肢骨关节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降低围术期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剖胸肺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全凭静脉麻醉联合静脉镇痛(A组)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硬膜外镇痛(B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点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除CD8+各指标术后均有所上升(P<0.01)外,其他细胞学指标(CD3+, CD4+,NK细胞)术后均有所下降(P<0.05或0.01);B组各指标在术后72h基本恢复术前水平(均P>0.05),但A组仍与术前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术后硬膜外镇痛是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干扰较小且恢复较快的一种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对普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普胸患者病人随机分成A组(全麻+硬膜外组)和B组(单纯全麻组)分别于麻醉前(T0)、诱导气管插管后10 min时(T1),手术切皮后10 min(T2)、手术结束时(T3)以及拔管后1 d(T4),抽颈内静脉血测皮质醇的含量。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MAP、HR、CO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气管插管后A组各时点的MAP明显低于B组(P〈0.01),心率明显慢于B组,两组患者皮质醇水平诱导气管插管后开始升高,手术结束时达高峰(P〈0.05),拔管后1 d基本正常;B组自诱导气管插管后皮质醇的含量升高幅度均大于A组(P〈0.05)。结论单纯全麻时患者皮质醇的含量明显升高,而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低患者皮质醇的含量升高幅度。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术后血液的高凝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ASA I、II级择期全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组,n =10)、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组(G+E组,n =10)和单纯全麻组(G组,n =10)。E组与G+E组术后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G组术后采用经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A),维持VAS评分小于3分。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即刻(T1)、术后24 h(T2)和72 h(T3)采集静脉血测定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NE)与肾上腺素(E)]和凝血参数[血小板(Plt)、凝血活酶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TAT(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结果G组病人围术期NE,E水平均明显高于基础值及其它两组(P <0.05,P <0.01),G+E组与E组的NE水平围术期无明显变化且无组间差异。3组病人围术期Plt,PT和APTT均在正常范围波动;三组病人FIB水平术毕(T1)均明显降低(P <0.05),术后期则显著升高(P <0.05),且在T3达到高峰,G+E组和G组病人在T3的FIB水平均明显高于E组(P <0.05)。G+E组与G组病人的TAT水平在T1明显高于T0(P <0.01);而E组则无变化,但在术后期E组病人的TAT水平明显降低(P <0.05);E组及G+E组病人在T1,T2的TAT含量明显低于G组(P<0.01);E组病人围术期的TAT含量较G+E组明显降低(P <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及  相似文献   

5.
李国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108-109,11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在胆道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方法126例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复合麻醉组及全麻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全麻,复合麻醉组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人室后(time 0,T0)、插管前(time 1,T1)、插管后(time2,T2)、胆道操作时(time3,T3)、拔管前(time4,T4)、拔管后(time 5,T5)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0、T1、T2、T4、T5时间点SBP、DBP及HR水平无显著差异,T3时间点复合麻醉组SBP、DBP高于对照组,HR高于对照组,复合麻醉组术中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全麻组,两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有利于维持胆道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对高强聚焦超声(HIFU)治疗肝癌患者围术期β-EP的影响。方珐:将28例行HIFU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成A、B组,各14例。A组给予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B组只给予全麻,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两组基本相同。两组均于麻醉前(rm)、诱导后(T1)、HIFU治疗时(12)、治疗后2h(1r3)和治疗后24h(T4)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和血糖(Glu),同时持续监测无创血压(SBP、DBP)、心率(HR)、直肠温度(RT)、苏醒质量和术后24h的VAS评分。结果:TO 、T1,两组检测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2,A组Cor和Glu水平较B组低(P〈0.05或〈0.01);13,B组β-EP较T2和A组高(P〈0.05),B组T4时点B-EP明显升高(P〈0.01)。TO—T4,SBP、DBP和HR,A组较B组明显平稳。B组发生心律失常3例,苏醒期烦躁6例(P〈0.01),A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B组RT最高值明显高于A组(P〈0.01)。A组VAS评分较B组低(P〈0.05)。结论:如同普通手术一样,HIFU治疗存在较强的以疼痛为主的应激反应,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以抑制肝癌患者HIFU治疗围术期β-EP和其他激素的分泌;术后早期PECA止痛适合HIFU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血栓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Ⅰ~Ⅱ级,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A、B组,A组行全麻,B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记录术前(T1)、术后24 h(T2)、术后72 h(T3)时凝血指标、血小板、血栓素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4.91±1.36)min、(8.26±3.97)min、(13.05±9.11)min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Fbg、TT、PT、a PT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T2、T3时Fbg、TT、PT、a PTT均上升,与T1时相比,差异显著(P0.05);B组T2、T3时上升幅度较A组低;两组T1时PLT、TXB2无明显差异(P0.05),T2、T3时与T1时相比差异显著(P0.05);B组T2、T3时PLT较A组高,TXB2较B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降低机体应激反应,预防凝血系统活化,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王乐 《包头医学》2017,41(4):33-35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10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每组各52例.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镇痛效果.结果:麻醉后6h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T、APTTT、TT、Fbg等凝血指标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能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能有效改善产妇凝血指标水平,预防剖宫产围术期血液高凝状态,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在冠心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胸段硬膜外腔麻醉复合全麻(CGEA)用于25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手术,另一组25例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单纯全麻(GA)下施行手术,比较其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结论CGEA组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GA组,且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因此,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CGEA)用于合并冠心病手术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李有臣  谢宝富  夏栋梁  欧珊珊  李强 《河北医学》2005,11(12):1057-1059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与OPCAB围术期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多种有关指标的关系,以指导临床上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方法:62例冠心病行OPCAB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全身麻醉组;B组,全身麻醉复合高位硬膜外麻醉组.每组31例.观察每组病人术后一周内围术期心衰、围术期心梗、围术期心率失常、使用IABP、肺脏及其他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测定术前(T1)、术终(T2)、术后24h(T3)血浆ET-1、AngⅡ水平.结果:术后围术期心衰、心梗、心率失常、使用IABP、肺脏及其他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B组较A组小,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血浆内的ET-1和AngⅡ浓度在T2和T3时均明显较T1时间增高(P〈0.05),但T2和T3之间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同一时间点的组间比较:在T2时和T3时B组病人的血浆ET-1和AngⅡ浓度均明显较A组的低(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高位硬膜外麻醉比单用全身麻醉方法更适用于OPCAB术中.  相似文献   

11.
陈宏福  张瑞东  高宝斌 《浙江医学》2016,38(16):1351-1353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每组63例。记录两组患者二氧化碳气腹前(T1)、气腹后10min(T2)、30min(T3)、拔管后5min(T4)的SBP、DBP、HR、MAP、SpO2以及子宫松弛度等级、全麻用药量、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结果B组T2、T3、T4时SBP、DBP、HR、MAP均低于A组(均P<0.05)。A、B组子宫松弛度优良率分别为69.84%、93.65%,B组高于A组(P<0.05)。B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消耗量均少于A组(均P<0.05),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A组(均P<0.05或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在胸部及上腹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探讨适合的麻醉方案。方法:择期胸部及上腹部恶性肿瘤手术病人各48例,各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胸部手术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A1组)、单纯全麻组(A2组);上腹部手术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B1组)、单纯全麻组(B2组)。胸部手术硬膜外穿刺间隙为T7~8,上腹部手术硬膜外穿刺点为T9~10。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4 ml,待阻滞平面出现后行全麻诱导,诱导均采用静注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mg/kg、爱可松0.8 mg/kg。气管插管后,硬膜外穿刺组持续泵注2%利多卡因5~10 ml/h;各组全麻维持用药种类相同。分别监测麻醉前(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探查中(T3)、术毕(T4)、气管拔管时(T5)的MAP、HR;记录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术后镇痛效果,观察各组的全麻用药量。结果:全麻联合硬膜外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均较单纯全麻组小,循环稳定(P〈0.05或P〈0.01),全麻用药量也明显减少(P〈0.01),术毕清醒快,气管拔管时间缩短(P〈0.05或P〈0.01),术后镇痛效果满意。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单纯全麻更适宜在胸部及上腹部大手术中应用,安全效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不同麻醉方式治疗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分别进行全身麻醉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配合胃癌根治手术进行治疗,并采用Prince-Henry疼痛评分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B组患者术后6、12、18、24、48 h的Prince-Henry平均分,分别与A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行胃癌根治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进一步缓解术后疼痛感,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殷巍 《中外医疗》2013,(27):53-53,5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人股骨、髋关节手术围术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总结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人炎性反应的影响大小,以便科室今后科学的指导老年患者骨科手术的麻醉。方法选取自2012年1—12月该院接收的老年择期行股骨、髋关节骨科手术的患者153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68例患者,行静吸复合全麻;治疗组(B组),85例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①A组与B组在术后24 h(T2)老年人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升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72 h后(T3),B组对老年人围术期股骨、髋关节手术在术后24 h的hs-CRP和WBC变化基本回复术前水平,而A虽然也有降低,但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人的股骨及髋关节手术中,选用硬膜外麻醉对于术后老年人的应激炎症反应的控制要优于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5.
多模式镇痛对围术期应激反应及镇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围术期多模式镇痛与传统术后镇痛方法对于患者应激反应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胸科手术病人,麻醉方式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随机分为2组:多模式镇痛组(A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 in静脉推注氯诺昔康0.12mg/kg,并于切皮前进行一次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手术结束开始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单纯硬膜外镇痛组(B组)于手术结束后开始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别于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病人的VAS评分、经中心静脉抽血检测病人血糖、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记录PCA的按压次数、生命体征及副作用。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血糖、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P〈0.05)。A组患者在上升幅度明显低于B组(P〈0.01,P〈0.05)。(2)平卧时A组患者于术后8 h、12 h、24 h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72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1)。活动时A组患者术后12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48 h,72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1)。(3)72 h内PCA按压次数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用于开胸手术病人,可有效调控围手术期应激反应,而且镇痛效果,优于传统的单纯硬膜外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6.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胃肠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42例行LC患者随机分成硬外复合全身麻醉组(A组),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异氟醚吸静复合全身麻醉组(C组),每组14例。分时段监测血浆胃动素变化,观察术后48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并记录术后住院日。结果:①3组病人胃动素术毕均较术前、术后24h,48h明显升高(P<0.05),术后48h恢复到术前水平;其中C组术毕时胃动素明显高于A,B两组(P<0.05)。②术后6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C组明显高于A,B两组(P<0.05),术后6h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术后3组病人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日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不同的麻醉方法不会影响LC手术围术期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的恢复及术后住院日的长短;硬膜外复合全麻及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是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外阻滞用于胸科手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在术中血压(Bp)、心率(HR)的变化,术后的恢复情况,验证其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30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n=15)和对照组(B组n=15),A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B组仅用全麻。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全麻药用量A组明显少于B组,术毕至拔气管时间B组比A组延长,拔管后烦燥、躁动、疼痛的发生率A组比B组明显减少。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术后镇痛又利于胸科术后病人咳嗽咳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支气管内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支气管内麻醉在胸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胸内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支气管内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支气管内麻醉组(B组),每组30例。A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穿刺置管成功后给予试验量,平卧快速诱导插入双腔管,确定位置准确后固定导管,术中镇痛以硬膜外为主,辅以静吸麻醉药、肌松药和少量镇痛药。B组除不加用硬膜外阻滞、镇痛以芬太尼为主外,其余方法同A组。观察两组MAP、HR值;全麻药、肌松药、镇痛药用量;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完全清醒时间和清醒质量。结果A组围术期MAP、HR较B组平稳;全麻药用量比B组减少(P〈0.05);肌松药、镇痛药用量比B组显著减少(P〈0.01);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完全清醒时间均比B组明显缩短(P〈0.01);清醒质量也比B组明显提高。结论支气管内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明显优于单纯支气管内麻醉,尤其适用于目前尚未建立麻醉恢复室和ICU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A组(34例)和B组(34例).A组采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B组采用单纯全麻麻醉.统计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T1)、手术开始时(T2)和手术结束拔除气管导管(T3)时的SBP、DBP、MAP和HR.检测两组在T1~T3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肌钙蛋白(cTnI)的浓度,采用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与B组比较,A组在T1、T2、T3的SBP、DBP、MAP和HR明显下降(P<0.05).A组T1、T2、T3的CK-MB和cTnI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能减轻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是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36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A组)、静吸复合全麻醉组(B组)、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组(C组);于麻醉前、切皮前、切皮后2h及术后第1,3,5天分别检测外周血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切皮前三组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较麻醉前没有明显变化;切皮后2h、术后1d和3d,A、B组sIL-2R明显升高(P<0.01),且在施术2h、术后1d血清sIL-2R高于C组,C组术后1d增高(P<0.01).三组病人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施术2h、术后第1,3天CD3+、CD4+及CD4+/CD8+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但C组的CD4+/CD8+在第3天已恢复(P>0.05)并高于A,B组(P<0.05);术后第5天,C组CD3+、CD4+及CD4+/CD8+接近麻醉前水平(P>0.05),且高于A,N组(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能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及麻醉药物对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有利于肿瘤病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