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9岁。2000年6月,阴茎被足踢致冠状沟皮肤裂伤,经当地医院清创缝合,术前曾以2%利多卡因在阴茎根部皮下行神经阻滞麻醉。术后1周,阴茎根部麻醉药注射处皮肤出现红肿疼痛,用庆大霉素抗感染无效,逐渐发展为3个脓肿,分别位于阴茎根部背、侧面,尤以12点处的脓肿为最大。7月,在镇江某医院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并予先锋霉素Ⅴ、庆大霉素等抗感染治疗无效,引流脓液送细菌培养阴性。抗细菌感染治疗月余,脓肿切开引流处皮肤渐形成溃疡,迁延不能愈合。同年8月中旬至我院住院治疗。患者平素体健。入院体检…  相似文献   

2.
非霍奇金淋巴瘤皮肤损害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42岁。以皮肤结节性损害在当地行“皮肤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溃疡经久不愈,经过系统检查、 皮损及淋巴结的活检、免疫组化等检查,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相似文献   

3.
脓肿分枝杆菌性皮肤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例院外散发的皮肤脓肿分枝杆菌病,患者女,52岁,左颞部慢性皮肤溃疡3年,常规细菌学和真菌学检查阴性,多种抗生素(包括异烟肼和利福平)治疗无效,皮损分枝杆菌培养及菌株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该分离株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耐药,对链霉素临界耐药。给予阿米卡星,克拉霉素及左旋氧氟沙星治疗后明显好转,提示在我国有院外散发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病例,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病例做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鉴定。  相似文献   

4.
化脓性汗腺炎以反复发生疼痛性皮肤脓肿、窦道伴瘢痕形成为特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与皮肤菌群密切相关,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混合厌氧菌是在患者皮损中最常分离到的细菌。本文就化脓性汗腺炎与相关皮肤菌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反常性痤疮(acneinversa)又称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suppurativa,HS)、毛囊闭锁三联症、Vemeuil病,是一组以反复发生皮肤脓肿、窦道及瘢痕形成为特征的慢性化脓性皮肤毛囊炎症。皮损常发生在有皮肤终毛和大汗腺分布的皮肤皱褶部位,如腋窝、腹股沟、会阴部等,也可累及乳腺褶、外生殖器、臀褶、臀部及颈项部。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5岁,左前臂、背部红肿热痛4d。皮肤科情况:左前臂、背部分别可见一大小约3cm×3cm皮肤红肿,局部皮温增高,皮色暗红,局部皮肤破溃,有渗液,触痛明显。脓液细菌培养及鉴定为巴西诺卡菌。诊断:原发性皮肤巴西诺卡菌感染。经脓肿切开引流术及阿米卡星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1个月后随访伤口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自体脂肪填充术后脓肿分枝杆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例皮肤脓肿分枝杆菌感染.2例患者均为面部自体脂肪填充术后相继发生脓肿,脓液涂片抗酸染色阳性,培养鉴定均为脓肿分枝杆菌.根据药敏结果给予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及阿米卡星治疗.提醒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尤其在局部外伤、手术或局部穿刺后出现脓肿者,对可疑病例行分枝杆菌培养及鉴定.  相似文献   

8.
皮肤三维CT在寻常性银屑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肤三维CT在寻常性银屑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用皮肤三维CT分析4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及45例其他皮肤病患者皮损部位的影像学特征,探讨Munro微脓肿、角化不全、银屑病样增生、真皮乳头血管扭曲扩张等皮肤三维CT影像学表现对寻常性银屑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Munro微脓肿、角化不全、银屑病样增生、真皮乳头血管扭曲扩张对诊断寻常性银屑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2.50%,95.00%,75.00%和75.00%;特异性分别为97.78%,57.78%,84.44%和75.56%。结论 Munro微脓肿对寻常性银屑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皮肤三维CT诊断寻常性银屑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由球形马拉色菌感染所致的背部皮肤脓肿.患者男,37岁.背部皮肤起一肿块,反复流脓3个月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见酵母样厚壁孢子.脓液涂片直接镜检见大量圆球形、折光明显的厚壁孢子.真菌培养出淡黄色奶酪样菌落,依据该菌的生理生化实验鉴定为球形马拉色菌.口服伊曲康唑治疗1个月后,皮损痊愈.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 先证者男,42岁.自15岁起背部、臀部反复出现皮肤损害,以后发展至腹部、四肢和面部.最初局部皮肤红肿、硬结,逐渐变成脓肿,直至窦道形成,有脓血流出,夏季皮损加重.曾多次在当地卫生院行脓肿切开引流及抗感染治疗,但愈合缓慢,最终形成大小不等的瘢痕.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亢进等病史.患病以来,无发热及其他明显的全身症状.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7岁。左下肢皮疹4周,伴轻压痛。无发热等全身症状。患者曾在伊拉克援外工作。皮肤科专科检查:左小腿屈侧见3个暗红色斑块,中央见浅溃疡面,上覆淡黄色分泌物。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溃疡形成及散在小灶状微脓肿形成,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内可见直径2~4μm嗜碱性圆形小体。Giemsa染色(+)。皮损组织PCR检测提示硕大利什曼原虫。特比萘芬片口服6周治疗无效后,改为氟康唑胶囊口服,8周后皮损基本痊愈。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皮肤结核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皮肤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的皮肤慢性溃疡,临床上少见,容易误诊,治疗易抵抗。笔者治愈2例溃疡性皮肤结核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17岁。因右膝关节处皮肤溃疡近3个月,于2004年2月就诊。患者6年前右膝皮肤被擦伤,愈后局部形成高低不平的瘢痕。3个月前局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6岁,全身渗出性红斑、头皮脓肿9月。入院检查发现累及肺、肝脏,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海绵水肿,真皮弥漫淋巴细胞,异型细胞具亲表皮性,免疫组化示:LCA(+),CD8(+),TIA(+),TCR基因重排阳性,诊断:亲表皮CD8+皮肤T细胞淋巴瘤。予以2次CHOP化疗,无效死亡。本病在国内首次报道,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点,早期累及皮外,侵袭性高,无有效治疗方法,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男性淋球菌感染最常发生的是急性淋菌性尿道炎,它也可以侵入皮下组织引起脓肿^[1]。但临床上少见。我们在近2年中治疗原发性淋菌性皮肤脓肿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0岁。1995年11月因健康疗养入住本院。入院l周内无特殊不适,未经特殊治疗,入院2周后原右足跟处旧伤复发,经抗感染,切开引流治疗无好转。3年前因穿新皮鞋致右足跟磨伤,以后皮肤基本愈合。但半年后局部皮肤出现包块,并逐渐长大,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脓肿,给予消炎药,局部切开引流,半月后伤口基本愈合。2月前局部再次出现脓肿,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 患者女,17岁,因左手背部肿块伴恶臭半年就诊.患者8岁时左手背部冬天长冻疮,治疗后愈合.此后每年冬天均在同样部位生冻疮.半年前,冻疮部位皮肤出现破损、溃疡,有渗出,溃疡部位逐渐增生,高出皮肤,形成肿块,表面破溃,当地医院给予外用药物治疗,无效,肿物逐渐增大,渗出增多,出现恶臭味.遂来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系统回顾无特殊.皮肤科检查:左手背部桡侧皮肤肿物,直径约4cm,表面破溃、结痂,伴有明显恶臭味,肿物周边皮肤可见红斑.  相似文献   

17.
我科于1998—2002年采用北京科电微波电子公司生产的红光治疗仪治疗皮肤脓肿患者68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9岁。因全身皮肤硬化4年,伴右上肢皮肤溃疡3年,加重5个月就诊。患者4年前无诱因出现双手背部皮肤肿胀、硬化,逐渐扩展至全身皮肤,且右上肢皮肤硬化进展较快。  相似文献   

19.
皮肤创面覆盖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皮肤移植已从开始的自体皮肤移植和同种异体移植发展到生物皮肤替代物移植。本文综述了已商品化应用于临床的角质形成细胞移植物、角质形成细胞与异体真皮、无细胞真皮基质、合成的和组织工程的真皮基质组成的复合皮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对多数人群而言 ,疫苗接种后必然会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 ,但对少数机体也可产生不利甚至造成损害的“变态反应” ,其临床表现多样 ,可累及多个系统。本文对几种常见疫苗接种后出现的皮肤不良反应作一综述。1 卡介苗 (BCG)1.1 局部反应 BCG接种后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红肿硬结 ,甚至脓肿破溃 ,组织坏死。BCG接种方法上的错误是造成严重反应的主要原因。1.2 淋巴结炎 最常累及婴、幼儿 ,很少发生于 6岁以上的儿童。Bonnlan der[1] 对 1986年~ 1991年 3月该地区新生儿~ 5岁儿童接种BCG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