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究自体取材体外培养的NSCs与EPCs共培养体移入AD模型大鼠脑内病变区,观察其神经细胞和血管的再生情况以及受损功能恢复的情况,为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双侧海马注射Aβ1-42制备AD模型鼠,利用水迷宫行为学测试进行入组鼠的筛选,将大鼠随机分成EPCs组、NSCs组、EPCs+NSCs组、对照组。通过水迷宫检测、细胞学检测以及组织学检测对NSCs与EPCs共移植对A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在NSCs与EPCs共培养组中,可以看见重新贴壁生长的EPCs;部分NSCs重新形成神经细胞球,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Cs与NSCs联合植入,神经干细胞可在实验鼠脑内增殖,建立新的突出结构,可以改善大脑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功能,对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磷脂酰胆碱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大豆磷脂酰胆碱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磷脂酰胆碱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法)建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分别通过Morris水迷宫系统和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和海马CA3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结果:长期服用磷脂酰胆碱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Morris水迷宫测试成绩,同时海马CA3区BDNF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光密度值减弱。结论:长期服用磷脂酰胆碱可对抗大鼠脑缺血后所致的学习记忆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牛磺酸与大脑发育关系的初步探讨——牛磺酸与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将断乳大鼠随机分成三组。补充0.6%牛磺酸组(ST组);未补充牛磺酸组(TF组);及5703大鼠常备膳组(5703组)。用水迷宫及食物偏爱性试验观察补充牛磺酸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组大鼠在水迷宫试验总潜伏期,总错误次数,无误率及持续时间四项指标上均存在高度显著差异。ST:TF P<0.01;ST:5703 P<0.01;5703:TF P<0.05。ST与TF在食物偏爱性试验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牛磺酸与大脑发育有关,表现为补充了牛磺酸的大鼠在学习、记忆等方面的提高。而牛磺酸缺乏对幼鼠大脑及智力发育有不利影响,表现为学习、记忆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丙烯腈对大鼠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丙烯腈染毒大鼠的自发活动性、转棒实验、步下法及方位水迷宫测试,探讨丙烯腈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染毒,每日1次,连续30d,单次染毒剂量分别为3.2,6.5,15mg/kg,染毒结束后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 丙烯腈各染毒组的转棒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大鼠的运动协调功能未受影响;各染毒组的步下法测试及水迷宫测试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说明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未受损害。而且染毒组自发活动性测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 在本实验的染毒时间和染毒剂量范围条件下,丙烯腈对大鼠神经行为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苯并[a]芘(B[a]P)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3个染毒组(分别为6.25、2.5和1mg/kg体重),连续腹腔染毒B[a]P13周(90d)。染毒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其大脑皮层、海马内γ-氨基丁酸(GABA)及谷氨酸(Glu)阳性神经元表达。[结果]在Morris水迷宫试验中,高、中剂量组寻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末次跨平台次数和在目标区域游泳时间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各暴露组Glu、GABA阳性平均光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并[a]芘可能通过影响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Glu和GABA含量,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诱导神经干细胞移植至KA大鼠海马后对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从而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癫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分离幼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培养、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然后用KA建立大鼠癫痫模型,之后把神经干细胞移植至KA致痫鼠的海马内,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癫痫移植组与癫痫未移植组相比幼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髓基质细胞诱导神经干细胞移植至KA幼年大鼠海马后对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迷宫控制电路的新型红外检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行为实验是研究脑高级功能及其他神经科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尤其在神经生理学、神经药理学等行为医学研究方面具有更重要地位。其中迷宫实验是行为实验的经典项目 ,是研究大鼠 (或小鼠 )学习记忆功能最常用的实验之一。迷宫装置的种类较多 ,但都包含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起步区 -放置动物 ;目标区 -系安全区或食物放置区 ;通道 -有长有短 ,或直或弯 ,有一个以上交叉口以供动物选择到达目标区的正确行动方向。在行为实验中一般使用的大多为Y型迷宫和水迷宫。  所谓Y型迷宫即为三等分辐射式迷宫 ,由三个支臂和一个连接区组成 ,三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甙对HIBD新生大鼠ERK通路及p-CREB的作用。方法:选择新生7日龄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S组)、阴性对照组(NG组)、缺氧缺血组(HI组)、白藜芦醇甙干预组(PD组)。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及通入8%的氧气2 h制备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缺氧缺血后24 h大鼠海马p-ERK,p-CREB表达。结果: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HI组大鼠海马区的p-ERK,p-CREB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明显要高于NS组(P<0.01),而PD组大鼠海马区的p-ERK,p-CREB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同HI组和NS组相比均明显增强(P<0.01)。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新生大鼠大脑海马区p-ERK及p-CREB表达增加,表明MAPK/ERK信号通路被激活,应用白藜芦醇甙干预能够进一步增强HIBD新生大鼠大脑海马p-ERK及p-CREB的表达,对于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大脑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白藜芦醇甙可能通过作用于MAPK/ERK/CREB信号转导通路完成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索牛磺酸(Tau)的增智机理。方法:本文用Morris迷宫学习记忆模型,对大鼠在不同时期补充或抑制牛磺酸的吸收影响大鼠血清中T3、T4及大脑前额叶和海马中Zn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适当补充牛磺酸可以提高血清T3及大脑前额叶、海马中Zn的含量,但是没有显著差异,含量的多少与学习成绩好坏基本吻合。而抑制牛磺酸的吸收可以明显降低血清T3的含量,而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抑制牛磺酸的吸收可以降低大脑中前额叶与海马的锌含量,但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缺乏牛磺酸在胚胎初期可降低血清T3含量,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由于降低了对学习记忆非常重要的Zn的含量,从而影响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是牛磺酸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0.
二甲苯对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报告了二甲苯对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所选用的神经行为测试项目有:自发活动性测试、转棒试验、步下法及方位水迷宫测试。结果表明,二甲苯可使大鼠在单位时间内的行走次数减少,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而对肌肉协调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一种小型指挥车为西藏自治区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装备提供指挥平台和信息通信平台。方法:通过需求分析确定指挥车勤务功能,根据西藏当地环境,对信息系统设备进行集成,对车辆进行改装设计,研制适合该队伍的指挥车。结果:指挥车具备现场办公、话务、音视频监控及远程会议功能,可较好地完成防控队现场指挥和通信任务。结论:该应急指挥车功能完备,信息化水平较高,可为同类装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决呼吸运动对放疗的影响,需要对呼吸时肿瘤位置和体积的变化进行详细的研究,以便精确地确定个体化内靶体积,由此需要研制可以对肿瘤形变进行模拟运动的仿真平台。方法设计利用STC89C52RC单片机提供控制信号,结合驱动芯片ULN2003对四相步进电机28BYJ-48(12VDC)进行驱动,从而带动皮带进行微小的往复运动。在皮带之上固定承载骨骼用的玻璃板,玻璃板和骨骼的重量再由安装在玻璃板下方的带有轴承的支架承担,从而巧妙地实现了呼吸运动仿真平台的设计。结果经过多次测试证明所设计的呼吸运动仿真平台性能稳定可靠,完全满足对仿真的需求,甚至可以在超出当初设计时载重要求两倍的情况下进行超负荷运转。结论该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系统具有快速启动和停止的特点,其驱动速度和指令脉冲能严格同步,具有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并能实现正反转和平滑速度调节,从而可以较好地实现需要的肿瘤模拟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并比较食物中矿物元素含量正常(AIN-93G)及食物低镁条件下,饮用纯净水对子代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及食物中镁的协同作用.方法 用正常饮食(镁含量为正常需要量,0.4 g/kg)正常饮水[溶解性总固体为175 mg/L]、正常饮食纯净水(TDS为1.16 mg/L)、低镁饮食(镁含量为需要量的50%,0.2 g/kg)正常饮水、低镁饮食纯净水饲喂断乳后的亲代SD大鼠(共78 d)及其仔鼠(共35 d),用Morris水迷宫检测仔鼠(28日龄)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在定位航行实验(反应学习能力)中,训练前期(前3 d),与正常饮食正常饮水组相比较,低镁饮食正常饮水组仔鼠的逃逸潜伏期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而正常饮食纯净水组和低镁饮食纯净水组仔鼠的逃逸潜伏期均显著性延长(P<0.05),此趋势在训练后期仍然保持(后2 d),但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后的空间探索实验(反应记忆能力)及可视平台实验中,各组间差异未显示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产期饮用纯净水可能迟滞仔鼠早期学习能力形成,而食物中镁元素含量不足时,纯净水迟滞学习能力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碘羟喹(CQ)对铅暴露大鼠脑组织中铜相关蛋白变化的影响,为铅中毒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Q组、铅暴露组、铅+CQ组及铅+CQ+VB_(12)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CQ组大鼠饮用0.03%乙酸钠饮水,其余3组大鼠饮用0.03%乙酸铅饮水,共9周;之后CQ组、铅+CQ组和铅+CQ+VB_(12)组大鼠腹腔注射CQ(30 mg/kg)1周。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神经行为变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海马中铅和铜水平,用ELISA方法检测铜相关蛋白表达,以HE染色观察海马的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铅暴露组大鼠第3天的定位航行时间延长,穿台次数减少;海马中铅和铜含量增加,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和铜蓝蛋白(CP)活力下降,铜伴侣蛋白(CCS、ATOX1、COX17)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暴露大鼠海马的神经元细胞深染,细胞质凝胶。与铅暴露组比较,铅+CQ组大鼠第3天的定位航行时间、穿台次数无明显变化(P0.05);大鼠海马中铅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铜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铅暴露组比较,铅+CQ+VB_(12)组大鼠第3天的定位航行时间明显缩短,穿台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中铅和铜含量分别比铅暴露组下降55.94%和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CQ组和铅+CQ+VB_(12)组大鼠海马中CP活力均高于铅暴露组,铅+CQ+VB_(12)组CCS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铅暴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表明,CQ注射后铅暴露组大鼠海马中深染细胞减少。结论 CQ能够改善大鼠认知功能,这可能与改变某些铜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提示CQ可用于修复铅中毒导致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5.
张毅俊 《医疗装备》2008,21(5):27-29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DA等移动计算平台和CF接口技术的诱发电位测试系统的设计。这种诱发电位测试系统在PDA等移动计算设备的CF接口基础上,设计出工作于10模式的CF+卡,并编写出运行于Windows CE等移动操作系统平台上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采集、处理程序,完成诱发电信号的产生和诱发电位的采集。系统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调理,A/D转换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处理结果显示在PDA上。本系统硬件设计简洁,软件支持完善,能够满足各种诱发电位生理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并实现一套定位算法仿真平台,应用于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患者体温采集系统中。方法:对仿真平台进行需求分析与设计,使用VC++实现该仿真平台,并且利用该仿真平台对于距离无关的算法进行仿真。结果:通过改变不同的仿真参数,对算法定位精度进行比较,证明该平台可以作为定位算法选择测试工具。结论:该算法仿真平台提供了可视化界面,用户能够简单有效地对算法进行测试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PDA等移动计算平台和CF接口技术的诱发电位测试系统的设计。这种诱发电位测试系统在PDA等移动计算设备的CF接口基础上,设计出工作于10模式的CF+卡,并编写出运行于WindowsCE等移动操作系统平台上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采集、处理程序,完成诱发电信号的产生和诱发电位的采集。系统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调理,A,D转换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处理结果显示在PDA上。系统硬件设计简洁,软件支持完善,能够满足各种诱发电位生理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卫生应急队伍通信装备建设,实现卫生应急队伍通信装备的专业化、规范化及标准化配备,以适应卫生应急工作的需要。方法:使用先进、成熟的通信技术,通过模块化的组合保障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通信系统的畅通。结果:根据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需要,省级卫生机构应配备相应的应急移动指挥通信平台,制定公共卫生应急移动指挥通信平台标准技术规范等,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的互联互通,为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提供通信保障。结论:公共卫生应急机动指挥通信系统是应对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的重要手段,是可移动的指挥中心和平台。保障可在第一时间了解现场具体情况,为决策提供及时、真实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设计一套基于就诊流程的智能导航系统,通过移动终端为患者快速就诊进行智能指引。方法:基于就诊流程,运用室外GPS结合室内iBeacon蓝牙技术的融合模式构建包括流程导航、人员定位和打卡寻车3个模块的智能导航系统。系统前端采用Java语言进行用户界面的开发,后台使用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备份,采用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3层软件架构,建立基于SOA模式的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BS),从而消除不同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实现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结果:该系统可以结合患者就诊流程自动推送就诊路径,帮助患者快速、准确地找到就诊地点,节约患者就诊时间的同时节省了医院人力成本。结论:基于就诊流程的智能导航系统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提升了医院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医院服务质量,节省了医院管理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卫生应急移动会商平台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法。方法:在明确移动会商平台设计需求、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对平台的构成要素、内外部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平台设计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法和实现途径。结果:移动会商平台采用了多通讯方式的通讯指挥手段,具备快速反应,灵活机动的展开和撤收能力,可实现各种条件下的卫生应急现场视频会商、通讯指挥和办公等功能。结论:该平台能够满足野外应急机动务件下快速、稳定和可靠的通讯指挥需求,可作为卫生应急现场视频会商和通讯指挥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