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淑萍 《北方药学》2013,(5):142-143
目的:了解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减少不合理退药,减少医患纠纷及经济损失,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统计我院2012年1~6月所有退药处方750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门诊药房的退药原因包括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病情变化以及患者方面和医生方面的原因。结论:通过采取预防措施,规范退药制度,以减少退药行为。  相似文献   

2.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统计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我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分析,以减少门诊退药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探求减少患者退药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9年6—12月我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原因。结果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为主。结论为降低门诊药房退药率,需建立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减少和规范门诊药房退药现象。方法对我院2013年1~6月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6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588978张,其中退药处方243张,占0.041%;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重复用药、医师开药过多或电脑输入错误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等原因。结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提高患者依从性,完善医院退药制度,建立适当奖惩制度,规范医师行为,可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云璐  刘雪丽  杨海  朱键堂  周学锋 《中国药房》2012,(29):2777-2778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门诊药房审核登记的928张退药处方的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退药原因以患者因素最常见,由其所造成的退药处方共779张(83.95%);由医护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139张(14.97%);由收费员(财务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6张(0.65%);由药品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4张(0.43%)。建议从完善医院退药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加强财务人员药学知识培训、发挥药师的药学服务作用等方面减少门诊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为减少退药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3年4月~2013年9月门诊药房退药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126530张,其中退药处方482张,占0.38%;退药原因由患者因素所造成的退药处方共368张(76.35%);由医护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98张(20.33%);药品原因16张(3.32%)。结论必须提高医护人员责任心,加强医师、药师、患者之间的沟通,规范执行用药退药规定,减少门诊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吕永丰  陈清霞  梁丹 《海峡药学》2010,22(7):220-220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日~2009年1月1日门诊药房的全部退药单抽取1000份进行数据统计,应用Excel表进行数据录入与处理。分析我院门诊药房的退药情况,分析退药原因,探讨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来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进而提高门诊药房的药品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探讨退药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2012年门诊药房的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退药原因,讨论干预措施。结果退药原因主要有:不良反应(占46.9%)、转为住院(占40.6%)、其他因素(患者因素、病情改变及医院因素等)。结论医院规范退药制度,医师、药师提高服务质量,转变服务观念加强沟通,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8.
张倩  李明 《中国医药科学》2012,(13):111-112,114
目的减少门诊退药行为,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门诊药房的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退药原因,讨论对策。结果退药原因主要有:患者因素(41.7%)、药品因素(29.5%)、院方因素(25%)。结论改变服务观念,提升患者满意度,严格退药。  相似文献   

9.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退药情况,为减少门诊退药,提高处方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08年3月~8月的患者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为主;急诊科发生退药情况较频繁。结论:为降低门诊药房退药率,需建立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门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制定奖惩制度以规范医务工作者的行为等。  相似文献   

10.
孙莹磊 《海峡药学》2014,26(1):129-130
为了解退药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门诊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降低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对门诊药房2012年103例退药按退药原因及退药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引起退药的原因有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拒服、疗效欠佳、进口国产互换、药物调整等;退药最多的为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通过规范退药程序,加强医患之间沟通和合理用药,及时总结经验等措施,可有效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邓云锋 《首都医药》2014,(24):18-20
目的对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退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按退药科室、退药原因及退药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f1诊西药房调配的1107360张处方中有742张退药处方,退药率为0.67‰。退药科室位居前3位分别是呼吸科、急诊科、消化内科,分别占全部退药的14.82%、9.84%、9.84%;引起退药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占全部退药的47.17%;其次是患者拒绝用药以及医师错开医嘱,分别占全部退药的26.95%和10.38%;退药类别以抗菌药物居多,占全部退药的44.20%,其次为中药类和诊断用药,分别占全部退药的13.21%和10.65%。结论建议规范退药程序,并加强医师、药师及患者之间的沟通,以减少退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该院门诊处方退药的原因,尽量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全年处方退药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内共调配门诊处方764512张,其中退药处方1449张(0.19%)。退药的原因包括不良反应、患者要求、收费原因、药物禁忌、重复开药、患者住院。结论医院应加强合理用药指导,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服务质量,降低门诊处方药物退药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的退药情况,提高处方质量。方法:根据我院2009年1—12月458份眼科门诊患者的退药处方,统计分析退药原因。结果:458份退药处方中,因不良反应而要求退药的382例,占总数83.40%,其他各类原因共占16.60%。结论:应加强眼科合理用药指导,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进一步减少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门诊药房近年退药情况,分析退药的原因,提出管理对策。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2017年1-12月退药处方641张,从门诊药房退药原因、退药种类和退药剂型等方面分析导致退药的因素。结果门诊退药主要原因是药品不良反应,占全部退药的54.29%;抗菌药物是退药种类最多的药品,在退药剂型中最多的为粉针剂型。结论医院应加强对退药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传菊 《中国药业》2012,21(5):37-38
目的 探讨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 收集医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退药处方1400张,汇总分析退药原因.结果 门诊退药主要原因是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住院、拒用,共1 008例,占全部退药的72.00%.结论 医师、药师应共同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王晓君 《药学实践杂志》2013,31(1):67-68,77
目的 分析我院2011年门诊退药情况,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月~12月门诊退药处方共1 095张,以《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为依据,按退药原因、退药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95张门诊退药处方中,退药原因以药物不良反应居首位,占36.71%,其次为医师处方录入错误,占19.82%;退药品种以抗微生物类药物为主,占24.48%;其次为循环系统用药,占20.27%。结论 医院应提高诊疗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提高药学服务,开展药师用药咨询服务;完善退药管理制度以减少门诊退药情况。  相似文献   

17.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和管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退药情况的统计,分析我院退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为相关管理提供具体建议。方法:统计我院2006~2008年退药数量、金额和原因,并获得部分个案情况。结果: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每年约1000多张,其中有31%以上是由于医师处方行为不规范和医患沟通不足造成的。结论:有必要通过加强处方管理,完善退药制度,减少不必要的退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对处方合理性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随机抽取2011年门诊处方12000张,不合理处方316张,占2.63%,主要存在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不适宜.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不规范处方,应进一步加强处方规范管理,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苏克  郑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492-492,491
目的为制定有效降低门诊退药率的对策,了解门诊退药的主要原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9月的门诊药房处方,共计58927张。采用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退药的主要原因、退药的患者来自科室及退药的主要种类等。结果退药主要原因有药物差价因素、检查因故停止因素、药物不良反应因素等。结论规范医师及药师对处方的调配,强化医患之间的沟通,最大程度的降低退药率,减少对医院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