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离床坐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骨科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122例,其中在术前或术后,存在或出现并发症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常规指导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骨科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108例,其中在术前或术后存在或出现并发症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功能锻炼基础上给予早期离床坐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对治疗及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坠积性肺炎、腹胀、便秘等并发症效果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离床坐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及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2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手术治疗组(151例)和保守治疗组(55例)两组,比较两组出院后1年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情况,并对老年髋部骨折151例手术治疗后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出院后1年,手术治疗组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率15.89%(24/151)低于保守治疗组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率29.09%(1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质疏松程度、手术时机、合并基础疾病、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功能锻炼及锻炼依从性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的因素(P0.05或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重度骨质疏松、合并基础疾病、未术后功能锻炼及锻炼依从性差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经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发生对侧髋部再骨折的概率低。年龄≥70岁、重度骨质疏松、合并基础疾病、未术后功能锻炼及锻炼依从性差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肺部感染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延缓康复进程。此外,肺部感染的发生还会显著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4%~13%,30 d内致死率约为14%。革兰氏阴性菌是主要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从患者的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等自身因素及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等手术相关因素两个方面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展开分析,旨在为临床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肺部感染及护理此类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预防及护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总结152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临床资料,观察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采取心理护理及围手术期严密监测的效果。结果 152例患者,只有术后11例老年患者出现并发精神障碍,且经过我们细心护理,患者5~7 d症状消失,无后遗症状。结论加强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围手术期严密监测,减少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老年髋部骨折是普遍存在于老年人群中的一大公共健康问题,外科手术凭借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流治疗方式。但老年人群基础病多、心理承受能力差等诸多因素导致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而早期心理干预、物理疗法、中医适宜技术等护理措施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慢性疼痛的临床管理中具有显著疗效。本文总结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慢性疼痛产生的主要因素及护理措施,以期为医护人员管理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慢性疼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讨多学科合作模式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精神障碍中的应用方法。组成以骨科与老年病科、疼痛科、营养科和神经内科等医护人员为主的多学科合作小组,对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采用多学科的合作模式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3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经多学科合作综合护理干预,所有患者症状消失,康复出院。多学科合作进行干预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治疗和护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环护理模式在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42例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循环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71例,常规护理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循环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环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循环护理组患者压疮、坠积性肺炎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采用循环护理模式对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杨丽  万磊  甘俊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429-3429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分析2004-01-2009-12收治的430例手术治疗的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睡眠护理、牵引护理以及术后的病情严密观察、功能锻炼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结果本组除1例术后并发脑出血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拆线出院或转科治疗内科疾病,无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论周密、详尽、程序化的护理有利于提高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上海梅山医院骨科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62例,给予术前、术后护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应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62例患者有中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确诊后及时治疗,3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缓解,术后3个月行走,无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无静脉血栓后遗症、血栓复发,未出现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做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多学科共管模式在急诊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2月在本院急诊住院手术的37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治疗护理;将2017年3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急诊住院手术的40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试验组,采用ERAS理念下多学科共管模式治疗护理程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手术的时间,48h内手术的比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至手术的时间,48h内手术的比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死亡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入院到手术的时间短于对照组,48h内手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围手术期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ERAS理念下多学科共管模式治疗护理,可提高48h手术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促进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3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制订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结果30例患者通过进行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以及康复锻炼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通过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耐心讲解教育,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让其知道髋部骨折的专业性知识,调动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术时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40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年龄65≥周岁)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组177例(入院至手术时间≤48h)和延期手术组225例(入院至手术时间>48h),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IC...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18例和无谵妄组54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精神错乱评估方法调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谵妄发生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既往谵妄病史、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麻醉方式为全麻、术后疼痛评分高、认知功能障碍、术后发热以及术后低氧血症是引起谵妄的相关因素(P 0. 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谵妄病史、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术后疼痛评分高、认知功能障碍、麻醉方式为全麻是引起谵妄的高危因素(P 0. 05)。结论了解引起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临床护士制订科学护理干预方案,促进患者康复,确保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6例均经X线片或CT检查确诊髋部骨折,36例伤前有糖尿病史,10例入院后检查发现糖尿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经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加强饮食指导及积极治疗合并症,配合早期功能锻炼,46例术前、术后血糖控制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通过加强对血糖的监控及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可减少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生。方法对129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积极观察与护理,尤其注意神志与电解质的变化。结果 11例术后发生低钠血症的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未发生各种并发症。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通过早期观察与护理,对预防治疗低钠血症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96例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资料,总结老年髋部骨折的特点为伤前存在慢性疾病,伤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老年髋部骨折的特点总结出及时有效治疗并发症,把握手术时机,加强各系统的观察、护理、早期离床活动,是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120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疏松性髋部骨折治疗体会。方法:选择120例病例,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后,比较不同效果。结果:手术治疗效果要优于保守治疗。结论:对待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手术时先评估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分析骨折类型,选定合适内固定方式及术后并发症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风险因素及预见性护理方法。方法:将149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依据患者的疾病发展规律与变化特征判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提前通过相应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确定手术时间、心功能、肺功能、ADL水平为手术风险因素。结论:充分认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风险因素,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的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A组采用渐进式的锻炼方式,B组采用传统的骨折术后护理方式.采用Harris评分比较2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A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B组.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采用渐进式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髋部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5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DVT的预见性护理,早期给予肢体功能锻炼和保暖,密切观察患肢疼痛、肿胀和血运情况,同时加强药物治疗监护.结果本组10例术后发生DVT,治愈9例,治愈率90%,1例治疗效果欠佳,经2个疗程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DVT的预防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