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质护理服务在胸外科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织科室护士学习糖尿病专科护理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比较培训前后本科护士对糖尿病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服务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开展同质护理后,本科护士培训前糖尿病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综合合格率为33.36%,培训后合格率为9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本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提升(P0.05)。结论同质护理服务是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且改善了胸外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的依从性.方法:通过对449例次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护士预防VAP的相关知识欠缺、制度化管理不严密等是导致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低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分析找出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可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执行床头抬高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联络护士的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0名糖尿病联络护士进行糖尿病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由其负责培训本病区护理人员,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培训前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评分及非糖尿病专科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糖尿病联络护士在培训后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及非糖尿病专科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提高(P0.05)。结论糖尿病联络护士模式有利于护士综合护理能力提高,有利于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RAID质量改善模型提高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应用RAID质量改善模型,建立多学科团队护理管理模式,制定联络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和糖尿病患者同质化护理方案。对40名联络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比较培训前后联络护士糖尿病相关知识、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操作以及情景模拟考核成绩。分别在联络护士培训前后选取本院非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各120例,作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自身疾病相关护理常规,干预组接受同质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在入院当天和出院1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培训后联络护士糖尿病相关知识、专科操作技能、情景模拟考核得分较培训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得分中,饮食、运动以及遵医嘱服药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培训前后的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吸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ID模型应用于糖尿病规范化团队管理,可提高联络护士的糖尿病知识和专科操作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提升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机械通气患者抬高床头角度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应用品管圈管理前共收治52例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 2016年7月,应用品管圈管理后收治52例机械通气患者为实验组。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全体成员开展头脑风暴,针对心胸外科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达标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拟定相关措施,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机械通气患者抬高床头角度准确率的达标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前,机械通气患者抬高床头角度准确率为32. 69%,开展品管圈后,机械通气患者抬高床头角度准确率为94. 23%,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应用品管圈管理明显提高了心胸外科机械通气患者抬高床头角度的准确率。同时,通过开展品管圈,增强了心胸外科的团体凝聚力,培养了科室人员的团体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品管圈在临床护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科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现状,为下一步提高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2015年8月-2016年7月之间的ICU机械通气患者,了解不同班次、不同工作年限培训前后的床头抬高情况。结果床头抬高总的不合格率为16.74%。培训前、后床头抬高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班次不同工作年限护士之间的床头抬高不合格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规范化培训和床边配置便携角度测量仪能显著降低床头抬高不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使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确保危重患者的安全。方法:2015年4~10月我科成立护理质量品管圈,调查科室护理工作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规范化培训,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床头抬高的依从率。结果:床头抬高依从率由改善前的19.12%提高到2015年10月的86.44%。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张晓燕  侯铭  李萍 《护理学报》2017,24(22):50-53
目的 了解ICU护士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依从性认知、态度、执行现状,并分析低依从性原因.方法 从问卷调查、直接观察和小组长访谈3方面,对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91名ICU护士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原因调查.结果 本组ICU护士中,94%认为机械通气患者的推荐卧位是30°~45°半坐卧位;72%认为所有机械通气患者常规执行指南推荐体位;12%选"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执行指南推荐体位;约50%认为,对病情允许的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标准指南推荐体位,且对机械通气患者使用角度指示卡或量角器等工具评估床头角度.本组ICU护士对床头抬高自评依从性均高于临床观察依从性.科室在ICU护士抬高床头执行上存在质量监管、质控部分缺失,小组长职能未充分发挥.结论 ICU护士对相关指南中的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信息认知好,但是理解不透彻;其临床执行的依从性不高,自评依从结果高于临床实际监测结果.提示需加强认知培训,促进床头抬高依从性的知-行转化;完善科室监管质控体系,并发挥小组长工作职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依据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工作实践。方法对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糖尿病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由其负责培训联络护士,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建立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及护理会诊制度,比较实施前后糖尿病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及非糖尿病专科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等。结果糖尿病专科护士工作量增加,糖尿病专科护士及联络护士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提高等。结论依据临床需求进行专科护士的临床实践效果好,有利于提升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专业价值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内分泌科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35名非内分泌科室护士,对其进行为期1个月的糖尿病专科理论及实践培训,培训结束后35名护士对自己所在科室的其他护士进行糖尿病专业知识和专科技术操作的规范指导。培训前后对培训护士及其相关科室护士有关知识及技能的考核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35名非内分泌科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糖尿病基础及护理知识、操作能力及沟通教育能力的成绩或评价均高于培训前(均P0.01);35个非内分泌科室的专科护理质量及360名护士专业知识考核成绩均优于或高于培训前(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内分泌科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科技术水平,有利于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护理质量同质化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组建以"专科护士"为核心成员的专项护理质量控制组,通过制定岗位职责、质控标准,经过统一培训,按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结果开展以"专科护士"为核心成员的专项质控后,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明显提高(P0.001),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01),患者满意度、专科护士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开展以"专科护士"为核心成员的专项质控,能有效发挥专科护士的专业优势,提高专科理论知识,提升护士操作技能水平,减少并发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持续改进专科护理质量,促进护理质量同质化,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效科学合理分配安排专科护士,能激发潜能,提高对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建立医院糖尿病联络护士护理小组,进行糖尿病知识培训后的效果。方法对符合标准的40名非内分泌科筛选出的护士进行糖尿病知识与技能操作的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糖尿病联络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操作的掌握程度、糖尿病护理质量评分、非糖尿病专科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结果糖尿病联络护士在培训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都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及非糖尿病专科患者对糖尿病教育的满意程度提高,院内糖尿病联络护士制度基本成立。结论医院内建立糖尿病联络护士小组并进行相关培训,可提高护士人员综合业务水平,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望降低糖尿病的整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危重症科8个护理单元在2016年1月6-20日期间使用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的中断发生时间、管床护士ICU工作年限、原因。结果 2016年1月6-20日对我院危重症8个护理单元中102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了839例次床头抬高角度的监测,机械通气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共402例次。中断发生在夜间2:00最高占41.6%,护士ICU工作年限为1~2年,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发生率最高占43.5%;主要原因按发生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硬件设备的欠缺,无合适角度器合适观看占41.8%(168例次/402例次);护士对床头抬高的认识不足占26.4%(106例次/402例次);患者身体下滑造成工作量的增加及职业腰痛伤的发生占17.4%(70例次/402例次)。结论硬件设施不完善、护士对床头抬高的认识不足、患者身体下滑造成工作量的增加及职业腰痛伤的发生是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的中断的主要原因。需完善硬件设备,规范患者体位执行流程,改变培训模式及质控理念,加强对重点环节、时间的管理,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率。  相似文献   

14.
综合医院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 在综合医院开展以专科护士为核心,各病区有1~2名护师以上的人员参与糖尿病联络护士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结果 52名糖尿病联络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前平均70分,培训后平均90分,有显著提高(P<0.01).116例非糖尿病专科住院精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前良好者64.66%,培训后良好者81.03%,有了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 提高了综合医院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和工作效率及非糖尿病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的执行现状,探讨影响护士实施床头抬高临床依从性的因素。方法根据美国危重症护理学会(AACN)推荐的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设计问卷,对10所三级甲等医院ICU的19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1名(51.01%)护士认为自己所在科室床头抬高达到≥30°,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角度的认识、适应证及角度的判定方法不同,其实施床头抬高依从性也不同(P<0.05)。结论对床头抬高的角度、适应证的认识及角度的准确判断方法是影响ICU护士实施床头抬高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廖元翠 《当代护士》2016,(1):169-170
目的探讨合理的护理干预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相关性,以实现通过提高护士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本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ICU)实施机械通气符合纳入标准的67例患者作为实验组;2012年3月~2012年9月实施机械通气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0月~2012年12月本院组织相关专家对ICU护士进行机械通气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培训,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ICU护士接受培训前后机械通气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技能考核情况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培训前后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了ICU护士机械通气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同质化管理在非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足部高危因素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糖尿病足同质化管理小组,由专科护士对联络护士进行糖尿病足理论知识和足部高危因素筛查技能的培训考核,由考核合格的糖尿病联络护士对其所在病区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开展足部高危因素筛查和足部护理指导.结果 全院有20个病区开展了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筛查,5个月共筛查糖尿病患者302例,筛查率为21.2%,302例患者中有90.1%的患者存在糖尿病足高危因素,通过筛查和教育后,患者掌握了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改变不正确的足部护理行为.结论 同质化管理能保证糖尿病患者在不同护理单元,享受到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筛查的同质化护理服务,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实施的执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ICU目前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依从性的现状.方法 采用美国危重症护理学会(从CN)推荐的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对1185例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从6个不同时间点:8:00、12:00、16:00、20:00、24:00、4:00对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调查,并比较护士年资、班别及患者意识状态对床头抬高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符合床头抬高30-45°的共213例次,依从性仅17.97%,白天平均床头抬高依从性较夜晚高9.07%;护士年资、班别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意识状态水平不同(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依从性低,应采取措施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周健  谈敏娟  陈建芬  倪静玉  王红粉 《护理研究》2008,22(31):2839-2842
[目的]探讨护理部系统干预对机械通气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2007年4月-2008年3月实施机械通气的85例病人作为实验组,2005年1月-2006年12月实施机械通气的9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护理部通过成立机械通气护理指导小组,制定机械通气护理规范,对ICU护士进行机械通气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培训,对机械通气病人组织护理会诊和监控护理质量的方法实施系统干预.而对照组病人未接受过护理部的系统干预.比较ICU护士接受培训前后的考试成绩及干预前后护士工作情况,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士培训前后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感觉实施护理部系统干预后护理机械通气病人的工作得心应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部系统干预有利于提高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ICU护士实施床头抬高依从性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ICU收治实施常规护理的机械通气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ICU收治实施床头抬高依从性干预的机械通气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床头抬高依从性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在上午8:00~9:00,下午14:00~15:00,晚上20:00~21:00与凌晨2:00~3:00 4个时间段床头抬高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护士实施床头抬高依从性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