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特点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21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结核性腹膜炎病历,主要观察1)腹水性质及解剖分析;2)系膜、网膜、腹膜改变的CT表现形式;3)淋巴结肿大及其增强情况。结果 1)腹水18例,高密度腹水15例(>20HU),3例低密度腹水(<20HU),6例为包裹性积液。2)系膜改变为增尽、结节状、污秽状,共21例。3)饼状网膜肿块5例,网膜点条状改变8例。4)腹膜增尽15例(腹膜光滑13例,腹膜结节2例))。5)淋巴结肿大9例,7例并见环状强化。结论 腹膜、网膜、系膜的改变伴高密度腹水,环状强化的肿大淋巴结,常可作出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结果 (1)腹水21例,其中17例表现为高密度腹水(CT值〉20HU),4例表现为低密度腹水,少量11例,中量7例,大量3例;(2)壁腹膜光滑增厚15例,3例轻微不规则增厚,增强扫描有强化:(3)肠系膜改变26例,表现为系膜增厚成团,呈结节状.片状或“污点”状改变;(4)大网膜改变19例,表现为饼状增厚、结节状或“污点”状改变;(5)伴腹腔淋巴结肿大8例,5例环形强化,3例无明显强化。结论 污迹腹膜增厚及少,中量高密度腹水,为结核性腹膜炎常见CT表现:鉴别诊断主要与癌性腹膜炎鉴别。  相似文献   

3.
CT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及特点.方法:搜集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CT检查资料完整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30例结核性腹膜炎的主要CT表现如下①腹水27例,其中大量腹水7例,中等量腹水6例,少量腹水14例.②腹膜改变12例,10例表现为壁腹膜光滑增厚,2例不均匀增厚,CT增强扫描时2例壁腹膜呈结节状明显强化.③肠系膜改变14例,表现为增厚、结节状或"污垢状"改变.④大网膜改变9例,表现为大网膜呈污垢状、网状或饼状增厚.结论:CT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有较大价值,结合临床,大多数病例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史鸿渊  吴吉丽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5):1096-1097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结核性腹膜炎36例,分析其螺旋CT表现。结果腹腔积液33例,腹膜增厚32例;大网膜增厚26例,表现为污迹样、结节样“饼状”或“星芒状”增厚;肠系膜受累30例;肠曲粘连7例;淋巴结增大18例。结论腹膜、网膜、系膜的改变伴高密度腹水,肿大淋巴结,肠曲粘连并结合临床有可能作出结核性腹膜炎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在多排螺旋CT 中的不同表现,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选取经穿刺活检、病理及综合征状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患者34 例、癌性腹膜炎的患者42 例,比较其多排螺旋CT 影像,利用卡方检验分析疾病发生率.结果:结核性腹膜炎组的34 例患者中,大量腹水者所占比例为35. 4%,癌性腹膜炎组的42 例患者,大量腹水者所占比例为76.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腹膜炎组患者以肠系膜污迹样改变、壁层腹膜均匀增厚为主,癌性腹膜炎组以结节、壁层腹膜块样增厚为主,两组患者壁层腹膜增厚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以壁层腹膜改变为主,结合腹水改变、肠系膜改变等CT 征象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胡金发 《吉林医学》2012,33(25):5512-5513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CT表现,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治疗、CT检查资料齐全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腹水患者11例(85%),为肝周、脾周、两侧结肠旁沟等部位的液体密度影。壁腹膜改变9例(70%),7例表现为壁腹膜光滑增厚,2例不均匀增厚,CT增强扫描时2例壁腹膜呈结节状明显强化。肠系膜改变8例(61.5%),为增厚、结节状或"污垢状"改变。大网膜改变5例(38.4%),表现为大网膜呈污垢状或网状增厚。淋巴结肿大3例(23%),表现为肠系膜或腹膜后边缘较清楚的肿大淋巴结。结论:CT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有较大价值,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大多数病例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穆合塔尔  李辉  陈杰  刘焱 《海南医学》2013,24(4):525-528
目的探讨CT诊断良恶性腹腔积液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临床以大量腹水待查收住的患者47例,使用GE64排螺旋CT,CT观察内容包括:①壁腹膜增厚的形式、分布范围及强化特征;②腹水分布形式;③大网膜改变;④肠系膜改变;⑤腹腔淋巴结改变。结果结核性腹膜炎中有5例表现为包裹性积液,16例表现为壁层腹膜显著现状均匀强化;8例表现为肝脏背膜下高密度积液;4例表现心包膜的弧线状钙化;7例表现为腹腔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合并病灶中央钙化;结论 CT表现结合临床以及实验室检查可以作为鉴别诊断腹水性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SCT对结核性腹膜炎和癌性腹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结核性腹膜炎和16例癌性腹膜炎的影像资料,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结核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对照分析并总结结核性和癌性腹膜炎的MSCT表现,探讨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在腹膜及大网膜的形态改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水多少及腹腔淋巴结肿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腹膜炎的MSCT表现为壁腹膜呈均匀光滑增厚、大网膜呈污垢样增厚;大多数癌性腹膜炎的MSCT表现为腹膜呈结节状增厚,大网膜呈饼状增厚,并且可发现原发病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穿刺、病理及临床综合指标且经抗结核治疗、随访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明显改善者9例,CT检查主要观察:(1)网膜、系膜的增厚形式,(2)腹水的分布及密度,(3)腹腔淋巴结及增强表现。结果结核性腹膜炎的64层螺旋CT表现有:(1)大网膜增厚8例,污迹样增厚7例,饼状大网膜4例,腹膜结节2例;(2)肠系膜受累5例,磨玻璃样改变3例,条索3例;(3)壁层腹膜增厚5例,以均匀增厚为主。上述3种表现可单独存在也可并存。病变腹膜增强扫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4)淋巴结肿大4例,其中一例环状强化;(5)小肠改变3例;(6)腹腔积液4例。结论腹部64层CT平扫加增强对发现和诊断渗出性结核腹膜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结核性腹膜炎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业福  刘霞 《潍坊医学院学报》2005,27(2):112-114,i002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结核性腹膜炎的CT扫描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者8例;经腹腔穿刺实验室检查证实者10例,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痨治疗随访证实者12例.着重观察结核性腹膜炎累及腹膜腔及腹膜后间隙的CT表现.结果①壁腹膜光滑、增厚27例(90.0%),其中均匀增厚25例,局部不规则增厚2例;20例增厚的腹膜有明显强化;②腹腔积液25例(83.3%),其中20例为少量积液;③大网膜增厚21例(70.0%),表现为污迹样增厚15例、结节样增厚3例、饼状增厚4例;④淋巴结增大18例(60.0%),其中8例显示环状强化.结论螺旋CT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38例单纯性结核性腹膜炎超声观察,分析不同类型结核性腹膜炎声像图特征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并与正常组50例作对照。结果结核性腹膜炎各型病例(腹水型19例、干酪型4例、黏连型15例)均被超声检出,其声像图呈复杂多样改变,基本特征表现为壁层腹膜非均匀性增厚、部分肠壁的浆膜层增厚、大网膜增厚,腹腔内、肠间隙见液性暗区,并有光点回声或分隔光带。结论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够清晰显示正常壁层腹膜和大网膜结构,而且对腹膜的一些异常病理改变包括腹膜的增厚、黏连、腹水等作出明确判断,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检查方法及其表现.方法 选择经临床证实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15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渗出型5例,粘连型9例,干酪型1例.主要表现有腹水、腹膜增厚、肠系膜及网膜增厚粘连、合并结核性淋巴结肿大等.结论 CT扫描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检查在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CT检查在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中临床价值及影像特征。结果:本组病例中,肠系膜改变26例(32.5%),腹膜增厚22例(27.5%),腹腔积液18例(22.5%),网膜改变12例(15.0%),淋巴结肿大及钙化2例(2.5%)。结论:结核性腹膜炎的CT检查主要表现有腹膜增厚、腹水、网膜和肠系膜改变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声像图特征较为明显,对于结核性腹膜炎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参考,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结核性腹膜炎(TBP)的CT征象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64例接受腹部CT扫描检查的TBP确诊患者,分析其CT征象表现,包括腹膜改变特征、腹腔积液情况、腹腔淋巴结改变等。结果 TBP的CT征象表现主要有:(1)壁腹膜增厚43例(67.19%),其中均匀增厚37例,不规则增厚6例;(2)大网膜改变45例(70.31%),表现为大网膜增厚,以污迹样增厚(38例)最为多见;(3)肠系膜改变48例(75.00%),表现为肠系膜软组织影,并可合并小结节影及不同程度肠管扩张;(4)腹腔积液52例(81.25%),其中少量腹腔积液30例,中量腹腔积液18例,大量腹腔积液4例;(5)腹腔淋巴结改变13例(20.31%),表现为增大、增多,大小、数量不等。结论 TBP具有壁腹膜增厚、大网膜增厚、肠系膜软组织影、腹腔积液、腹腔淋巴结增大与增多等CT征象表现,CT检查对其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结核性腹膜炎超声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声像图表现,以提高结核性腹膜炎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对138例经超声引导活检、手术病理及临床等证实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包括腹水的量和性质,大网膜、壁腹膜、肠系膜的声像图改变,腹腔淋巴结有无肿大,胸腹腔脏器受累情况等.结果 本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超声声像图表现可概括为腹腔内不同程度腹水伴有大网膜不同程度增厚,高频超声下增厚的大网膜可呈现"大脑沟回征",同时可合并"腹水分隔征"、"肠管聚集征"、壁腹膜增厚、腹腔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胸腔积液等.结论 超声检查有助于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并可指导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穿刺活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膜病变的64层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36例腹膜病变,其中结核性腹膜炎12例,腹膜转移瘤16例,腹膜假性粘液瘤6例,腹茧症2例。结果①结核性腹膜炎表现为腹膜及网膜增厚,大网膜污垢样改变;腹腔少量及中量积液;肠系膜受累、腹腔淋巴结增大。②腹膜转移瘤表现为中量及大量腹腔积液;腹膜、网膜或肠系膜不规则增厚伴结节,网膜饼样增厚。③腹膜假性粘液瘤表现为腹盆腔脏器周边的单发或多发的粘液团块,相邻脏器出现扇贝形压迹。④腹茧症表现为小肠聚集成团,其周围见膜样的包裹物。结论 64层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能够清楚显示腹膜及腹膜病变,有利于腹膜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沈为国 《吉林医学》2012,(32):7030-7031
目的:对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的CT检查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临床诊断TBP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有CT扫描资料的TBP病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经腹腔穿刺和(或)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结核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者24例,观察TBP累及腹膜腔及腹膜后的CT表现特征。结果:腹水25例,占本组病例的92.6%(25/27),其中中量、少量腹水以下腹部为主的19例,占本组腹水的79.2%(19/24);肠系膜改变23例,占本组病例的85.2%(23/27),表现为增厚、结节状、污秽状;网膜改变12例,占本组病例的44.4%(12/27),表现为污秽状及饼状网膜;腹膜增厚13例,占本组病例的48.1%(13/27);淋巴结肿大及钙化共6例,占本组病例的22.2%(6/27)。结论:螺旋CT检查作为临床诊断TBP的辅助手段,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腹膜转移瘤24例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景雄  孙捷  戴国胜 《广西医学》2010,32(3):295-297
目的探讨腹膜转移瘤的CT特征,提高对腹膜转移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腹膜转移瘤的CT表现。结果腹水18例(75.0%);壁层腹膜结节状、不规则宽带状增厚10例(41.7%);肠系膜及网膜改变20例(83.3%),其中结节状2例,“污垢状”7例,饼状5例,混合性10例;小肠系膜缘增厚2例(8.3%);腹腔内多发钙化1例。结论CT对腹膜转移瘤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腹腔转移性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笔者回顾性分析了45例腹腔转移肿瘤的CT扫描,结合文献报到,提出腹腔转称性肿瘤的CT表现:(1)腹水;(2)壁层腹膜增厚和强化;(3)大网膜及肠系膜污垢状、结节状、饼状改变,肠系膜血管边缘毛糙;(4)腹腔内多囊或单囊性占位改变;(5)肠系膜血管周围软组织肿块影;(6)小肠系膜叶增厚、局限性肠壁增厚.并指出, CT是发现腹腔转移性肿瘤的重要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 CT 检查在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 CT 检查在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中临床价值及影像特征。结果:本组病例中,肠系膜改变26例(32.5%),腹膜增厚22例(27.5%),腹腔积液18例(22.5%),网膜改变12例(15.0%),淋巴结肿大及钙化 2例(2.5%)。结论:结核性腹膜炎的 CT 检查主要表现有腹膜增厚、腹水、网膜和肠系膜改变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声像图特征较为明显,对于结核性腹膜炎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参考,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