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62例艾滋病合并PSM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艾滋病合并PSM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单发或多发结节及结节内有空洞者29例(46.8%),粟粒状结节14例(22.6%),斑片、絮片状模糊影15例(24.2%),其中有9例合并有结节或粟粒状结节,双肺磨玻璃样改变5例(8.1%);胸水12例(19.4%),其中有9例合并有肺部改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41例(66.1%),仅有6例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而肺部无异常,但均合并有肝和(或)脾肿大、腹腔淋巴结肿大、颜面部脐凹样皮疹;合并肝和(或)脾肿大27例(43.5%);合并腹腔淋巴结肿大(以低密度为主)13例(21.0%);少见表现有合并心包积液、气胸等。结论艾滋病合并PSM的胸部影像学改变主要表现为结节和(或)结节空洞、粟粒状结节、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腹腔低密度为主的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2.
莫景雄 《医学综述》2012,18(5):776-778
CT是一种高辐射检查手段。CT低剂量扫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施低剂量扫描时,应充分掌握并理解各种影响因素与影响。不同机型相同技术参数扫描辐射剂量是不同的。技术参数选择是调节辐射剂量的常用方法:通过降低管电流量与管电压、合理增加螺距、使用宽准直、减小扫描范围等,可以降低辐射剂量。个体间与扫描部位的差异、诊断任务的不同,所接受低剂量程度不同;高自然对比部位、以了解解剖为目的诊断任务更能接受低剂量。好的技术与职业修养,才能主动为患者实施低剂量扫描。  相似文献   
3.
腹膜转移瘤24例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景雄  孙捷  戴国胜 《广西医学》2010,32(3):295-297
目的探讨腹膜转移瘤的CT特征,提高对腹膜转移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腹膜转移瘤的CT表现。结果腹水18例(75.0%);壁层腹膜结节状、不规则宽带状增厚10例(41.7%);肠系膜及网膜改变20例(83.3%),其中结节状2例,“污垢状”7例,饼状5例,混合性10例;小肠系膜缘增厚2例(8.3%);腹腔内多发钙化1例。结论CT对腹膜转移瘤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胸部CT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认知水平。方法回顾分析73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胸部CT影像学特点。结果73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中,30例发热(41.1%),气紧61例(83.6%),咳嗽45例(61.6%),胸痛9例(12.3%),心悸46例(63%),消瘦70例(95.6%),头痛43例(58.9%),腹泻6例(8.2%),口腔白苔样物24例(32.9%),肺部闻及干湿性啰音27例(37%),淋巴结肿大32例(43.8%)。胸部CT影像学表现弥漫性大致对称性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45例(61.6%),局部树枝样挂霜样改变影4例(5.5%),局部浓雾状改变影18例(24.7%),局部斑片状密度增高影6例(8.2%)。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64例(87.7%),CD4+ 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100个/微升37例(50.7%),CD4+ 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啰微升69例(94.5%),CD4+ T淋巴细胞计数大于200个啰微升4例(5.5%)。白细胞计数升高10例(13.7%),白细胞计数降低63例(86.3%),贫血68例(93.2%),肝功能损害14例(19.2%)。结论对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啰微升的艾滋病患者,当临床出现气紧、咳嗽、发热、低氧血症等表现时,结合胸部CT弥漫性大致对称性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局部浓雾状改变影等病灶,可高度提示存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可能,建议及早按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给予治疗,以争取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的扫描方式、准直宽度、重建层厚对图像噪声(质量)影响。方法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机与随机体模,用轴扫和螺旋扫描2种方式,固定管电流(200 mAs)与管电压(120kV)等其他扫描参数,分别以不同准直对头模部分扫描,不同层厚重建,测量CT值噪声(SD)并统计学处理与客观评价。结果①螺旋扫描与轴扫图像S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扫描噪声高;②不同准直扫描,图像SD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③不同层厚,图像SD值随层厚增大而减低,统计学分析,6 mm与4.5、9 mm,12 mm与9、18mm图像SD值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0.75、1.5、3、4.5 mm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轴扫,图像噪声低,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图像质量;扫描时应采用较大准直宽度扫描,增大单位时间覆盖面积以降低辐射剂量;根据诊断任务,选取适当重建层厚的观察图像,5 mm是常规观察图像合理层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贺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P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完善MSCT、CDUS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CDUS及两者联合对PT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50例PTC患者,手术病理结果显示,伴颈部淋巴结转移31例,不伴19例。CUDS、MSCT联合CUDS检查对PT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高于MS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检查方法间的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US对PT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较高,联合MSCT相对更精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头部体模扫描试验,探讨成人头颅CT低剂量扫描参数。方法:以层厚10 mm,扫描时间为1 s,通过改变mA值,以10 mA为间隔,20-300 mA间29个不同mA条件对头部体模进行轴向扫描,对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噪声(SD)和对比-噪声比(CNR)进行客观评价分析与统计学处理,对图像低密度分辨力进行主观评价。结果:①CTDIvol随mAs增大而增大,呈线线关系;与300 mAs的CTDIvol(42 mGy)比较,80-150 mAs的CTDIvol(11-21 mGy)下降73%-50%。②SD值随mAs升高而降低;SD值随mAs变化曲线可分为SD改变非常显著段(20-50 mAs)、显著段(50-80 mAs)、缓坡段(90-150 mAs)和平缓段(160-300 mAs)。③CNR随mAs改变与SD值改变相反。④SD值与CNR统计学处理:20 mAs与30 mAs、30 mAs与50 mAs5、0 mAs与80 mAs、80 mAs与150 mAs、150 mAs与300 mAs的各SD值及CNR有统计学差异(P〈0.05);160-300 mAs的各SD值与CNR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图像LCR主观评价:20-50 mAs,分辨低密度圆柱体困难;50-80 mAs,主观图像质量明显下降,图像对诊断有影响;90-150 mAs主观图像质量有一定改变;160-300 mAs主观图像质量改变不明显。结论:80-150 mAs为低对比要求较高的成人颅脑低剂量平扫可用区间,为临床降低扫描剂量提供了依据。临床患者检查,可以用100 mAs进行平扫,CT剂量指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模式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成像特征.材料与方法 对有胎盘植入的69例孕妇作为胎盘植入组,无胎盘植入的56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常规磁共振快速成像及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 对照,分析胎盘植入在常规快速磁共振成像序列及在多b值DWI上的表现.结果 常规序列表现:①胎盘斑片状低信号,在平衡式超快速场回波(balance turbo field echo,BTFE)序列及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fast spin-echo,SSFSE)序列均见斑片状低信号影(称之为"哨兵黑斑",最具诊断效能)占49.28%(34/69);②胎盘与子宫肌层低信号线消失占62.32%(43/69);③胎盘母体面局限性隆起或呈波浪状占73.91%(51/69);④胎盘母体面下血窦异常增加占71.01%(49/69);这4种成像特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表现:胎盘组织信号穿透肌层12例,胎盘钉状、结节状突入肌层24例,胎盘母体面局限性隆起或呈波浪状46例,胎盘植入处DWI信号稍增高、毛糙19例,b0序列胎盘植入处信号减低6例,这5种成像特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多参数MRI检查在胎盘植入诊断中能提供可靠的磁共振成像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表现。材料与方法:分析CT能发现的70例胃癌转移淋巴结的表现,术前常规CT检查,平扫、增强扫描,观察影像学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病理检查1042个淋巴结,转移为367个(35.22%),>8mm淋巴结419个阳性246个(58.71%)。CT检出淋巴结数758个,手术后病理检查阳性346个(45.64%)。其短径、长径、平扫CT值等阴性阳性对比差异明显,不同大小淋巴结、不同CT强度阳性率不同,阴性阳性对比差异明显。结论:胃癌术前进行CT检查,具有无创、准确率高等特点,为胃癌根治术制定手术方案和预后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