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Ⅲa期肺癌的术前诊断、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和切除后胸壁重建等问题。方法共行肺癌手术387例,其中属侵犯胸壁的Ⅲa期肺癌25例,占6.5%。对胸膜外肺切除组19例及胸壁、肺整块切除组6例的外科治疗结果进行了随访和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认为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是手术方式、淋巴结的转移和术中病灶的残留。  相似文献   

2.
卞大荣  王弼 《铁道医学》1996,24(3):163-164
1991年6月-1995年3月行肺癌外科治疗36例包括转移性肺癌3例,手术切除33例,切除率91.7%,无手术死亡,术用卡和联合化疗25例,放疗9例,切除术后综合治疗2年生存率60.6%。  相似文献   

3.
Ⅲ期和Ⅳ期肺癌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Ⅲ期和Ⅳ期肺癌外科治疗进展一院心胸外科张明文王胜发李野综述禹志正审校1Ⅲ期和Ⅳ期肺癌的概念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提出的肺癌TNM分级定义和分期标准,Ⅲα期肺癌:①T3N0M0,指肿瘤侵犯胸膜、胸壁、膈肌、纵隔或心包,但未累及心脏、气管、食管或椎...  相似文献   

4.
肺癌外科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将外科方法应用于肺癌的治疗,已有60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将心血管外科理论和技术应用于肺癌外科,其观念得到了不断更新,而综合性治疗,又进一步拓宽了手术适应范围,从而使肺癌外科治疗获得了更加迅速的发展。现将近年来肺癌外科治疗的进展综述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以外科治疗为主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12例肺癌患者。结果:临床及病理分期,Ⅰ期271例、Ⅱ期246例、Ⅲ期284例、Ⅳ期11例。病理类型以鳞癌、腺癌为主。就诊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64.38%,3年生存率为47.58%,5年生存率为30.88%。结论:术前放疗和(或)化疗,手术及术后放疗和(或)化疗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肺癌的特点。方法:分析了在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的142例45岁以下青年肺癌。结果:肺癌位于下肺叶者(33.80%)相对较多,临床分期以Ⅲ期(57.75%)较多,病理诊断以未分化癌(59.30%)多见,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29.00%),结论:青年肺癌恶性度高,就诊时晚期常见。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并结合术后化疗及放疗,是提高青年肺癌病人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术前放射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放疗地晚期直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36例肿瘤粘连和固定的直珠直肠癌患者,其中62例行术前放疗,后行手术治疗,放疗后2-3周进行手术。74例患者仅用手术治疗(对照组)。结果;放疗组47例(75%)进行了根治性肿瘤切除,其中2例(3.2%)术后无肿瘤残留,手术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切端肿瘤细胞阳性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的主要毒性是白细胞减少 道刺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影响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接受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方式、并发症、术后生存率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91例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接受了外科治疗,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接受了全肺切除、肺叶切除等不同术式的手术治疗,术后未经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术切除率96%,手术病死率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随访率97%。手术后1,2,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0%,42%。高龄肺癌的术后生存期与,临床分期相关。结论:年龄不是高龄肺癌手术的禁忌证,病理分期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对高龄肺癌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以外科为主的治疗,以获得较高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经验,提高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对26例胸壁结核患者规则抗结核治疗2周以上后施行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12个月,合并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18~24个月。结果24例治愈,占92.31%;2例术后原切口位复发,占7.69%。复发者中1例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经更改化疗方案后并每日予纱布引流,5个月后伤口愈合;另1例经链霉素纱布换药2周后自动出院失访。结论术前、术后规则抗结核治疗,彻底清除病灶,充分引流及术后加压包扎是外科治疗胸壁结核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肺癌外科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肺癌外科发展简史及现状肺癌外科治疗是在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1 933年 4月 5日国际著名外科医生EvartsAGraham在世界上首次施行左全肺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获得成功 ,成为胸外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国第一例肺癌手术是 1 941年由北京协和医院张纪正医生完成的左全肺切除术。肺癌外科至今已有 6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类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肺癌外科治疗理论和技术亦不断发展和更新。尤其是近年来将心血管外科理论和技术应用于肺癌外科治疗 ,获得长足进步 ,使一些过去被认为…  相似文献   

11.
陈杰  钱立元 《湖南医学》2014,(4):727-729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并肝硬化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并发症及预后。【方法】以2001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7例HCC并肝硬化患者为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统计患者的年生存情况以及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患者的年生存率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63.6%,2年生存率52.1%,3年生存率34.7%,5年生存率19.3%。术前child分级,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前甲胎蛋白(AFP)计量,肿瘤组织大小以及是否进行根治性切除术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 P <0.05)。患者术前child分级与是否进行根治性手术是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手术是根治 HCC合并肝硬化的理想方法,但术前应准确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储备以及术后积极的辅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例无法耐受化疗的晚期肺鳞状细胞癌(肺鳞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后的疗效,并进行文献复习,阐明阿帕替尼对无法耐受化疗的晚期肺鳞癌的有效性,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患者明确诊断为Ⅳ期肺鳞癌,经过4个周期化疗后,病灶体积缩小不明显,且患者因不良反应无法耐受继续化疗,疾病进展迅速,原发灶和多处转移灶的放疗部位反应较好,但病变广泛,给予阿帕替尼(500 mg·d-1,40d)治疗。结果:患者应用阿帕替尼后,胸壁和肺内病灶体积均较给药前缩小,但患者因骨髓抑制(Ⅲ度血小板下降)停药后,胸壁包块体积增大,血象恢复后阿帕替尼减量至250 mg·d-1口服,达到了5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论:对于无法耐受化疗或多线化疗失败的肺鳞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FIGO Ib2~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0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1次,对于子宫颈病灶〉4 cm,术前大出血者加腔内后装治疗1次。3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分析患者瘤体大小的改变、放化疗不良反应、手术难度的下降及术后病理改变等结果,评价新辅助放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安全性。结果:宫颈癌新辅助放化疗总有效率为82.5%,手术切除成功率为100%。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Ib2~Ⅱb期患者安全有效,可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李国志  赖登祥  谭益  唐胜军  余鑫  唐烽  张俭荣 《重庆医学》2007,36(19):1997-1998
目的 探讨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1990年10月~2006年6月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86例,年龄14~70岁,男52例,女34例,有结核病史者16例,21例患者合并有肺结核.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后均接受了抗结核药物治疗,86例患者中12例进行了胸壁结核脓肿切除,肋骨切除加肌瓣填塞72例,胸廓成形术2例,全部患者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 胸壁结核脓肿病灶的广泛切除和手术前后抗结核治疗,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纯化疗、全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多发肺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分析46例鼻咽癌放疗后多发肺转移患者的治疗方式及不同治疗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其中单纯化疗27例,全肺放疗联合化疗19例,化疗方案主要是:顺铂加5-氟尿嘧啶、紫杉醇加顺铂;全肺放疗单次剂量120~150cGy,总剂量(DT)1 800~2 100cGy,均是未校正剂量。结果单纯化疗组与全肺放疗联合化疗组的有效率分别是44.44%和73.68%(P<0.05);单纯化疗组和全肺放疗联合化疗组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是81.48%、29.63%、7.41%和89.47%、63.16%、42.11%,其中12个月和18个月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鼻咽癌多发肺转移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16.
主动呼吸控制系统在肺癌放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呼吸控制(active breathing coordination,ABC)技术在肺癌精确放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6~2007年间来我科的12例肺癌患者,使用ABC技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CT定位扫描时分别采集ABC和自由呼吸(free breath,FB)两套图像,计算比较两者胸壁动度、膈肌动度、大体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临床靶区(clinnical target volume,CTV)、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及双肺V20、Dmean。结果:ABC状态下胸壁动度、膈肌动度、GTV、CTV、PTV及双肺V20、Dmean比FB状态下均要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的精确放射治疗中,ABC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呼吸运动对治疗的影响,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减少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Three cases of pulmonary leiomyosarcoma were p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 clinical features were described with review of literature. In comparison with bronchogenic carcinuma, the leiomyosarcoma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1) On chest X-ray, it usually appears as a sharply demarcated, even density round mass, growing rapidly within the lung, it unusually accompanies with hilar or mediastl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2) The preoperative cytological or pathological diagnosis is difficuh either by sputum smear or by bronehoscoplc biopsy or by fine needle percutaneous aspiration biopsy; 3) Pathologic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eiomyosarcoma of lung from anaplastie lung cancer is difficult. In conclusion, the primary pulmonary leiomyosarcoma is a rare malignant tumor, detect ing the present illness seriousl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hest X-ray films characterize, early surglcal resection is the only way to get diagnosis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相似文献   

18.
PULMONARYLEIOMYOSARCOMA─—REPORTOFTHREECASES¥YuHongquan;(于洪泉)RenHua;(任华)MiaoQi;(苗齐)CuiQuancai;(崔全才)ZhangZhiyong(张志庸)andXuLetia...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巨大原发性胸壁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23例巨大原发性胸壁肿瘤患者,根据病变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切口;有包膜者行瘤体包膜下分离,无包膜处及纵隔、胸壁浸润处则应在相应层次用锐性加钝性法进行分离,直至完整切除肿瘤.必要时切除被累及的心包、肺等组织,尽量保留未累及的胸壁软组织.胸壁缺损的修复材料包括大腿阔筋膜、Dacron补片与网格状钛合金钢板.结果 切除瘤体最大直径(15.43±4.83)cm(10~26 cm);恶性肿瘤18例,良性肿瘤5例,均被完整切除,其中12例行胸壁修复.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9.91±2.56) d.结论 术前正确评估肺功能、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选择恰当的手术径路、准确的解剖层次及适宜的修复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巨大原发性胸壁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23例巨大原发性胸壁肿瘤患者,根据病变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切口;有包膜者行瘤体包膜下分离,无包膜处及纵隔、胸壁浸润处则应在相应层次用锐性加钝性法进行分离,直至完整切除肿瘤。必要时切除被累及的心包、肺等组织,尽量保留未累及的胸壁软组织。胸壁缺损的修复材料包括大腿阔筋膜、Dacron补片与网格状钛合金钢板。结果切除瘤体最大直径(15.43±4.83)cm(10~26 cm);恶性肿瘤18例,良性肿瘤5例,均被完整切除,其中12例行胸壁修复。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9.91±2.56)d。结论术前正确评估肺功能、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选择恰当的手术径路、准确的解剖层次及适宜的修复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