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在忠蕾入组时和住院4周、8周和12周时进行评定。结果: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经过治疗和护理后,PANSS总分评定,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住院4周、8周和12周时,患者的病情比治疗前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不同时期研究组的改善比对照组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12周时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自知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自知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淄博市第五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自知力教育,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均治疗6周。以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自知力恢复情况及服药依从性变化。结果 研究组ITA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从性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研究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 自知力教育可有效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0本院收治的87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精神科药物治疗加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措施,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进行评定,比较2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和社会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在4周、8周后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SPI的日常生活能力、活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恢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并提高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息精神症状的改善、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8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中的40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研究组);40例患行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运用BPRS和SDS、SAS量表评价息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BPRS,SDS,SAS分值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自知力恢复情况无显差异,但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能明显减轻患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亦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内观认知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自知力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P 0. 05),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应用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其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都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团体式多元化艺术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团体式多元化艺术治疗,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自知力、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团体式多元化艺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自知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00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研究组)和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运用Markova、BPRS和SI量表等评价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Markova、BPRS、SI分值前后对照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淄博市第五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自知力教育,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均治疗6周。以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自知力恢复情况及服药依从性变化。结果研究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从性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自知力教育可有效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  相似文献   

9.
黄子琼  续慧蕾  朱明荣  刘英 《现代护理》2007,13(5):1197-1199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整体护理组)和对照组,2组病人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卫生宣教和常规护理,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评定并比较其结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ITAQ总分,BPRS总均分及缺乏活力、敌对性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研究组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效果及服药依从性,减少社会功能残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同伴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8周的同伴教育。采用治疗护理依从性问卷、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价2组患者的依从性,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同伴教育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和自知力,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1.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相应的心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综合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及运动康复。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6 min步行试验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中的恢复效果。[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呼唤式护理。[结果]实验组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唤式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有显著的催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在执行相同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结果]系统护理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康复治疗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出血、皮下气肿及肩背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并于干预前后行HAMD、FMA、BI量表评分.结果 实验组HAMD评分改善(P<0.01),FMA、BI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是有效的.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trok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Methods Strok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4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40 cases) randomly, routine treatment were performed in two groups,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carried out in experimental group in addition to routine treatment. Two groups scored with HAMD、FMA and BI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tested. Results The score of HAMD was improved(P<0.01),scores of FMA and BI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obviously(P<0.05).Conclusions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and recovery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腺样体及扁桃体摘除术患儿围术期心理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拔管5 min后意识状态OAAS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1);观察组患儿术后OAAS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1);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腺样体及扁桃体摘除术患儿加强围术期心理护理,可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病人康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病人有效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2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住院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分别于入组时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和自杀态度问卷(QSA)评价工具进行评定。[结果]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WHOQOL-BREF、QS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抑郁症病人的认知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有利于改善病人负性情绪,促进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促进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60例以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为期8周的以健康教育、行为矫治、心理护理和文体娱乐活动为形式的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综合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前,SANS、IPROS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IPROS、SANS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以健康教育、行为矫治、心理干预和文体娱乐活动为形式的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所在病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术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定(SAS)及与术后身体恢复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前晚间SAS评分及术后刀口疼痛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肠道排气时间也显著提前(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加速术后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8例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患者术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以及2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t检验。结果干预组手术后第5天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消除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