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压掌揉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拇指按压结合掌根揉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具有明显的缓解疼痛,消除肌紧张,促进功能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推拿揉法即指术者用手掌、大鱼际、掌根、肘部、手指罗纹面等着力吸定于一定部位,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的一种手法,笔者15年推拿临床中广泛运用之、对该法的动作要领、手法原理与用力技巧、操作方法、临床应用有深刻的体会,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五步按摩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属中医心痛、胸痹范畴。笔者采用五步按摩法治疗本病 ,简便有效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1 .推摩掌揉肩背法 :患者俯卧位 ,医者两掌沿督脉胸段由上而下 ,左右分推数次 ,两掌摩擦肩背数次 ,叠掌揉肩背部肌肉约 3min。2 .揉压敏感痛点法 :医者双拇指重叠沿肩胛区揉、压 ,寻找压痛点或敏感区域 (多在左心俞附近 ) ,然后予缓慢而稳健的指揉、叠掌揉约 5 min。3.揉压上肢俞穴法 :患者仰卧位 ,上肢稍外展 ,医者先由上而下掌揉上肢数次 ,然后双拇指重叠揉压极泉穴 1 min,用力由轻渐重 ,得气为佳。再以双拇指重叠揉压内关穴、神门穴 1 min,作完…  相似文献   

4.
我院骨伤科自1995年以来,用推拿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5~58岁,平均38岁;病程1周~7年。 治疗方法 ①掌根推法: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若为双侧腰腿痛则取俯卧位;先用轻缓推法,用单手掌根部大小鱼际肌从腰部沿足太阳膀胱经,经臀部至大腿部,然后返回。用力不宜大,重复进行10次,然后用滑推法,用力可较大。在用掌根推动过程中,逐渐夹紧大小鱼际,路线同上,反复进行10次。②掌根揉法:患者体位同上,术者以鱼际肌部紧贴皮…  相似文献   

5.
胸椎双掌叠按法术者不同施力部位的作用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胸椎双掌叠按法术者不同施力部位作用力大小,为推拿手法的量化和标准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压力检测系统来实时显示并记录术者在使用双掌叠按法以不同的施力部位作用于受试者胸背部时,存在于术者手掌与受试者胸背皮肤之间压力各自的变化情况,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S tuden t-N ewm an-K eu ls分析。按压时的施力部位分别为大鱼际、小鱼际、掌根和豌豆骨。结果:术者采用大鱼际、小鱼际和掌根三个部位按压时,存在于术者手掌和受试者体表之间的作用力两两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172),术者采用豌豆骨按压时的作用力与其它三个部位按压的作用力两两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胸椎双掌叠按法,术者采用豌豆骨按压时的作用力较其它三个部位的作用力大。  相似文献   

6.
按法能镇痛,其原理各家学者多有探讨,笔者根据个人实践,谈一点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请同道们批评指正。 按法又称点法、压法。根据使用部位不同而又有指按、掌按、肘按的区别,按法又常与其它手法配合组成复合手法,如按、揉、压、颤等。施行复合手法  相似文献   

7.
凌国良  朱俊 《中医康复》2024,1(1):43-46
揉法是推拿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法,指揉法、掌揉法临床应用广泛,本文结合近十年的相关临床文献,简述揉法在痛症、内科、妇科、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为拓展揉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大、小鱼际和掌根实施扫散法在骨伤疾病急性损伤期临床运用时的操作、作用机理、功能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30例踝关节急性扭伤患者进行分组,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推拿治疗方法,对比和分析2种方法治疗踝关节急性扭伤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机理,探讨传统推拿治疗方法存在的弊端和新方法的优越性。结果:利用大、小鱼际和掌根实施扫散法结合传统推拿治疗方法,在踝关节急性损伤期能够很好地克服传统推拿治疗方法带来的弊端,缩短了治疗周期,减少了并发症。结论:利用大、小鱼际和掌根实施扫散法结合传统推拿治疗方法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效果显著,手法更合理,操作过程更恰当。  相似文献   

9.
平推法是内功推拿的代表手法。根据不同治疗部位而采用相应的着力部位,分为掌推法、大鱼际推法、小鱼际推法。操作步骤如下:术者取站立位,手腕、手掌与五指伸直,沉肩垂肘,以全掌或大鱼际或小鱼际为着力部位。推出:肩关节前屈,带动肘部随之伸出,从而使手掌向前沿直线推出;拉回:肩关节后伸,带动肘部随之收回,使手掌向后直线拉回至起始位置。推与拉联系不断,自然连贯。  相似文献   

10.
临床常用的按摩法,施术者多以指端、掌面(掌侧、掌根)、手背、肘尖等接触受术者运用手法技巧。诸如各种指压法、指揉法、指推法、掌压法、掌揉法、掌推法以及肘部的压、揉、推法,还有独特的一指禅推法和滚法类手法。在适应人体的骨骼肌肉形态及点线面的不同操作要求方面,可谓各展其长、互有春秋。  相似文献   

11.
笔者2000~2006年应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背疼痛综合征9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5例患者,男性57例,女性38例;年龄28~65岁;病程1~30年。1.2治疗方法(1)手法治疗:①松解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先用大小鱼际或掌根部位,在两侧腰背部按揉,反复数次后,  相似文献   

12.
揉上巨虚100次位置:膝关节外侧间隙下6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操作:用拇指或食指按揉50~100次。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  相似文献   

13.
直肠指揉法治疗骶棘与骶结节韧带损伤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强刚 《中医正骨》1993,5(3):13-14
报告了42例骶棘、骶结节韧带损伤的病例,结合临床资料、复习解剖和有关文献分析认为,其病理变化主要是外伤及劳损所导致的韧带挛缩性改变;由于挛缩性改变所造成的孔内机械性挤压,和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炎性、化学性产物刺激,使骶丛神经及相应肌群受累而引起相应部位疼痛。体表往往难以找到准确的反应点,体外按摩效果往往欠佳。直肠指揉法直接作用于挛缩性变的韧带,观察结果表明,该法疗效可靠,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胃下垂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笔者对12例病人采用按摩配点穴治疗胃下垂获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施治原则: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具体操作方法: 1、旋摩法:让病人仰卧位,医者站其右侧用手掌按摩上腹部,双掌交替着力,沿升横降结肠方向,自右而左旋摩运转,反复施术5分钟。 2、小鱼际揉法:用右手小鱼际着力于腹部疼痛处,缓慢而和的揉动,反夏施术3分钟。 3、掌托法:右手全掌着力,自脐下徐徐向左上腹推托15次左右。  相似文献   

15.
自2000年~2004年,笔者以推拿配合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7例均属门诊病人,其中女37例,男21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1岁;病程最长3年4个月,最短4个月;单侧发病51例,双侧发病6例;有外伤史者23例,伴有颈椎病者10例,感受风寒者8例,原因不明者16例;术前行X线检查34例,示冈上肌腱钙化5例,骨质疏松12例。治疗方法推拿治疗:分4步进行。第1步用滚法和揉法(包括用掌根和大小鱼际及全掌揉搓均可)在肩前、肩外侧、肩胛部浅层肌肉之斜方肌、冈上肌、三角肌、冈下肌、背阔肌等部位治疗3min,再用双手提拿肩井…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根据擦法施术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掌擦法、小鱼际擦法、大鱼际擦法、合掌擦法。擦法操作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既可防止术者自身劳损,又可实现受术部位不同层次的热刺激需求。具体包括呼吸调节、姿势调节、意念调节、路线选择和辨证施法五个方面。配合药物介质使用,通过手法的热效应可促进药物的吸收,更好地发挥活血通络、散寒止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颞颌关节脱位为临床常见病 ,颞颌关节是面部唯一能动的关节 ,常在大笑或打哈欠张口过大时 ,可发生单侧或双侧脱位。自 1997年以来 ,笔者采用口腔外整复法治疗颞颌关节脱位 6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患者中 ,男 43例 ,女 17例 ;年龄 2 1岁~ 65岁 ;单侧脱位 45例 ,双侧脱位 15例。2 治疗方法术前应做好患者思想工作 ,消除其恐惧心理。患者取坐位 ,术者站于患者对面 ,以两手掌的大小鱼际肌放于患者髁状突前缘 ,即“下关”穴位处 ,先揉按面部颊肌 1min~ 2min ,使嚼肌松弛 ,然后双手大小鱼际肌用力向后、…  相似文献   

18.
单手橹荡推揉提牵法在颈椎病中的运用310007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陈戈义橹荡推揉法是流传于江浙民间的一种复合手法。操作者将两手拇指重叠放在患者腰或腹部一侧,两手其他四指重叠放在腰或腹部另一侧,先将两手拇指向前向下推出,而后用四指向后向下揉回。因其操作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表面肌电分析拨法及揉法缓解肱二头肌运动性疲劳的作用,从肌肉层面揭示推拿作用机制。方法:以30名男性大学生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休息组,拨法组,揉法组,首先以60%最大随意收缩力(MVC)为负重,使肱二头肌静力收缩至力竭以建立疲劳模型,并获取收缩时长(T),中值频率(MF)变化率,MF变化百分比,平均功率频率(MPF)变化率,MPF变化百分比,其次进行干预或休息,随后再进行静力收缩至力竭,再次获取表面肌电值,最后统计分析。结果:各组干预前后T、MF变化率、MPF变化率等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拨法组及揉法组与休息组的干预后T、MF变化率和MPF变化率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拨法组与揉法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拨法和揉法缓解肌肉疲劳的效果优于休息,两手法均能缓解肌肉疲劳,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舒张指揉法是我科前主任沈健群老师创建的,是一组采用一指禅推、四指平推、滚法、摩法、提拿、点按、揉法、抹法、扫散法的复合推拿手法。为了探讨舒张指揉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价值,笔者对8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行舒张指揉法加电脑间隙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则使用电脑间隙牵引配合药物治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观察组在疗效上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