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规范化培训是医师,包括公共卫生医师成长的重要阶段,当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正在进行试点,关于公共卫生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应包含什么内容,以及如何进行培训,都在摸索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文章就“规范化”为切入点,对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涉及的师资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主客体、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体系等内涵设计提出建议,旨在提供思路,以规范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适应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需要,将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培养成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实用型人才,探索构建北京市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模式。方法采用研讨论证和座谈会的方式,组织相关专家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人员对培训的必要性和培训的专业设置、培训内容、基地标准等进行研讨和论证,组织专家编写规范化培训体系文件,由北京市卫生局发布并启动试行。结果 2006—2011年,初步完成了北京市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模式框架设计,设置了7个公共卫生亚专业和3个临床亚专业,制定了各亚专业的培训细则,编写了各亚专业的登记手册和考核手册及考核管理规定,制定了公共卫生各亚专业基地标准以及评估指标,完成了基地评审和认证,在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北京市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工作。结论 2011年招收了首批由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送的新入职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14人进入基地培训,现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浙江省公共卫生医师对其规范化培训的认知与需求情况,探讨基层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必要性与可行性,为更好开展规范化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整群抽样的方法,结合现场座谈和问卷调查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重要且必要,但76.86%认为脱产参加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困难很大或较大;培训对象:74.38%认为全部公共卫生医师不论学历都应该参加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期限:绝大多数认为无论本科还是硕士,以1年较为合适;培训内容:超过85.00%的调查对象认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慢性病、健康教育、营养与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及职业卫生等16个专业需要和非常需要培训;福利保障:85.95%认为选派学员工资福利待遇应予以保障。结论:基层公卫医师脱产培训困难较大,需优化培训内容,灵活培训模式,避免增加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工学矛盾;同时增加培训投入,保障学员工资福利待遇,逐步建立并完善公共卫生医师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研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建立过程及培训取得的成效等基本情况,探讨开展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认为开展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符合医学人才培养规律,也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通过研究国外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分析国内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情况,为我国试行启动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健立组织管理体系;保证配套经费和薪酬待遇;基地遴选要切合疾病预防控制专业特点;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配套效果评价,坚持管办分离以及适时探讨与研究生教育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建立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和制度,为今后全面实施和推行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经验。方法 :通过专家论证,明确培训目标、对象、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考核方法、效果评估等。根据培训方案对黄浦区疾病预防中心30名学员开展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果 :经过为期10个月的培训,所有学员均通过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及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等综合手段的考评,通过率100.0%。77.0%以上的学员对各项课程的整体评价为"很好"。结论 :通过本次培训,学员充实和丰富了公共卫生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提升了专业技能、服务技能和管理技能,同时积累了办学经验,可为全市开展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北京市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试行现况,以及为进一步推进规范化培训试行工作提供依据,采用定量资料分析、定性小组访谈及文献比较的方法,调查北京市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首届学员第一年培训情况。结果显示:北京市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工作对培养公卫医师具有积极作用,但其在组织管理、基地建设、师资培养、培训安排、考核评价、经费保证等均有待改进。北京市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工作十分必要,但专业轮转培训时间安排要符合公共卫生实际工作的运行规律,加强专业轮转的出科考核,缩短培训周期,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并为建立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7.
何惧  朱智威  何佳 《现代预防医学》2016,(11):1980-1983
为了解现阶段公共卫生医师的岗位培训现状以及培训需求,对1354名在岗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刚毕业的新入职人员不能完全胜任岗位要求,应当根据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开展公共卫生医师在岗培训,培训内容应按照核心能力要求进行设计,包括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应当统一培训教材、考核要求等,达到培训同质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北京市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共卫生医师相关培训制度,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北京市市、区两级19家CDC,以及2004~2010年期间预防医学专业不同学历毕业入职的327名公共卫生医师进行调查。结果 19家单位,公共卫生医师相关培训制度多由单位自行制定;各项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与不足。结论北京市需要建立覆盖预防医学专业不同学历毕业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进行统一有效的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9.
【摘要】随着我国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的完善和体系的建立,急需建立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更新原有的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预防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多年努力,北京市于2011年出台《北京市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并开始进行规范化培训,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作为规范化的传染病基地,通过第一批学员的学习,对培训规范、对象、时间、教材、课程、考试结果进行介绍和分析,对培训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设想,使基地学员在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沟通技巧、外语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加速培养出有一定水平的高质量的疾控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越来越重要,虽然还未出台正式的规范化文件,但近些年已经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首先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随后介绍了中国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进展,并从建立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确定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及探索医学教育机制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员对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卫医师规培)的态度及认知状况,为推动我国公卫医师规培模式的探索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选择江苏省和广东省、山西省和湖北省、四川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省级CDC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2 193名,调查样本量估计为1 933人。结果 调查对象1 716名省级CDC专业技术人员中,公卫医师规培的总支持率为70.7%(1 213/1 716);875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调查对象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组对公卫医师规培的支持率为61.6%(318/516),低于本科学历组的73.1%(225/308)和大专及以下学历组的86.3%(44/51)。公卫医师规培年限认知为2年的占14.9%(232/1 555);规培主要方式认知为现场实习的占60.4%(933/1 544);在培训主要内容上选择“流行病学调查和公共卫生实践”的为86.6%(1 355/1 564),选择“基础理论与方法”的为76.7%(1 199/1 564)。结论 省级CDC专业技术人员对开展公卫医师规培的积极性相对不高,尚未形成共识;对培训时限、主要形式和内容的认知程度不足。省级CDC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高学历者是试点期间加强宣传动员的重点群体。建议全国CDC系统推行公卫医师规培,以实践效果促进全行业形成共识,加快论证和出台公共卫生人才毕业后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分析某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面向市、县级疾控机构工作人员举办培训班的情况,为合理制定培训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省CDC 2014—2018年举办基层培训班资料和全省各市、县级疾控机构人员基本情况数据,对培训期数、培训人次数、培训内容及培训人员/师资职称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中心2014—2018年举办面向基层培训共271项、年均54项;共培训22 735人次,年均培训4 547人次;2016年后培训项目数呈下降趋势,2018年培训人次数仅为2015年的49.4%;传染病、非传染病预防控制及病原微生物检验共占培训项目56.8%;培训班师资以高级职称为主(62.0%);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中,职称较高获得的外出培训机会较多。结论应完善远程医学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大疾控机构骨干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师的个人素养和技能水平对于促进和改善医疗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临床住院医师和临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早在1993年就已起步,规范化培训制度已经比较成熟,相比之下,我国公共卫生医师培训尚未进入规范化阶段,现阶段开展的公共卫生医师培训均由各省自行组织,培训时间、内容设置及培训效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标准的实施作为标准化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标准化活动的目的所在。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是我国疾病防控的主体,而公共卫生标准的实施为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开展疾病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本文基于现场座谈和问卷调查对公共卫生标准在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业务工作中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通过网络方式获知标准,参加和开展培训的部门分别占50.00%(25/50)和34.00%(17/50);国家强制规定实施相关标准仍然是各部门应用标准的主要原因;政府推动、工作需求促进标准实施,对标准的熟悉程度影响标准的实施。原因可能是省级及以下卫生标准协调管理部门的缺失、获取标准的途径相对匮乏、标准组织培训工作有待加强等,应强化公共卫生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国际与国内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均十分迅速,因此公共卫生医师的规范化培训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我国并未出台统一的指导性文件与规范性的培训方案,因此在实验室培训中难免出现不足之处.本文希望能够对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验室培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与了解,继而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以此提升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验室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离校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技能和知识培训需求及必要性,为开展毕业前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右江民族医学院2016和2017届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班本科生131人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分成2部分,第1部分主要是学生的基本信息;第2部分为学校安排的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必要性的相关选项。结果右江民族医学院2016和2017届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班本科生共131人。80.15%(105人)以上的学生均认为各培训内容的学时安排较合理,但分别有17.56%(23人)、15.27%(20人)认为卫生统计学(6学时)、流行病学(6学时)的学时量安排过少;10.69%(14人)、10.69%(14人)认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5学时)、环境卫生学(5学时)的学时量安排过多。80.15%(105人)认为应该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19.85%(26人)、19.85%(26人)、15.27%(20人)和15.27%(20人)认为没有必要开展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社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环境卫生学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培训。认为不必要培训的最主要原因是距离执业医师考试时间还比较长,现在培训意义不大(73人次、占52.14%)。结论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离校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技能和知识培训是有必要的,但在培训学时和内容的安排上应紧扣考试相关规定和考试大纲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模式。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采用深入访谈,定量研究采用填写调查表的方式进行。结果共调查河南省4个城市的9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入访谈54人。2009年,16.49%和20.62%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接受过疾控机构的指导或培训。城乡基层公共卫生医师不足,分别占机构人数的3.66%和6.1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具有业务指导能力,但是没有专项经费。结论应建立起符合自己省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模式,包括成立"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办公室",明确资金来源,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并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8.
专科医师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构建专科医师培训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天津市专科医师制度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专题小组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市18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1100名管理人员、临床医师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总结,对构建专科医师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出建议.结果:93.8%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成立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专门负责专科医师制度的具体实施;74.9%的被调查者认为专科医师培训经费应该由政府和个人共同分担;84.2%的被调查者认为参加培训的应届医学毕业生的工资和奖金应由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支付,73.4%的被调查者认为已参加工作的受训医师的工资和奖金应由原单位支付.结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涉及到培养对象的人事关系、培训组织管理机构、培训经费、薪酬设计和管理、考核奖惩等方面内容.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构建完善、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急诊中心见习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进行初步分析,探讨柯氏评估模型在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0名见习医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人,观察组及急诊带教老师20人通过引入“柯氏评估模型”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反应层:见习医师对培训的内容满意度较高,基本满足了见习医师的需要,在培训内容的前沿性、师资、考核评价较低,均值分别为3.45、2.33、3.61分,对照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 < 0.01)。学习层:培训前后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12.8;P < 0.01)。行为层:各项能力素质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成果层:参加培训的见习医师患者投诉率为0,事故率为0,在培训期间6.2%参与论文发表,8.4%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结论:通过引入柯氏四级层次评价方法,结合急诊中心见习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自身特点,较为科学地评价见习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同时见习医师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均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分析军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关键特征,即强制性、支持性和联动性;探讨军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内容、路径与方略,包括总部和大单位两级培训制度设计,培训基地的准入、建设、评估机制,培训师资的培养、督导、激励机制,培训内容、方法、手段体系建设等;讨论军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控制需关注的三个环节,即发展第三方评估认证、建立培训核心能力标准和考核流程、聚焦临床能力培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