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目的:调查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癌症治疗功能评估量表(FACT-Leu)、身体功能状态量表(KPS),对山东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住院接受化疗的1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111.91±23.49)分,四个维度得分中功能状况得分最低,其次为情感状况和生理状况,而社会/家庭状况得分最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居住地、目前是否继续工作、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初治、所处治疗阶段、KPS评分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家庭人均月收入及所处的治疗阶段是进入回归方程的三个因素。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功能状态、情感状况方面生活质量最差,生活质量总体状况与KPS评分、家庭人均月收入及所处的治疗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白血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身体功能状态量表。对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50例进行问卷调查,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111.91±23.49)分,4个维度得分中,功能状况得分最低,社会,家庭状况得分最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体功能状态评分、家庭人均月收入、最近1周是否有出血以及所处的治疗阶段是进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回归方程的4个因素(P〈O.01)。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功能状态最差,情感状况方面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总体状况与身体功能状态评分、家庭人均月收入、最近1周是否出血及所处的治疗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治疗后社会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溶栓治疗ACI患者81例,评估患者社会功能[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采用基线资料调查表,比较不同特征ACI患者溶栓治疗后SSRS评分,分析ACI患者溶栓治疗后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81例ACI患者溶栓治疗后SSRS总分为(36.12±5.39)分,处于较低水平;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关怀度及家庭人均月收入的ACI患者溶栓治疗后SS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家庭关怀度低及受教育程度低是ACI患者溶栓治疗后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CI患者溶栓治疗后社会功能较低,受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关怀度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针对以上因素加强ACI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状况及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者制订提高乳腺癌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217名乳腺癌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在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4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乳腺癌患者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行为控制、沟通、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患者关系、角色、问题解决等因素影响患者生活质量(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较低,其生活质量与家庭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影响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测量量表调查行手术治疗91例和非手术治疗45例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在生活质量评分中,行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的生理状况和社会/家庭状况的得分均高于非手术治疗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卵巢癌分期越晚,生理状况越差;手术治疗能改善患者功能状况;家庭月人均收入越高,社会/家庭支持越高。结论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卵巢癌分期、手术治疗和家庭月人均收入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完善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Case 30,QLQ-C30)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变量分析表明: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年龄、术后时间等因素与其功能量表评分和整体健康状况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改善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可指导患者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白血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2年4-8月在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癌症治疗功能评估中的白血病特异性量表及患者体能状况评估表。结果 117例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118.64±26.859)分,4个维度中,功能状况得分最低,其次为情感状况和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得分最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目前是否继续工作、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类别、最近1周是否有出血和感染以及患者目前的体能状况评分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目前是否继续工作、最近1周是否有出血是影响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因素。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4个维度中受损最严重的为功能状况,提示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白血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尤其要重视低收入、无工作且有出血症状患者的观察和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宁  王彩霞  周亭 《临床医学》2023,(10):71-73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心理健康状况,依据心理健康状况分为两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情况、应对方式、家庭功能、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多方面基础资料,先行单因素分析,待获得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后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SAP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84例患者中心理不健康34例(40.48%,34/84),心理健康50例(59.52%,50/84)。两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应对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初中及以下、离异或未婚、应对方式消极、家庭功能低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为影响SAP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 SAP患者存在较高心理健康欠佳风险,与初中及以下、离异或未婚、应对方式消极、家庭功能低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经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胃食管反流病外科诊疗中心住院治疗的223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状况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0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8%。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躯体方面生活质量、心理方面生活质量较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低于我国健康人群常模水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家庭人均月收入、焦虑、抑郁、术后并发症个数是患者躯体方面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BMI、焦虑、抑郁是患者心理方面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经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术前有明显提升,但未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老年、BMI<18.5、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术后并发症多、焦虑、抑郁的患者,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腹膜透析患者的抑郁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应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136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36例腹膜透析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31.6%,腹膜透析抑郁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非抑郁组(P<0.01);非抑郁组的面对、应对方式总分高于抑郁组(P<0.01),非抑郁组在回避、屈服方面得分低于抑郁组(P<0.01);抑郁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及面对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与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躯体角色功能、情绪角色功能、面对、屈服是腹膜透析患者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 136例腹膜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1.6%,家庭经济收入、患者躯体角色功能及情绪角色功能和面对、屈服应对方式是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对腹膜透析患者开展心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脑卒中住院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8-12月在贵州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口腔健康评估工具(OHAT)对403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以探索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425份,回收有效问卷403份,有效回收率94.8%。脑卒中住院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得分为(10.32±6.3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口腔健康是脑卒中住院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住院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需引起重视,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年龄较大、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以及口腔健康状况较差的脑卒中住院患者,并结合脑卒中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从而提升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家庭韧性的现状及其与希望水平、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11月在某省级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就诊的144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韧性评定量表中文简化版、Herth希望量表以及肺癌治疗功能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家庭韧性总分为(89.90±8.11)分、希望水平总分为(31.89±4.01)分、生活质量总分为(88.85±11.69)分。工作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是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家庭韧性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家庭韧性、希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生活质量较低,均有待提高。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加强对患者家庭经济情况的关注,积极探索提高其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家庭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吴红娟  沈苗  陈雪峰  应倩  陈建红  梁冠冕  刘丽华   《护理与康复》2017,16(11):1151-1155
目的评估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中长期生活质量,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宫颈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1 084例放射治疗后13~36个月的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126.84±16.01)分,其中生理状况(24.48±4.19)分,社会/家庭状况(17.96±3.64)分,情感状况(20.17±3.62)分,功能状况(19.24±4.52)分,宫颈癌特异模块(44.99±3.7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性生活、年龄、肿瘤分期、放射治疗相关后遗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肠道功能紊乱、性生活、婚姻状况是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膀胱功能紊乱、下肢水肿、更年期症状、肿瘤分期。结论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中长期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影响因素做好健康管理,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对103例臂丛神经损伤手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65.78±15.24)分,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得分均低于常模(P<0.05或P<0.01).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伤侧与优势手是否为同侧、上肢功能得分、家庭亲密度得分、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且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应联合家属加强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双方面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慢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望京社区78例首次发病、病程1年以上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状况调查,同时评测运动功能(Fulg-Meyer)、生存质量(SF-36)、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人口学特征和脑卒中并发症等疾病相关内容,并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病程1年以上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率为57.7%。其中,轻度抑郁35.9%,中度抑郁11.5%,重度抑郁10.3%。单因素分析显示人均月收入、年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SF-36精神健康和SF-36躯体健康6个因素与患者抑郁评测总积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脑卒中慢性阶段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脑卒中后抑郁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病程的延长抑郁发生率无显著性改变。卒中后抑郁降低了脑卒中慢性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慢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QOL)状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对北京望京社区82例病程1年以上未复发脑卒中患者采用SF-36量表进行QOL调查,同时评测运动功能、抑郁、日常生活活动(ADL)自理能力,搜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人口学特征及脑卒中并发症、合并症等疾病相关内容,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人均月收入、医疗费、规律锻炼、运动功能、ADL能力水平、抑郁状态、合并高血压、并发症(肩痛)各因素与患者生活质量总积分有相关性(P<0.05),与多数维度积分相关(P<0.05)。以QOL总积分为因变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运动功能、人均月收入、医药费引入回归方程,F=12.024,P<0.001;R=0.583,R2=0.340,进入方程的三因素共同对QOL可以解释34.0%,运动功能对QOL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人均月收入和医疗费,其余因素未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运动功能水平、人均月收入、医药费负担是影响脑卒中慢性期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注重后期康复、规律锻炼、提高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经济条件是提高脑卒中慢性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517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分布特征。方法对517例FUO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病因分布为: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其他疾病及未明确诊断的疾病;确诊病例的疾病类型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热程有关。结论不明原因发热的原因分布存在特征性,对于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乌鲁木齐市12个养老机构406名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为(102.82±17.76)分,51.48%的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自理能力及慢性病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并以影响因素为着手点,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1-01/2002-07四川省肿瘤医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肠癌患者为调查对象。编制符合中国国情的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采用面访问卷方法进行调查。内容包括:①一般人口学特征。②疾病及治疗情况。③生活质量情况。生活质量情况参照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30)设计,内容包括日常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状态,家庭社会功能,一般症状与副反应以及自我生活质量评价5个主要测量维度,并增加肠癌特殊副反应条目,生活质量所有相关条目共计42项。每个条目取值0~10分,各条目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采用特尔菲法为各测量条目附权重,各测量维度及总分计算方法为:分值=条目得分×权重×10。生命质量总分=日常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家庭社会功能评分+一般症状副反应评分+特殊副反应评分+自我总评价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发放问卷94份,收回合格问卷94份,有效率100%。①生活质量权重及各测量维度评分情况:肠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评分为58.16±15.7。日常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家庭功能、一般症状及副反应、特殊副反应、自我生活质量评价的评分分别是9.75±3.16,14.09±4.44,10.84±3.48,8.50±2.50,11.64±4.81,4.01±1.42。权重值分别是0.161,0.237、0.189,0.128,0.21,0.075。单条目评分时经济发生困难(归属家庭社会功能)、害怕疾病转移(归属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归属日常躯体功能)评分较低。②不同肠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转移性肠癌、直肠癌、结肠癌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分别是65.53±9.04,52.03±16.17,64.28±17.13,差异有显著性(F=5.883,P<0.05)。③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肠癌患者的治疗后特殊副反应与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周内遭遇精神刺激”与生活质量总分及所有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费用报销比例高与总分、自我生活质量评价,日常躯体功能和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诊断距今时间长与患者的日常躯体功能呈正相关,家庭月收入高与社会家庭功能呈正相关,配偶健康状况差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生活质量评价呈负相关。结论:肠癌患者最关心的是治疗后的康复和肿瘤复发、转移的问题。普遍表达经济压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临床应重点关注患者的特殊副反应,并帮助其恢复一般生活功能。应针对患者开展疾病、心理及社会医学多学科的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调查鼻咽癌患者生命意义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6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生命意义感量表(PLT)、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其生命意义感和生活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生命意义感总分为(56.58±3.28)分,处于较低水平;生活质量总分(5.29±1.76)分,处于较低水平;鼻咽癌患者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人均月收入和病程(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人均月收入、病程是影响鼻咽癌患者生命意义感主要因素(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生命意义感处于较低水平,不同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人均月收入和病程患者生命意义感具有差异性,临床护理工作者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