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女工保健工作的现状,提高女工劳动保护水平.方法 对海淀区辖区内监管的141家有女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化学毒物及噪声、振动、微波、高频、低温等物理因素)的单位进行女工保健状况现场问卷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问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提供.结果 141家单位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53家,集体企业21家,股份制企业46家,非公有制企业21家,共有女工12 251名,其中1249名从事职业危害作业,占女工总数的10.19%(1249/12 251).16.31%(23/141)的单位无劳动保护管理机构,27.66%(39/141)的单位无就业前体检,无经期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单位达48.94%(69/141),21.28%(30/141)的单位女工孕期工资发生变化,32.62%(46/141)的单位女工产期工资发生变化,2.13%(3/141)的单位安排女工从事国家禁忌女工从事的劳动(即连续负重作业),9.93%(14/141)的单位安排女工从事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31.91%(45/141)的单位不将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算作劳动时间,39.01%(55/141)的单位不负担女工生育费用,33.33%(47/141)的单位不将哺乳时间计入劳动时间.有68.09%(96/141)的单位每年定期组织女工进行妇科检查.收集到45家单位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占调查单位数的31.91%(45/141),报告中未发现患有职业病的女工.共监测34家单位的1865个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其中155个监测点不合格,均为噪声作业点.结论 女工保健工作形势不容乐观,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宣传、明确监管部门及职责分工,做好女工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2.
某区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比例抽取某区764名女职工进行劳动保护调查。33.3%的女职工对单位应设有劳动保护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并不知情;21.7%经期从事禁忌作业,30.0%孕期被扣除或下调基本工资,40.1%没有将产前检查时间计入劳动时间;11.9%在哺乳期被安排从事夜班劳动。提示该区女职工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高,企业对女工保护重视不够。建议形成多部门合作的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模式,做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妇女保健工作的正常开展 ,对保障妇女身心健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经济成分的变化 ,近几年来 ,我区妇女保健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 ,其现状不容乐观 ,值得我们深思。1 现状1 .1 女工保健和劳动保护得不到应有的保障1 .1 .1 原有的单位女工保健工作力度在减弱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 ,我区管辖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共有 1 39家 ,女职工总数 2 6 1 0 7人。至 2 0 0 1年底 ,已有 2 8家停业 ,占单位总数的2 0 % ;有 37家女工保健工作不能正常运行 ,占单位总数的2 6 .6 % ,累计有 1 6 358人失去管…  相似文献   

4.
女工劳动卫生是劳动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我省女职工目前已达到376.8万人,占全省职工总人数的40.9%,从事毒害作业女工65.8万人,占接触毒害作业总人数的37%;1984~1987年女工职业病新发病例1184例,可见有毒有害作业危害了女工的身体健康。而做好女工劳动卫生管理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国家兴旺的大事,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问题。故科学化管理女工劳动卫生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妇女有其生理特点,因此在其参加劳动时,某些有害职业因素可对其健康造成特殊的危害.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曾对11个城市,女工人数较多的267个工厂中从事有害作业的女工情况进行了调查.为《女职工禁忌从事劳动范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六安市职业病报告工作现状,提高职业病报告质量。方法采用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职业病责任报告单位的职业病报告人员配置、报告职责履行、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普查8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家职业病诊断机构、1家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抽查28家普通医疗机构。全市173家职业病责任报告单位共配置职业病报告人员208人,平均每家单位有1.20人(208/173);报告人员培训率为80.29%(167/208),从事3年以下工作年限的占69.23%(144/208),专科学历人数占73.56%,不同机构类型间职业病报告人员培训级别、工作年限、文化程度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职业病责任报告单位网络直报开通率为90.00%(45/50),直报培训覆盖率为76.00%(38/50),报告质量优良率和档案管理优良率均较低,分别是66.00%(33/50)、48.00%(24/50),报告管理制度建立率为60.00%(30/50),不同机构类型管理制度建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3年新发职业病病例21例,主要分布在霍邱县(90.48%,19/21);共有331家企业32 546人次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集中分布在金安区(占34.48%)和霍邱县(占32.47%);近3年重点职业职监测项目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收集率为77.08%(12 904/16 740),安徽省自选3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收集率仅为32.81%(1 251/3 813)。结论六安市职业病责任报告单位报告质量参差不齐,报告人员队伍不稳定,结构待优化,职业病报告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女职工保健工作得到北京市卫生局的重视,现将北京市女职工保健工作概述如下。1女职工保健的内涵女工保健是妇女劳动保护的医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对保护女职工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的安全和健康有重要意义。2000年以后,根据WHO提倡的“妇女职业”,的定义应包括,“所有妇女在家庭内或家庭外完成的,有工资以及没有工资的工作”。从事家务劳动的家庭妇女及农村从事各类劳动的女性,也属于职业劳动的范畴。因此,女工保健的服务对象应扩展到所有从事社会和家庭劳动的妇女。2女职工保健的管理机构在北京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北京市有较健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州市企事业单位女职工保健工作开展及服务利用情况,探索新世纪女职工保健工作的模式与方法。[方法]2004年底,对广州市154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女职工保健工作开展及服务利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调查152家单位,不同性质的单位在女工保健措施配备、部分保健服务利用方面存在差异;30.3%的单位由女工负责人落实妇女病普查工作,47.4%的单位配备了防护措施;妇科检查、盆腔B超、乳腺近红外线扫描、查宫内节育环的利用率分别为94.7%、69.1%、76.3%、48.0%。[结论]不同性质单位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采取的保健措施甚至不及外商投资和股份制企业。政府应加强和重视女工劳动保护设施的监督,加大保健服务利用的力度,保障女工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市企业使用苯系有机溶剂的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订职业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对某市23家使用苯系有机溶剂的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生产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浓度检测,抽取部分女工进行职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23家企业中,6家实施职业病危害评价;手工、半机械化操作的占12家;14家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卫生问题。作业环境中苯系有机溶剂超标率为32.61%,其中甲苯检测点的超标率45.28%。月经异常罹患率、子代出生缺陷发生率,苯系有机溶剂作业女工462人分别为55.41%、2.83%,对照组女工458人分别为25.76%、0.00%(P〈0.01);接触组检出慢性苯中毒患者8例、观察对象21例。[结论]某市使用苯系有机溶剂的企业存在较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已经对作业女工的健康造成明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浙江、上海等6个省(市)8个县的4583家乡镇企业的女工保健情况进行了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乡镇企业中从事毒害作业的女工比例较大(70.84%);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严重超标(苯最高超标27倍);领导对女工保健不重视;女工保健设施差等,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根据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钢铁企业女职工生殖健康状况, 以及她们对国家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和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 以保障和促进女职工生殖健康。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 选取某钢铁企业机关后勤和五个主要生产部门2 120名女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女职工进行妇科体检, 发放调查问卷, 内容涉及对国家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的了解、自身岗位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知晓、对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和需求。体检包括妇科常规检查、乳腺检查、白带检查、妇科B超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结果 本次实检1 790人, 总受检率为84.43%。妇科检查发现乳腺小叶增生(检出率61.56%)、宫颈炎(检出率36.20%)和子宫肌瘤(检出率24.69%)是女性的多发妇科疾病, 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的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P < 0.05), 宫颈炎的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P < 0.05)。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部门女职工妇科体检的各项阳性率均高于机关后勤女职工, 其中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宫颈炎、阴道炎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4.70%。超过一半(占56.87%)的女职工知晓自身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但对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女职工应享有的基本权利知晓率不高。女职工对本年龄段妇科常见病关注度较高, 基本在70%以上。49.16%的女职工选择手机网络获得生殖健康有关的知识。
结论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会对女职工的生殖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该企业女职工对国家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了解不够。企业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女职工需求, 普及生殖保健知识, 定期进行常规妇科疾病的普查, 切实保障女职工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2.
江鑫  李建芳  周兆璋  程晓  刘丽莎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28-2730
目的了解江西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体检及培训情况,为防治职业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表,对江西省存在职业病危害的18个行业、10 299家企业进行调查,分析采矿和制造两大行业相关职业病危害病因素、培训、体检及职业病例情况。结果存在粉尘危害因素的企业有5 645家,化学危害因素的企业3 057家,物理危害因素的企业2 337家,分别占总数的54.8%、29.7%、22.7%。职工总数1 262 278人,其中女工427 690人,农民工403 110人,接触职业因素的职工319 390人(占总人数的25.3%),女工97 953,农民工104 748。参加培训人数为238 455人(占接触职业病总人数的74.7%),参与体检人数333 270人。结论该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种类多、职业病危害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和制造业两大行业中。企业基本能普职业健康检查和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楚雄州483家职业病危害企业劳动合同和工伤保险签订情况,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楚雄州职业病危害调查的方案,对职业病危害企业的劳动合同和工伤保险现状进行调查。 结果 楚雄州共有职业病危害企业483家,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398家,占82.40%;劳动合同签订人数33 227人,签订率为88.68%;合同中有职业病危害内容的企业数占63.82%,合同终止或解除后进行备案的企业数占59.80%,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数占39.45%。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391家,占80.95%,实际参保人数34 358人,参保率为96.18%。不同地区、不同企业规模、不同经济类型、不同行业职业病危害企业之间劳动合同签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 637.07、1 407.15、2 531.07、845.76,P < 0.01);不同地区、不同企业规模、不同经济类型、不同行业职业病危害企业之间工伤保险参保率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 154.05、334.04、615.87、416.77,P < 0.01)。 结论 楚雄州职业病危害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和工伤保险参保状况不容乐观,建议加大对职业病危害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为工人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和购买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宝山区工业企业苯系物职业病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景香  刘武忠  周敏 《职业与健康》2010,26(15):1688-1690
目的为了掌握宝山区工业企业苯系物职业危害现况及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以便预防苯系物对工人健康产生损害。方法对区内46家工厂企业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进行采样和检测,收集92家工厂企业1018名接触苯系物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使用专用的调查表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和作业人员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甲苯浓度点合格率最低,为89%;苯和二甲苯浓度合格率均在90%以上。1018名工人中,体检结果正常者占74.3%,白细胞偏低者检出率为5.4%,检出有他疾患者占20.3%。男性其他疾患检出率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3,P0.01)。接触混苯的作业人员体检正常率最低(60.2%),而白细胞偏低检出率最高(14.3%)。结论有关企业应做好职业卫生工程防护,为工人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对职工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及时发现禁忌症和敏感人群,避免职业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州市1990~2000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主要是经常性监督、检测和定期职业性体检,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系统。如为2686家企业建立职业卫生档案,为424843名工人及365597名机动车驾驶员建立了职业健康档案,建立了部分数据库,开展了一些追踪研究。通过对965家乡镇企业和768家“三资”企业的劳动卫生抽样调查,基本上掌握了7万多家乡镇企业和3000多家“三资”企业职业卫生状况,实施了劳动卫生许可证制度;对10234个职业危害作业点进行了分级评价、挂警示牌,并推行告示周知卡制度,使劳动者享有知情权。职业病发病率由80年代初的16/10000下降至6/10000。其主要缺陷是:监督与技术服务混为一体、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未得到有效实施、政府尚未真正把职业卫生纳入公共卫生范畴。因此,未来10年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目标是使广州市职业病发病率控制在5/10000以下、突发性职业中毒事故下降50%以上,并在2010年杜绝矽肺病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制药行业女工的职业健康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职业健康问题,并提出保护其职业健康的对策。方法 选择山东省和甘肃省19个制药企业的2816名女工进行职业健康现状问卷调查。结果 73.1%的女工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以有毒化学物质为主。制药行业女工的痛经发生率较高,达63.2%;有38.5%的女工患有生殖系统疾病,依次为:乳腺增生(44.1%)、宫颈糜烂(26.5%)、子宫附件炎(24.2%);17.1%的女工在工作中曾遭遇意外伤害,工作中出现腰背痛者占34.7%,自觉听力减退者占29.7%; 94.9%的女工希望得到职业健康或劳动防护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结论 加强对女工职业卫生监管,改善女工作业环境和提高女工职业卫生相关知识水平是目前改善女工职业健康现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597名作业人员口腔颊黏膜病变特点,更好地掌握职业人群口腔健康情况。
  方法  参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于2018年对108家企业一线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在口腔科检查时,记录受检者既往史、生活习惯,检查口腔双侧颊黏膜。以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一线生产工人5 559为接触组,行政、后勤、管理人员873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的口腔颊黏膜病变检出情况,分析不同因素对口腔颊黏膜健康的影响。
  结果  108家企业历年工作场所粉尘、化学物、电离辐射、紫外辐射的检测值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噪声声级合格率为27.3% ~ 92.3%。两组人员共检出口腔颊黏膜病变597例,检出率7.23%。检出的颊黏膜病变主要均是颊黏膜水肿、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并水肿三大类。接触组检出率9.70%,高于对照组的6.64%(P < 0.01);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P < 0.01)。接触组中,粉尘组、化学物组、物理因素组、特殊作业组颊黏膜病变检出率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其中接触噪声、酸碱的人员检出率较高。
  结论  各种职业因素和环境因素能以不同方式影响职业人群颊黏膜健康。在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同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轻不良因素的刺激,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宝山区家具制造业木工职业病危害及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景香  刘武忠  翁玮  周敏  朱骏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03-2005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家具生产企业木工作业职业卫生状况。方法对10家家具厂工作场所木粉尘、噪声浓度或强度进行测定。使用调查表对家具厂中的木工的健康状况进行凋查,并收集木工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测定木粉尘20个作业点,超标点为4个,点合格率80%。噪声测定56个作业点,点合格率62.5%。285名木工体检结果正常者251人,正常率88.07%;检出肺部限制型通气障碍者34人,检出率11.93%;检出听力损伤69名,占24.21%;对100名木工和80名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对照组人员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木工组职业性伤害、肌肉骨骼疾病、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具制造业应加强对木工的职业卫生防护,对作业场所加强通风除尘,保证个人防护用品的监督使用,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并开展健康促进,做好工伤和职业多发疾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佛山市三水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健康状况。
方法 将三水区辖区内2015年81家重点监控企业2 961名接触粉尘、噪声、苯、铅的作业工人作为职业健康监护对象, 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受检2 961名工人, 受检率为76.51%(2 961/3 870)。检出疑似职业病者20例, 检出率0.68%;其中疑似噪声聋者18例, 疑似慢性苯中毒者2例; 粉尘和铅作业工人均未发现疑似职业病者。职业禁忌证检出率2.30%(68/2 961);其中粉尘作业禁忌证检出率2.40%(12/500), 噪声作业禁忌证检出率2.32%(54/2 336), 苯作业禁忌证检出率1.95%(2/103), 铅作业未发现职业禁忌证者。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工人、不同规模企业工人、不同经济类型工人、不同风险类别企业工人受检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其中尤其以大型企业、私有企业和风险类别严重企业工人的受检率为低。不同规模企业的作业工人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以大型企业为最高; 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作业工人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以国有企业为最高。
结论 佛山市三水区应改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监护工作, 将职业健康监护重点放在大型企业以及存在噪声和苯系物等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