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科自1996年初开始应用舒普深治疗小儿严重感染性疾病100多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观察资料记载完整的病例42例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同期住院的20例肺炎患者用先锋必治疗进行了对照观察,共计62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62例患儿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4例、女28例,新生儿13例,~1岁33例、~3岁10例、>3岁6例。肺炎47例(新生儿肺炎8例)、新生儿败血症3例、脐炎1例、脐周蜂窝组织炎1例、泌尿系感染3例、脓胸2例、化脓性淋巴结炎2例、脓毒败血症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所…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微量肝素在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中的治疗价值 ,我科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量肝素 ,现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对象为1996年1月至2000年5月收入我科的50例急性肺损伤患儿 ,均符合美国和欧洲ARDS评审会议于1994年制定的急性肺损伤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 ,单日入院为对照组 ,双日入院为治疗组。治疗组29例 ,其中男16例 ,女13例 ;败血症6例 ,肺炎13例 ,窒息10例。对照组21例 ,其中男11例 ,女10例 ;败血症4例 ,肺炎10例 ,窒息7例。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基…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败血症换血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生儿败血症属儿科急危重症 ,死亡率高。我院两年多来应用外周静脉加脐静脉同步换血术配合治疗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换血治疗组11例 ,共进行了13例次的换血 ,其中2例换血2次 ;对照组8例。全部病例符合1987年上海会议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 ,血培养均阳性。相关病史有 :旧法接生8例 ,胎膜早破2例 ,脐和皮肤感染4例 ,挑马牙和肠炎各1例。临床表现相似 ,均有哭声弱 ,反应差 ,面色苍白 ,其中合并中度或中度以上黄疸15例 (78.9 % )。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为治疗24~36小时后病情未能控制 ,合并中度以上…  相似文献   

4.
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系X连锁遗传性疾病中最常见的致死性肌病,女性传递,男性发病,发病率较高,约30/10万。表现为骨骼肌进行性萎缩和无力,最终完全丧失运动功能。实验室检查血清酶异常升高。现就本院1994年8月~1999年9月收治的30例DMD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30例均为男性,年龄25个月~13 a,发病年龄 19个月~12 a,病程 18 d~8 a,独生子女25例。分别以步态异常、上楼梯困难、酶谱异常或发现心脏杂音为主诉住院。2例有阳性家族史。血清酶测定:谷丙转氨酶(GPT…  相似文献   

5.
浅析新生儿休克与胃肠功能衰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休克可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合并有胃肠衰竭,常提示病情凶险,治疗困难。本文对休克并发胃肠功能衰竭病例进行分析。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新生儿病房危重新生儿病例30例,男21例,女9例,日龄~7天20例,7~15天10例;1500g~2500g17例,>2500g13例。原发病新生儿败血症10例,(其中金葡3例,克雷白2例,大肠杆菌2例,表皮葡2例,绿脓杆菌1例)。重症肺炎4例,重症新生儿硬肿症12例,新生儿重症窒息4例(Apgar评分<3分)。休克诊断参照新生儿循环功能不全评分表法。临床表现:反应低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30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对30例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病原菌、高危因素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发生率为1.19%,占新生儿败血症的18.86%.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2.4%,以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21.2%;真菌占36.4%,以念珠菌为主.药敏结果 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91.7%、75.0%,真菌对氟康唑等常用抗真菌药均敏感.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及长疗程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为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及念珠菌为主,应加强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索及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减少院内感染败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耐甲氧苯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临床分析和治疗郭异珍,万伟琳,余春莉,王藏珍,陈民钧我们对1992年1月~1993年3月我院新生儿室16例血培养为耐甲氧苯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MRSE)感染的患儿,做回顾性临床分析,概述此症的预防、治疗,阐明表...  相似文献   

8.
环钳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钳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65例杨连全,耿永彪,王萍1989~1993年5月,我科采用环钳法对65例30天以内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HD)行根治术,术后对54例进行1~5年随访,疗效满意。临床资料:男58例,女7例;最小手术年龄11大,最大30天...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真菌败血症四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4例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病例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病原种类、治疗药物及治疗效果.结果 4例新生儿真菌败血症中,4例长期使用抗生素,2例为极低体质量儿,2例中心静脉置管.放弃治疗1例,治愈3例.结论 早产、极低体质量、深静脉置管和广谱抗生素应用是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高危因素.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不特异,故对有以上高危因素的患儿要提高警惕,尽早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氨茶碱佐治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97年9月至1998年9月用氨茶碱佐治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小儿重症肺炎合并MODS按文献标准诊断。所有病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3个月48例,3~12个月10例,>12个月2例;功能不全器官数2个者35例,3个者13例,4个者8例,>4个者4例。对照组62例,功能不全器官数的构成比与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方法: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即吸氧、保持气道通畅、抗感染、补液、纠…  相似文献   

11.
髓过氧化物酶 (MPO)是包含于多形核白细胞嗜天青颗粒中的一种蛋白水解酶 ,当机体遭受细菌感染时 ,它通过白细胞的脱颗粒反应被释放而参与杀菌。为了解MPO在新生儿败血症时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我们检测了80例败血症新生儿血清MPO水平、全血白细胞总数 (WBC)及中性粒细胞计数 (PMN)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对象1.对照组 :为外院产科病房正常新生儿30例。母亲健康 ,生产史无异常 ,出生前后均无感染及其他疾病征象。2.患儿组 :病例为1997年11月至1998年6月南京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患儿 ,入院…  相似文献   

12.
磷是人体内仅次于钙的重要矿物质,是骨核酸和磷脂的重要组成成份,在物质代谢中起着非常广泛而又重要的作用。因此,磷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在新生儿期,血磷与感染性疾病关系如何,目前了解还不多。为此,本文作了部分调查,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8年01月至1999年01月期间住本院新生儿病房患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50例,按出院第一诊断统计,包括新生儿感染性黄疸18例,新生儿败血症12例,新生儿肺炎10例,新生儿脐炎7例,新生儿破伤风2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1例,胎龄39.2±1.8周,…  相似文献   

13.
细胞内信号传递对脐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T淋巴细胞内信号传递与脐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以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对照,测定19例足月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蛋白激酶A活性和蛋白激酶激动剂PMA对脐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经抗-CD3刺激前或刺激事脐血单个核细胞和PBMC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差异无显著意义;(2)PMA可纠正抗CD3诱导的CBMC凋亡;(30培养2小时,CBMC PKA活性自发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4.
早期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早期新生儿感染性休克14例,足月儿10例,早产儿4例。因孕母胎膜早破和分娩前一周内急性感染而致胎儿宫内感染10例,血培养生长革兰氏阴性杆菌8例,金黄色葡萄状球菌2例;婴儿生后因输污染血浆感染4例,血培养均生长金黄色葡萄状球菌。休克距出生时间最长48小时,最短1小时,6~8小时57.1%(8/14例);以中枢抑制、心功能障碍、腹胀、黄疸和皮肤出血点或红斑为临床特点;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宫内感染30%合并化脑,死亡病例均合并心、肺、肾功能衰竭和DIC,病死率57.1%(8/14例)。提示早期新生儿败血症发展成休克甚为迅速,应注意早期感染征象,及早诊断休克方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sCD14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14抗原可表达在单核细胞表面 (mCD14) ,又以可溶性(sCD14)形式存在于血清中。CD14作为脂多糖 (LPS)等细菌产物的共同受体 ,在单核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激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感染时血清sCD14水平发生变化 ,与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对 39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sCD14进行检测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时血清sCD14的变化及其作用。对象及方法败血症组 39例 ,为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患儿。诊断标准参照《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修订方案》[1] ,其中 1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 (休克评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2 ] )。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高危因素、病原谱、药物敏感性以及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23例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培养出真菌36株,其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0株(55.6%)、白色假丝酵母菌11株(30.6%)。药敏试验显示,真菌对两性霉素、五氟尿嘧啶敏感性最高,总有效率在69.4%~77.8%。23例新生儿均有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有创操作等真菌性败血症的高危因素。抗真菌治疗后预后良好(存活或好转出院)15例(65.2%),预后不良(放弃或死亡)8例(34.8%)。预后良好组的平均抗真菌治疗时间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2,P0.05)。抗真菌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内,新生儿的肝肾功能及外周血白细胞变化不明显;血小板在抗真菌治疗开始后1周内即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病原菌以假丝酵母菌为主,对两性霉素敏感性较高;足疗程抗真菌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普米克喘乐宁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7年2月至1998年5月,我们对本院哮喘专科应用普米克(budesonid)、喘乐宁(ventolin)气雾剂吸入治疗的50例儿童哮喘,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文50例哮喘患儿,均符合儿童哮喘诊断标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10)。男30例,女20例,年龄3~13岁。哮喘中度38例,重度12例。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8年。50例中40例在初诊时即开始普米克、喘乐宁治疗,有10例既往有反复使用静脉或口服糖皮质激素(GCS)、β受体激动剂、抗生素等治疗,仍经常…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肺气漏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附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气漏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通过对22例新生儿肺气漏的临床资料、X线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肺气漏以气胸居多,占86.4%。22例中自发性气胸仅3例,占13.6%,多发生于有原发性肺疾病的患儿,其中MAS7例(31.8%),RDS5例(22.7%),羊水吸入性肺炎4例(18.2%),宫内感染性肺炎、湿肺、先天性食道闭锁并食管气管漏各1例,住院时间为10h~19d,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发病率有所上升,MP感染通常引起上感和肺炎,由MP所致的胸膜炎少见。我科从1993年~1998年共收治资料完整的MP胸膜炎患儿8例,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资料 见表1。表1 8例肺炎支原体胸膜炎临床资料性别年龄(a)部位胸腔液性质WBCMP-IgM冷凝集血MP-DNA转归1男1.8右侧黄绿色稀薄9.5(×109/L)++-痊愈2男3右侧黄绿色较稠10.5(×109/L)+--痊愈3女5左侧淡黄色稀薄8.7(×109/L)+-+痊愈4男6.5右侧血性15.3(×10…  相似文献   

20.
10例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的临床特征,评价头颅CT、MRI及白细胞芳基硫酸酯酶A(ASA)对ML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MLD患儿临床与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晚婴型6例,发病年龄为10~30个月,平均为19个月;少年型4例,发病年龄迷4~8岁。(2)首发症状为步态异常(6例)、言语不清(2例)、易哭闹(1例)、惊厥(1例)。(3)除1例闰程短外,9例患儿起病后均表现为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