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何首乌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最初收载于宋代的《开宝本草》。明代《本草纲目》中指出何首乌有“止心痛,益气血,黑髭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的作用。在《开宝本草》中还有“久服令人有子”的记载。 何首乌因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鲜首乌、生首乌、制首乌。鲜首乌是未经加工过的,其润肠、消肿的功效较好;生首乌是经过晒干的,功效长  相似文献   

2.
趣话何首乌     
何首乌是常用的名贵药材。《本草纲目》记载:“此药本名交藤,因何首乌服而得名也”。书中还记载了一个有趣的传说,大意是:有一个叫作何首乌的人,祖父名“能嗣”,父亲名“延秀”。能嗣原名叫“田儿”,自幼体弱,不能生育,58岁尚未娶妻成家,於是学习仙家道术,跟随师父居於深山老林之中。一天,他酒後醉卧于山野间,  相似文献   

3.
何首乌,据古医籍记载,其名有五:一野苗、二交藤、三夜合、四地精、五何首乌。何首乌因何首乌服而得名。据民间传说,唐元和七年,僧人文象遇茅山老人而传此事。李翱著《何首乌传》:何首乌者,顺州南河县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本名田儿,生而阉弱,年五十八无妻子,因慕道术,随师在山修炼。一夜醉卧山野,忽见有藤两株,相去三尺余,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而又交。田儿惊讶其异,至旦掘其根归,问于诸人,无有识者。后有山老忽来。示之。山老答日:子既无嗣,其藤乃异,此恐神仙之药,可不服之?遂拌为末,空心酒服一钱,七日而思人道。数月身体强健,因此常服,又加至二钱。经年,旧疾皆痊愈,发乌容少,十年之内,即生数男,乃改名能嗣。后与子延秀服,皆寿百六十岁。延秀生首乌,首乌服后,亦生数子,年百三十岁,发犹里。有李安期者,与首乌乡里亲善,窃得此方服,其寿亦长,遂叙其事而传之云。  相似文献   

4.
“白”何首乌的考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考证我国古代所用的“白”何首乌的基原。方法:从历代本草、方书及有关文献对“白”何首乌植物形态、功效和临床应用的记载,以及何首乌原产地的原植物及其标本,进行较为全面地考证。结果:弄清了“白”何首乌的来源,并澄清了混乱。结论:①我国古代所用的“白”何首乌来源单一,为蓼科植物,一直以“何首乌”或“首乌”为名应用至今,并为《中国药典》所收载;其原植物现已被重新定名为棱枝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var.angulatum。何首乌的赤、白,在于鲜块根的肉色。②萝科“白首乌”者,与何首乌为两种不同的药材。我国历史上所用的何首乌不可能包括有萝科植物。  相似文献   

5.
白首乌为传统的抗衰老中药,始见于唐元和七年即公元813年李翱所著的《何首乌录》,盛行于宋、明并沿用至今。《本草纲目》中收录以何首乌为主要补益方,常按赤白各半的原则配伍。如七宝美髯丹:“用赤、白何首乌各一斤……”;首乌丸:“……只用赤白何首乌各半斤”。明代李中梓也指出:“白者入气,  相似文献   

6.
何首乌炮制前后二苯乙烯甙含量比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马长华  王金星 《中药材》1995,18(7):350-350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生首乌能润肠、解疮毒;制首乌善补肝肾、益精血、壮筋骨。本文对生首乌、清蒸首乌、酒制首乌、豆制首乌及豆加酒制首乌中具有降胆固酵作用的水溶性成分二苯乙烯甙用薄层扫描法进行了含量比较,为何首乌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何首乌所致不良反应概况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何首乌属于中药中较为常用的一味药物 ,该药始载于《开宝本草》,亦名首乌、赤首乌、马肝石、紫乌藤等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 Polygon-um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 ,《开宝本草》、《本草纲目》皆有记载。近代医家认为 :“生首乌、甘、苦、平 ,归心、肝、大肠经。功能截疟 ,解毒 ,润肠通便。制首乌甘、涩、微温 ,归肝、肾经。功能补益精血 ,固肾乌须”。该药历来为古今医家、饮食家所推崇 ,临床中常用于补肝肾 ,乌须发 ,益精血 ,成为滋补延年佳品。近来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斑秃、脱发等症 ,疗效满意 ,并作为美容 ,美发 ,…  相似文献   

8.
听说何首乌能治少白头,小王高兴极了,忙到中药店去买了回来熬水喝。可是,喝了半天以后,肚子就有点不舒服,后来发生疼痛,半夜三更竟然闹起肚子来。小王忙到医院去看,医生说,这是吃了何首乌引起的。 小王感到很纳闷,怎么,何首乌也会引起闹肚子?医生解释道:何首乌有生熟之分,熟品是经过加工炮制了的,治疗少白头应该使用制首乌。制首乌能乌须黑发,而生首乌能滑肠致泻。看来,小王一定是吃了生首乌。 原来,何首乌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这种  相似文献   

9.
“人形”何首乌真伪鉴别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首乌原系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本品历来各地就有许多品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把何首乌释名为文藤(本传)、夜合(本传)、地精(本传)陈知白(开宝)、马肝石(纲目)、桃柳藤(日华)、九真藤(纲目)、赤葛(斗门)、疮帚(纲目)、红内消,并各有记述。李时珍又写道:“何首乌有赤白两种,赤者雄,白者雌”、“雌雄并用”。据报道:赤首乌即何首乌之正品;而所谓白首乌,多指萝摩科牛皮消属植物块根而言。各地有白首乌、飞来鸽、隔小消、青洋参等。但历代本草及当今资料均无有“人形”何首乌的记载。1989年在我区辰  相似文献   

10.
何首乌与伪品酱头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首乌为常用中药。生首乌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的功效 ;制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随着对何首乌的不断开发利用 ,尤其是在抗衰老方面的应用 ,市场用量逐渐增大 ,其伪品也不断混入。笔者在市场上发现一批“何首乌”,系蓼科植物酱头的干燥块根。因二者在应用上有差别。现将两者的鉴别要点介绍如下 :1 正品何首乌1.1 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1.2 性状鉴别何首乌块根呈不规则纺锤形或团块状。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 ,皱缩不平 ,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药材多已切成纵或横片 …  相似文献   

11.
首乌晶为内服冲剂,是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加工炮制后制成的。生产中发现首乌残渣中蒽醌衍生物含量较高。因而,对原工艺进行改进试验。方法:取首乌晶的原料——生首乌,按《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何首乌项下的规定进行炮制。将所得的制首乌按规定工艺制成清膏。并将原工艺中应丢弃的首乌残渣,  相似文献   

12.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体外抑菌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何首乌是常用中药。近年来研究证明生首乌水煎液有抑菌作用。本文就其几种不同炮制品水煎液的体外抑菌实验报道如下。一、实验材料原料何首乌购自南宁市医药公司,产于广西河池地区,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am multiflorum)的干燥块根。1.生首乌;2.黑豆汁蒸首乌:(炮制方法参照中国药典77年版一部430页);3.清蒸何首乌:取生首乌片先蒸48小时,  相似文献   

13.
何首乌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焕群  陈再智 《中药材》1993,16(2):34-37
何首乌是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有补肝、益肾、养血、祛风的作用,主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痛肿等病症。本品又称首乌、赤首乌等。何首乌可分为生首乌和制首乌两种,原药洗净切片或块状、晒干,叫生首乌,有通便等作用;若将生命以黑豆汁拌蒸者称为制首乌,有补血、养精作用。何首乌的成分主要有卵磷脂、羟基蒽醌类化合物(主要为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等葡萄糖甙;均二苯  相似文献   

14.
何首乌为蓼科属植物何首乌(Polygounmmultiflorum Thunb)的块根,又名地精、赤敛、首乌、陈知白、红内消、马肝石、黄花乌根、小独根。制首乌味苦、甘、涩,性温。生首乌味苦、涩,性平。制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壮筋骨,用于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等;生首乌能润肠、解疮毒,用于肠燥:便秘,痈疽瘰疬。近年对何首乌的研究日益深入,取得很多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现将部分基础研究成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何首乌新用及不良反应与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爱莲 《河南中医》1997,17(4):255-256
何首乌新用及不良反应与防治马爱莲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何首乌/治疗应用何首乌/副作用何首乌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块根。亦名首乌赤首乌、马肝石、紫乌藤等。因其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  相似文献   

16.
1 《本草纲目》炮制何首乌方法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的干燥块根,主要成分有磷脂、蒽醌类、葡萄糖甙类等。《本草纲目》云:用首乌赤白各一斤,竹刀刮去粗皮,米泔浸一宿,切片,用黑豆三斗,每次用三升三合三勺,以水泡过,砂锅内铺豆一层,首乌一层,重重铺尽,蒸之豆熟,取出去豆,将何首乌晒干,再以豆蒸之,如此九蒸九晒,乃用。  相似文献   

17.
窦迎春 《国医论坛》2011,26(2):35-36
何首乌,在晋代已有应用,但医药书籍的记载则首见于唐《何首乌传》,名首乌,宋代《日华子本草》始名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块根,味甘、苦、涩,性微温。归肝、心、肾经。为补肝肾、益精血之佳品。常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之头目眩晕、心悸失眠、须发早白等;并能截疟,为久疟伤阴、日久不愈之必用药;且能润燥通便、解毒,故亦用治血虚津亏、肠燥便秘以及瘰疬、疮痈、皮肤疹痒等。  相似文献   

18.
漫话何首乌     
传说:唐时何能嗣患有不育之症,五十八岁还没有子女,体力虚弱。一次,他倦卧于山野间,忽然看到有两株藤互相交缠,许久后,分开,分开又交缠,很觉奇异。于是挖出其根服用,连服数月头发由白变黑,体力恢复,满面红光。十年内连生数子,他和儿子都活到一百六十岁,孙子首乌也服此药,活了一百三十岁,头发还是乌黑。后来这种药传给四邻乡里,于是大家将这药称为何首乌。从此,何首乌这  相似文献   

19.
赵××,女,42岁,无过敏史,因高血压病,投以中药3剂,方中有熟首乌12克,服药后3小时许,突然出现全身寒颤,发烧,头痛等症,体温39.5℃,血常规在正常范围,给以脱敏处理,症状缓解。以后,分别4次服熟首乌(每付12克),均在服药后3-5小时后,出现上述症状。有次因无何首乌而以夜交藤15克代之,服后无过敏现象。讨论:何首乌是一种滋阴的补养性中药,用于乌须发、养血、阴虚等症,为临床常用药。关于何首乌引起过敏性反应,笔者查国内资料迄今尚无报道。仅见《医学大辞典》:“服后少数病例有胸闷,升火感,个别大便次数增多”等副作用。查何首乌为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药用其块根。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6,(10)
目的:通过对2015年178批何首乌及制何首乌饮片全国抽验情况,总结何首乌与制何首乌的质量问题,并建立何首乌与制何首乌的区分鉴别方法。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方法,对所抽取的样品进行检验,重点研究何首乌与制何首乌的区分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两种饮片中的大黄素甲醚、大黄素、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首次提出"首乌规则"理论,即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总和与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总和的比值,大于1的为何首乌、反之为制何首乌。结果:抽验结果表明市场上何首乌与制何首乌的合格率分别为98.3%、93.2%。"首乌规则"能显著区分何首乌与制何首乌。结论:应建立中药饮片专项抽验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控制中药饮片质量;"首乌规则"能用于何首乌与制何首乌的质量评价,判定制何首乌是否按规范炮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