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分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所有含木香中成药处方的证治及配伍规律,为木香的临床运用及相关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运用复杂系统熵聚类、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和改进的互信息法对含有木香中成药处方中的药物分布、性味归经、主治证候及疾病进行统计,并对其核心药物组合和证治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含木香中成药处方451首,主治证候106种,主治疾病128种,核心药对7对。其中,高频主治证候为食积证、气滞血瘀证,其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木香顺气散和香附四物汤;高频主治疾病为积滞和腹痛,其对应的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木香顺气散和香砂六君子汤。结论 《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木香的中成药在消化系统疾病上的运用最为广泛,于其他方面的应用较少;其治疗食积证和积滞病均以木香顺气散为基本方;治疗气滞血瘀证和腹痛病,分别以香附四物汤和香砂六君子汤为基本方;木香在抗炎、抗菌及抗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新药研发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含苍术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收集并整理《中药成方制剂》含苍术方剂,构建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含苍术方剂主治疾病、证候规律、常用配伍规律及组方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含柴胡中成药的组方规律,为柴胡的现代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提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含有柴胡中成药的药物组成、主治疾病、证候等信息,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含柴胡中成药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柴胡方剂的用药规律,选取核心主治疾病、证候进行深度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87首含有柴胡的成方制剂,经频次统计分析,共含562味中药,常用中药有16味(频次≥56),如黄芩、当归、白芍等。中药药性以温性药、寒性药居多,以苦、辛、甘味为主,主要归肝、脾、胃经。涉及主治中医疾病98种,常见疾病为感冒、胁痛、月经失调。涉及中医证候85种,常见证候为风热犯表证、肝郁证、食积证。经关联规则分析,在设置支持度≥20%且置信度≥0.9时,共得出26个核心药物组合,常见组合为柴胡-黄芩、柴胡-白芍、柴胡-当归等。治疗胁痛的核心药物组合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方加减,用治感冒的核心药物组合则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风热犯表证的核心药物组合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证的核心药物组合为逍遥散加减。结论:含柴胡方剂中柴胡常与补血药、理气药、清热药、解表药同用,可增强方中解表退热、透邪外达、疏肝解郁之功,为临床用治肺系疾病、脾胃病证、肝胆病证及妇科疾病之风热犯表证、肝郁证常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含薏苡仁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该平台V2.0软件,将含薏苡仁的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平台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有薏苡仁方剂中常用的药物、组合规则、核心组合。结果:通过对含薏苡仁的72首方剂分析,总结出薏苡仁常用药物组合有6个,其所用药物多具有健脾益气、利水渗湿、祛湿除痹之功,主治疾病13种,对其中有代表性的高频疾病"痹病"对比分析,得出薏苡仁可通过不同的配伍达到不同的治疗作用。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研究挖掘的薏苡仁成药组方规律,可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含中药黄精复方专利的临证应用及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近10年国家专利数据库中包含中药黄精的复方专利,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熵聚类分析等技术挖掘含中药黄精复方专利的临证应用与组方用药情况。结果:含中药黄精复方专利79首,涉及药味186味,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黄精、黄芪、茯苓、枸杞子、人参;涉及5个主治病种(频次≥5),7个主要证候(频次≥5);与黄精配伍的药物,主要偏于甘温之性,归脾、肾、肺三经;常用药对17个中以"黄精-黄芪"药对出现频次最高,其次为"黄精-茯苓""黄精-枸杞子"。结论:黄精在不同的配伍组合中可发挥不同的治疗功效,在临床选方用药时应结合药物性味及归经特点,针对性地进行组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治疗口疮的成方制剂的剂型、功能主治、组方用药规律及核心组合,为临床治疗口疮的辨证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治疗口疮的成方制剂的名称、处方、剂型、功能与主治,录入Microsoft Excel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用药频次;运用Apriori算法及关联规则对处方核心组合进行统计分析(支持度为10%,置信度100%);采用熵聚类算法统计2-3个不同成分间的关联系数(支持度为8,惩罚度为2);根据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法提取内在核心组合和新方组合。结果 挖掘得出86种成方制剂及其处方,以丸剂、散剂、片剂等多见,包含药物148味,使用频次较高为冰片、甘草、大黄、黄芩等,药物四气五味以苦寒为主,主要归肺胃心脾经,治疗证型较多为热毒炽盛证、热毒攻喉证等,常用核心配伍包括“黄芩-大黄”“黄连-甘草”等,挖掘得出新方组合“珍珠-川贝母-灯心草-天花粉-没药”等4首。结论 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治疗口疮的成方制剂的组方规律,由核心药物组合成新方,可为临床辨证使用及研发治疗口疮成方制剂、新药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治疗胃痛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为其现代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和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治疗胃痛的所有中成药,收集各处方用药、功能主治等信息,以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处方中的主治西医疾病、主治证候、药物及其性味、归经等进行频次统计,对所有治疗胃痛的中成药处方及其高频证候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运用复杂系统熵聚类运算分析处方中的核心药物组合并得出候选处方。结果共纳入治疗胃痛中成药处方210个,包含主治西医疾病17种,频次最高的为慢性胃炎,其次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主治证候51种,频次最高的为肝胃不和证,其次为气滞血瘀证、中焦气滞证,处方共涉及中药342味,出现频率≥10%的中药共21味,药性主要为温性药,其次为寒性药、平性药,药味主要为辛味,其次为苦味、甘味,主要归脾、胃、肝经。经关联规则分析,在支持度为10%、15%、20%,置信度为0.6的条件下,治疗胃痛的中成药处方的核心用药组合分别为43、6、1个,药物间关联规则分别为73、3、1条。治疗肝胃不和证胃痛的核心用药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证胃痛的核心用药为芍药甘草汤加三七、延胡索。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改进的互信息法得到10个核心药物组合与5首新处方。结论基于治疗胃痛中成药处方分析,胃痛基本病机为肝失疏泄、胃气阻滞、胃失和降,基本治则为疏肝和胃、行气止痛,核心组方特点为在芍药甘草汤基础上合用理气药、化湿行气药、活血行气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治疗恶性肿瘤的含天龙中药处方用药规律。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含天龙处方(1985-2018),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收集含天龙处方285首,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构建数据库,使用该软件数据分析模块中嵌入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天龙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主治疾病用药规律等。结果 统计分析显示,治疗恶性肿瘤含天龙处方常用于肺癌、食管癌等,其中高频次药物包括白术、茯苓、黄芪、法半夏、甘草、生米仁、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党参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白术-天龙”“茯苓-天龙”“黄芪-天龙”等,支持度≥20%,置信度=1的关联规则包括“黄芪 天龙”、“法半夏 天龙”、“白术、茯苓 天龙”等。结论 治疗恶性肿瘤的含天龙处方所用药物以健脾益气扶正为主,适时祛邪为辅,组方用药圆机活法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药组方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若干味药物配伍而成,是临证治病的关键环节。临床中医医生应熟悉组方原则、方法和技巧,根据中药的性能和中医方剂理论,将诸多药物有机地组合起来,调整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史大卓教授认为,临床组方,在注意顺从脏腑的特性、动静结合、升降相因、敛散相合、阴阳统一、病证结合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熟悉脏腑气血阴阳和病邪的特性,会用药性,熟悉药物性味相伍的作用机制,根据原方的整体功效、主治和组方中各药的阴阳属性,结合疾病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同,进行加减,慎重调整方中药物及增减药物的用量及比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中医对伊立替康导致腹泻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与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近10年中医诊治伊立替康导致腹泻的文献整理,进行中医证型、方剂和药物归类统计,分析总结各证型、方剂和药物出现的频次和所占比例。结果:伊立替康导致腹泻的中医证型有5个,其中频次最高的为脾胃虚弱证,占33.33%,其次为脾肾阳虚证,占30%;方剂以自拟方居多,成方中频次最多的是参苓白术散,占13.33%;药物类别共15类,其中以补虚药、收敛固涩药、清热药及利水渗湿药较为多见;中药共91味,常用药物为甘草、白术、党参、茯苓、黄芩等。结论:通过对近10年伊立替康导致腹泻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分析,为伊立替康导致腹泻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历代有关防治眩晕证的重要医籍进行整理,建立古代防治眩晕证方药数据库,按功效分类药物,分析古代眩晕证防治方药的频率分布规律,探寻对治疗眩晕证起主要作用的方药组合.发现古代防治眩晕证方药以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药为主.补益阴精、解表除邪、清热化痰是古代医家防治眩晕证的主导思想.析出了以茯苓、川芎、白术、半夏、防风、当归、人参、黄芪、陈皮、白芍、菊花、熟地黄、天麻、甘草为主的防治眩晕证高频药物组方.  相似文献   

12.
“十八反”药方的方药信息量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7500首方剂中筛选出119首包含有“十八反”药物配伍的方剂,对其组配形式、剂型、主治病证、组方药物的药性与功效、配伍规律等进行了量化分析,较深入地揭示了反药方的组方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探讨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现代临床研究中有关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文献,进行勘误后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库,于数据库基础上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组方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筛选有效文献163篇,有效方剂155首,包含152种药物,药物出现频数1557次,挖掘出核心药物25种,核心药物组合16个及新药物组合8个。结论:所挖掘出的核心药物及核心药物组合体现出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核心组方规律以益气活血为核心,同时辅以温阳、滋阴、化瘀、利水等;挖掘的新药物组合为本病气虚血瘀证型的各类兼证治疗提供参考;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研究疾病药物组方规律及挖掘新药物组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分析治疗遗精中成药的组方规律。方法 筛选《中国药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收录的治疗遗精的中成药,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改进互信息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对所收集中成药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170首处方,主治证候主要为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肾虚不固证。涉及中药242味。其中补益药出现频次最高,固涩药次之;药性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温性;药味主要为甘味,其次为辛、苦;主要归肾、肝、脾经;单味药出现频次≥20%的有19味。使用频率最高的单药为熟地黄(50.29%)。在支持度为20%、置信度为0.6的情况下,共有25个核心用药组合,34条药物间关联规则。经复杂熵聚类运算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0个,新处方5首。结论 治疗遗精中成药的适用症候以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肾虚不固证为主;主要病机为肾虚;治法以补肾固精、益肾填髓为主,辅以益气养血法;处方多以左归丸为主方进行加减,对临床治疗遗精及新药研发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中药成方制剂》里腹痛、腰痛等疼痛方剂中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药成方制剂》数据中进行腹痛、腰痛等方剂的筛选,结合软件集成数据挖掘法,对比分析腹痛、腰痛等疼痛方剂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疼痛方剂里经常使用到的药物有25味,经对比分析治疗腹痛用药方剂组合有52种,治疗胁痛用药方剂组合有26种,治疗腰痛用药方剂组合有32种。结论:经对比研究发现,中药成方制剂内对于不同疼痛治疗的方剂应用的成方用药方剂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 HT)的专利中药复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及国家知识产权局获取治疗HT的专利中药复方,在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进行中药频次及功效统计,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组方规律、潜在新方等分析并进行复杂网络图展示。结果 筛选出治疗HT的专利中药复方52首,涉及中药247味。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夏枯草、黄芪、柴胡,高频药物以归肝经、脾经为主。中药类别主要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高频药物组合为“夏枯草,柴胡”“夏枯草,黄芪”“黄芪,茯苓”等。重要关联规则有“玄参-黄芪”“玄参-夏枯草”“牡蛎-柴胡”等。核心组合有“党参-川芎-枳壳”等。新方有“党参-川芎-枳壳-栀子”等。结论 专利中药复方主要通过疏肝清热、化痰散结、扶正补虚治疗HT,在新药研发时,可考虑使用夏枯草、黄芪、柴胡等为处方核心药物配伍加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中药成方制剂》里腹痛、腰痛等疼痛方剂中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药成方制剂》数据中进行腹痛、腰痛等方剂的筛选,结合软件集成数据挖掘法,对比分析腹痛、腰痛等疼痛方剂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疼痛方剂里经常使用到的药物有25味,经对比分析治疗腹痛用药方剂组合有52种,治疗胁痛用药方剂组合有26种,治疗腰痛用药方剂组合有32种.结论:经对比研究发现,中药成方制剂内对于不同疼痛治疗的方剂应用的成方用药方剂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收集《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含益母草的中成药处方,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含益母草中成药处方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中成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 2013工作表、SPSS 21.0统计软件为工具对处方组成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寻求高频药物组合。结果:共筛选中成药制剂30个涉及17类病症,包含中药140种,药性统计以温性(58次,41.43%)、苦味(67次,29.91%)、归肝经(78次,22.48%)药为主。中成药处方常用药物组合有20个,其中"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芍"组合关系最为密切,治疗"月经病"组合多配以理气药——香附;治疗月经病类含益母草中成药处方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5类。结论:关联规则算法分析含益母草中成药处方组方以活血药为主,多与苦味、温、归肝经的药物配伍,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且以四物汤为主,为益母草现代临床应用和中成药新药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方剂学是祖国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治疗疾病的主要工具,是学习中医的必修学课。内容非常丰富,仅《普济方》一书就收载61739方。而人之精力有限,岂能全部记下,但又必须学好,这就要注意学习方法。对此,我谈几点看法,供初学中医者参考。一、抓组方规律学习方剂学固然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成方,但重要的问题还不在此,而在通过这一措施,掌握组方用药规律,为灵活的选药组方,乃至创立新方奠定基础。再者,方剂数量虽多,也不是漫无边际不可捉摸,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这个规律就是:根据证候与治法需要,选择适当药物,有机的组合配伍。例如:辛温解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药对泽泻-白术入手,以含药对泽泻-白术的方剂为研究对象,探索该类复方的配伍规律和病-证-方之间的关联。方法: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构建历代含药对泽泻-白术的方剂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R软件平台,归纳分析含泽泻-白术的方剂配伍和方证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8首含泽泻-白术的方剂,涉及中药203种,临床症状240个,证型122个,疾病95种。通过关联分析得出常用药对泽泻-白术配伍的高频中药有9味,与相关高频症状、证候、疾病密切相关的药组有16个;与药物配伍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有腹泻、大便溏、小便短黄、小便不利等;证型有湿热内蕴证、膀胱湿热证和膀胱蓄水证,疾病有淋证、水肿和伤暑。结论:含泽泻-白术的方剂核心适应证为水液病,病机以脾虚水湿痰饮内生为主,治则治法与温化法有共通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方剂配伍理论和病-证-方的科学内涵,并为其相关复方研发、配伍用药及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