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60例,均予以常规针刺治疗,研究组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观察10 d。治疗前后采用 House‐Brackmann量表评定面神经功能状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09,P<0.01)。结论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开东 《中国康复》2014,29(4):263-264
目的:观察强化肌力训练对痉挛型脑瘫(C P )的疗效。方法:63例痉挛型C 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及对照组31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肌力强化训练。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儿肌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髋前屈肌、髋后伸肌、膝伸展肌肌力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肌张力较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 FM )各区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肌力训练有助于提高痉挛型CP患儿康复疗效,并且对肌张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丙嗪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早期高热性重度脑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后72小时内体温39℃以上重度脑出血患者共6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锥颅血肿抽吸引流的基础上,加用氯丙嗪25mg加5%葡萄糖溶液250-500ml持续静脉滴注,并配合物理降温;对照组只采用一般解热药物配合物理降温治疗。结果: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丙嗪持续静脉治疗早期高热性重度脑出血,无明显副作用,使用安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8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与单纯针刺对照组各39例,观察治疗疗效与面肌功能。结果两组之间面肌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愈率69.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8.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马建强 《中国康复》2014,29(3):212-213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跖屈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脑卒中患者跖屈肌痉挛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给予常规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2组均给予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定,并测量踝关节主动背伸角度。结果:训练10周后,2组C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踝关节主动背伸角度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跖屈肌的痉挛。  相似文献   

6.
中药热敷结合超声波治疗腰肌筋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结合超声波治疗腰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腰肌筋膜炎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均采用超声波治疗;观察组同时结合中药热敷。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4%与87.5%,P<0.01)。结论:中药热敷结合超声波治疗对腰肌筋膜炎有较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介入心理护理对周围性面神经炎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9例周围性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康复物理治疗;实验组除给予常规的康复物理治疗外。还介入心理护理。于初诊及1周后用Zung忧郁自评表(SDS)评定患者及2周后作临床疗效比较心理状况及显效率。结果:治疗前(初诊)两组病人心理状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周)两组病人心理状况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周后临床疗效两组对比,实验组疗效好,显效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介入有助于提高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有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浮针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肘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肘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康复手法治疗,观察组针对肘关节功能障碍另外给予浮针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2组肘关节关节活动度(RO M )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增加( P<0.05),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2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66.67%与10.0%、36.67%,P<0.05)。结论:浮针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肘关节损伤可以显著降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减轻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导体低强度激光早期照射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所致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激光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予以强的松、地巴唑口服,维生素B1、甲钴胺肌注;激光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仪照射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面神经功能临床评价.结果:干预20d后,2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激光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激光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进行局部照射,能促进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经络整脊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欧阳欣  赵涤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82-182,195
目的 观察经络整脊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6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酌情选用理疗、颈椎牵引、颈椎体操等常规物理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经络整脊疗法。结果 治疗组34例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为70.6%,94.1%,优于对照组的23.5%,76.4%(P<0.05), 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加快(P<0.05或P<0.01),且治疗见效时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络整脊疗法对颈椎病康复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联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脑明注射液及黄芪注射液三联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糖皮质激烈对照组35例和三联疗法治疗组45例,均为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缓解率(65.7%)和总有效率(94.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4.2%和66.7%),P均<0.05;治疗组复发率(6.1%)明显低于对照组(36.4%),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三联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满意,能明显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张秋婷  万媛  刘丽华 《中国康复》2014,29(3):225-226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2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加用氦氖激光治疗。结果:治疗10d后,2组患者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57%、87.86%,P<0.05)。结论:氦氖激光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给予治疗牵正散联合肌内效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共计66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牵正散治疗,观察组给予牵正散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面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93.94%)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75.76%)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0.05),观察组积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多伦多分级评分法(TFGS)评分提高(P<0.05),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给予治疗牵正散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及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式在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颅术式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微创引流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5),医疗费用明显比对照组低(P <0.05),颅脑缺损、输血发生率(0%、0%)均明显比对照组[22.0%、34.0%]低(P <0.05)。结论微创引流术在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比开颅术式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结合康复训练治疗II期压疮的疗效。方法:老年II期压疮患者48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氦氖激光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8%、62.5%,P<0.05)。观察组在治疗4周时血红蛋白值及白蛋白值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8周时及随访3个月时均较治疗4周时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常规护理,氦氖激光联合康复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老年患者II期压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平衡发育训练在偏瘫型脑瘫尖足中的应用及其对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偏瘫型脑瘫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给予平衡发育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最大背屈位足一小腿夹角、胫前肌最大收缩时肌电(EMG)幅值、粗大运动母表(GMFM-88)代表步行能力的E区对2组患儿进行评定。结果:经过12周治疗,2组患儿患侧的最大背屈值足小腿夹角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胫前肌最大收缩EMG值7支GMFM-88 E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平衡发育训练能更好改善偏瘫型脑性瘫痪尖足步态,提高患儿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灸配合上田法在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目的:探索针灸配合上田法在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7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运用针灸及上田法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上田法进行治疗,效果应用马若飞标准评定。结果:经90d治疗,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和73.08%,观察组 明显高于对照组(x^2=4.89,P<0.05),且两组治疗后综合评估分值对比差异有显性(t=2.15,P<0.05)。结论:针灸与上田法结合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勇  彭轩  汤智伟  陆敏 《中国康复》2014,29(3):192-194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7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加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并评定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SPADI)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及2个疗程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同时段观察组评分更低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2个疗程后,2组SPADI亚量表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3%、77.1%,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治疗效果及神经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入我科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改善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优于对照组(92.0%>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0%>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带状疱疹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疗效显著,明显缓解神经痛症状,有效降低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和骨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折患者36例,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骨折后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加用脉冲电磁场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肢肿胀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1,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骨痂出现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χ2=8.325,P<0.05)。结论:脉冲电磁场可快速消除肿胀疼痛,加速骨的重建和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