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新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CDDS)的设计原理、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预测其发展趋势。方法:根据OCDDS研究最新动态及药剂学的一些最新方法。结果:通过对OCDDS的各种方法总结,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论: 综合胃肠道pH差异及时滞效应设计的OCDDS,脉冲式和自调式的OCDDS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赵建荣  李晓玫 《中草药》2003,34(11):963-966
中药复方在中医药物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各种复杂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及确切药理机制目前大多尚不完全清楚。中药复方制剂的成分和药效不是单味药物的简单组合,对其物质基础的研究对探讨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十分重要。现对有关中药复方的组合效应及量比关系、复方含药血清、复方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常用技术方法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季颖  马远鸣  裴元英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9):1449-1453
 目的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剂型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方法总结了肺表面活性物质组成功能和作用机制,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天然及人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不仅自身可以作为治疗药物,也可以作为肺部给药的药物载体,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对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各种给药剂型、剂量、方式的选择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微针在经皮给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佳明  曾明  许景峰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6):1209-1211
 目的阐述近年来微针技术应用于经皮给药的最新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有关微针技术发展的代表性文献,并对其归纳总结。结果和结论将微针技术用于经皮给药具有很多优势,随着其安全性研究的逐步深入和相关标准的统一,微针将成为一类新型的经皮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5.
梁星  毛炜  叶凤珍  黎创 《新中医》2014,46(9):183-185
<正>药对又称对药、对子,是指临床上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组成,是中药复方配伍中最简单、最常见的形式,符合中医"七情合和"配伍理论,具有紧扣病机、药简力专的特点,是古今中医医家长期临床诊疗工作中的总结,因此总结探讨名中医的常用药对,对指导临床工作及中药开发均有重要意义[1]。既往总结药对的方法常常为个人领悟、口授相传等,现代则常常运用各种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进行挖掘分析解读。前期已研究并报道了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慢性常用药进行分析[2],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6.
贯叶连翘提取物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贯叶连翘提取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作为镇静剂、抗炎药、抗抑郁药、抗肿瘤药及爱滋病治疗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介绍了贯叶连翘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提取分析方法、各成分的药理及功效,总结了提取物当前研究的最新水平,分析了未来研究的可行方向并提出关于药效机理研究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溶致液晶(LLC)是由两亲性分子溶于极性溶剂中后相互缔结形成的具有各种几何形状或三维结构的有序体系,通常具有优异的载药适用性、较高的载药量、较好的生物黏附性及透皮促渗性等特点。笔者通过综合分析课题组前期对LLC给药系统的研究经验、成果以及相关研究报道,系统论述了LLC在中药新型给药系统领域,尤其是中药经皮及黏膜给药系统以及中药口服微粒给药系统方面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以及开发潜力。由于目前中药领域LLC研究起步较晚,存在的诸多基础研究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该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研究对策:①基于对单一化学成分LLC的研究方法,结合中药自身特点,进一步加强对中药LLC给药系统的基础研究;②加强中药化学成分释药机制的研究,并进行同步缓释中药LLC给药系统的基础研究;③开发适用于中药的新型LLC材料;④完善中药LLC质量评价体系;⑤探索适用于产业化的LLC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8.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1):873-873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肝病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会议拟于2005年10月在中国北京召开,内容包括专题讲座和会议交流。征文内容:1.各种肝病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诊疗和实验研究的最新成果;2.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防治各种肝病的经验总结;3.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防治各种肝病的研究方法、思路和发展战略;4.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诊疗各种肝病的进展和评价;5.运用多种疗法(如针灸、气功等)、多种给药途径(栓剂、保留灌肠、皮肤给药、器官给药、腧穴给药等)治疗各种  相似文献   

9.
黄药子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为民  张力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7):2355-2359
本研究从源流品种考证、古今文献毒性记载及近年来相关毒性实验研究等方面对有关黄药子及口服制剂安全性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和分析,初步归纳了与黄药子安全性相关病例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安全性相关最新研究结果,并提出积极开展相关制剂的上市后评价、规范临床使用和进一步加强毒性的物质基础、毒性机制和增效减毒等研究是有效控制药物风险,充分发挥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2):912-912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肝病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会议拟于2005年10月在中国北京召开,内容包括专题讲座和会议交流。征文内容:1.各种肝病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诊疗和实验研究的最新成果;2.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防治各种肝病的经验总结;3.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防治各种肝病的研究方法、思路和发展战略;4.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诊疗各种肝病的进展和评价;5.运用多种疗法(如针灸、气功等)、多种给药途径(栓剂、保留灌肠、皮肤给药、器官给药、腧穴给药等)治疗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