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具体环节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对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输卵管因素不孕的患者 (A组 ,12 3个周期 )、1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 (B组 ,2 5个周期 )和 16例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内异症患者 (C组 ,2 0个周期 )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情况。结果 B组的获卵数为 (7 1± 5 9)个 ,非常显著地少于A组的 (11 6± 8 4)个和C组的 (12 1± 7 8)个 ,P <0 0 1;B组和C组的受精率分别为 6 9 5 %和 70 3% ,均显著地低于A组的 77 5 % ,P <0 0 5 ;A、B、C三组的卵裂率、子宫内膜的厚度与类型、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别。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影响卵巢对超排卵的反应 ,内异症影响卵子的受精 ,但不影响受精卵的分裂、子宫内膜容受力、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姬萌霞  赵晓明  孙赟  洪燕  高敏芝  郑中 《生殖与避孕》2013,33(4):272-276,24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剥除与否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IVF-ET第1周期治疗的305例患者,分成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组(A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未手术组(B组)和管性不孕对照组(C组),采用长、短方案进行超促排卵,比较3组的IVF结局。结果:无论刺激方案如何,A组平均获卵数低于B组与C组(P≤0.001),而FSH用量高于C组(P<0.001),A组妊娠率低于B组,B组妊娠率低于C组(P<0.05)。B组与C组相比,除FSH用量较高(P<0.001)外,获卵数、总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可利用胚胎数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此外,在A组中,手术侧卵巢平均获卵数低于健侧卵巢(P<0.01),且术侧卵巢未获卵的比例达24%。结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IVF结局不良;手术剥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不能改善IVF结局,反而降低了卵巢反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以自然周期作为子宫内膜准备方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EMS患者353个FET周期,按EMS严重程度分组,A组:I~II期,120个周期;B组:III~IV期,233个周期;另将B组中囊肿复发的47个周期设为D组;而将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的300个FET周期纳入为对照组(C组),比较A、B、C组患者自然周期准备内膜的妊娠结局。结果:A、B、C组患者的种植率、活产率、继续妊娠率、流产率、妊娠期并发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妊娠结局与EMS的分期无关。A、B、C组均没有出生缺陷儿。当高质量的胚胎移植时,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并不影响妊娠结局。B组较C组低出生体质量儿和早产儿的发生率高。结论:EMS患者自然周期准备内膜与输卵管性因素不孕患者有相似的妊娠结局,且与EMS严重程度无关,妊娠结局不受内膜异位囊肿的影响,是经济、高效的内膜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效达菲林联合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对辅助生殖技术(AR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因不孕要求实施IVF-ET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6例,比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长效达菲林联合囊肿穿刺组(实验组)与单用长效达菲林组(对照组)囊肿大小变化、早卵泡期(基础)FSH、LH、E2水平、Gn启动日FSH、LH、E2水平、取卵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及IVF-ET结局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卵巢大小、基础内分泌及启动日LH、E2、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穿刺组囊肿全部消失,未穿刺组96个囊肿31个消失。实验组启动日FSH低于对照组,取卵日E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胚胎数、成熟卵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而要求行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尤其不愿手术的患者,可以先行囊肿穿刺术,同时使用超长方案ART治疗可获得更多优质胚胎数,因而可能有助于提高累积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处理方案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6月至2008年4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153例共180个周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根据ART超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短方案组、长方案组、超长方案组.再对超长方案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穿刺组、手术组、手术+穿刺组.对各组激素水平、Gn用量、使用Gn的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进行分析.结果 短方案组用药天数为(10.06±2.65)d,少于长方案组(11.60±1.52)d和超长方案组(11.30±1.79)d(P<0.05).超长方案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8.81%和60.61%,均高于短方案组和长方案组(P<0.05);长方案组的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亦高于短方案组(P<0.05).超长方案组内不同处理方式后行ART穿刺组和手术组妊娠率相近,且高于手术+穿刺组(P<0.05).结论 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的不孕患者可先行囊肿穿刺或者行手术剥除治疗,然后再使用超长方案ART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卵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周期卵母细胞滑面内质网(sER)聚集对早期胚胎体外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方法:99例患者ICSI治疗107个周期,于HCG日测定血清激素E2、P、LH浓度以及子宫内膜厚度。根据所获MⅡ期卵母细胞是否出现sER聚集分为A、B两组,A组为所获MⅡ期卵母细胞均未出现sER聚集周期共90例;B组为有至少一枚MⅡ期卵母细胞出现sER聚集周期,共17例。比较A、B两组HCG日E2、P、L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治疗周期数、年龄、病程、Gn总量、Gn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周期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原发、继发不孕患者比例的差异。并且对比B组sER聚集阳性[sER(+)]与sER聚集阴性[sER(-)]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可用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结果:B组HCG日E2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3141.18±604.47 vs 2635.12±825.46),而两组间P和LH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A组(P<0.05,47.83%vs 57.67%),而B组Gn天数(P<0.01,13.35±1.66 vs 11.83±2.4)和流产率(P<0.05,100%vs 17.86%)均明显高于A组,两组在年龄、治疗周期数、病程、Gn总量、获卵数、受精率、可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以及原发、继发不孕患者比例等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sER(+)卵母细胞的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sER-卵母细胞(P<0.01,20.69%vs 52.9%),而受精率和可用胚胎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CSI周期卵母细胞sER聚集对早期胚胎体外发育及妊娠结局均有不良影响,sER聚集可能与HCG日高E2水平及长时间Gn刺激有关。  相似文献   

7.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行IVF-ET的120例(148周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回顾性分析。120例分别在降调节日和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启动日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穿刺术,将取卵日仍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46例(55周期)作为观察组,取卵日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4例(93周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IVF-ET的结局。结果两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移植胚胎数相似;观察组受精率[(61.5±23.6)%]、妊娠率(34.5%)稍低于对照组[(69.2±25.0)%,36.6%],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获卵数[(8.3±5.2)个]、优质胚胎数[(4.9±3.8)个]明显低于对照组[(10.5±7.6)个,(7.2±4.3)个](P<0.05);促性腺激素(Gn)总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取卵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IVF-ET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导致Gn用量增加,取卵时间延长,获卵数和优质胚胎数减少。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内异症患者70例行IVF-ET的结局,以输卵管因素IVF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统计两组患者促排卵反应、体外受精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与输卵管组相比,内异症组不孕年限及促排卵用药时间明显延长、Gn平均用量明显增多、hCG日内膜明显增厚(P<0.05),且形态不佳;内异症组平均获卵数、受精率、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单胚着床率显著低于输卵管组(P<0.05);但是两组的卵裂率以及优质胚胎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异症患者明显较差的卵巢反应性和子宫内膜状态影响IVF-ET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对体外受精(IVF)周期控制性超排卵中卵巢反应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且曾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双侧异位囊肿剥除术20例(25周期)患者及32例单侧异位囊肿剥除术(40周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因输卵管因素行ⅣF助孕的104例(129周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相关指标,作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3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促性腺激素(Gn)天数、受精率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3雌二醇(E2)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妊娠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侧囊肿剥除组妊娠率最高(50.0%).双侧囊肿剥除组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及可冷冻的胚胎个数分别为[(4.95±3.46)个、(56.0±32.0)%、(1.40±1.96)个],明显低于单侧囊肿剥除组[(9.38±4.62)个、(70.1±20.2)%、(3.45±3.05)个]和输卵管组[(10.37±4.14)个、(85.1±19.9)%、(4.36±3.1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Gn总用量也明显高于输卵管组和单侧囊肿剥除组(P<0.05).单侧异位囊肿剥除术的手术侧卵巢的获卵数[(3.34±2.92)个]低于未手术侧卵巢[(6.06±2.27)个](t=5.784,P<0.01).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可影响IVF周期中卵巢反应性,如导致Gn用量增加,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和可冷冻胚胎个数减少,对IVF-ET有一定不良影响,而对ⅣF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予  周灿权  庄广伦 《生殖与避孕》2002,22(4):216-219,246
目的 :探讨输卵管不孕患者中宫颈解脲支原体 ( UU)感染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 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于 1 999年 3月~ 2 0 0 0年 1月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进行常规IVF-ET治疗的患者 ,据宫颈分泌物 UU培养的结果及药物治疗后的结果分为 :2 5 7周期的 UU阴性组 ( A组 )、3 6周期的 UU治疗后转阴组 ( B组 )和 5 0周期 UU治疗后仍阳性组 ( C组 )。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异位妊娠发生率和流产率 ,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但 C组异位妊娠发生率较 A和 B组高 ( P<0 .0 5 )。结论 :IVF-ET中 ,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的宫颈分泌物 UU阳性 ,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 ,但对胚胎发育、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流产率无显著影响 ,经药物治疗 UU转阴后则对 IVF的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