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超声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小肾癌(SRCC)超声造影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比较两种方法 对小肾癌的诊断率、假包膜及坏死灶显示率以及反映病灶血供的能力等.结果 SRCC多为富血供病灶,呈"快进快出、高增强"的造影表现.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正确诊断率更高,能有效地反映病灶的血流灌注特征,并敏感显示病灶的假包膜及坏死灶.结论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诊断SRCC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肾肿瘤的超声造影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各种不同肾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方法124例肾肿瘤(平均直径3.4cm),应用超声造影观察肿块回声增强时间和造影剂消退时间(皮质相与延迟相),观察肿块的假包膜(与二维声像图对比),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98例,移行细胞癌5例,肾盂鳞癌6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肾盂上皮细胞癌1例,肾母细胞瘤5例,嗜酸细胞瘤2例(潜在恶性)。透明细胞癌98中超声造影有58例出现假包膜(58/98,73.3%),而二维声像图显示假包膜31例(31/98,17%);造影剂呈快进快退76例,快进慢退11例,慢进慢退7例,肿块局部回声增强4例。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回声增强程度明显低于肾细胞癌。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鉴别肾肿瘤,有助于显示出肾细胞癌的假包膜。  相似文献   

3.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超声造影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研究:假包膜和囊腔、出血及坏死灶显示率的研究,并与常规超声进行对比研究。方法184例肾细胞癌用常规超声和SonoVue超声造影剂分别显示假包膜和肿块内的囊腔、出血及坏死灶,并进行显示率的对比分析。结果184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常规超声显示出假包膜有63(63/184,34%)个瘤体,而超声造影显示出假包膜有107(107/184,58%)个瘤体(P〈0.05)。184例常规超声显示出瘤体内的囊腔、出血和坏死灶有87(87/184,47%)个,而超声造影显示出为134(134/184,73%,P〈0.05)个瘤体。结论超声造影能更清楚显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假包膜和瘤体内的囊腔、出血和坏死灶,为超声诊断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肾实质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肾实质性肿瘤患者的超声造影及增强CT表现,观察指标包括绝对增强程度、相对增强程度、增强消退时间、增强均匀度、假包膜征以及增强方式。病理及随访结果示91例病灶中,透明细胞肾癌7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3例,肾嫌色细胞癌2例,集合管癌1例,类癌1例,梭形细胞癌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1例,嗜酸性细胞腺瘤1例。肾癌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为:超声造影声像图上,肿块呈不均匀增强、弥漫性增强或包膜增强;CT增强扫描时,肿块呈一过性“快进快出”明显强化。将影像学诊断结果与病理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统计比较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肾癌的诊断能力。结果 超声造影上,所有肿瘤内均见造影剂灌注充填,78.0%的肿瘤表现为与肾皮质相比的明显增强,72.5%的肿瘤呈“快进慢出”,59.3%呈不均匀增强,41.8%伴有假包膜征。增强CT上,有15例肿瘤无强化或轻度强化,12.0%的肿瘤表现为与肾皮质相比的明显增强,75.0%的肿瘤呈“快进快出”,68.5%呈不均匀增强,27.0%伴有假包膜征。两种检查方式在肾肿瘤的绝对增强程度、相对增强程度、假包膜征以及增强消退情况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及增强CT 检查对肾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8.7%、50.0%、92.3%和69.6%、50.0%、67.0%。结论 由于造影剂成像原理和成像方式的不同,肾肿瘤的超声造影和增强CT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超声造影对肿瘤血供和假包膜的显示优于CT 检查,其对肾癌的诊断准确率和敏感度均高于增强C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直径≤3cm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病例超声造影资料。结果 85例小肾癌中,5例囊性肾癌超声造影时可见分隔状强化,80例实性小肾癌中超声造影呈"快进快退"52例,"快进慢出"20例,"慢进快出"4例,"慢进慢出"4例。小肾癌超声造影时多呈富血供表现,其坏死灶和假包膜造影后更易显示。结论超声造影对常规超声诊断有困难或结果不一致的肾脏小占位病变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肾透明细胞癌(CCRCC)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及其在CCR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7例(80个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CRCC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CCRCC最大瘤径,分为小肿瘤(≤30mm)、中等肿瘤(〉30mm)、大肿瘤(〉50mm)3组进行观察。常规超声观察肿块的血流显示程度、回声均匀度以及瘤周有无低回声晕。超声造影观察记录肿瘤的增强程度、增强均匀度以及有无包膜增强,并对3组肿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个CCRCC中小肿瘤组32个,中等肿瘤组28个,大肿瘤组20个。常规超声显示小肿瘤组中回声呈不均匀者占18.8%(6/32),中等肿瘤组中占71.4%(20/28),大肿瘤组中为95%(19/20),3组间回声均匀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血流显示程度和假包膜征显示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显示小肿瘤组中不均匀增强者占28.1%(9/32),中等肿瘤组中占85.7%(24/28),大肿瘤组中达100%(20/20);中等肿瘤组的假包膜征显示率高于小肿瘤组及大肿瘤组,分别为71.4%(20/28)、50%(16/32)、25%(5/20)。增强均匀度以及假包膜征显示率在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3组CCRCC的增强程度均以中等、明显增强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超声相比,超声造影将肿瘤内血流显示丰富者由51.3%(41/80)提高至87.5%(70/80),假包膜征显示率由22.5%(18/80)提高至51.3%(41/80),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肿瘤呈回声不均匀者在常规超声中占56.3%(45/80),超声造影中占66.3%(53/80),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大小CCRCC在增强均匀度和假包膜征显示率两方面有不同的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超声造影能更清晰地显示肾癌的血流灌注特点,为肾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诊断囊性肾癌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09年4月-2013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癌的患者28例(28个病灶),分析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二维超声主要观察囊性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情况。超声造影主要观察囊性肿块囊壁、分隔及实性成分的增强表现,主要指标:增强模式、增强程度及假包膜征。结果 本组28个囊性肿块包括多房性囊性肾癌16个,透明细胞癌出血、坏死及囊性变12个。二维超声显示囊实性肿块18个,多房囊性肿块8个,未见分隔及实性成分肿块2个;CDFI示20个肿块内部可见血流信号,8个未见血流信号,CDFI血流显示率为71.43%(20/28)。超声造影示全部肿块内囊壁、分隔及实性成分均见造影剂增强,超声造影血流显示率为100%。超声造影增强模式:15个肿块表现为“快进慢退”,7个表现为“快进快退”,6个表现为“等进等退”;增强程度:16个肿块呈高增强,12个呈中等增强;假包膜征:6个肿块可见假包膜征,22个未见假包膜征。结论 超声造影在显示囊性肾癌内低速血流及微循环血供情况,其敏感度优于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分组方法的不同对超声造影(CEUS)诊断肾透明细胞癌(CCRCC)假包膜显示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CRCC的83例患者(共87个肿瘤)的CEUS声像图特征,按不同分组标准进行分组。分别计算并比较不同分组方法中假包膜显示率,分析分组方法不同是否影响假包膜显示率。结果:7种不同分组方法中,第3种、第5种及第6种分组方法各组间假包膜显示率有显著差异,余分组标准中各组假包膜显示率无差异。结论:分组方法不同,CEUS对CCRCC假包膜显示率不同,分组方法影响CCRCC中CEUS假包膜显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定量参数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肾透明细胞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并通过时间-强度曲线软件得到相关参数,根据病理结果,将肿瘤分为未侵犯组(41例)、侵犯组(34例),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CCRCC超声造影多表现为快进、快出或慢出、等或高增强,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CRCC的不均匀增强多见于侵犯组(P0.05),而CCRCC的假包膜征及长径≤3cm的肿块多见于未侵犯组(P0.05);(3)侵犯组CCRCC的曲线尖度、曲线下面积及ΔPI均高于未侵犯组(P0.05),穿透肾包膜的CCRCC在曲线尖度及ΔPI上均高于侵犯肾被膜者(P0.05)。结论 CCRCC的超声造影特点与其侵袭性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肾透明细胞癌(CCRCC)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106个CCRCC和25个AML的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观察指标包括肿瘤的增强程度、增强均匀度、包膜增强、增强消退情况以及增强方式,分析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对肾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肿瘤的增强程度和增强消退时间在CCRCC与AM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增强均匀度、包膜增强以及增强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包膜增强以及弥漫性增强的肿瘤具有恶性倾向,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26%、100%、94.74%.如将肿瘤同时具有这3种声像图特征作为CCRCC的诊断标准,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达100%及95.00%.结论 CCRCC和AML具有不同的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超声造影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高回声肾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9例高回声肾肿瘤的超声造影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肾透明细胞癌.1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6例显示造影后增强和局部增强,呈快进慢出(6/11);1例表现为快进快出(1/11);4例表现为先增强,随后造影剂廓清完全,呈不增强(与肾皮质对比瘤体呈负显影,4/11).5例肾透明细胞癌均呈快进快出(5/8);2例表现出快进慢出(2/8);1例为完全不增强(负显影,1/8);5例有假包膜.肾透明细胞癌快进快出的比例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肾肿瘤的快进慢出和"负显影"的超声造影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对高回声肾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高回声肾肿瘤的超声造影特征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肾细胞癌(RCC)亚型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的肾脏肿瘤患者76例,其中肾透明细胞癌45例(CCRCC组),肾乳头状癌9例(PRCC组),肾嫌色细胞癌8例(CHRCC组),AML 14例(AML组),比较各组常规超声图像特征、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差值的差异,其中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差值包括病灶最大增强区域与周围正常肾实质感兴趣区域峰值强度、基础强度、上升斜率、达峰时间、曲线下面积、梯度的差值(ΔPI、ΔBI、ΔSL、ΔTTP、ΔAUC、ΔGrad)。结果 (1)各组常规超声图像特征比较:与AML组比较,CCRCC组以低回声、向外突出生长、内部回声不均匀、有假包膜、富血供表现为主,CHRCC组以低回声、向外突出生长、有假包膜表现为主,PRCC组以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表现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RCC组、PRCC组、CHRCC组各常规超声图像特征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各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比较:CCRCC组以“快进”、“慢退”、增强后呈不均匀高增强、环状高增强表现为主,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病理类型乳腺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增强特征表现。方法对42例乳腺癌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块的增强形态、强度及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征,并将恶性肿瘤超声造影特征与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乳腺恶性肿块超声造影的特征以不均匀部分增强及整体性增强为主,并以高增强多见,肿块增强形态、强度及向周围浸润方式与不同组织病理性质有关;时间-强度曲线呈"快进慢出"或"快进快出"型,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95%。结论乳腺恶性病灶在超声造影下呈现不同造影特征,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肾恶性肿瘤超声造影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肾恶性肿瘤超声造影的超声特征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细胞癌(RCC)8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88例RCC中,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7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6例,嫌色细胞肾细胞癌(CRCC)4例,肾母细胞瘤4例,转移性肾癌2例(乳腺癌1例、淋巴瘤1例)。超声造影呈"快进快退"75例,"快进慢退"10例,"慢进慢退"3例。结论超声造影对早期肾细胞癌的明确诊断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肾透明细胞癌超声造影及声触诊声像图特征,试图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声触诊表现,比较以上3种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及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清晰显示肿块边界,且肿块大于常规超声检测值.常规超声检查肿瘤血供多不丰富,但超声造影显示多数肿瘤为富血供.肾透明细胞癌超声造影增强方式本组资料规律不十分明显,但坏死区及假包膜显示优于常规超声有显著意义.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显示肿块剪切波速低于周边肾实质有显著意义.结论 声触诊技术有助于发现边界不清肾透明细胞癌,并提供其质地新信息.超声造影有助于肾透明细胞癌早期诊断、乏血供部分及一些重要病理特征显示.  相似文献   

16.
肾细胞癌的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肾细胞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5例肾细胞癌患者分别进行实时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比较两种成像方法在肾细胞癌中的灌注特征及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其中肾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54例,肾嫌色细胞型肾细胞癌4例,肾乳头状肾细胞癌7例.结果 肾细胞癌在超声造影和增强CT中的灌注特点表现为"快进快退"者分别为76.9%(50/65)和83.1%(54/65).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肾细胞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60/60)、60.0%(3/5)、92.3%(60/65);增强CT鉴别诊断肾细胞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7%(58/60)、40.0%(2/5)、78.5%(51/65).超声造影对肾细胞癌诊断的准确性高于增强CT(P<0.05);而两者对肾细胞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作为诊断肾细胞癌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超声造影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图像特点,提高超声造影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肝脓肿5例、肝炎性假瘤4例、肝结核3例)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肝脓肿、肝炎性假瘤及肝结核病变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特点。结果肝脓肿、肝炎性假瘤和肝结核的常规超声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8/12)的低回声病变(11/12),病灶内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6/12)。5例肝脓肿因病变阶段不同而有不同的超声造影表现,但3例肝脓肿周围肝实质出现动脉相一过性节段性强化;4例肝炎性假瘤超声造影表现呈"快进快出"型,但动脉相呈边界不清的稍高回声强化,缺乏占位感;3例肝结核病灶中央无强化,周边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结论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变异较大,但每种炎性病变尚具有一定的特点,并且能反映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提高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在肝实质性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对常规二维超声难以定性的29例患者共33个肝实质性肿块进行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33个肿块中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24个,肝血管瘤3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3个,局限性脂肪肝2个,肝孤立性坏死结节1个。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肿块内部或肿块周边能检测到动脉血流频谱者共19例21个肿块;超声造影除一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外,其余32个病灶均在不同时相出现不同程度强化现象。如以动脉相呈高回声而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回声为恶性肿块的诊断标准,则超声造影对肝癌诊断的准确性为92%;如以肿块内部检测到动脉样血流频谱为诊断恶性肿块的诊断标准,则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癌的准确性为75%,二者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显著提高肝实质性肿块诊断的准确性,对肝脏实质性肿块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不同分化程度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疑为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均早期行超声造影检查,对比病理结果分析超声造影对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造影诊断出小肝癌127个,肝良性肿块60个。对比病理结果,超声造影对小肝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8.39%、92.06%、96.26%、0.93、12.39、0.017。小肝癌超声造影特征以"快进快出"为主(89.52%),肝脏良性病变以"慢进同出"为主(87.30%)。高分化癌灶的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开始廓清时间均明显比低分化癌更长,达峰时间、开始廓清时间均明显比中分化癌灶更长(P0.05)。结论不同分化程度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超声造影特征明显,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及其病理分化程度的评价及诊断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EUS在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7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观察造影增强特征,并对其中40例肾透明细胞癌(CCRCC)和1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造影增强特征进行比较,并分析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包括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及平均渡越时间(mTT)。结果 CCRCC和AML的CEUS增强模式、增强强度、增强均匀度和假包膜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CCRCC的IMAX高于AML,RT和mTT均早于AML (P < 0.05)。CEUS定性诊断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91.49%(43/47),特异度75.00%(15/20),准确率86.57%(58/67)。结论 CEUS结合造影定量分析软件有助于诊断和鉴别CCRCC与A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