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部冠状面CT扫描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自行设计一个可调节角度的倾斜木架,对16例凝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作半坐卧式胸部冠状面CT扫描,以获取气管,支气管冠状面图象进行研究,结果,气管,主支气管、上下叶支气管及部分段支气管可呈树枝状显示在同一层面上。本组病例中6例正常,1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均可直接显示异物附着在管壁上或嵌顿于管腔内。取得满意的诊断效果,对临床医师选择性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异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CT冠扫对后颅凹边缘区肿瘤的诊断价值王晓轩笔者对CT横断面扫描(下简称横扫)发现后颅凹边缘区肿瘤的患者加以冠状面扫描(下简称冠扫),经应用效果满意,现结合3例典型病例报告讨论如下。例1男,56岁。头痛1月。CT横扫(图l)示左小脑半球后上方约2cm×...  相似文献   

3.
小儿支气管异物冠状面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的冠状面CT扫描特征。方法:22例患者进行冠状面CT扫描,6 例同时加轴扫。所有患者在CT扫描后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将CT扫描结果和纤支镜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冠扫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17例,支气管肿瘤2例,另3例未见异常。纤支镜诊断异物14例,支气管肿瘤2例,痰栓1例,另5例未见明显异常。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冠状面CT表现为支气管腔内高密度影(17/22),异物边缘呈线样异常密度(15/17),纵隔及膈肌“双边征”(21/22)。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在冠状面CT扫描上有较为特征性表现。冠状面CT扫描能部分了解小儿大气道梗阻原因,对支气管异物和支气管肿瘤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CT诊断下肢神经鞘瘤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生于肢体的神经鞘瘤,常规X线检查诊断困难。我们以CT作横断面扫描并作矢状面和冠状面重建,诊断下肢神经鞘瘤2例,现作如下分析、报告。例1男,55岁。1年前无意中触及左大腿后侧有一鸽蛋大小肿块,无任何不适。近3个月来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仍无明显不适。体...  相似文献   

5.
眼内异物X线检查与CT扫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球内异物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通常所用的检查方法为X线检查[1],近年来先进医疗设备的应用,如利用CT[2]做眼球内异物扫描亦较为普遍,但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有的患者做过CT扫描,另外还要再做X线定位检查,以便确认异物所在球内的准确方位。为了证实眼内异物CT扫描和X线定位检查,哪种更适合于何种异物的检查,我们对17例球内异物患者做了X线检查和CT扫描对比分析。 材料和方法 本组17例患者年龄为13~66岁,均为男性。其中金属异物12例,雷管炸药3例,石屑崩伤2例,各种异物X线和CT检查显示状况(见…  相似文献   

6.
CT扫描左足软组织阴性异物1例报告OneCaseofSoftTissueRadioparentForeignBodyScannedbyCT孙璐王慧芝贾绍田北京煤炭部总医院影像科100028患者,男,54岁。2个月前因下水,被芦苇扎伤左足第4、5跖骨部...  相似文献   

7.
CT及MRI诊断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CT和MRI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分期及疗后随诊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复习10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扫描和1例MRI的表现。男6例,女5例。年龄13~65岁,中位年龄32岁。临床表现为鼻堵、鼻衄各6例,眼外突4例,偏头痛、视力下降、鼻翼肿物各2例。CT平扫5例,增强扫描6例;横断面8例,冠状面7例。MRI为SE序列,T1和T2加权像,并用Gd-DTPA作增强扫描。6例有随诊CT,1例有随诊MRI。结果:按Kadish分期标准:A期1例,B期2例,C期8例。侵犯范围为鼻腔11例,同侧筛窦、眼眶各6例,蝶窦、上颌窦、前颅凹内各4例,鼻翼软组织2例。CT增强扫描6例中5例为中度不均质强化,1例为高度强化。MRIT1加权像呈中、低信号,T2加权像呈中、高信号。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目的为界定肿瘤侵犯范围。冠状面扫描有助于显示颅内、眶内病变,必不可少。MRI的T2加权像有助于鉴别肿瘤和鼻窦内积液,在界定肿瘤范围方面优于CT。疗后的基线所见和定期随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检出复发,及时行补救治疗  相似文献   

8.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CT诊断(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CT诊断(附28例报告)王学廷丁炜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在幼儿,临床多依靠病史、症状与体征及普通X线检查来确定异物的有无与位置,有关CT检查少见报道[1,2]。笔者搜集资料完整、CT确诊、临床证实的28例(包括已报道的7例[1])作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气管透光异物冠状位扫描的CT特点及其对气管镜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 收集66例经气管镜证实为气管透光异物的病例,将其冠状位扫描的CT特点与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冠状位扫描前行常规普通X线检查(透视及呼吸相胸片).结果 66例中异物位于气管11例,支气管55例;右侧34例,左侧21例.异物形态:柱状铸型22例,类圆形15例,不规则形29例.异物引起支气管腔狭窄34例,气管镜下对应的病理改变为炎性水肿、肉芽组织及纤维瘢痕形成.结论 冠状位CT扫描可准确而直观地显示气管内透光异物以及气管腔改变,与支气管镜所见异物比较,两者在位置、大小及形态上可有不同,而支气管腔的改变与异物存留的时间及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
颅脑冠状面CT扫描中可调式角度支架的应用王书中兰宝森刘秀芬程国英颅脑CT检查时,常需直接行冠状位扫描,检查副鼻窦疾病时更应以冠状位扫描为主[1~3]。但CT机架的倾斜角度仅15°~25°,尤其在年老体衰、颈部短粗的患者中,难以做到冠状切面与硬腭垂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传统尿路造影、CT与MRI在原发性输尿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本15年(16个部位)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病例中,13例(14次)行静脉肾孟造影(IPV),6例(7例)逆行肾盂造影;1例肾穿刺造影;6例CT检查,其中4例加增强扫描;2例MRI检查,先以自旋回波(SE)序列做轴有冠状面T1和T2加仅扫描,再做冠状面磁共振尿路选影(MRU).结果:传统尿路造影共8例9次(64%)获得术前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9岁。多饮多尿1年半伴左侧肢体无力3月。体检:左侧肢体肌力V,余无异常。化验室检查:尿量4000ml/24h,比重为1.018。颅脑CT冠状位增强扫描示鞍内及鞍上两侧下视丘处有类圆形明显增强病灶,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均为2cm×3...  相似文献   

13.
CT显示成人支气管异物一例潘放,李铁一支气管异物多见于儿童,成人比较少见。笔者报告1例因咳嗽,间断发热,胸部CT检查偶然发现中叶开口处异物,经取出治愈。患者男,72岁。以3个月来反复咳嗽、咯痰,间断发热就诊。经抗炎治疗无效。体检: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  相似文献   

14.
CT冠状面与轴位扫描对颅底骨折诊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CT冠状面扫描在颅脑外伤合并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T冠状面和轴位扫描,对26例颅脑外伤并颅底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对比。结果26例颅底骨折中CT冠状面扫描显示骨折线22例,占84.6%,CT轴位扫描显示骨折线7例,占2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在颅脑外伤并颅底骨折时,应用CT轴位扫描加冠状面扫描能进一步明确颅底骨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临床体会段安明1段晓燕2关键词气管异物手术体会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562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幼儿,突然出现呛咳、失声、嘶哑、喘鸣或呼吸困难,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威胁生命。我科自1996年9月以来共收治14例,体会如下。1一般资料1.1...  相似文献   

16.
本报道了16例颅内殖细胞瘤,着重探讨其CT表现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合理使用CT。16例颅内生殖细胞瘤,分别行脑CT平扫和增强扫描,还采用冠状位及轴位扫描,轴位扫描层厚为10mm,冠状位扫描层厚3mm。结果:8例肿瘤位于松果体区,4例肿瘤同时位于区和松果体区,1例位于松果体风和胼胝体膝部,2例位于鞍区,1例位于基底节区。  相似文献   

17.
小儿胸部冠状位CT扫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胸部冠状位CT扫描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经临床证实患气道疾患及肺部病变的患儿行冠状位扫描,年龄3个月~5岁。采用美国PICKER-ULTRAZ型螺旋CT机,机架孔径70 cm,最大倾斜角度30°。扫描条件:120 kV,200 mA,0.9 s,螺距1.5,层厚2 mm,重建间隔1.5 mm。结果16例患儿全部获得清晰的胸部冠状位图像,气管、气管分叉、左右主支气管、中间段支气管、叶支气管及其部分分支全貌显示。其中12例显示支气管腔内异物(均经支气管镜证实),1例显示支气管腔内肿瘤(手术证实为腺瘤),1例显示肺发育异常(病理为肺囊腺瘤样畸形)。8例显示伴有肺部炎症,5例显示伴有肺不张,10例显示伴有局部肺气肿。结论小儿胸部冠状位CT扫描图像,能清晰显示气管、支气管结构的全貌,对小儿支气管异物,气管、支气管腔内肿瘤,以及气管、支气管的肺发育异常等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胸部冠状面CT扫描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时CT扫描的最佳位置。材料与方法:利用作者自行设计的一个可调节角度的倾斜木架,对16例疑有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半坐卧式胸部冠状面CT扫描。结果:气管、左右主支气管、上下叶支气管,以及部分段支气管呈树枝状被显示在同一层面上。在所有16例患儿中,6例为正常,而另10例则见异物附着于其气管、支气管的管壁上,或嵌顿于气管、支气管的管腔内。结论:本项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诊断效果。作者认为,选择CT扫描的最佳位置,是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小儿支气管异物CT冠状位扫描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CT冠状位扫描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CT冠状位扫描的表现,并在部分病例中与CT轴位扫描及X线检查对照.结果CT冠状位清晰显示支气管腔内异物及异物周围炎性肉芽肿共30例,其中阻塞性肺气肿28例,阻塞性肺炎13例,阻塞性肺不张3例,横膈双边征16例,纵隔双边征11例.结论CT冠状位扫描可显示绝大多数支气管异物的直接和间接征象,可作为小儿支气管异物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20.
塑料异物致呼吸道梗阻1例邵爱东1张彦2关键词气管异物梗阻治疗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562.1患者,男性,10岁,因发热咳嗽,咳痰及胸痛于1995年10月27日以支气管肺炎入院。缘于1995年6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剧烈呛咳,痰少。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