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股骨头I号方药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对股骨头早期坏死有疗效的中药汤剂股骨头I号方药(以下简称I号药)的作用机理。方法用昆明小白鼠进行扭体试验、抗巴豆油致炎试验和游泳能力试验,检测I号药的镇痛、消炎和增强体能的效应。用醋酸氢化考地松造成家兔股骨头早期坏死的模型,分别用I号药、马氏骨丸和生理盐水进行1个月的治疗。为了评定I号药的疗效和机理,在造模前、造模后和治疗后,分别进行3次血清GOT、TG和髋区的骨密度测定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和结论I号药有良好的镇痛、抗炎消肿和提高体能的效应;有降低GOT、TG和提高骨密度的作用;I号药可以逆转激素诱发的股骨头骨质和骨髓早期的破坏、吸收和坏死等病理组织学变化,使其恢复近于正常股骨头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对病人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OKT单克隆抗体玫瑰花试验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对13例CPB手术前后风心病和先心病病人的T细胞亚群和Ig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发现,CPB术后早期风心病和先心病病人的Th细胞,Th/Ts比值及IgG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2周风心病和先心病病人的T细胞亚群均恢复至术前水平,风心病和先心病病人的IgG分别于术后2周和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军  孙树椿 《中国骨伤》2000,13(5):273-275
目的 观察中药颈椎Ⅰ号对模拟颈神经根炎大鼠血浆中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72只模拟颈神经根炎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颈椎Ⅰ号中剂量组、颈椎Ⅰ号高剂量组、颈复康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给予颈椎Ⅰ号中剂量、高剂量、颈复康及凉开水,于造模后3天、7天、14天,取血浆进行PGE2含量的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颈椎Ⅰ号中剂量、高剂量可以明显减轻模拟鼠血浆中PGE2含量。结论 颈椎Ⅰ号对模拟颈神经根炎具有良  相似文献   

4.
韦氏活骨Ⅰ号胶囊治疗家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德伟  王卫明  李泽民 《中国骨伤》2003,16(12):716-718
目的研究中成药制剂韦氏活骨Ⅰ号胶囊治疗家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机理.方法成年健康家兔36只,采用液氮冷冻的方法制备家兔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均以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同时灌韦氏活骨Ⅰ号胶囊制成的悬浮液.分别于术后6、12和20周处死家兔,观察各项实验指标.结果实验组血清AKP、骨密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股骨头大体形态、光镜及X线片显示出实验组骨坏死于其某一较早期阶段中止并出现修复迹象,组织结构观察表明实验组股骨头组织结构较对照组致密规则.结论韦氏活骨Ⅰ号胶囊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骨生成,是治疗骨坏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Graves病抗甲状腺药物不同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Graves病抗甲状腺药物不同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我们对104例Graves病患者分组进行了治疗观察。A组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当血清T3、T4降至正常水平,逐渐减药并维持治疗,疗程1.5年。  相似文献   

6.
黄芪对高糖作用下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HGF的影响   总被引:83,自引:15,他引:68  
目的:在体外研究高糖刺激人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时,HGF、TGF-β的表达以及黄芪延缓糖尿病肾病与其的相关性。方法:将人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中,于 24 h后用 RT-PCR方法检测HGF mRNA的转录水平,继而用不同浓度的 HGF刺激细胞来现察 TGF-βmRNA的表达。随即用黄芪药物血清刺激细胞,观察HGF的表达情况。结果: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的细胞早期就有HGF表达,之后表达逐渐下降,而TGF-β在此之后出现表达上升。同时外源性HGF可以抑制TGF-βmRNA的表达。黄芪含药血清可以显著刺激细胞表达HGF。结论:高糖刺激后可以诱导HGF表达,该表达的上升是一种有益的防御反应。此外,外源性加入HGF可以降低TGF-β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黄芪通过诱导HGF的产生,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梗阻后肾间质纤维化发生机理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造模5d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梗阻肾间质Ⅰ、Ⅲ、Ⅳ型胶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T淋巴细胞浸润数;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梗阻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增生性瘢痕(H)和瘢痕疙瘩(K)组织中TGFβ1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了解其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斑点杂交分析检测H和K组织中Ⅰ、Ⅲ前胶原及TGFβ1mRNA稳态水平的改变;原位杂交检测TGFβ1mRNA在组织中的空间分布。结果①K和H组织中TGFβ1mRNA稳态水平明显高于N组和S组;②K选择性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增强,而H组织中Ⅰ、Ⅲ前胶原mRNA表达均增强。结论TGFβ1在H和K的发病机理中起了重要作用,K和H发生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9.
大黄对急性胰腺炎大鼠早期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采用胰管内逆行注入牛磺胆酸钠造成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造模后用中药大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急性胰腺炎大鼠血中肿瘤坏死因子、内毒素及淀粉酶的变化,结果显示大黄组造模后24小时后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大黄组肿瘤坏死因子、淀粉酶水平均较生理盐水组有显著降低。实验显示大黄对急性胰腺炎大鼠早期病生理改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化瘀活骨汤治疗肌骨头缺血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冯君  刘日光 《中国骨伤》2000,13(3):149-150
研究由川芎、三棱、仙灵脾、骨碎补等药组成的化瘀活骨汤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于方法造成兔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观察化瘀活化汤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造模三周后,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均明显下降,而红细胞聚集指数则上升,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光镜观察发现治疗组6周后骨内微循环及骨坏死等病理改变有明显好转,而模型组骨细胞坏死及骨内微循环障碍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钽棒和缝匠肌骨瓣植入分期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股骨头坏死患者124例(215髋),按照ARCO分期,分别给予缝匠肌骨瓣植入(ARCOⅠC期、Ⅱ期、ⅢA期)或者钽棒植入(ARCOⅠA、B期)治疗;术后均顺利完成2年的随访,结合影像学表现并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术后6个月、1年及2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1年及2年两种方案的Harris评分为:钽棒植入(78.64±2.60)分、(83.82±4.63)分、(90.21±3.29)分,缝匠肌骨瓣植入(63.84±8.32)分、(81.66±6.08)分、(85.90±5.61)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别针对ARCOⅠ、Ⅱ期及ⅢA期患者,采取针对性手术保髋治疗青壮年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初步报告15例精索静脉旁路术手术各期精索静脉血与外周静脉血AGⅠ、AGⅡ及T测定结果。旁路术前精索静脉AGⅠ和AGⅡ平均含量均高干外周静脉,旁路术后精索静脉AGⅠ和AGⅡ平均含量较吻合前明显降低,术后外周静脉AGⅠ和AGⅡ平均含量较术前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该手术可改善局部循环和调整AGⅠ和AGⅡ失衡。手术前后睾丸酮测定平均含量略有改变,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考虑该激素代谢在本病未受影响。认为旁路术可作为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症的首选方法,并主张对曾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复发者应积极进行再次手术,建立旁路循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韦氏活骨Ⅰ号在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ONFH)治疗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选取早中期ONFH患者203例(256髋),分为2组,疗程6个月,都予以患肢皮牵引。对照组联合应用止疼药物、活血药物及促进骨质生成药物;实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韦氏活骨Ⅰ号胶囊治疗。治疗后3、6、12个月复查,以后每年复诊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液流变指标、影像学检查及Harris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应用韦氏活骨Ⅰ号胶囊后,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及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液流变指标有统计学差异( P<0.01),X线显示股骨头骨质破坏区边缘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硬化,骨密度逐渐趋于均匀,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关节活动度得到显著改善,治愈率也比对照组更高。结论韦氏活骨Ⅰ号胶囊作为纯中药制剂治疗ONFH效果明显,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和加速骨生成的作用,临床疗效与传统保守疗法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药物治疗效果及甲状腺功能与形态变化特点。方法:对29例病人应用超声显像法观察甲状腺的形态变化,用放免法测定甲状腺素(T3、T4)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及促甲状腺素的变化,结果 16例T3、T4增主贩病人,治疗后T3、T4明显下降。8例TGA、TMA增高的病人,治疗后TGA、TMA恢复正常。18便腺体增大者,经治疗后体积恢复正常。有1例炎症消退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与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心脏灌流及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期间的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用含有ET和ET+CGRP的KH液分别对离体大鼠心脏进行灌流并观察冠脉流量、乳酸脱氢酶(LDH)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对CPB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测定ET和CGRP含量。结果:(1)大鼠心脏在ET灌流期间冠脉血流明显减少,MDA生成和LDH漏出显著升高;同时灌流CGRP则为相反结果。(2)CPB心脏手术病人术前ET含量明显高于术中及术后(P<0.01);心脏复苏后ET达到最低水平,进入ICU后ET开始回升。(3)CPB期间CGRP含量与术前比无差异,术后24小时CGRP明显高于术前及术中(P<0.05)。结论为心脏停搏液中似无必要添加CGRP去拮抗ET,术后早期适量应用CGEP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CsA顺序用药对移植肾早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2年1月~1995年5月,分别对78例及32例肾移植患者术后立即应用ALG和OKT_3,随机选择80例术后立即应用CsA的患者为对照组,以了解CsA顺序用药对移植肾早期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ALG组和OKT_3组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分别为11.5%和12.5%,CsA组为23.8%(P<0.05),急性肾小管坏死(ATN)ALG组和OKT_3组分别为5.1%和6.3%,CsA组为15.1%(P<0.05),移植肾功能3天正常率ALG组和OKT_3组分别为83.3%和68.8%,CsA组为57.5%(P<0.05)。证实CsA顺序用药可有效地预防AR和ATN的发生,促进移植肾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CPB)结束后早期血糖和胰岛素的关系。方法:2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Ⅰ组(13例)和Ⅱ组(10例),分别于术前和CPB后早期行静脉法葡萄糖耐量试验。Ⅱ组在行CPB后早期的糖耐量试验中按4∶1加胰岛素。观察CPB后早期的血糖和血浆胰岛素的关系,以及外源性胰岛素对它的影响。结果:CPB后与术前比较,Ⅰ组胰岛素升高总量(AIR)明显下降,血糖升高总量(AGR)无明显变化,AIR/AGR明显下降,血糖与血浆胰岛素相关系数无显著差异;Ⅱ组AIR明显升高,AGR无明显变化,AIR/AGR明显升高,血糖与血浆胰岛素相关系数无显著差异。两组间比较,AIE、AIE/AGRⅡ组比Ⅰ组显著高(P<0.01),血糖和胰岛素的相关系数Ⅱ组比Ⅰ组显著增大(P<0.05)。结论:CPB后早期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应用外源性胰岛素可改善血糖和胰岛素的关系,增加糖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肺瘤平二号膏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和荷Lewis肺癌之C57BL/6J小鼠血清中TXB2中和6-酮-PGF1α水平的影响,阐述肺瘤平二膏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研究选取3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服用肺癌平二号膏1个月,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方法观察患者血清中TXB2和6-酮-PGF1α水平的变化。动物实验选取50只C57BL/6J近交系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10只)、中药组(10只)和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前列腺素E1(PGE1)对家兔单侧后肢电烧伤后局部股静脉血中的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聚集率和血管内皮素-1以及损伤肌肉组织中的ATP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兔单侧后肢电烧伤模型,分别用激光衍射法、放射兔疫法和高压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实验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肢体电烧伤后,局部深静脉血中的红细胞变形性(RCD)、血小板聚集率(PAR)和血管内皮素-1(ET-1)的含量均有明显改变。早期应用PGE1可显著改善电烧伤组织深静脉血中的RCD,降低PAR以及ET-1的含量,并提高损伤肌肉组织中的ATP含量,其与未治疗组及对侧健肢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别。结论肢体高压电烧伤后,局部血液中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早期应用PGE1可减轻电烧伤组织中血液的超凝血状态,预防大血管继发血栓形成,保护间生态组织。  相似文献   

20.
八例复杂性颅眶损伤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un H  Lu T  Li H  Wang W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6):347-349
目的 探讨复杂性颅眶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早期手术治疗包括清除颅内血肿和消除挫伤坏死脑组织,矫正颅眶畸形及视神经管减压、修补脑脊液漏。结果 按颅脑损伤后恢复评价标准(GOS)和面部整形评价标准,术后6周GOSⅠ级5例,Ⅱ级3例。4例达到整莆标准优秀级,3例达到良好级。结论 早期手术复杂性颅眶损伤有利于颅神经功能恢复、颅眶菜昨和防止脑脊液漏引起的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