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CTU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5月-11月临床疑有泌尿系统疾病或有泌尿系统症状患者37例。全部病例均采用美国GE公司16排螺旋CT机进行全尿路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范围从肾上腺到耻骨联合。延迟8min-20min后再行全尿路扫描,所有数据薄层(1.25mm)重建后传至ADW4.3工作站,采用VR、MIP、CPR及MPR后处理技术成像。结果所有病例在各期图像上均清晰显示出泌尿系各部的形态结构,病变局部的情况,造影效果良好。除3例肾盂输尿管积液患者外均成功重建出双肾盂、输尿管、膀胱三维图像。结论CTU是泌尿系统疾病检查重要手段之一,可为临床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十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平片显示或怀疑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进行3D及MPR重建.结果:56例胫骨平台骨折经3D和MPR重建均能显示骨折程度及关节面塌陷信息.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有助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正确诊断及分型,对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尉东涛  张建平  孙海成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108-109,F000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血管重建成像对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方式证实的22例肝脏肿瘤进行128层螺旋CT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在后处理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阴影显示(SSD)与容积显示(VR)等技术进行双期血管重建成像。结果肝动脉期vR和MIP等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属支,门静脉期VR和MIP后处理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其属支。结论128层螺旋CT双期血管重建成像技术快速、直观、准确,有助于指导临床对肝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有完整的DR、16层螺旋CT影像资料的70例骨盆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二种影像检查方法。结果二种方法间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弥补了DR的不足,CT重建清晰立体,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方位显示骨盆骨折损伤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及手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胆道三维重建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然后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并与手术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17例胆道结石,3例胆管癌、2例胰头癌、2例壶腹部癌、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炎性肉芽肿。结论:16层螺旋CT胆道三维成像能够无创伤、立体清晰地显示胆管结构,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并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CTA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家荣  俞同福  李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28-192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头颈部血管病变血管成像的阳性病例。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扫描,造影剂量1.5ml/kg,注射速率3ml/s,扫描延迟时间16s~18s,在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重建。重建方法为MIP、VR、MPR等。结果:34例阳性病例中,一侧颈内动脉狭窄2例,一侧椎动脉狭窄3例,双侧椎动脉狭窄2例,颈内动脉畸形2例,海绵窦瘘1例,颅内动脉瘤19例,动静脉畸形5例。血管成像对于病变大小、形态、范围均能清晰显示。结论:1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是一种安全、无创、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非增强扫描结合三维成像对输尿管结石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及临床治疗证实的120例输尿管结石梗阻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非增强扫描后,数据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行任意方向、多角度、适当层厚MPR(多平面图像重组),个别病例依诊断及临床需要,进行SSD(表面遮盖显示)、VRT(容积重建技术)、CPR(曲面重组)等后处理三维成像.结果 120例中肾盂输尿管结合部结石16例,其中单侧多发2例;输尿管腹腔段、盆腔段、壁内段结石104例,其中输尿管腹腔段结石45例,输尿管盆腔段35例,输尿管壁内段24例,单侧多发9例,双侧多发5例.本组病例病变部位、大小、形态、数目、继发输尿管扩张积水情况通过三维成像均可直观显示.结论 多排螺旋CT非增强扫描结合三维成像对泌尿系输尿管结石梗阻定位、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5例临床怀疑有冠心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行钙化积分扫描(普通扫描,层厚3 mm)和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增强扫描,层厚1 mm),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及容积重建(VRT)技术做图像后处理,总结出影响冠脉成像的因素.同时与部分患者(18例)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得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心率快慢直接影响冠脉成像的质量,心率55~70次/min图像运动伪影较少,图像质量优.影响因素还有造影剂浓度、注射速率、有无心律不齐和患者屏气合作与否等.钙化积分越高,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的可能性越大,有钙化不一定表示冠状动脉有狭窄,没有钙化不一定能除外冠状动脉没有狭窄,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与之符合率较高,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率为89.5%,准确率为82.4%.结论 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为无创、快捷、较优的一种成像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作为一种常规筛查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多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技术应用与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方法 多排螺旋CT全泌尿系容积扫描,在工作站(EBW4.5)上对原始图像进行VR、MPR、CPR、MIP等多种后处理.结果 所有扫描全部获得满意图像,以各期横断图像为基础进行观察分析,同时进行VR、MPR、CPR、MIP等多种三维后处理获得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 多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技术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三维成像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肋骨或肋软骨骨折48例患者采用胸部16排螺旋CT容积扫描,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成像、薄层重建及曲面重建等图像后处理及对各种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CR检查发现82处肋骨骨折,16排螺旋CT检查发现肋骨骨折101处。结论:肋软骨骨折,微细骨折,无明显错位的不完全性骨折应用常规CR检查诊断困难,16排螺旋CT及三维成像对肋骨骨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16层螺旋CT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方法:以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1周内均采用16层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随后薄层重建,采用容积再现法(VR)、多平面容积重建法(MPVR)、表面遮盖显示(SSO)、仿真内镜(CTVG)、多平面重建(MPR),与术后病理对照,评价16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结果:16层螺旋CT对胃癌T分期、N分期、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7.78%、80.00%、97.78%,对胃癌TNM总准确率为85.19%。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及多种重建技术,能较全面、准确地进行胃癌病灶的诊断和TNN分期,有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方式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胃癌患者行16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合图像重建,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9例患者中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69.2%,N分期的准确率为47.2%,M分期的准确率为92.3%。结论16层螺旋CT能够较好地进行术前TNM分期,有效地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泌尿系病变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 T平扫、增强、延迟扫描,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结果:128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可获得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三维图像,能良好地显示泌尿系统病变(重复肾并输尿管畸形、输尿管肿瘤、迷走血管压迫所致狭窄、输尿管瘘)的形态、位置、解剖关系、毗邻关系及血供情况。结论:运用128层螺旋CT对泌尿系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高,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肝内血管成像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肝内血管成像中的技术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肝脏检查,均应用16层螺旋CT行三期(动脉、门脉、静脉期)增强扫描;每期数据进行薄层小间隔重建后行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MIP)、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coilstruction,MPR)等三维重建。由三位高年资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评价,取得一致后得出最终结论。结果肝脏动脉的一二级血管显示率可达到98%、75%。肝脏门脉的一二级血管显示率96%、73%。未显示部分主要因为肿瘤破坏、远端血管密度与肝脏密度无法清晰分辨等原因。肝静脉主干清晰显示达到75%。显示不清主要因为静脉密度与周围增强的肝脏组织相比不高,无法清晰分辨。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占位病灶及其供血血管、肝内血管变异、门脉血栓、静脉曲张等疾病。结论多层螺旋CT肝脏三期扫描血管成像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X线平片(KUB)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合用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临床考虑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做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的同时行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CTU),并行3D尿路造影重建,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78例中输尿管结石42例,输尿管结核4例,输尿管肿瘤9例,膀胱癌5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先天畸形7例(包括肾输尿管连接部狭窄5例,肾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腹腔或盆腔肿瘤及其他病灶压迫输尿管6例,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CTu)合用,图像好,能充分显示肾实质、肾盂、输尿管、膀胱以及泌尿器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合用,对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有诊断价值,对炎症性病变鉴别诊断有帮助,尤其对肾功能严重受损的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痛苦少、效果好,可作为临床泌尿系患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16-slices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CT) for portal vein disorders was evaluated. Forty-one patients were scanned by the 16-slices spiral-CT. The celiac trunk,portal vein and their branches were reconstructed by volume rendering (VR), multiplanar volume reconstruction (MPVR) and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technique,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VR, MPVR and MIP could display celiac trunk, portal vein, inferior vena cava and their branches and extent of portal vein-vena cava shunt,portal vein emboli and the fistula of hepatic artery-portal vein. The results from 16-slices CT were better than DSA and identical with pathologic ones. The vessel three-dimension reconstruction technioue of 16-slices soiral CT is valuable for evaluating the oortal systemic disorder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与普通X线检查在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纤支镜和手术证实,具有完整影像检查资料的82例呼吸道异物患者,对比分析64层螺旋CT扫描与普通X线检查对异物的检出率和征象显示。结果普通X线检查对异物的检出率为68.29%,64层螺旋CT常规扫描和多种后处理技术中以MPR对异物的检出率最高达100%,以透明肺技术的检出率最低为81.7%。64层螺旋CT对气管支气管阻塞征象显示明显高于普通X线检查。结论多层螺旋CT加后处理技术对呼吸道异物的诊断明显优于普通X线检查,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气管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畅  刘斌  王万勤 《安徽医学》2011,32(8):1113-1115
目的探讨小剂量呋塞米在64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CT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无上尿路疾病的患者行CT泌尿系成像。30例行传统方法CTU检查,另外30例注入对比剂前3~5 min注射呋塞米后行四期增强扫描,排泄期图像行MPR、CPR、MIP等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处理。结果 64层螺旋CT小剂量呋塞米法泌尿系成像使30例患者中的27例(90%)上尿路完全显影。结论 64层螺旋CT小剂量呋塞米法泌尿系成像可获得整个尿路的清晰影像,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二维、三维成像的有关影像学表现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泌尿系梗阻病例27例,行16层螺旋CT扫描,将原始数据重建后传至工作站(Vitrea2,Version3.4,Toshiba),应用多平面成像(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尿路成像,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泌尿系结石7例,肿瘤10例,感染4例(慢性炎症3例,结核1例),盆腔手术致输尿管医源性破裂1例,迷走血管压迫狭窄1例,先天畸形2例,输尿管外压性梗阻2例,结论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操作简便,能可靠地显示泌尿系统结构。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比静脉肾造影有更高的显影率。MSCTU重组图像清晰,对泌尿系肿瘤、结石或其他尿路梗阻性疾病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泌尿系成像(MSCTU)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泌尿系病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延迟扫描,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结果:MSCTU可获得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三维图像,能良好地显示泌尿系统病变(占位性病变、感染性病变、泌尿系结石、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的位置、形态、解剖关系、性质、毗邻关系及血供情况.结论:MSCTU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好,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