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治疗纽(43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纽加用奥曲肽。结果:治疗组总止血率93.02%,对照组68.8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例出现腹胀、恶心,无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16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止血迅速,疗效肯定,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应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和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8月至2010年9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120例,其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60例,应用奥曲肽治疗的6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止血时间、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垂体后叶素组的止血时间为(57±17.62)h,奥曲肽的止血时间为(42±19.21)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后叶素组的临床显效率为38.3%,总有效率为6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7%;奥曲肽组的临床显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奥曲肽优于垂体后叶素。  相似文献   

3.
王秀丽 《当代医学》2011,17(8):66-67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7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奥曲肽组36例采用奥曲肽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联合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止血有效率、平均止血时间、7d内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奥曲肽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平均止血时间、7d内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奥曲肽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5.71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少,尤其对于中老年患者及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耐受性好,可列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方法 将63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在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采用奥曲肽+凝血酶粉,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凝血酶粉,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5%,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率为45.16%,总有效率77.41%,两组显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奥曲肽+凝血酶粉治疗食管胃底静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明显,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治疗组(30例)和垂体后叶素对照组(30例),分别比较止血起效时间、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较垂体后叶素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三种药物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德旺  刘俊  谢宁 《海南医学》2010,21(8):38-39,45
目的观察对比垂体后叶素、奥曲肽及生长抑素十四肽三种药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31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垂体后叶素组(A组)98例,奥曲肽组(B组)94例,生长抑素十四肽组(c组)126例,三组患者先予常规剂量治疗24h,若出血未止则加大剂量至两倍继续治疗,血止后减半量再维持治疗48h停药。判断止血情况,对比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B、C三组止血显效率分别为45.9%、70.2%、75.4%,总有效率为66.3%、89.4%、93.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1%、12.8%、5.6%,死亡率为18.4%、5.3%、3.2%,B、C组止血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低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生长抑素十四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垂体后叶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临床应用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尤银刚  卢启明 《当代医学》2013,(35):113-114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探讨一种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将88例确诊的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内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内镜治疗,通过比较两组的初次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止血率、再出血率、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在治疗组分别为43(89.5%)、9(18.8%)和25(52.1%),对照组分别为28(70.0%)、16(40.0%)和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具有止血快、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EGVB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给予奥曲肽,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止血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止血率为93.3%,不良反应为3.3%,对照组止血率为60.0%,不良反应为30.0%(P〈0.01)。结论奥曲肽可作为治疗EGVB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肖文芳 《右江医学》2011,39(1):29-30
目的对比国产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国产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止血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3例,而治疗组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可作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史凡 《四川医学》2006,27(11):1157-1158
目的 观察奥曲肽、垂体后叶素及二药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成3组,分别采用静脉持续滴注奥曲肽、垂体后叶素及二药联合治疗,然后观察24h止血率、平均止血时间及治疗后出血量。结果 3组治疗间观察指标24h止血率、平均止血时间及治疗后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奥曲肽、二药联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疗效更显著,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P〈0.01),且单用奥曲肽不良反应更少。结论 奥曲肽可作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肠梗阻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均经我院临床确诊为肠梗阻并在我院接受治疗患者7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常规治疗同时配合奥曲肽治疗,对两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88.57%)好于对照组(62.86%),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7.14%)低于对照组(4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中,行常规治疗同时配合奥曲肽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曲肽(OCT)联合FOLFOX方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OCT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对照组28例,采用FOLFOX方案化疗,至少用药2周期,以近期疗效、体力情况(KPS)评分、血清癌胚抗原(CEA)及不良反应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KPS评分改善率、血清CEA阳性降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OCT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可提高晚期大肠癌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及醋酸奥曲肽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50例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醋酸奥曲肽;观察组:醋酸奥曲肽+前列地尔注射液+CBP。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0.00%)、总有效率(96.00%)古于对照组显效率为(48.00%)、总有效率(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d后血淀粉酶阴转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血淀粉酶阴转率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BP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及醋酸奥曲肽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疗效可靠,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杜永龙  刘蠡 《河北医学》2010,16(6):681-683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洛赛克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9例经内镜证实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用奥曲肽联合洛赛克治疗,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联合洛赛克治疗,同时采用补液、输血等对症支持疗法。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05%,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洛赛克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优于垂体后叶素联合洛赛克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对照组28例,单用奥曲肽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改善明显优于单用奥曲肽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显效率、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高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于铭 《四川医学》2014,(9):1193-1195
目的 比较奥曲肽同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10例肝硬化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奥曲肽治疗组和生长抑素治疗组。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奥曲肽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为84.71%,其不良反应率为6.27%;而生长抑素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为87.84%,其不良反应率为7.84%。两组间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破裂出血中,奥曲肽与生长抑素均可收到较好疗效,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降钙素原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96%)高于对照组(69.57%)(P<0.05);两组PCT含量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PCT含量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LT和TBIL含量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ALT和TBIL含量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cr、BUN含量治疗后下降,而24 h尿量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Scr、BUN含量治疗后低于对照组, 而24 h尿量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疗效显著,且可降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伴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0例分为特利加压素联合奥曲肽组(观察组)和奥曲肽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特利加压素联合奥曲肽组12、24、72 h止血率(69.39%、89.80%、93.88%)高于奥曲肽组(49.02%、74.51%、80.39%),特利加压素联合奥曲肽组平均止血时间(5.4±1.2)h,明显短于奥曲肽组(12.2±1.3)h,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特利加压素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高效、安全、简便等特点,是理想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白岭晓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0):1166-1168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治疗组采用奥曲肽联合氟尿嘧啶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57.5〈0.05),治疗组体征消退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促炎因子TNF-α、IL-6和CRP的水平明显减低(P〈0.05)。治疗期间,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和氟尿嘧啶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协同作用,两者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持续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持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主观症状明显缓解率95%观察组主观症状明显缓解率97.5%。两组主观症状明显缓解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充分引流率92.5%,观察组充分引流率95%。两组充分引流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2.5%。观察组治愈1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持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与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胸腔积液(P<0.05),且不良反应少,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