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厂家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考察不同厂家的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经测定10个厂家生产的复方丹参片,丹参酮ⅡA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对复方丹参片应作有效成分指标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方法。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共存组份无干扰。经考察市售七个生产厂家的产品,含量差异非常显著,提示生产厂家应在原料药材与生产过程中注意丹参酮ⅡA的含量。建议对复方丹参片进行丹参酮ⅡA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IIA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方法。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共存组份无干扰。经考察市售七个生产厂家的产品,含量差异非常显著,提示生产厂家应在原料药材与生产过程中注意丹参酮ⅡA的含量。建议对复方丹参片进行丹参酮ⅡA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涂文升  詹群军 《中国药师》2010,13(10):1450-1451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丹参片中的主药丹参提取物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Shim—peckCLC—ODS(250mm×4.6Film,5/,zm),流动相:甲醇.水(75:25,v/v).流速:1.0ml·min^-1;柱温:40℃;激发波长:329nm,发射波长:435nm。用超声方法提取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结果:丹参酮ⅡA在5.0~30.0ng范围内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n=6);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为0.85%(n=9)。结论:丹参酮ⅡA在复方丹参片中的含量高,以丹参酮ⅡA为指标建立复方丹参片质量评价方法,对药品质量控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灵敏度高、杂峰干扰少、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合于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不同厂家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方丹参片进行质量考查。方法:用HPLC法测定9个药厂生产的13批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不同厂家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差异甚大。结论:生产厂家应把好丹参药材质量关,改进制剂工艺,以保证复方丹参片的质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片中丹参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丹参提取的工艺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乙醇用量、水用量的不同对丹参的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结论:丹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分别用10倍量95%乙醇和8倍量50%乙醇提取两次,8倍量水回流2小时。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六厂生产的复方丹参片中丹参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薄层层离,以GS—930岛津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测定了丹参酮Ⅰ、丹参酮Ⅱ_A、隐丹参酮、原儿茶醛、丹参素在每片中的含量,由此探讨了生产工艺对成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滴丸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比较两种丹参制剂的内在质量区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在两种制剂中的含量.结果:复方丹参片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比复方丹参滴丸中的含量高.结论:两种丹参制剂的内在质量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平均回收率为97.83%,为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郑琴  胡鹏翼  杨明  岳鹏飞  伍振峰  王芳 《中国药房》2011,(35):3293-3295
目的:对含丹参中药制剂中丹参不同提取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研究。方法:以丹参片、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冠心丹参片中丹参的提取方法为研究对象,比较采用不同提取工艺、浓缩温度和溶剂对丹参中指标成分(丹参酮ⅡA、丹酚酸B)的提取量和浓缩前后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丹参采用90%乙醇渗漉法提取,指标成分提取量最大;浓缩温度对95%醇提取液中丹参酮ⅡA稳定性影响较小,而对水提取液中丹酚酸B稳定性影响较大;不同方法提取的丹参提取液浓缩后指标成分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结论:丹参采用不同方法提取后指标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浓缩对指标成分的含量变化影响较大。因此,针对相同或相近功效的丹参制剂,应统一丹参的提取浓缩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滴丸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的含量,比较两种丹参制剂的内在质量区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在两种制剂中的含量。结果:复方丹参片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的含量比复方丹参滴丸中的含量高。结论:两种丹参制剂的内在质量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丹参种子、丹参油、丹参种子饼中是否含有丹酚酸B、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以及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豫西丹参种子、丹参油、丹参种子饼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丹参种子、丹参种子饼中检出丹酚酸B,丹参油中未检出丹酚酸B,丹参种子、丹参种子饼及丹参油中均未检出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结论丹参种子及其加工品中含有丹参根及根茎中的丹酚酸B成分,为合理利用新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进复方丹参软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鉴别处方中丹参、三七;采用RP-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软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73:27);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含量测定线性范围8-80μg/ml,r=0.9999。加样回收率99.60%,RSD=1.10%。结论:建立了专属性较强的薄层色谱鉴别并解决了辅料(PEG)对薄层展开的干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软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其他组分对测定无干扰,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滴丸中7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270和281 nm。结果7种成分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1%~100.4%;滴丸样品中丹参酮ⅡA未能检出。结论建立了两类复方丹参制剂中同时测定丹参素、原儿茶醛、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两类复方丹参制剂的质量控制;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明显高于滴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分散片中丹参酮ⅡA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osil ODS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87:1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1,进样体积:10μL,温柱:30℃。结果丹参酮ⅡA在0.16064~0.56224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0.65%(n=5)。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良好,可作为复方丹参分散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32批丹参饮片的质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红 《中国药师》2009,12(11):1672-1673
目的:考察丹参饮片的质量。方法:对32批丹参饮片中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作含量测定。结果:32批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较低,丹酚酸B含量较高,但丹酚酸B含量的高低差异较大。结论:应加强丹参饮片的内在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提取、浓缩及干燥工艺对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检测丹参酮ⅡA含量,对提取、浓缩及干燥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和比较。结果 采用不低于95%的乙醇回流、真空浓缩和喷雾干燥,丹参酮ⅡA损失少,且含量稳定。结论 筛选出的工艺能满足大生产的需要,并且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的含量,考察丹参与黄芪配伍前后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测定丹参酮ⅡA的色谱柱为Water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为270 nm;测定丹酚酸B的色谱柱为Agilent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检测波长为286 nm。结果: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大多数低于药典规定,丹酚酸B的含量有高有低;丹参配伍黄芪后可提高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提取率。结论: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无相关性,其含量差异说明丹参的栽培技术有待加强;丹参配伍黄芪后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说明了二者配伍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何健  刘先觉  朱小燕 《中国药房》2010,(48):4600-4602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柱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样品用甲醇提取,提取液经过氧化铝柱分离出丹参酮,于269nm波长处测定其含量。结果:以丹参酮ⅡA为对照品,其线性范围为2.00~10.00μg·mL-(1r=0.9995),回收率为99.30%,RSD=0.32%。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凹凸棒石对中药丹参及复方丹参滴丸水煎提取液中有效成分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吸附作用。方法以煎出总固体物量和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分别考察普通凹凸棒石与酸化凹凸棒石对中药丹参和复方丹参滴丸水煎提取液的吸附澄清作用。结果普通凹凸棒石对中药丹参及复方丹参滴丸水煎提取液中总固体物量无明显改善,对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略有影响;酸化凹凸棒石使中药丹参及复方丹参滴丸水煎液中浸出总固体物含量明显减少,对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影响较小。结论酸化凹凸棒石可作为丹参药材和复方丹参滴丸水煎提取液的吸附澄清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