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铁皮石斛类原球茎在生物反应器培养的影响。方法 采用接种量、通气量、蔗糖浓度、光照强度等单因素试验设计,烘干法测定生物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量,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结果 在生物反应器培养条件下,利于铁皮石斛类原球茎增殖和多糖积累的培养基组分为1/2 MS基本培养基添加1.0 mg/L NAA、5%椰乳、3%蔗糖,pH值为6.0;接种量为40 g/L,采用孔径为15 μm的多孔喷头,通气量用1.0 L/min和0. 5 L/min交替使用以及光照强度为2 000 lx等培养条件有效地提高3类原球茎增殖系数和多糖量。结论 不同的培养条件对铁皮石斛类原球茎的生长、多糖的变化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培养条件对铁皮石斛类原球茎的生物量和主要药用成分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培养铁皮石斛原球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影响反应器内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及物质合成的因素,为铁皮石斛原材料的大量生产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利用3L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以组培原球茎为材料,研究了接种量、光照强度和通气量对原球茎增殖生长和多糖及石斛碱积累的影响.结果:当接种量为10g· L-1时,培养30 d后原球茎颜色深绿,生长健壮.多糖含量在接种量处理间无差异,但石斛碱含量有差异(接种量10g· L-1处理最高),多糖和石斛碱生产量在10g·L-1接种密度中最高.光照强度1600lx条件下原球茎生长最旺盛,光照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的积累起到促进作用,但对石斛碱的积累则有抑制作用,多糖含量和生产量在1 600,2 400 lx光照处理下好于暗条件处理;石斛碱的含量虽然在暗处理中最高,但因原球茎生长不佳,石斛碱的生产量在1 600 lx的光照强度处理中出现最大值.通气量为0.2(空气体积/培养体积/min)时原球茎生长健壮,颜色鲜绿,生长优于0.1,0.3处理,且多糖和石斛碱含量和产量均达最大值.结论:在工作体积为2L的气升式球型生物反应器内,接入10g·L-1原球茎外植体,光照强度调节为1 600 lx,通气量为0.2有利于原球茎生长和多糖及石斛碱的生产,铁皮石斛原球茎生物反应器培养是大量快速生产多糖和石斛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采收时间和不同光照条件下铁皮石斛茎和叶中多糖、还原性糖以及甘露糖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DNS法测定还原性糖含量,PMP柱前衍生化法测定甘露糖含量。结果铁皮石斛茎中多糖含量在单层遮阴网的条件下含量最高,而叶中多糖含量在全光照的条件下含量最高。叶中还原性糖含量远远高于茎中还原性糖含量。茎中甘露糖含量明显高于叶中甘露糖含量,但是叶中单糖组成较茎中丰富。结论不同的采收时间和光照强度对铁皮石斛的多糖、还原性糖和甘露糖的含量积累有一定影响,适宜的采收时间和光照强度对控制铁皮石斛药材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进  李俊峰  张婷婷  孙腾飞  刘文洪 《中草药》2019,50(23):5838-5846
目的分析内生真菌菌株GXRz2、GXRz3和GXRz10对铁皮石斛多糖含量和多糖合成途径关键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UGPase)基因表达以及生物碱含量和生物碱合成途径中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A reductase,HMGR)、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arnes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FP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铁皮石斛幼苗施加内生真菌菌液,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皮石斛多糖和生物碱含量。以18 S rRNA为内参照基因,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多糖、生物碱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铁皮石斛活性成分多糖含量较高,主要集中于茎,根中最低;而生物碱含量较低,主要存在于叶,根中最低,3株内生真菌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铁皮石斛多糖及生物碱的积累。qRT-PCR技术检测UGPase、HMGR和FPS基因在不同内生真菌处理下的相对表达,结果显示,内生真菌GXRz3和GXRz10均可显著提高铁皮石斛UGPase、HMGR和FPS基因的表达量;其中,多糖合成途径中,UGPase基因在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叶次之,根中最少;生物碱合成途径中,HMGR基因在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叶次之,根中最少,而FPS基因在叶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茎次之,根中最少。结论内生真菌可能通过调控UGPase的表达,影响多糖的合成,结合多糖积累情况,推测UGPase可能是铁皮石斛多糖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内生真菌可能通过调控HMGR、FPS的表达,影响生物碱的合成,而结合生物碱积累情况,推测FPS可能是生物碱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5.
分析不同产区铁皮石斛、金钗石斛中石斛多糖、石斛碱和氨基酸的含量差异。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石斛碱及石斛中氨基酸的含量。这三种药用成分在石斛干茎中的含量依次为多糖、氨基酸和石斛碱。三种成分在不同材料中的含量有明显差异,浙江乐清1号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最高,赤水旺隆1号金钗石斛的石斛碱含量最高,赤水宝源1号金钗石斛的氨基酸含量最高。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其多糖和石斛碱的含量有明显差异,而同一产地的金钗石斛中这两种成分的含量也会表现出显著差异。铁皮石斛的多糖和石斛碱含量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氨基酸的含量则主要受基因型决定,而金钗石斛的多糖和石斛碱含量主要受基因型影响。浙江乐清的环境适宜于铁皮石斛多糖的积累,赤水宝源乡较适宜于金钗石斛碱和氨基酸的积累。赤水旺隆的1号和3号金钗品系可以作为研究金钗石斛碱和多糖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6-BA、GA3处理以及增加光照强度对广西产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与生物量变化的影响。方法:(1)统计广西产铁皮石斛各组实验组样品的一、二、三年生枝条数、株高、鲜重、干重等。(2)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广西产铁皮石斛各个实验组的多糖含量。结果与讨论:6-BA、GA3处理以及增加光照强度都能促进广西产铁皮石斛枝条的株高,并能提高其铁皮石斛多糖的含量,而且能延缓3年生枝条的衰老;但6-BA、GA3处理组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生枝芽的萌发,从而降低了产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光强对川贝母生长发育和总生物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黎开强  吴卫  郑有良  代勇  向丽  廖凯 《中草药》2009,40(9):1475-1478
目的 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川贝母生长发育、生理指标和鳞茎产量及总生物碱量等的影响,为川贝母的合理栽培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 用人工气候箱控制光强度,观察不同光照强度(3 000、6 000、9 000和12 000 lx)下川贝母的生长发育变化,检测其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脯氨酸量,并测定鳞茎产量以及总生物碱的量.结果 6 000 lx贝母生长发育较好,干物质积累较多,总生物碱量也较高.光照强度过高或过低,干物质量积累量均大幅度降低.不同光照强度下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量差异均不显著.结论 6 000 lx的光照强度较适宜川贝母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铁皮石斛多糖积累的规律,明确采收时机对铁皮石斛多糖的影响,该研究在组培室恒温条件下,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预培养铁皮石斛D21无性系小苗至1 cm左右,然后转接培养2~5个月后采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柱前衍生-UPLC分析单糖组分的差异,结果显示多糖及其关键组分甘露糖的含量与培养月龄呈正相关,但各种培养月龄多糖含量均在5—6月份具有峰值,并与大田种植条件下的趋势吻合,表明即使在组培室恒定条件下,采收季节仍然显著影响多糖及其组分的含量,这种植物内在调控的多糖积累动态变化趋势可能与铁皮石斛固有的感知四季变化的生命节律有关。  相似文献   

9.
几种人工栽培“枫斗类”石斛的多糖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不同产地栽培铁皮石斛及其他3种"枫斗类"石斛药材的质量,为药用石斛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来源石斛的多糖含量。结果:来自7个不同产地的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多糖含量在24.32%-38.55%之间,以云南普洱样品多糖含量最高,贵州遵义样品多糖含量最低;采用植株分生苗栽培的齿瓣石斛多糖含量要高于组培苗栽培的样品;人工栽培不同品种石斛的平均多糖含量分别为:铁皮石斛29.30%、兜唇石斛50.12%、齿瓣石斛41.89%及晶帽石斛27.98%。结论:栽培在不同地区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有明显差异;以石斛多糖含量为指标,齿瓣石斛和兜唇石斛具有较大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种植年限铁皮石斛的多糖及甘露糖含量,并对其正丁醇部位及乙醚部位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为铁皮石斛种植年限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甘露糖的含量,RP-HPLC结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法分析铁皮石斛正丁醇部位(360 nm)及乙醚部位(280 nm)分别随不同种植年限的变化情况。结果:铁皮石斛多糖含量随种植年限不同而变化,2年生3年生4年生,2~4年生铁皮石斛随种植年限增加,多糖含量减少。甘露糖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变化也呈现与多糖相同的变化趋势。铁皮石斛正丁醇部位中黄酮类成分在360 nm下随种植年限变化有一定的变化,2年生中黄酮类化合物相对极性较小,且较集中。3年生极性分布较广,且含量相对较大。4年生主要分布在极性大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铁皮石斛乙醚部位在280 nm下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色谱图峰强度增加明显。结论:从多糖及甘露糖含量考虑,以2年生铁皮石斛含量最高,宜以两年生为用;而结合酚类及黄酮类成分却与此有所背离,具体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药用霍山石斛原球茎的液体悬浮培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考察霍山石斛原球茎在液体培养中增殖、水溶性多糖与总生物碱积累的特征。方法:在霍山石斛试管苗茎段原球茎诱导与继代培养的基础上,进行原球茎的液体悬浮培养,分析原球茎生长动态,用比色法测定水溶性多糖与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霍山石斛茎段在NAA或NAA与KT组合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出原球茎,MS基本培养基最适合原球茎继代培养增殖;原球茎在液体悬浮培养中最大比生长速率0.044·d-1,倍增时间15.8 d,最适生长周期为4周,水溶性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分别是3.75%和0.0261%。结论:霍山石斛原球茎液体培养生长良好,具有目的化学成分的合成能力,为发酵培养开发霍山石斛资源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择前期研究确定的有利光强条件(18.2±2.5)μmol·m-2·s-1(L1)和(54.6±2.5)μmol·m-2·s-1(L2),研究持续处理120 d拟巫山淫羊藿生长发育指标及淫羊藿苷类黄酮含量的变化。方法:光培温室盆栽法,在30、60、90、120 d测量和记录拟巫山淫羊藿的生长发育指标(株高、复叶面积、分枝数、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生物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淫羊藿苷类(淫羊藿苷、朝藿定C、朝藿定A、朝藿定B)的含量。结果:L2光强下拟巫山淫羊藿分枝数随时间变化增加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叶片含水量降低达到最终状态的时间较早;而L1光强下,比叶面积随时间变化降低幅度大。从而2种光强下均表现出单株叶片生物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但是L1光强下增加主要来自叶片干物质积累,增加幅度小,而L2光强下增加主要来自分枝数的增加,增加幅度大。淫羊藿苷类黄酮的积累在L1光强下,有持续合成和积累的趋势,而L2光强下则随时间推移不断下降。结论:不同光照强度下淫羊藿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不同,适宜光照条件有助于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要选择适合的采收时间。  相似文献   

13.
金线莲丛生芽培养及有效物质生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帆  廉美兰  李美兰  朴炫春 《中草药》2016,47(18):3284-3288
目的探明3种因素对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丛生芽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以及在反应器内通过大量培养丛生芽生产有效物质的可行性,为金线莲产品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材料来源。方法以金线莲丛生芽为材料,研究外植体长度、BA质量浓度和光条件对金线莲丛生芽的影响,观察利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培养金线莲丛生芽对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外植体大小为5 mm时丛生芽增殖效果显著好于1 mm。BA质量浓度为2.5 mg/L时生物量最高,但丛生芽中多糖、黄酮和总酚等有效物质的生产量在BA质量浓度为2.0 mg/L时出现最高值。明培养比暗培养更适于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的积累。反应器培养的丛生芽生物量,多糖,黄酮和酚类物质的生产量(678.3、12.2、17.8 mg/L)明显高于固体培养。结论外植体长度为5 mm、BA质量浓度为2.0 mg/L、在明培养条件下,利于丛生芽的生长,可生产较多的多糖、黄酮和酚类物质。在短时间内通过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可得到大量丛生芽,反应器培养比固体培养能获得更多的生物量和有效物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铁皮石斛中多糖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苯酚-浓硫酸比色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 法)测定铁皮石斛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苯酚-浓硫酸法测定铁皮石斛中多糖含量偏高。结论:DNS 法较为适合铁皮石斛中多糖含量测定,且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重复,可用于铁皮石斛药材及其多糖类保健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光强和光质对灯盏花生长与总黄酮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光强和光质对灯盏花生长与总黄酮量的影响。方法用遮阳网形成的不同光强以及不同颜色塑料膜下形成的不同光质的光照条件生境下,种植灯盏花试管苗至开花,取样测定生物量和黄酮的量。结果全光照和遮光20%生境中的植物生物量和黄酮的量明显高于遮光50%生境的植株;与无色塑料膜相比,黄、红、紫和蓝色塑料膜下平均植株的生物量均下降;无色和有色塑料膜下,蓝色膜下植株的黄酮量最高,而无色塑料膜下植株的黄酮产量最高。结论光强和光质影响灯盏花生长与总黄酮量,灯盏花在全阳光照射下植株有最高的生物量积累和黄酮产量。  相似文献   

16.
铁皮石斛水溶性多糖含量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不同采收期和不同生长期水溶性多糖的含量变化规律,以期确定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为对照测定。结果水溶性多糖含量,冬季采收含量较高,开花前含量最高;开花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花期后,又开始回升。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结论以生长期在1~2年间,并在开花前的1~3个月,应为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仿野生活树附生栽培与大棚栽培铁皮石斛中多糖、5种重金属[铅(Pb)、镉(Cd)、砷(As)、铜(Cu)、汞(Hg)]含量差异及相关性。探讨国内主产区铁皮石斛中4种重金属(Pb、Cd、As、Cu)的分布特征,为铁皮石斛品质评价及食用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铁皮石斛中多糖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Pb、Cd、As、Cu含量;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Hg含量。查阅国内近10年有关ICP-MS测定铁皮石斛中4种重金属含量的文献报道,对文献中4种重金属含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采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区内树栽和棚栽铁皮石斛中多糖质量分数均大于25%,棚栽铁皮石斛中多糖含量显著高于树栽铁皮石斛;棚栽铁皮石斛中Cu含量与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树栽铁皮石斛中Cd含量高于棚栽铁皮石斛。研究区内铁皮石斛中5种重金属及全国主产区铁皮石斛中4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在安全限量范围内。结论 活树附生栽培与大棚栽培铁皮石斛中多糖和C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金属对铁皮石斛的污染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8.
铁皮石斛与市场上常见的几种伪品含糖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比较铁皮石斛及常见伪品中多糖和甘露糖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斛中甘露糖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分析表明,各个不同的石斛药材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多糖含量最高的是齿瓣石斛,含量为44.43%;其次是报春石斛,含量为41.08%;含量最低的为细茎石斛,含量20.23%。甘露糖含量中,钩状石斛居首位,含量为34.17%;其次是齿瓣石斛,含量为32.96%;含量最低的为细茎石斛,含量为17.60%。结论:不同来源的铁皮石斛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均能达到201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因此,传统以多糖和甘露糖为指标评价石斛质量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