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隔苗药黑骨藤追风液纸火法治疗背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隔苗药黑骨藤追风液纸火法治疗48例背部肌筋膜炎患者。结果:48例患者治愈40例,占83.33%;好转7例,占14.58%;无效1例,有效率97.9%,其中1个疗程治愈28例,2个疗程治愈12例,好转7例。结论:隔苗药黑骨藤追风液纸火法治疗背部肌筋膜炎治愈率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四联外治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的峰 《四川中医》2009,27(4):117-118
目的:分析运用四联外治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方法:用面部刮痧、闪罐、面部经筋刺法、刺络拔罐等四联外治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结果:共治疗周围性面瘫129例,一个疗程治愈者16例,占12.40%;二个疗程治愈者53例,占41.08%;三个疗程治愈者55例,占42.63%;治愈率为93.02%。结论:四联外治整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走罐结合刮痧治疗背部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36例背部肌筋膜炎患者均采用膀胱经走罐、督脉刮痧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16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走罐结合刮痧治疗背部肌筋膜炎疗效显著,且无创伤、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合谷刺法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背部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合谷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进行治疗,1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0%、96.67%,对照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6.67%、90%。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合谷刺法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有良好疗效,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刮痧、刺络疗法治疗颈、肩胛、背部软组织劳损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符合颈、肩胛、背部软组织劳损诊断的患者,予以刮痧、刺络治疗。结果:40例患者经刮痧及刺络放血治疗后疗效显著,治愈者32例,占 80%;显效者7例,占17.5%;无效者1 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结论:本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单纯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毫针刺及中药疗法。主穴:合谷、下关、颊车,风热牙痛加外关、风池;胃火牙痛加内庭、劳宫;虚火牙痛加太溪、行间。操作方法:下关直刺0.5~1寸,颊车穴向地仓穴方向透刺1.5~3寸,合谷针向劳宫方向透刺2~3寸。外关、行间、内庭、劳宫等穴均用泻法,太溪用补法。日1次,10次1个疗程。每天篇蓄100g,水煎代茶饮。结果:本组30例病人,治愈27例(90%),显效2例(6.7%),无效1例(3.3%),总有效率96.7%;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单纯性牙周炎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型埋线针透穴埋线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1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微型埋线针透穴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透刺合并合谷刺,疗程均为20d。结果:2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微型埋线针透穴埋线治疗颈肩肌筋膜炎是一种简便、快捷、疗效持久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刺血加TDP照射对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进行三棱针刺血拔罐结合TDP照射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19例患者,治愈12例,占63.16%;好转6例,占31.58%;无效1例,占5.26%;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刺血拔罐加TDP照射治疗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操作简便,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督脉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项背肌筋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芒针透刺督脉法,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针刺,每日1次,5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83.3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46.67%,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显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疼痛方面,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芒针透刺督脉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针刀、拔罐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肩背部肌筋膜炎。方法:对颈肩背部肌筋膜炎患者196例(男性86例,女性110例);平均年龄42岁,先行针刀松解术,继而在针刀松解处拔火罐,针刀术后第2天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每日2次,20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152例(77.6%)显效41例(20.9);有效3例(1.5%);无效为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此法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标本兼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海音  祝东友  王羽  刘天骥 《河南中医》2012,32(10):1341-1342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配合刮痧治疗颈背腰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均采用当归拈痛汤配合刮痧治疗2~4个疗程后,观察VAS评分、颈部残障指数评分变化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VAS评分,颈部残障指数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改善,治愈64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6%.结论:当归拈痛汤配合刮痧治疗颈背腰部肌筋膜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透刺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针刺手法采用“透刺法”,发病一周内采用浅刺留针15分钟,一周后深刺留针30分钟。结果:痊愈35例,占87.5%;显效4例,占10%;有效1例,占2.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痊愈越快,采用透刺法,取穴少,针感范围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筋通络法治疗肌筋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肌筋膜炎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以温筋通络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康复理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纽中痊愈88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痊愈35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总有效率和VAS评分的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有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结论:温筋通络法治疗肌筋膜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综合治疗急性腰肌扭伤1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谊 《山西中医》2009,25(1):26-26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刺后活动腰部及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腰肌扭伤的疗效。方法:运用放松手法结合针刺后活动疗法并刺络拔罐综合治疗急性腰肌扭伤患者164例,疗程5天。结果:痊愈106例,占64.6%;好转48例,占29.3%;无效10例,占6.10k;总有效率93.9%。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肌扭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多功能六合治疗仪加刺络拔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多功能治疗仪加刺络拔罐治疗110例肩背肌筋膜炎患者,1个疗程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0例患者中,治愈88例,占80.00%;显效18例,占16.36%;好转4例,占3.64%。总有效率100%。结论:多功能六合治疗仪加刺络拔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佩云  伏秀霞 《新中医》2003,35(3):43-43
目的:观察齐刺、扬刺治疗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患者采用齐刺、扬刺2法结合进行治疗,6次为1疗程。结果:第1疗程治愈12例,第2疗程治愈5例,第3疗程治愈7例,第4疗程治愈7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齐刺、扬刺结合治疗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收效快,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治疗背肌筋膜炎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00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刮痧、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8例,好转2例,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有效率84.%。治疗组在改善压痛、疼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其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刮痧、浮针疗法治疗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是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刮痧配合刺血拔罐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到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背肌筋膜炎50例的临床治疗.结果:背肌筋膜炎50例经过刮痧配合刺血拔罐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结论:刮痧配合刺血拔罐治疗背肌筋膜炎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透穴针刺法治疗背部肌筋膜炎2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泽荣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906-907
目的观察筋结点电针加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肩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筋结点电针加剌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加拔罐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7.5%,对照组为37.5%,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第1疗程治愈占70.4%,对照组为3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筋结点电针加刺络拔罐无论在治愈率还是疗程方面都优于常规取穴针刺加拔罐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