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川射干中总黄酮和射干苷的含量差异,为寻找优质药材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川射干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以射干苷为指标性成分,在265nm波长处进行测定。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川射干药材中射干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Waters BEH C_(18)(50×2.1mm,1.7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15:85),流速0.4ml·min~(-1),检测波长265nm,柱温35℃。结果:不同产地川射干中总黄酮含量为83.3~168.0mg·g~(-1),射干苷含量为33.4~86.1mg·g~(-1),10个产地川射干药材中,总黄酮和射干苷均以成都地区含量最高。结论:不同产地川射干中总黄酮和射干苷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应注意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HPLC测定射干中6种异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月份南京栽培射干6种异黄酮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确定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HPLC进行测定。结果:不同采收期的射干药材以4月的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南京栽培射干的最佳采收期应为4月。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确定川射干总黄酮片的最佳处方,并研究其稳定性,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包装、贮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PVPP和CMS-Na作为崩解剂,以体外崩解时间为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并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重点考察姓状、水分、崩解时限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最佳处方为:川射干总黄酮提取物525g,交联聚维酮(PVPP)42g,羧甲基淀粉钠(CMS-Na)10.5g,硬脂酸镁2.625g,压片力为5kg/cm。,且稳定性良好。结论:本实验所得的处方和工艺可以制备质量稳定的川射干总黄酮片。  相似文献   

4.
川产苦丁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川产四种苦丁茶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09nm处测定吸收波长,绘制标准曲线,确定浓度。结果与结论:分光光度法可测定川产四种苦丁茶总黄酮的含量.为正确评价不同品种苦丁萘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多临 《河南中医》2012,32(9):1229-1230
目的:研究正交法优选白射干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吸收度,以提取量为考察指标,正交设计方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工艺为A2B2C2。即用8倍量的70%乙醇水浴回流提取两次,每次提取2 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白射干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川射干总黄酮中树脂残留物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川射干总黄酮树脂残留物正己烷、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乙烯苯六种有机残留进行测定。结果:6种树脂残留物被完全分离,其峰面积与浓度在所考察浓度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正己烷R=0.99993、苯R=0.99998、甲苯R=0.99993、二甲苯R=0.99992、苯乙烯R=0.99996、二乙烯苯R=0.99992),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平均回收率97.78%~103.85%。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色谱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川射干总黄酮中树脂残留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黄蜀葵花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正华  杜安全  王先荣 《中药材》2006,29(11):1192-1194
目的:研究黄蜀葵花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方法:分析比较不同测定方法所测得的结果,结果:不同方法测定的含量结果差异较大。结论:常用的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显色雷比色法测定黄蜀葵花中总黄酮含量的结果不准确。  相似文献   

8.
正交法优选菟丝子黄酒炮制工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波  金承勇 《中成药》2003,25(1):43-45
目的:筛选菟丝子黄酒炮制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佳炮制工艺,测定不同工艺样品总黄酮含量作为工艺评价指标,并且另做了3个比较实验,考察本实验炮制所用各种辅料对炮制结果的影响。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A2B3C1D2。并且验证实验样品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高于比较实验各样品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结论:就黄酒炮制菟丝子来说,本文最佳炮制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生长期高良姜中总黄酮含量,为合理开发利用高良姜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在414 nm处测定.结果:高良姜中的总黄酮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增加而减少.结论:该方法可为确定高良姜的最佳采收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讨罗布麻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方法。方法:通过罗布麻叶,建立了一种测定总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对罗布麻叶炮制采用不同方法。结果:温度在80℃,提取甲醇的浓度为80%时是最佳炮制工艺,能使总黄酮含量最大。结论:分光光度法对罗布麻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意义重大,对罗布麻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苏靖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43-43
目的:测定猪苓药用植物多糖的含量,为猪苓质量控制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猪苓药用植物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猪苓含量差异较显著,总多糖最高含量是最低含量地3倍.结论: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快速.以多糖含量为指标,的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五爪金龙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并对其不同月份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均匀设计法优选方案,采用索氏加热回流提取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在406 nm波长处测吸光度,测定五爪金龙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均匀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90%,提取时间为4 h,料液比为1∶60,颗粒度为60目为最佳反应条件;不同月份总黄酮测得的平均含量为(4.8614±0.1205)%;结论:不同采收期五爪金龙总黄酮含量变化不大,适合大规模长期采收,为五爪金龙的开发利用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苯酚-硫酸法测定益肺通络颗粒水提液总多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益肺通络颗粒水提液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的最佳显色条件.结果:最佳显色条件为:加5%苯酚1.0mL,浓硫酸6.0mL,在100℃的条件下反应20min,冰水中冷却至室温.葡萄糖质量在16.6~124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2.5%.结论:该法快速准确、稳定方便,可用于益肺通络颗粒工艺研究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定甘蔗烷醇有效部位提取物含量测定的质量标准。方法:以甘蔗滓总烷醇为药材有效部位目标产物,并以总烷醇及二十八烷醇为主要考察指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根据测定结果暂定本品含量限度为总烷醇不得少于55.0%,二十八烷醇不得少于45.0%。结论:诸柘烷醇通过调整血脂,对高脂血症和高血脂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银花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金银花药材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HPLC法对不同阶段采收的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应用ODS-C18色谱柱(3.9mm×150mm,5μm),以甲醇-水-磷酸(25∶75∶0.2)为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检验波长为320nm。结果:平均回收率96.62%;RSD=1.84%。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以据此确定花蕾的早期阶段是金银花的最佳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赭石最佳炮制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赭石在不同条件下其有效成分Fe^2+离子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把最佳炮制工艺与传统炮制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800℃,煅烧1h,醋6mL为最佳炮制条件,其结果与传统炮制方法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对研究赭石炮制机理及制定最佳炮制工艺具有一定的意义,最佳炮制工艺可以代替传统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北柴胡总皂苷及皂苷a,d的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总皂苷的含量,检测波长546 nm。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皂苷a,d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柴胡总皂苷在0.04620.462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12%,RSD为2.29%;柴胡皂苷a,d分别在0.06900.462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12%,RSD为2.29%;柴胡皂苷a,d分别在0.06900.690、0.07360.690、0.07360.736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5%、101.07%,RSD分别为1.68%、1.88%。不同产地北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陕西,河北的北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含量相对高于其它产地。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柴胡总皂苷及皂苷a,d的含量测定,柴胡皂苷在各产地北柴胡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不同产地赤小豆药材水分、总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和杂质进行测定。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H水分法(烘干法)、附录IX K灰分测定法、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及附录IX A杂质检查法测定。结果:市售12批赤小豆药材,水分测定结果最高值为13.64%,最低值为10.12%,平均值为11.96%;总灰分测定结果最高值为4.36%,最低值为3.61%,平均值为3.90%,水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最高值为24.32%,最低值为18.16%,平均值为20.73%;杂质测定结果最高值为1.11%,最低值为0.67%,平均值为0.90%。结论:为进一步完善赤小豆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野葛与粉葛总黄酮提取方法的比较。方法:分别采用传统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对中药野葛和粉葛中总黄酮进行提取;以葛根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总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出适宜的提取方法。结果:3种提取方法中,野葛超声提取法总黄酮含量最高,粉葛微波辅助提取法总黄酮含量最高,但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野葛与粉葛总黄酮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取野葛与粉葛黄酮时应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寄生总黄酮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显色剂,在最大吸收波长495nm处对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黄酮类化合物在0.0092~0.0552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7);测得相思树桑寄生和夹竹桃桑寄生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13.56mg/g和9.79mg/g。结论:两种桑寄生的总黄酮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所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可用于桑寄生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