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生素引起的肾损害主要是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所致的过敏反应,许多抗生素具有潜在肾毒性,其损害作用随剂量增大、疗程延长而加重,尤其是大剂量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滥用药时尤为突出。抗生素引发肾毒性,主要是指能引起可逆性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氮质血症、少尿、无尿,某些抗生素药物甚至引起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与药物剂量及药物在肾皮质区蓄积有密切关系,血药浓度越高,肾毒性越大,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也愈高。一般剂量时仅出现多尿;较大剂量早期多尿,当肾小管细胞进一步受损,可引起少尿性肾衰,伴有氮质血症;更大剂量早期可见肾脏功能细胞有改变,随后产生细胞坏死。目前按其肾毒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药物引起肾脏损害的机理有以下几种:(1)免疫或过敏作用:抗生素是一类半抗原物质,可通过免疫介导而引起肾脏损害;(2)直接肾毒性:多数抗生素药物因在肾脏细胞内浓度过高而引起紧小管细胞缺氧,通透性改变,抑制酶的活性、干扰肾小管细胞能量代谢,使细胞变性、坏死和功能改变;(3)尿路堵塞:磺胺类易在肾小管和上尿路中以结晶形式析出,引起梗阻状态;(4)缺血性损害;一些抗生素可引起肾血流量降低或肾内血流再分布,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损害肾脏。容易引起肾脏损害的几种抗生素药物。1青霉素类一般认为青霉素类毒性小,…  相似文献   

3.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因肾脏血循环量大,且具浓缩功能,所以进入体内的有害物可迅速到达肾脏,经尿排出。在这一过程中肾脏即可遭到过敏性或(和)中毒性损害。肾毒性物质种类繁多,除重金属、农药、有机溶剂等外,药物是更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肾毒性药物既包括西药,亦包括中药。西药中以抗生素引起者最为多  相似文献   

4.
药物性肾病     
肾脏是体内药物、毒性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器官,这些物质可通过许多方式对肾脏造成损害。近年来,由于临床药物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药物引起的肾病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抗生素1.1氨基糖甙类是肾毒性最大的一类抗生素,肾毒性与用药时间、剂量有关,一般于用药5 d7 d起病,7 d10 d最强,尿低分子蛋白及溶酶体的酶排出增加,非少尿型急性肾衰最常见,伴肾性失钾和失镁及由其引起的低钾、低镁血症。个别表现少尿型急性肾衰,往往有高龄、脱水、合用其他肾毒性药物,原有肝肾疾病和缺钾等危险因素,少数病例可有类似范可尼综合征的表现。这些药物有:新霉素、…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抗生素和抗菌药物部分或全部通过肾脏排泄,故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时,抗生素或其代谢产物可在体内积聚而导致毒性反应.肾脏对药物特别敏感,易于发生中毒.为了避免或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和使肾脏免受更大损害,必须对主要经尿排出的抗生素适当调整剂量和用法,本文对此作一简介.抗生素对肾脏损害的方式肾血流量减少:二性霉素B可直接使肾血管收缩,减少肾血流量,从而导致肾功能减退.青霉素、头孢菌素族及磺胺类等药物,可产生过敏性休克,因而也可减少肾血流量而导致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6.
引言氨基甙类抗生素对肾脏具有明显的毒性。其肾毒性问题几乎与其治疗历史一样长,然这类抗生素控制临床重症感染十分有效,因此仍被广泛使用,世界许多学者一直在对此类药物肾毒性进行大量的研究,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氨基甙类分子结构特性氨基甙类抗生素分子结构中含多个氨基糖,是由糖苷键将糖类和氨基结合构成。该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深入了解,中药的毒性和安全性备受关注。在中药所致毒性的范畴中,肾毒性是重中之重,因此,降低中药的肾毒性对于合理使用中药具有重要意义。药物转运体在药物的跨膜转运中起着关键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其中,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s)主要表达于肾组织,负责阴离子和两性离子有机分子的跨膜运输。诸多中药成分能够影响OATs的表达或功能,从而改变药物在肾脏的分布,致使有毒物质蓄积,最终引发肾毒性。从OATs在肾脏中的作用、OATs参与转运的肾毒性中药及调控OATs表达的中药等方面对肾脏OATs介导的中药肾毒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随着多种抗生素等化学药物和中药的广泛应用或滥用,临床上药物性肾脏损害越发常见。由于许多药物在常规剂量时即可发生损害和非预期的不良反应,某些药物所致的肾损害多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结合肾脏具有巨大的储备能力,因而药物性肾损害不易及早发现。所以提高对药物肾毒性的认识,正确合理地用药,尽量避免毒副作用及减少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生率是临床医生的职责。[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药物在体内经吸收、分布、代谢后,最终以原形或代谢产物通过不同途径排出体外,非挥发性药物则主要由肾脏排泄。肾与肝一样,为机体的易感组织,容易受到损害。因此,临床用药时对药源性肾脏毒性应给予足够重视,并积极进行预防治疗。现分叙如下:1.肾脏易损害的原因1.1肾脏血流量大,相当于每10O克肾组织每分钟流过300-4O0ml血,肾脏又是药物代谢产物排泄的主要器官,与毒性药物或毒性代谢产物接触较多而易被毒化。1.2肾小管内药物浓度大,肾小管细胞的代谢率高,有些药物经肾小球滤过后,又在肾小管内返回扩散,其肾脏积蓄浓度远高…  相似文献   

10.
<正> 药物是引起肾功能衰竭(ARF)的原因:一是药物的肾毒性。二是由于肾脏本身的生理特点,肾脏血液供应丰富,正常成人两侧肾脏的血流量每分钟约1000ml~1200ml,因而随血液通过肾脏的药物量也较多,近端肾小管细胞对多种药物有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因而易受肾毒性药物的损害。肾小管在酸化尿液过程中pH的变化,可影响各种肾毒性药物的溶解度,造成某些药物在肾小管内沉积,如磺胺结晶。尿酸结晶等阻塞肾小  相似文献   

11.
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肾脏血流丰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积很大,近端小管细胞对多种药物兼有分泌和重吸收作用,肾脏髓质的逆流倍增机制使髓质和乳头部的药物浓度明显增高,肾脏排泄药物时,肾内多种酶的活性可被各种毒性物质抑制和灭活,以上肾脏解剖、生理特点,使肾脏对药物的毒性甚为敏感、易招致损害。由药物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损害并具有相应临床  相似文献   

12.
刘庆彦  史慧敏 《中原医刊》2006,33(22):81-82
随着用药范围的扩大,药物所致的肾脏损害日渐增多,因为肾脏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器官,肾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药物疗效和排泄,而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可对肾脏造成损害。据统计,20%的肾功能衰竭与药物肾毒性有关[1],所以了解和认识药物的肾毒性,对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和防治  相似文献   

13.
雷森云 《中原医刊》2003,30(3):45-46
临床上用药繁多 ,经口服或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等方法药物进入人体后 ,通过血液循环 ,经肝肾代谢 ,最终经肺、肾脏、皮肤、肠道排出体外。在此主要讨论临床药物对肾脏造成的损害 ,用药不慎及滥用可造成药物性急性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衰、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慢性肾衰、肾间质纤维化等。现分类论述如下。1 抗生素1 1 氨基糖甙类 :庆大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等 ,是对肾脏毒性最大的一类抗生素。它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多在用药第 5~ 7天开始发病 ,7~ 10天毒性最强 ,与剂量及种类有关。与危险因素有关。危险因素有 :①高龄病人…  相似文献   

14.
氨基甙类抗生素对肾脏毒性反应的临床观察南京长江油运公司职工医院(210000)吴云珍氨基甙类抗生素由于抗菌谱广,价格低廉.临床上较为常用。为了解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氨基甙类抗生素在治疗老年肺心病患者中对肾脏的毒性反应,我们观察了60例老年肺心病患...  相似文献   

15.
抗菌药物的肾毒性及其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菌药物的肾毒性及其合理应用胡全才作者单位: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245000许多抗菌药物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当抗菌药物大剂量或增加给药次数而且长期使用后,在肾脏组织内高浓度蓄积,引起毒副反应或显著增加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为确保抗菌药物对感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排泄的重要器官,水溶性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可以达到血药浓度的100倍,容易引起肾损害。主要有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以及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尿路阻塞引起的肾损害。 1 药物对肾的毒性机制 1.1 肾毒性药物的细胞毒作用:肾毒性药物可直接损害肾小管的细胞膜而造成肾脏损害,其细胞毒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肾脏在浓缩尿液时,由于逆流倍增的作用,肾髓质和乳头部药物浓度明显增高,易导致肾乳头坏死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有些药物能诱导细胞内的多种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等产生不稳定的过氧化…  相似文献   

17.
磺胺是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尤其在基层医疗单位中应用更广。磺胺药物的毒性作用,亦早为大家所熟知,然而由于应用中的疏忽或不慎,直到目前为止,仍有不少中毒病例发生。在磺胺药物的毒性作用中,最严重者当推急性溶血性贫血、颗粒白血球缺乏以及肾脏损害等三种,其中尤以肾脏损害为最常见。磺胺类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是属于一种下肾单位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般认为是由于磺胺药物本身对肾实质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例如磺胺嘧啶),及磺胺药物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抗生素和各种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日益增多,严重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BOnomini估计,肾功能衰竭20%与肾毒性药物有关[1]。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甚为重要。我科近年来确诊为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其中行肾活检3例),现报告如下并提出我们的诊断和治疗体会,以供同行参考。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肾脏是多种药物排泄和代谢的重要器官。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差,容易招致各种感染,当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主要由肾脏排泄的抗生素时,使用通常剂量即可在体内蓄积引起毒性反应,尤其在应用有肾毒性抗生素时更易发生。因此,在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生素时,应按照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给药方案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既可使抗菌治疗有效,又可确保安全,避免药物毒性反应的发生。作者调查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0月间15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为临床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庆大霉素毒性作用及防治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庆大霉素属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细菌 ,由于其抗菌谱广、疗效佳且费用低廉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庆大霉素的血清有效浓度与毒性浓度很相近 ,安全范围较小 ,因此在其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肾毒性和耳毒性屡有报道。肾毒性主要因为肾小管损伤导致急性肾衰竭 ,重症死亡病例还时有发生 ;耳毒性则引起感音神经性聋 ,重者导致患者终身失听 ;目前对感音神经性聋和急性肾衰竭的根本治疗仍然停留在支持疗法的水平上[1] 。因此 ,探索对庆大霉素肾毒性和耳毒性有拮抗和治疗作用的药物非常重要。1 庆大霉素毒性作用的机制  肾毒性和耳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