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孕产妇死亡(maternal mortality,MM),2018年最新颁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 版(ICD-11)沿用了之前ICD-10的定义,是指处在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 d 内死亡的妇女(但不包括由于意外或偶然原因导致的死亡)。全球每年孕产妇死亡约30万,大多发生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国家,是社会经济状况及妇幼保健工作极为敏感的指标,早已认为是保护妇女“人权”的指标之一[1-2]。新中国成立之初孕产妇死亡率为1500/10万,2018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8.3/10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在围产医学领域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是中国政府保护妇女“人权”的具体体现[3]。虽然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面,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201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已经下降到21.7/10万来看[1],近年来我们的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已然进入一个瓶颈期,如何进一步持续降低中国孕产妇死亡率,是我们每一位围产工作者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围产保健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围产保健对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作用.方法 对1980年1月~1997年12月在本院分娩者根据围产保健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并探讨有关因素,包括产前保健、高危妊娠及出生体重,统计各因素的特定围产儿死亡率.结果 1960年到1997年孕产妇死亡率从31.7/105降到16.1/105,死亡原因从产科因素转向内科合并症.围产儿死亡率从1980年的21.2‰降到1997年10.9‰.结论 围产保健可有效降低两个死亡率,两个死亡率不仅是评估围产保健效果的指标,而且是重要的信息反馈及决定措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围产医学在国际上逐步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七十年代末期引入我国.围产医学的研究目的是降低孕产妇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孕产妇及胎婴儿健康水平和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少生、优生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七十年代末期围产医学及围产保健工作很快在我国城市及农村蓬勃迅速的发展起来.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在众多围产医学、围产保健工作者的积极要求及倡导下,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于1988年4月24日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20年来,在中华医学会的领导和从事围产医学工作全体同道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围产医学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积极防治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但严重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研究的进展,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都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产后出血仍为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仍为当前产科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1984年21个省市孕产妇死亡率为48.8/10万,产科出血是第一位死因,占全部孕产妇死亡的45.4%。上海市1976年至1985年,10年内因产科出血死亡的产妇有110例,产后出血死亡者89例,占产科出血的80.9%。但其产后出血死亡率总趋势是逐年下降的,1976年产后出血死亡率为14.4/10万,1985年下降至1.3/10万,下降了90%,产妇因产后出血死亡在每年孕产妇死亡中的构成比也有下降趋势。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通过对1949~1988年40年孕产妇死亡的分析表明,直接产科原因引起孕产妇死亡者  相似文献   

5.
1996~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12,自引:2,他引:210  
目的 了解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主要死亡原因和变化特征。方法 在全国116个监测点,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1996-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农村与城市孕产妇死亡率差别及主要死亡原因。结果 (1)1996-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由63.9/10万下降到53.0/10万,下降幅度为17.1%;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由86.4/10万下降到67.2/10万,下降幅度为22.2%;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由29.2/10万下降到28.9/10万,下降幅度为1.0%。(2)全国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的前3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羊水栓塞,农村和城市的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略有差异。(3)1996-2000年全国和农村的产科出血死亡率分别下降33.8%和34.9%。结论 1996-2000年全国和农村的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城市孕产妇死亡率出现波动。全国和农村的产科出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不但是联合国千年目标,更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基本保障。经过近20年的努力,全球孕产妇死亡率已大幅下降,而中国在促进母婴健康方面更是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53.0/10万下降至34.2/10万,较上世纪90年代下降59%[1];1990-2007年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妇幼健康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核心指标持续改善,孕产妇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2020年分别降至16.9/10万和5.4/1000[1],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中国2030》提出战略目标:孕产妇死亡率在2030年降至12/10万[2],目前产后出血等阴道分娩并发症仍然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8.
远程监护技术在围产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胎儿医学的发展是围产医学有别于传统产科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胎儿监护技术的应用又是胎儿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围产医学的初期目标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中期目标是降低母婴病率及远期致残率 ,最终目标是提高人口素质。因此 ,对孕妇及胎儿、新生儿的监护十分重要。对于孕产妇的监护已有较系统的高危妊娠识别及处理制度。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已有大幅度下降 ,从解放前的 15 0 0 /10万降到 1989年的 94 7/10万 ,2 0 0 0年又降到 5 3 0 /10万。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已从先天畸形转为围产期缺氧 ,同时这也是远期婴儿病率及致残率的…  相似文献   

9.
围产医学是70年代以来形成的涉及多学科的一门新的科学.20年来围产医学领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胎儿宫内监测,胎儿宫内治疗,产时监护,产时处理方面有许多突破性进展.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已经形成,临床与保健的结合日益密切.围产医学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了母婴的健康水平,减少了残疾儿的出生,有利于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0.
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趋势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分析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趋势及其相关因素 ,以进一步加快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速度。 方法 对内蒙古、江西等 8个省的农村贫困地区共 2 32个县的孕产妇死亡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研究地区的平均孕产妇死亡率自 1995年至 2 0 0 0年下降了 5 1.33% ,下降明显 ,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趋势前中期较中后期下降幅度大 ;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速度与经济的增长速度、卫生经费投入的增加及住院分娩率、消毒接生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的增加有关。 结论 建议进一步提高孕产期保健和产科服务质量、改善交通通讯设施以加快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济宁市孕产妇保健状况,分析孕产妇死亡的各种构成因素,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对全市1990至2000年死亡的孕产妇在监测的基础上进行了回顾性(含漏报)检查,并对孕产妇死亡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35年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   总被引:112,自引:1,他引:112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迅速升高的原因及适应证的变化。方法:对35年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的适应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剖宫产新生儿死亡率、窒息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有下降。结论:剖宫产率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但围产儿死亡率的进一步降低要依赖整个围产医学的发展,不能仅依赖增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正>一代大师,中国妇产科学界泰斗,围产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中国围产保健之母,我们敬爱的医学界老前辈严仁英教授仙逝。严仁英教授作为医学家和科学家,医院的管理者和社会活动家,用她百年人生之路,在现代史上为中国妇女的健康事业留下了深深地足记。她开拓了中国围产医学领域,带领团队走向基层,通过大量的研究,根据中国国情,建立了国家三级妇幼保健网,并推动制定了围产保健内容:她提出的口服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预防出生缺陷,至今已成为围产保健的重要内容。使我国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大幅下降。她为中国母婴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严仁英教授胸襟广阔、高瞻远瞩、淡泊名利、团结协作。她密切关注学科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妇产科的优秀人才,她积极支持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的成立和建设,并以90岁高龄,坚持为妇产科研究生们  相似文献   

14.
一、围产医学的过去围产医学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学科,直到1967年“围产医学(Perinatal Medicine)”这个名词才诞生于德国.围产医学是在产科的基础上诞生的,在此之前产科医生的主要任务是保障母亲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而对于宫内胎儿,产科医生一无所知,直到胎儿娩出后才知道好坏或死活.提到围产医学,就要不可避免地提到德国的Erich Saling教授,他被称为“围产医学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围产医学这个名词,并于1967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围产医学会,即“德国围产学会”.1968年,他参与创立了第一个国际级围产医学会,即"欧洲围产医学会",并担任主席.2005年他又参与创立了“国际围产医学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Perinatal Medicine,IAPM),并担任主席至今.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2000年我市实施"两纲"即《博乐市妇女发展纲要》和《博乐市儿童发展纲要》,目标包括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要求降至80/10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城市90%,农村60%;住院分娩率达65%,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等在内的22项国家及省级指标,为按期完成指标,不断提高妇女生殖保健水平、围产保健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中心内容:与地域有关的妊娠相关问题利用产科大数据降低产科危重孕产妇病死率利用大数据——有的放矢防治地区和季节差异性产科疾病我国围产儿死亡率地区差异可能原因及产科处置对策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地区差异及对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相关问题我国胎儿医学现况与地域发展差异妊娠合并Rh D阴性血型致新生儿溶血防治建立围产医学数据库的意义产科模拟培训在改善围产儿结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心内容:与地域有关的妊娠相关问题利用产科大数据降低产科危重孕产妇病死率利用大数据——有的放矢防治地区和季节差异性产科疾病我国围产儿死亡率地区差异可能原因及产科处置对策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地区差异及对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相关问题我国胎儿医学现况与地域发展差异妊娠合并Rh D阴性血型致新生儿溶血防治建立围产医学数据库的意义产科模拟培训在改善围产儿结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201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已经从1990年的88.8/105下降到21.7/105,提前1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孕产妇死亡率差异已经基本消除,但是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的地区差异仍然非常明显,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仍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进一步缩小孕产妇死亡率的地区差异从而降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产科出血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1996-2000年我国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产科出血发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全国116个监测点,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我国1996-2000年孕产妇主要死因产科出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996-2000年我国产科出血死亡率由31.4/10万下降到20.8/10万,下降幅度为33.8%;农村由48.2/10万下降到31.4/10万,下降幅度为34.9%.我国产科出血死亡以产后出血死亡为主,占81.2%,其中胎盘滞留和宫缩乏力是主要原因.大多数农村产科出血病例在家中死亡.我国77.8%产后出血死亡发生于分娩后12h内.结论 1996-2000年全国和农村产科出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农村产科出血死亡率高于城市.预防产科出血的重点应放在产后出血,产后第1个12h是发生产后出血死亡的危险时期.  相似文献   

20.
截止2021年1月发布的全国妇幼健康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已从2000年的53/10万降到2019年的17.8/10万,其中产科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更是下降了85.6%,但产科出血仍然还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病因[1].2019年全国孕产妇主要死因构成比中,产科出血占16.9%[1],根据产前出血和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