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96~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12,自引:2,他引:210  
目的 了解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主要死亡原因和变化特征。方法 在全国116个监测点,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1996-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农村与城市孕产妇死亡率差别及主要死亡原因。结果 (1)1996-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由63.9/10万下降到53.0/10万,下降幅度为17.1%;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由86.4/10万下降到67.2/10万,下降幅度为22.2%;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由29.2/10万下降到28.9/10万,下降幅度为1.0%。(2)全国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的前3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羊水栓塞,农村和城市的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略有差异。(3)1996-2000年全国和农村的产科出血死亡率分别下降33.8%和34.9%。结论 1996-2000年全国和农村的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城市孕产妇死亡率出现波动。全国和农村的产科出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截止2018年的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已经从2000年的53/10万降至2018年的18.3/10万,其中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更是下降了接近80%,但产后出血依然还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2018年全国孕产妇主要死因构成比中,产科出血占23.2%[1],据此估算2018年我国因产后出血死亡的孕产妇就有约600人。产后出血发生率下降的同时,其内部的病因构成也在变迁,各主要出血原因占比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3.
截止2021年1月发布的全国妇幼健康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已从2000年的53/10万降到2019年的17.8/10万,其中产科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更是下降了85.6%,但产科出血仍然还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病因[1].2019年全国孕产妇主要死因构成比中,产科出血占16.9%[1],根据产前出血和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4.
产科出血病因的变化趋势及防治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1996年至200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统计,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53/10万。前3位的死亡原因分别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在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中,产科出血占50%~55%。值得欣慰的是,产科出血在孕产妇死亡构成比中,已从1996年的49.2%降至2000年的40.5%,产后出血仍在产科出血中占很大比例,但已从1996年的88.8%降至2000年的85.5%,其中产后2h的出血量占产后出血量的90%。因此,如何控制和进一步降低产科出血、尤其是产后出血的发生,仍需做出很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积极防治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但严重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研究的进展,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都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产后出血仍为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仍为当前产科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1984年21个省市孕产妇死亡率为48.8/10万,产科出血是第一位死因,占全部孕产妇死亡的45.4%。上海市1976年至1985年,10年内因产科出血死亡的产妇有110例,产后出血死亡者89例,占产科出血的80.9%。但其产后出血死亡率总趋势是逐年下降的,1976年产后出血死亡率为14.4/10万,1985年下降至1.3/10万,下降了90%,产妇因产后出血死亡在每年孕产妇死亡中的构成比也有下降趋势。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通过对1949~1988年40年孕产妇死亡的分析表明,直接产科原因引起孕产妇死亡者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2001-2010年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2001-2010年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2001年1月-2010年12月40例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病例、评审结果及WHO十二格表资料。结果①2001-2010年北京市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率由2003年的10.5/10万下降至2010年的0.6/10万,其中外来人口产后出血死亡率由2003年的22.7/10万下降至2010年的1.2/10万。②63.6%(21/33)的外来人口孕产妇在私人诊所或家中分娩;其中54.5%(18/33)无产前检查;死亡距分娩时间主要在产后12h内(69.7%,23/33);转诊延误(81.8%,27/33)明显。③7例北京户籍孕产妇中,6例在二、三级医院分娩;剖宫产、阴道分娩者各3例;5例产前检查6次以上;2例死亡距分娩时间在产后12h内,3例在产后1~42d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5例。④产后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及软产道损伤为主要因素(75.0%,30/40);产后出血发生时间集中在产后2h内,占97.5%(37/40),并集中在夜班、周末及节假日(80.0%,32/40);市级评审可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者占85.0%(34/40)。⑤北京户籍孕产妇死亡与医疗保健知识技能(6例)、态度(2例)、资源(3例)及管理(6例)因素有关;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主要与个人家庭知识技能(42.4%,14/33)、态度(66.7%,22/33)、资源(36.4%,12/33)、医疗保健知识技能(45.5%,15/33)及社会管理(54.5%,18/33)有关。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和软产道损伤。其发生时间集中在产后2h内,死亡时间集中在产后12h内。北京户籍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主要与医疗保健知识技能、态度、资源及管理有关;外来人口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主要与个人家庭知识技能、态度、资源及社会管理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扬州市1984年至1990年6月期间156例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分析如下.一、产科出血的死亡数占孕产妇死亡数的比例孕产妇死亡定为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不包括葡萄胎、计划生育手术及其他意外事件死亡者.1984~1990年6月,扬州市孕产妇死亡296例,其中产科出血死亡156例,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52.7%产科出血死亡占直接产科死亡人数221例的70.6%,与1984年全国性选点调查分析的资料相比,前者偏高(全国45.4%),后者相似(全国70.4%).二、产科出血死亡原因的构成及顺位表1 156例产科出血死亡原因构成及顺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济南市1991~2015年产后出血致孕产妇死亡的流行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差异性检验。结果:25年间济南市产后出血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77. 57%;死亡孕产妇主要为农村户籍(80. 77%);死在基层医院者逐年下降,死在区县级医院者逐年上升(P0. 05);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子宫破裂和前置胎盘,其中宫缩乏力占比最高(35. 90%)。结论:济南市产后出血致孕产妇死亡逐年下降;要重点关注农村户籍孕产妇,着重提升区县级医疗机构产科出血救治的技能培训,加强对宫缩乏力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9.
农村地区及基层医院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一个严重并发症 ,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尤其在我国农村地区 ,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从近年来我国监测的数据分析看来 ,农村死于产科出血的孕产妇死亡病例占全国死于产科出血病例的 80 0 %以上。1 目前农村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1 1 住院分娩率相对较低  2 0 0 1年的资料显示 ,农村地区的住院分娩率平均为 6 8 9%,有些贫困地区最低为 17%。在农村死亡的孕产妇中 ,有 40 0 %是在家中分娩的 ,其中 6 0 %是由无基本医学常识的家人和他人接生 ,这是造成产后出血发生率持续不降的主要原因。我国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 ,有些地…  相似文献   

10.
背带式缝合子宫捆绑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虽有下降,但产后出血在全国仍居产妇死亡的第1位.而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又居产后出血的首位.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降低产妇死亡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provided an insight into the behavior of sutures in the environment of fluid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friction could both increase or decrease with lubrication, depending upon the nature of the application. In tests on straight sutures, lubricants have generally led to an increase in friction. This was found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as well as in another study which measured friction in sutures soaked in serum. These results are explained on the basis that higher friction is expected to arise if the lubricant formed a multilayer film between the sliding surfaces. In this instance, the resistance to shear flow by the lubricant becomes the governing factor. On the other hand, if only a small amount of lubricant, such as a monolayer film, is present between surfaces, as expected within the structure of a snugged surgical knot, the lubricant may play the role of decreasing adhesion and, thus, friction.  相似文献   

17.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Qian J  Shi Y  Chen X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1):667-669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患者和病量资料。结果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腹胀、腹痛、异常阴道流血和流液。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癌14例,透明细胞癌2例,腺棘癌2例,浆液性腺癌1例,混合性卵巢上皮性癌6例,镜下均可见良性的异位子宫内膜向恶性移行的证据。临床分期为Ⅰ14例,Ⅱ期7例,Ⅲ期3例,Ⅳ期1例。治疗方法均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达77.7%。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的确切发生率难以估计,该病的治疗以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8.
Results of treatment of cancer of the breas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