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MSCT在儿童胰腺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CT明确诊断和手术探查(4例)及临床随访证实的18例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胰腺损伤患儿的CT表现并按损伤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胰腺损伤CT表现的直接征象有:胰腺肿大(7例),胰腺实质裂伤(5例),实质裂伤伴胰管断裂(2例),胰腺内出血/积液(5例).间接征象有:胰周被膜和肾周筋膜增厚(6例),小网膜囊、胰周及肾旁间隙出血/积液(10例),胰周及腹膜后炎性反应(3例),胰周假性囊肿(10例).合并肝、肾及十二指肠损伤各1例,脾损伤2例.Ⅰ级7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2例.结论 结合临床及外伤病史,MSCT检查对儿童胰腺损伤能作出正确诊断并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急性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闭合性胰腺损伤的CT征象.结果 本组21 例中胰头损伤5例,胰体尾部损伤16例.胰挫伤或挫裂伤11 例(11/21),占52.38 %,胰内血肿6 例(6/21),占28.57 %,胰腺横断4 例(4/21),占19.05 %.增强扫描门脉期对胰腺实质的损伤灶显示达100%.均未能直接显示胰管断裂征象.结论 CT检查对急性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胰腺损伤的CT诊断(附1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CT对闭合性腹部外伤所致胰腺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证实的闭合性腹部外伤所致胰腺损伤的CT征象。结果:15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所致胰腺损伤中,胰腺挫伤5例,胰腺完全性断裂6例,胰腺不完全性断裂1例,胰腺出血3例。胰腺内出血、水肿,胰腺增粗是胰腺挫伤的直接征象;胰腺外形不连续、平扫或增强时垂直胰腺长轴的低密度、线条状影是胰腺断裂的直接征象。胰周积液、网膜囊积血积液,肾前筋膜增厚,腹腔积液是胰腺损伤的间接征象。结论:CT检查对胰腺损伤的诊断价值较大,CT增强比平扫更能明确胰腺的断裂;CT检查对于主胰管的断裂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9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的螺旋CT资料。结果:急性胰隙炎主要表现为胰腺肿胀、胰腺密度减低、胰腺包膜增厚、胰外急性积液、蜂窝组织炎、假囊肿、脓肿以及其它合并症。结论:螺旋CT可以早期确诊急性胰腺炎,发现病因和诊断并发症,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胰腺损伤的MR征象,评价MRI在胰腺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伴胰腺损伤患者的MRI表现。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4-52岁,平均33.60±15.34岁。MRI检查用GE 1.5T超导全身磁共振机,相控阵列线圈,包括T_1WI、T_2WI及MRCP等序列。结果:胰腺损伤的MRI表现有:①胰腺肿大(2例);②胰腺断裂(4例);③主胰管断裂(4例);④胰腺内出血(1例);⑤胰周改变:5例均有胰周被膜和肾旁前筋膜增厚,胰周、肾旁间隙广泛积液;⑥假性囊肿形成(2例)。结论:胰腺损伤具有较特征的MR表现,结合临床,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及手术明确诊断的56例急性胰腺炎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3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3例;CT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胰周渗液、肾筋膜增厚。胰腺内低密度灶20例,假性囊肿形成6例,胆道结石28例。53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1例坏死型胰腺炎保守治疗痊愈,2例坏死型胰腺炎手术治疗痊愈。25例合并胆道结石者行腹腔镜手术。结论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是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撕裂伤的CT表现。方法:搜集18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胰腺撕裂伤病例资料,分析其CT平扫及增强表现。普通CT扫描层厚5mm,螺旋CT均行薄层多平面重组(MPR)。结果:胰腺内血肿3例,胰腺局限或弥漫性肿胀11例,网膜囊积液12例,胰周积液及左侧肾前筋膜增厚18例,平扫9例胰腺实质内可见低密度撕裂口,增强扫描所有病例胰腺实质内均可见低密度撕裂伤口,其中胰头5例,胰颈8例,胰腺体尾部5例。主胰管损伤CT诊断符合率70%。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2例。结论:胰腺撕裂伤有较特征性的CT表现,CT薄层增强扫描可准确诊断胰腺撕裂伤。CT对主胰管损伤的判断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少见腹膜后闭合性损伤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少见腹膜后损伤的CT表现。结果肾上腺血肿11例,伴有肾动脉闭塞2例,表现为肾动脉突然截断,以及"边缘征"。血肿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团块状高密度影,并有肾上腺周围组织损伤。胰腺断裂2例,表现为垂直于胰腺长轴的低密度影。结论CT是诊断腹膜后闭合性损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CT提示或诊断为阑尾炎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结果:15例CT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26例表现为右下腹或盆腔炎性改变(如周围脂肪密度增高、肠周积液、蜂窝织炎、脓肿、腔外气体、淋巴结肿大、相邻肠管增厚、阑尾结石或粪石);6例盲肠末端有局限性增厚;4例右侧腰大肌影模糊。结论:CT诊断急性阑尾炎有独到之处,能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闭合性腹部外伤性胰腺断裂的CT表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所致胰腺断裂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证实的闭合性腹部外伤性胰腺断裂患者的临床与CT检查资料。常规腹部CT平扫后,再行胰腺动脉期、胰腺期与延迟期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运用多平面重组(MPR)与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方法,强调薄层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结果胰颈断裂2例,胰尾断裂2例,胰头、体断裂各1例。主要CT表现:(1)胰腺血肿6例,血肿位于胰内或胰内外,平扫为高密度或稍高密度,三期动态增强均无强化。(2)胰腺裂口6例,裂口呈裂隙状、楔形或完全离断分离。动态增强后尤其在胰腺实质期,胰腺显著强化而裂口内血肿不强化,呈相对低密度,清晰地勾画出胰腺裂口。(3)对比剂外溢2例,增强动脉期在胰腺断裂处的血肿内开始出现点状、结节状很高密度的对比剂影;胰腺期范围扩大,呈池状,其密度与同层的腹主动脉的密度相似;延迟期其范围进一步扩大,但此时腹主动脉密度已显著下降,而血肿内溢出的对比剂仍呈高密度。(4)断裂远端主胰管扩张1例,呈扭曲扩张的低密度管状。(5)合并肝、脾、肾等多脏器挫裂伤4例。结论 胰腺断裂伤具有特征性CT表现;采用合理的扫描技术,并正确认识胰腺断裂的CT征象,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CT窗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窗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搜集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手术证实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像资料,由两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采取盲法进行软读片,同时采用常规腹部窗宽、窗位和适当调节窗宽、窗位技术观察胰腺周围改变,以胰周脂肪间隙混浊、胰周胰外积液、胰包膜掀起、肾前筋膜增厚等为阳性指征,将调节组中阳性率高于常规组的诊断结果分别与常规组进行配对χ2检验。结果经比较,窗宽100~200HU、窗位-60~-40HU组阳性率最高,且与常规组诊断结果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P<0.05)。结论在常规腹部窗宽、窗位的基础上适当缩窄窗宽、降低窗位进行观察,有利于发现急性胰腺炎胰腺周围的阳性征象,提高CT在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CT在胰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胰腺结核的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胰腺结核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胰腺结核表现为3型:(1)局灶型:9例,多位于胰头,表现为低密度肿块伴有周边或蜂房状强化;(2)多结节型:4例,胰腺内多发低密度病变,无强化或轻度强化,胰头病变明显,呈蜂房状强化;(3)弥漫型:1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边缘模糊。胰腺结核常伴有胰外结核。胰周淋巴结肿大9例,7例增强,呈花环状或环形强化;肝脏受累3例,脾脏受累4例,表现为肝、脾实质内低密度无强化病灶;胆管梗阻、结核性腹膜炎各3例。结论:胰腺结核CT表现多样,包括胰腺局灶性低密度肿块、多发低密度结节或弥漫性胰腺肿大,但最常见的表现是胰腺内局灶性蜂房状强化的肿块。低密度的胰周和门静脉周围淋巴结肿大伴周边环形强化以及其他播散结核灶是支持胰腺结核诊断的重要辅助征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胰腺损伤的CT表现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4年8月12例胰腺损伤的CT表现与手术及临床治疗效果对照,评价胰腺损伤的CT诊断价值。结果:胰腺损伤分为三型:Ⅰ型为胰腺轻度挫伤型;Ⅱ型为胰腺严重挫裂伤型(撕裂伤范围少于50%);Ⅲ型是胰腺撕裂伤合并胰管的损伤。结论:CT是诊断胰腺损伤的首选方法,正确认识CT表现并及时诊断,评估其损伤程度,有无合并多脏器损伤,为临床提供手术依据,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特点,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经CT诊断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及腹腔穿刺证实,全部病例均采用东软CT—C3000螺旋CT机进行检查。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表现为胰腺局限性或弥漫性肿胀,其中急性坏死型3例,占10%,急性水肿型27例,占90%。较早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表现为:腹膜病变、肾周间隙模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表现:胰腺实质内密度较低,增强扫描无强化,多为囊样低密度区域,胰腺外形增大,且为弥漫性;急性单纯水肿型胰腺炎的CT表现:①肾周筋膜增厚,增强后均匀强化。②胰腺轮廓清晰或模糊,渗出者明显。③胰腺密度正常或轻度减低。④胰腺体积局部或弥漫性增大。结论CT可以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判断预防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钝性胰腺断裂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钝性胰腺断裂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例钝性胰腺断裂伤的CT表现及其特点, 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胰颈断裂4例,胰头钩突断裂1例,胰体尾断裂1例.CT直接征象为胰腺断裂口,3例于断裂处呈现线条样或宽带状低密度影,与胰腺长轴接近垂直,平扫断裂口边界欠清,增强扫描断裂口边界清楚;3例在平扫上呈楔形不均匀高密度血肿表现.间接表现为创伤性急性胰腺炎:6例均见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及胰周积液(血)、网膜囊血肿3例、肾前筋膜增厚6例,腹腔积液5例,胃肠道积气4例,胰管轻度扩张2例;合并脾破裂及十二指肠损伤各1例.结论 CT是诊断钝性胰腺断裂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胰腺及肾上腺闭合性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所致胰腺及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特征,评价CT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胰腺及肾上腺损伤的临床与CT检查资料。结果:胰腺损伤19例,其中颈体部断裂11例,体尾交界部、胰头胰体部分断裂各3例,胰腺挫伤2例,主要表现为胰腺血肿,胰腺裂隙样或条状低密度影及外伤性胰腺炎改变。肾上腺损伤4例,均位于右侧,主要CT表现肾上腺区血肿,脂肪间隙模糊,其内可见条状高密度影。合并多脏器损伤8例。结论:CT能较准确的反映胰腺及肾上腺的损伤病理解剖改变,特别是胰腺断裂等重症患者,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肾前筋膜增厚的CT表现在鉴别胰腺炎与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临床及CT复查证实为胰腺炎的肾前筋膜增厚征象,并与25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癌的CT表现对照。胰腺炎中43例及25例胰腺癌做平扫加增强,20例胰腺炎仅做平扫。结果:胰腺炎组肾前筋膜增厚59例(占93%),其中急性胰腺炎肾前筋膜增厚49例(占98%),慢性胰腺炎肾前筋膜增厚10例(占77%)。胰腺癌25例中,1例肾前筋膜增厚,占4%。结论:肾前筋膜增厚的征象对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胰疾病CT及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胰疾病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胰疾病的CT和MRI表现,其中21例行CT平扫及增强,9例行MRI平扫、增强以及MRCP。结果: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CT及MRI表现壶腹周围含液气囊性病灶。MRCP表现为十二指肠内侧间壶腹部突出高信号囊性病灶。25例患者中合并胆胰病变CT和/或MRI表现为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结石13例,胆管扩张及壁增厚强化8例,胰腺肿胀3例,胰周脂肪层模糊4例及渗出2例,肾前筋膜增厚5例,胰管串珠样扩张2例。结论:CT及MR能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同时显示胆胰疾病引起胆管及胰腺形态学改变,有助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胰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胰腺炎的CT特征及其CT检查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单纯水肿型胰腺炎43例(占74.1%),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5例(占25.9%)。儿童胰腺炎CT表现包括:①胰腺本身改变:胰腺局部或弥漫性增大46例(占79.3%),密度改变18例(占31%),胰腺断裂2例(占3.4%),胰腺包膜掀起6例(占10.3%)。②胰外改变:主要为胰外积液,共38例占(65.5%)。胰外积液中以肾旁前间隙积液最多,有30例(占51.7%),小网膜囊积液次之,为26例(占44.8%)。③并发症:包括假性囊肿14例(占24.1%)、脓肿1例(占1.7%)等。结论:儿童胰腺炎胰腺坏死的发生率低,并发假性囊肿、脓肿较少,但胰外积液的发生率高。CT对儿童胰腺炎的诊断、病情监测、治疗评估等都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阴囊闭合性损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阴囊、睾丸闭合性损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急性阴囊闭合性损伤 9例 ,作CT横断面平扫检查。结果 阴囊闭合性损伤CT表现为 :阴囊肿大 7例 ;肉膜增厚模糊 9例 ;鞘膜腔积液 4例 ;睾丸肿大、实质内出血 8例 ;睾丸白膜破裂 5例、白膜下血肿 2例 ;阴囊隔肿胀偏移 7例。结论 用CT横断面平扫检查急性阴囊闭合性损伤病人是一种精确诊断睾丸及其被膜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