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九七七年版一部收载紫石英,称其原矿物为萤石(Fluorite),主要成分为氟化钙(CaF_2)。”功效为“镇静安神,温肝肾,用于心悸易惊,虚喘。目前商品药材紫石英,除个别地区外,亦均用萤石矿物,这似乎已成定论。但《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温中……延年”。《本草纲目》称:“紫石英上能镇心,重以去怯也;下能益肝,湿以去枯也。心主血,肝藏血,其性暖而补,故心神不安,肝血不足女子血海虚寒不孕者宜之”。缪希雍《本草经疏》更称  相似文献   

2.
《灵枢·海论》说:“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这一句,历代医家注释多含糊其词,使后人费解,笔者结合临床,述一隅之见。“有余”、“不足”的含义,根据《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马莳注:“有余者,邪气有余而实也;不足者,正气不足而虚也。”“血海有余”,多指邪入血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运用推拿“摩、揉、震”三种手法,临床治疗虚寒性胃痛,疗效显著。虚寒性胃痛以患者具备胃痛隐隐,喜暖喜按,泛吐清水,或兼有手足不温,神疲乏力,便溏,舌淡苔白,脉软弱等体征。排除其他胃  相似文献   

4.
紫石英妇科临床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光荣  尤昭玲 《新中医》2004,36(7):71-72
紫石英,又名氟石、萤石。为氟化物类矿物萤石的矿石,昧甘,归心、肺、肾经。具镇心安神、温肺暖宫功效。《神农本草经》载:“紫石英,气味甘,温,无毒。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本草纲目》云:“紫石英,手少阴、足厥阴血分药也,上能镇心.重以去怯也。下能益肝,湿以去枯也。心主血,肝藏血,其性暖而补.故心神不安,肝血不足,及女子血海虚寒不孕者宜之。”《本草便读》也说:“温营血而润养,可通奇脉,镇冲气之上升。”因本品重可镇怯,有镇惊定风之效;温可祛寒,除血海积冷之疴.故为女科要药,临床应用时有如下配伍用法。  相似文献   

5.
李君玲  苗文红 《陕西中医》2005,26(5):423-423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婴幼儿虚寒型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参苓白术散化裁方(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砂仁、薏仁、干姜、附子、车前子等),配合小儿暖脐膏(乌药、白芷、小茴香、丁香、肉桂等)敷贴,治疗婴幼儿虚寒型腹泻47例。结果:总有效率93.62%。提示本法有健脾温中,化湿止泻功效。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通报》2010,(2):22-22
<正>1.髓海:指脑。髓上能于脑。《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故脑为髓海。2.血海:指冲脉。《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王冰注:"冲为血海指肝脏。《素问·五脏生成篇》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  相似文献   

7.
笔者近几年来用针刺治疗荨麻疹38例,痊愈36例,复发2例。介绍如下: 取穴:曲池,风池,足三里,血海(均双穴)。腰部以上病变者针曲池,风池。配穴:血海。腰以下病变针足三里,血海。全身性病变针曲池,足三里,血海,风池,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强刺激。典型病例:例一、郝××,男,36岁,77年10月30月就诊,自述半月前全身皮肤骤然  相似文献   

8.
马×,女,24岁,1992年12月31日就诊。10余年来每逢冬季天冷则双手背、足背、膝部等处皮肤出现红色皮疹及红斑,洗冷水后加重,夜间搔痒明显,直至天气转暖方渐消。经上海××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寒冷性红斑。迭经西药内服外用均无效。取双侧血海穴,直刺1寸许,进针得气后行大幅度提插捻转泻法,有强烈酸胀感。留针30分钟。当晚痒感明显减轻,2天后斑疹已基本消退。继针血海(泻法)、足三里(泻法)、三阴交(平补平泻法)以巩固疗效。至今2周余,即使洗冷水后手背斑疹搔痒亦未再出现。10余年之疾,仅针治2次取效。针刺血海治疗寒冷性红斑$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  相似文献   

9.
吴茱萸汤为仲景一首名方,具有暖肝温胃、降逆止呕之功。其临床运用的基本病机为肝经虚寒。无论何病何症,只要辨证为此病机,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且临床效果显著。并举验案3则,生动体现了异病同治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0.
<正> 旋覆花汤治妇人半产漏下见于《金匮·妇人杂病篇》,曰:“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方以旋覆花、葱、新绛三味组成。此条历来视为悬案,尤在泾渭该汤“殊与虚寒之旨不和”,《医宗金鉴》断其“必是错简”,中医院校统编教材则将此条作为存疑,附列篇末。余以为此条理法方药贯通一气,并无相悖之处。理由如次: 一、半产漏下有瘀血:该汤在《金匮·血痹虚劳篇》中复出,以其证属虚寒相搏,故将其归入虚劳之中。血之畅通,须阳之温煦,气之鼓荡。今证属虚寒,则血凝涩而为瘀血,故仲景将虚劳与血痹合为一篇,寓意深矣。诚如张锡纯所云:“虚劳者必血痹,而血痹之甚未有不虚劳者”。妇人半产漏下既属虚劳,则挟有瘀血当属无疑。二、旋覆花汤旨在活血通脉:该汤复见于《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篇》以治肝着。何谓肝着?尤氏曰:“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故名肝着。”既为  相似文献   

11.
毛凤仙教授论治不孕症经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毛教授将不孕症的主要病机归之为冲任气血失调、血海不足、肾气虚衰、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胞宫虚寒等,其中以精血衰少、肝郁气滞为要,与肝肾两脏关系密切,故治疗多从肝肾入手,以自拟促排卵汤治疗。  相似文献   

12.
慢性腹泻大多与脾虚有关。久泻伤脾,脾虚则生湿,湿困脾阳;或脾虚及肾,以至脾肾阳虚。这是慢性久泻的最常见病机。笔者体会治疗慢性腹泻,附子、黄连、白(苍)术是必不可少的药物。首先附子大辛大热,能温阳暖中,逐寒除湿,治脏寒之久泻最为适宜。有些顽固性久泻、虚寒泻患  相似文献   

13.
吴茱萸汤加味治疗虚寒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虚寒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接触较多,经过多年经验总结,发现对于此类患者理中汤类方疗效较差,而用吴茱萸汤加味治疗疗效较好,兹简介如下。1 辨证要点胃院部隐痛,时隐痛、时剧痛、饥饿作痛,得热食痛缓,子时尤甚,喜暖喜按,喂凉,恶心欲呕,吞酸嘈杂,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面色白无华,舌质淡白,脉象虚弱。甚者或见口凉甚,头痛难忍,呕吐频剧,烦躁欲死。2 证候分析脾胃虚寒,纳食不多,运化迟缓,故有时隐痛;虚寒较甚,寒邪内寇,则时有剧痛,得暖得按则寒气稍散,故疼痛可见减轻。子时为阴气最盛而阳气…  相似文献   

14.
《灵枢·海伦》为专论人体水谷、气、血、髓等精气汇聚部位及其病变与治疗的重要篇章,对后世针灸治疗学的发展及脑为“无神之府”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影响.该将在论述“血海”病变时指出“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血海不足,则常想其身小”。历代对其所述症状多从正常精神状态下之躯体感受方面解释,如《黄帝内经太素》曰:“血多脉盛,故神想见身大也。”《类经)注云:“形以血充,放血有余则常想其身大—…·血不足则常想其身小。”现代一些校注亦多与上述观点相同,如《灵担经校释》指出“血海有余,常自觉身体庞大……血海不足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拔罐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66例患者针刺取关元、血海、地机、三阴交、太溪为主穴,并根据辨证配穴;对虚寒证型,关元、水道采用艾条灸10 min、拔罐15 min;对实证,关元、水道不施灸,只拔罐15 min。每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痛经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66/66),一般2~6次治愈,针灸5~30 min痛经可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针灸配合拔罐是治疗原发性痛经较好的疗法,能很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6.
温经汤出自《妇人大全良方》,原方主治血海虚寒,血气凝滞证之痛经,属于西医学原发性痛经的范畴。瘀为本病的病机关键,辩证应分虚实两类,本病病位在子宫、冲任,以气滞、寒凝导致"不通则痛"或是以气血虚弱,肝肾亏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因此,其治疗应在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基础上酌加疏肝行气、温补肝肾等药物,更应结合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7.
晓倪  建辉 《家庭中医药》2006,13(2):20-20
1.尿量增多指小便清长量多,畏寒喜暖,属虚寒证;口渴,多饮,多尿,消瘦,属消渴病。  相似文献   

18.
<正> 在临床治疗上,我们经常应用苏合香丸治疗虚寒性胃痛、胸腔胀痛、泛吐清水,喜按喜暖的病人,在服药后,即能起到药到痛止的效果;对于“气厥”的病人,服用本方,亦能达到复苏神志的作用;对于妇女的痛经,则有独特的作用。有一次,治疗一个严重的痛经病人,当时患者小腹疼痛,手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痛得不能静卧,在床上翻滚,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首先描述革脉的是张仲景[1],<伤寒论>说:"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2].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治疗幼儿虚寒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虚寒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妈咪爱、开塞露等)治疗,治疗组则给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及跟踪1年后回访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推拿治疗虚寒性便秘疗效显著,患儿更容易接受,且能避免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