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圳市南山区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掌握南山区餐饮单位的餐饮具卫生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深圳市南山区182间大、中、小型餐饮单位,参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1994),使用纸片法对随机抽取的1 314件餐具进行检测。结果餐具的总合格率为71.08%,大、中、小型餐饮单位消毒的餐具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小型餐饮单位集中式消毒餐具合格率明显高于餐饮单位自行消毒餐具合格率。大、中型餐饮单位的餐具均能采取消毒措施,有较好的洗消和保洁手段,而仅59.57%的小型餐饮单位对餐具采用了消毒措施。结论南山区大、中型餐饮单位消毒措施完善,消毒效果良好;小型餐饮单位餐具消毒、保洁设施不健全,方法不正确,有待改进;集中式消毒的小餐具合格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交城县餐饮业餐具消毒状况,为规范全县餐饮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将大、中、小型饭店集中式消毒餐具与非集中式消毒餐具及小型饭店、小吃摊点的各类餐具采样检测,评价消毒效果。结果:小型饭店、小吃摊点餐具消毒合格率为34.0%,大中型饭店餐具合格率为48.1%,集中式消毒餐具合格率为49.3%,非集中式消毒餐具合格率为47.5%。结论:交城县餐饮餐具消毒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大对餐饮餐具消毒效果的监督、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乐亭县2011年餐饮单位餐具消毒的现状和监测结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餐饮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辖区内餐饮单位的餐饮具,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对抽取的餐饮具样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大型餐饮单位餐饮具合格率为92.9%,中型餐饮单位合格率为80.8%,小型餐饮单位(小吃店、快餐店、饮食摊)合格率为67.8%。不同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温蒸汽消毒效果最好,电子消毒柜的效果次之,药物消毒的效果最差。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餐饮具消毒卫生知识的宣传,强化餐饮单位负责人对餐饮具安全卫生的意识,并加大卫生监督监测频次,以提高餐饮具消毒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惠阳区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的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制订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2006年对惠阳区620间餐饮业和185闯集体食堂的餐具进行监测,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按卫生部“餐(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共抽检餐具9050价,总合格率为81.22%,其中餐饮业餐具消毒合格率(78.09%)低于集体食堂(95.65%);大、中、小型餐饮单位餐具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7.46%、78.26%、56.81%。热力消毒的合格率(96.20%)高于药物消毒(61.29%),3组数据统计学差异均有意义(P〈0.01)。结论餐(饮)具消毒方式首推热力消毒方法,重点加强小规模餐饮单位餐具消毒的监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海口市幼儿机构各类环境消毒效果。方法 依照《消毒技术规范》^[1]进行采样及检测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结果 对7所公立幼儿园消毒效果连续三年监测结果为:1998年监测68份,合格59份,合格率为86.8%,1999年监测119份,合格83份,合格率为69,7%,2000年监测142份,合格117份,合格率为82.4%,其中餐具合格率最高(97.3%),空气合格率(87.5%),物体表面合格率最低(60.1%)。结论 幼儿园消毒效果不佳,应加大消毒工作技术指导和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巴州和静县餐饮业餐具消毒状况,加强餐饮具消毒工作及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为进一步规范餐饮单位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1994的规定,采用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对县城及辖区内各类大、中、小型餐馆,进行餐具消毒后的待用餐具随机抽样监测.结果2007—2011共检测各类餐饮单位1237户,餐饮具7892份,合格5037份,餐具总合格率63.82﹪.不同类型餐具合格率不同,盘类和碗类合格率低,碟类和杯类合格率较高.结论加大对中小型餐馆监管力度,培训卫生消毒知识,加强餐饮单位的餐具消毒监测及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高餐具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泉州市饮食业餐具卫生状况,为餐具卫生监督及卫生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对全市各类餐饮单位进行卫生监测检验,按国家标准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07-2009年共抽检各类餐饮单位757户次,合格614户次,合格率81.1%;共检测餐具7 652件,合格7 231件,合格率94.5%;不同餐饮单位餐具合格率为:四星级以上酒店97.2%、三星级以下酒店91.5%、单位食堂94.7%、大型餐饮单位98.2%、个体饮食店87.8%;不同类别餐具合格率为:杯类和其他类较高(97.1%和99.2%),碗类、筷类、汤匙(勺)类、碟盘类分别为92.9%、92.6%、92.4%、90.9%。结论 2007-2009年不同餐(饮)具间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别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个体饮食店的合格率最低。  相似文献   

8.
赖新梅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583-1584
目的了解海口市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状况。方法随机抽检150家餐饮单位(海口市直管40家,龙华区35家,美兰区30家,琼山区30家,秀英区15家)餐饮具消毒效果,每家抽检餐饮具6份,检验项目为大肠菌群,依据《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结果150家中全部合格的单位98家,合格率65.33%;900份餐饮具中,合格份数668件,合格率74.22%。2006年抽检的100家中,合格的单位14家,合格率14.00%;1000份餐饮具中,合格份数648件,合格率50.10%。结论海口市餐饮具监测结果显示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卫生行政部门应继续加强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效果的监督监测,确保餐饮具的消毒效果,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通市某区近几年餐饮机构及学校食堂餐具的消毒卫生状况,正确评价消毒效果水平,为今后相关场所的卫生监督监测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根据《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1994相关规定,对2010-2014年南通市某区辖区内餐饮机构及学校食堂消毒餐具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共检测样品5675份,各年度合格率分别为67.42%、72.39%、78.37%、82.57%、87.39%,总合格率为77.11%。其中大、中型餐饮机构合格率为77.91%,小型餐饮机构合格率为72.46%,学校食堂合格率为75.22%;不同种类餐具合格率中合格率最高的是碗类,最低的是其他类;春冬季餐具合格率高于夏秋季的合格率。结论 2010-2014年南通市某区餐饮机构及学校食堂餐具检测合格率逐年上升,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后应加大卫生监督的执法力度,全面提高辖区内餐饮机构及学校食堂的卫生水平,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宝安区餐饮业餐具消毒的安全性,为进一步制订和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2000—2003年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法对区内餐饮企业餐具中大肠菌群进行检测,同时对餐饮业中对餐具消毒结果有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4年共检测餐具59943份,总合格率为80.3%,其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中、小餐饮单位调查的餐具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3.5%、82.0%和65.5%,其差别有显著性;不同的餐具种类其消毒的合格率也不同,杯子的合格率最高,盘子的合格率最低;餐饮企业采用的消毒方法不同,其餐具的合格率也有所不同。结论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餐饮业餐具消毒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加强中、小型餐饮单位餐具消毒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饮食行业的卫生管理,提高餐具消毒质量,2002年度对调兵山市各种不同类型的饮食单位的餐具进行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来源于2002年度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季报表及餐具检验结果报告单,样品来源于调兵山市直辖的429家餐饮单位,大小餐具及用具共5383份。1.2 方法 用纸片法。采用专用的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评价标准参照GB14934—94《餐(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判定。2 结果2.1 餐具质量监测合格率 对429家餐饮单位的5383份各类样品监测,合格3048份,总合格率为56.7%,见表1。  相似文献   

12.
林冠  马永忠  俞准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2171-2171
目的了解海口市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状况,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方法随机抽检100家餐饮具单位。每家抽检餐饮具10份,检验项目为大肠杆菌,餐饮具消毒效果检测按《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结果全部合格的单位14家,不合格86家,合格率14%;1000份餐饮具中,合格份数501件,合格率50.1%。结论餐饮具消毒合格率较低,卫生部门应加强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效果的监督监测,确保餐饮具的消毒效果,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市餐饮业食(饮)具的消毒效果,为今后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2006年我市部分餐饮单位非一次性食(饮)具碗、盘、茶杯、酒杯等样品,检测大肠菌群。结果2004年~2006年总合格率为71.4%,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型餐饮单位合格率高、小型餐饮单位合格率低;第四季度最高,第三季度最低;酒杯最高,碗最低。结论食(饮)具合格率低,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公用餐具消毒效果。方法:对不同单位,品种,消毒方法,存放时间及方法的餐具6205件采用检测纸片粘贴法检测大肠菌群,监测其合格率。结果:合格3893件(62.74%)。除不同品种餐具间无明显差异外,不同单位,消毒方法,存放时间及方法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议采用煮沸,蒸汽及化学消毒方法当日消毒,并有保洁措施,同时加强卫生监督宣传和监测力度,以便提高餐具消毒合格率。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加强对饮业的卫生监督管理以适应人们对餐饮业卫生的越来越高的要求 ,近几年来 ,本站对全市餐饮业用具开展了定期的消毒效果监测 ,现将2 0 0 2年全市各餐饮单位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样品采集于本市 183家餐饮单位 ,大小餐具及用具共 342 1份。1.2 方法 采用专用的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法。评价标准参照GB14 934- 94《餐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判定。2 结果2 .1 餐具质量总合格率 对 183家餐饮单位的 342 1份各类餐具样品监测 :合格的为 2 2 80份 ,总合格率为6 6 .6 %。见表 1。从表上我们可以看出 ,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大肠菌群纸片法对餐具消毒效果进行监测。方法:用大肠菌群纸片对餐具进行采样,然后置于37℃培养15—18小时。结果:共采集690份餐具样品。合格360份,合格率52.2%。结论:用大肠菌群纸片法监测餐具消毒效果,操作简单,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焦作市2009年餐饮业餐具抽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轶军 《医学动物防制》2010,(6):547-547,549
目的掌握焦作市餐饮业餐饮具消毒情况,为加强餐饮具消毒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家GBl4934-1994卫生标准,2009年共采集248个大、中、小型餐饮单位的餐饮具,使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检测其消毒效果。结果共监测餐饮具样本2580件,合格1828件,合格率为70.85%。小型餐饮单位餐饮具的消毒合格率最低,第三季度抽检的餐饮具消毒合格率最低,学校餐厅与单位食堂的餐饮具消毒效果好于社会餐饮单位。结论加强对中、小型餐厅的监督执法力度,抓住夏季这个重点季节,抓好关键环节,把好餐具消毒卫生关,加强媒体宣传曝光措施,严格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解姜堰市乡镇餐饮单位公共餐具消毒质量。方法 对240家不同类型餐饮单位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 餐厅规模越大,餐具消毒设施越完善、餐具消毒效果也越好,餐具消毒合格率就越高;小餐具合格率较高,大餐具合格率较低;小型餐厅、摊点使用化学药物消毒较多,消毒效果不稳定。结论 卫生监督部门在餐饮业开业前审查时,要求餐具消毒设施完善及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曾茂林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41-1541,1544
目的为了解佛山市饮食业餐具消毒合格率情况,探索加强卫生管理良策。方法收集佛山市(含各区)1994~2004年餐具检测报表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11年来检测餐具941086份,合格797847份。平均合格率为84.78%。其中1994~1999年检测311929份,平均合格率为81.30%。市直辖单位检测62497份。合格率93.71%,区辖单位检测249432份,合格率78.19%,。市辖单位与区辖单位的监测合格率比较,市辖明显高于区辖(P〈0.01);2000-2004年检测629157份,平均合格率为86.50%,1994-1999年与2000-2004年比较,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1)。结论佛山市1994-2004年餐具检测结果表明,市辖单位合格率高于区辖单位。2000-2004年时段比1994-1999年时段的合格率为高,这与卫生管理措施和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掌握和了解我县餐饮业实施量化分解管理后公用餐具卫生质量,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方法 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法,对我县200平方米以上饮食业餐具采样监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鸡东县2010年公用餐具共监测923份,合格776份,合格率94.07%.其中A、B级和C级饮食业餐具合格率分别为100%、92.8%、80.09 %.结论 该县餐饮业公共用具消毒效果和卫生状况有所提高,其中以C级餐饮业卫生状况为差.必须严格加强食具消毒工作,加强管理,加大监督力度,全面落实消毒和卫生管理制度,改进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