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冠心病作为全球范围内重大高发疾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众多研究表明,miRNA及DNA甲基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章检索了近5年中药复方或有效成分治疗冠心病的相关文献,系统综述了miRNA及DNA甲基化的异常表达与冠心病发展的关系:其中miRNA与调节炎症反应、脂质代谢异常及心肌损伤等机制密切相关,而中药可通过直接或间接调节相关miRNA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DNA甲基化异常与冠心病炎症反应、脂质代谢异常及血管损伤等重要病理机制相关,中药可通过对全DNA甲基化及特定DNA甲基化的调节发挥治疗冠心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程长、致残率高,且发病机制和病因目前不明确。DNA甲基化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之一,近些年成为PD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全基因组甲基化调控、易感基因甲基化调控、线粒体DNA甲基化调控、环境因素导致DNA甲基化调控等方面对DNA甲基化调控与PD相关性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研究PD的发病机制、开发PD的新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乳腺癌耐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microRNA ( miRNA)作为乳腺癌耐药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可能通过药物转运、DNA修复、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乳腺癌干细胞等方面调控乳腺癌耐药。靶向调节miRNA的异常表达,恢复miRNA正常的调控功能,可能为治疗乳腺癌的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短链RNA,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多种调节作用。甲基化是从基因组层面研究RNA转录调控的重要领域,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和沉默,与肿瘤、衰老等许多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miRNA甲基化异常可以调控miRNA的表达,并影响其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是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键信号,这为进一步研究肝细胞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和探索有价值的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miRNA与肿瘤——表观遗传学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microRNA(miRNA)在基因转录后调控中的作用,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已日益受到重视.表观遗传学是研究"没有DNA序列变化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改变"的学科.miRNA与表观遗传修饰的关系可理解为包含miRNA调控的RNA修饰属于广义的表观遗传修饰的范畴;作为表观遗传修饰手段的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本身很可能是对miRNA水平进行调控的机制之一.对miRNA表达谱及功能的分析显示,一些miRNA标志物与肿瘤的诊断、分期、进展、预后及对治疗的反应性密切相关,从而为肿瘤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周娜 《医学综述》2012,18(11):1732-1734
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改变,如DNA甲基化。表观遗传可以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影响正常的基因表型,与包括糖尿病在内的许多人类疾病患病相关。此外,MicroRNA(miRNA)作为单链的18~25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使本已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更为错综复杂。通过探讨基因表达两个关键的后续过程:DNA甲基化和miRNA表达,进一步阐述表观遗传学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超重和肥胖可以引起多种疾病,肥胖的形成与白色脂肪细胞内能量过度蓄积密切相关。人体内的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可以通过适应性产热消耗能量而减轻肥胖,这两类脂肪细胞的分化调控尚在研究中。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中的组蛋白H3的第4、9和27位氨基酸残基的甲基化和(或)去甲基化的一部分修饰酶及其催化产物与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密切相关。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可能成为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杨莉莉  李英花 《医学综述》2012,(21):3541-3544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造血系统增生性疾病,是造血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于某一阶段发生分化阻滞、凋亡障碍和恶性增殖的疾病。目前研究证实,DNA甲基化和miRNA表达水平异常在ALL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研究DNA甲基化和miRNA的异常表达与ALL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关系,可以指导ALL患者个体化治疗,并在基因水平上对ALL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目前已沦为女性身上普遍的肿瘤,但至今人类还是没有找到具体的发病机制。表观遗传,很多情况下均和肿瘤发展直接挂钩。作为癌症中的一类,表观遗传同样也会影响乳腺癌。表观遗传进程中,DNA甲基化担任关键的角色。近些年,生物学开始将miRNA作为研究领域的主流。探讨miRNA和DNA甲基转移酶(Dnmts)之间的关联,或可对临床诊治肿瘤找到有效的分子标志物,确定科学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该疾病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核心内容,受遗传、环境共同影响,可对传统遗传学不能回答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目前相关研究也证实某些基因的低甲基化或高甲基化状态与抑郁障碍的发病可能具有密切的联系,将会为抑郁障碍的诊治提供新的靶点及方向。本文回顾了既往研究,明确了DNA甲基化水平与抑郁障碍相关的基因,对抑郁障碍的DNA甲基化调控机制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深入研究冠心病的致病机理,采取有效预防及治疗措施,对延长人口寿命、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几千年的实践证明,祖国传统医学对治疗冠心病具有副作用小、标本并治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长足进步,治疗冠心病的单味药、复方、辨证论治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基础研究和临床大样本循证医学研究均表明中医药对防治冠心病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年来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以及中医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辨证治疗等方面的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陈潮 《中国病案》2010,11(10):24-24,23
探讨冠心病与三焦的关系,从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及部位而言探讨与冠心病的中医病机,从而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出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温胆汤对冠心病痰浊血瘀证动物模型血清IL-6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和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近似冠心病痰浊血瘀证动物模型,将家兔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即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加味温胆汤治疗14 d,采用ELISA法观察加味温胆汤对冠心病痰浊血瘀证动物血清IL-6水平的影响。结果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可改善家兔血液流变学变化,抑制血清IL-6水平。结论加味温胆汤能够改善家兔血液流变学变化,抑制血清IL-6水平,能够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冠心病痰浊血瘀证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出"血浊"理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当分为3个过程:即正气亏虚当为发病之本,血浊不清为致病之渐,痰瘀痹阻当为发病之标,而气滞、寒凝、过劳等多为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其病理性质当为本虚标实证。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提出了"治本不忘其虚,治渐不离其浊,治标不外痰瘀"的治疗大法,同时强调针对患者的体质、诱发因素等方面,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上述理论的提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使疾病治疗的重心大大前移。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纪华  贺敏  黄仁彬 《医学综述》2007,13(2):141-143
从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功能、抗血栓形成、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黏稠度、抗氧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降低炎性反应等方面对中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揭示中药治疗可改善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多个不良因素,具有多方面多靶点发挥作用的优点。因此,中药治疗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方法,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随着社会生活状态的改变,脂质代谢异常高发,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治疗成为了人民关注的棘手问题,综述近5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新进展。方法:大量查阅近5年的相关文献资料及治疗指南。结果:分别从中药、中成药及其他外治法论述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论:中医药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多项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在相当部分与精神和心理疾病的症状相重叠,即心血管疾病经常与精神和心理疾病共存,这使得单一的治疗很难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引起了近年来的医学界对于心脏和心理双重疾病的关注,即双心疾病。然而我国传统医学从整体出发,倡导"形神结合"的概念,认为心的形态和功能与心理密切相关,更贴近目前双心疾病的理念。但是目前大多数临床心脏病专家由于专业的限制性,多不具备诊断和治疗双心疾病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以及大多数患者在心理上对精神科就诊具有抵抗性,这使得"双心疾病"在临床诊疗上面临困难。为探索"双心疾病"的临床特点,我国的有关学者已经开展过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均比较支持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状况失常相伴而生的观点,印证了"双心疾病"存在的真实状况。在该类型疾病的临床诊治方面,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和思路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诊疗理念和方式方面的多重差异,如何将中西医治疗"双心疾病"的优势进行融合以提高临床的诊疗能力和精准度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临床关于"双心疾病"诊疗方面的相关进展,在本文中将针对"双心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思路和具体的措施等进行综述,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痰瘀互阻证在各种疾病中所占比例逐渐升高,中医所谓"怪病多痰","百病皆由痰作祟",久病多瘀,痰瘀合病已成为临床许多病症之症结,冠心病、动脉硬化、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中痰瘀均占有重要地位,而西医病理中阐述的自由基损伤与中医病机所谓痰瘀致病息息相关,活血化痰中药及以活血化痰为主要功效的中药复方药效的发挥更被证实与清除自由基作用密切相关。通过论证痰瘀与自由基的关系及其活血化痰药清除自由基在相关疾病治疗中作用,为活血化痰治则在多种痰瘀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古籍中并无冠心病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归属于中医学"胸痹"、"心悸"等范畴。从古至今对冠心病的病机争论不休,有认为痰瘀致病,有认为邪毒致病等等不一而论。张艳教授凭借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以及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提出冠心病的病机关键为心气虚,治疗中以益气养心为主,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