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目的 加强对压疮的预防性管理,有效地降低压疮的发生.方法 建立完善的压疮预防管理制度,采用压疮评估工具筛选高危患者,并对高危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实施压疮预防管理前后压疮高危者年压疮发生率.结果 2010年压疮高危者年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2009年,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对压疮高危患者实施压疮预防管理,能有效地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压疮预防指南临床应用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对指导和规范护士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在住院期间有压疮发生危险的成人患者11808例进行观察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共2081例为对照组,按照<医疗护理常规>第4版中的预防压疮常规实施护理;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共9727例为观察组,按照2009年出版的<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实施护理.观察两组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例数及压疮分期.结果 两组院内获得性压疮例数和Ⅲ期压疮发生数有显著差异.结论 <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和压疮严重度,规范护士预防压疮的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3.
持续压疮危险预警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持续压疮危险预警管理效果,以便更有效地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压疮评估工具筛选高危患者,警示护士、患者及家属,采取压疮预防措施等,连续两年进行压疮预警管理,比较预警管理前后压疮高危者年压疮发生率.结果 2008年高危者年压疮发生率为35.07%,2009年发生率为15.02%,2009年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2008年,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实施压疮危险预警管理,能有效地降低压疮发生率,对压疮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伤口护理品质圈管理在临床预防压疮动态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7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上报护理部伤口护理管理组的发生压疮高危病人共997例作为研究组,实施危机值报告制度与管理方法前(2008年7月~2009年6月)上报到护理部的发生压疮高危病人47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压疮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高危病人非预期压疮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70%;研究组带入压疮愈合率为29.53%,对照组为12.8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提高品质管理,能在临床压疮预防及治疗方面起到较好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5.
实时全程监控在压疮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压疮资料的计算机数据库,研究压疮防控中实时全程监控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全院预报压疮及带入压疮患者,进行实时全程监控管理,并与2000年1月~2002年12月相关资料比较,观察难免压疮发生率及带入压疮好转率。结果2003年1月~2005年12月难免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院外带入压疮好转率明显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实时全程监控有助于压疮高危患者难免压疮的预防以及压疮患者的痊愈,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更有利于对压疮的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卧床患者家属实施压疮风险教育,探讨患者居家期间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干部病区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住院的卧床患者107例,其中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的50例为对照组,2010年2月至8月的57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根据Braden压疮风险评分及对陪护者压疮知识的调查结果,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并指导家属和陪护者遵照实施;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指导。出院后随访2个月,观察2组患者压疮预防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3例(5.3%),对照组发生12例(24.0%),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再入院4例中2例发生压疮,对照组7例再入院患者中6例发生压疮。结论对患者家属及陪护进行必要压疮风险教育可有效预防卧床患者居家期间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1-12月收治的50例(50处)压疮患者分成传统治疗组(传统组)和水胶体敷料治疗组(治疗组)各25例(25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的者压疮愈合情况和压疮护理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压疮的治愈率达100%,传统组患者压疮的治愈率仅有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压疮的护理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治疗压疮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茶油外涂防治卧床病人摩擦红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12月Bra-den压疮风险评估得分14分以下有可能发生摩擦红斑的大小便失禁的卧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预防1组采用生茶油外涂,预防2组采用爽身粉外擦,比较摩擦红斑发生情况;将2010年1月—12月由院外带入或院内发生摩擦红斑的大小便失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1组应用生茶油外涂,治疗2组应用烫疮油外涂,观察两组病人局部组织止痛、消肿及红斑愈合时间。[结果]预防1组摩擦红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预防2组(P<0.01);治疗1组局部组织止痛、消肿及红斑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治疗2组(P<0.01)。[结论]对大小便失禁的卧床病人应用食用生茶油外涂可预防摩擦红斑的发生,并可有效地治疗摩擦红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透明贴早期干预在不可避免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6月申报不可避免压疮患者30例为观察组,在实施常规压疮预防措施基础上,使用康惠尔透明贴进行早期干预.选择2009年1月-2010年3月申报不可避免压疮患者3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压疮预防措施.比较两组的压疮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透明贴早期干预结合常规压疮预防措施,可降低不可避免压疮的实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raden压疮风险护理记录单在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本科收治的卧床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2月~2011年2月50例卧床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防压疮护理,试验组采用Braden压疮风险护理记录单对卧床患者评估评分后实施防压疮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raden压疮风险护理记录单的使用能有效降低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保障卧床患者的皮肤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腔镜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中护理关键点质控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6例腔镜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对照组)的术中护理质量缺陷点,包括低体温、压疮、器械管理及配合不佳;对进行相同手术的58例患者(观察组)的术中护理进行改进。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体温降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患者和手术医生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体温更为平稳(P0.01),无压疮(P0.01)和深静脉血栓(P0.05),观察组的患者和手术医生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腔镜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中进行护理关键点的质量控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低体温、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有效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对2009--2010年收治的65岁以上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与实施常规护理患者(2008年)进行对比,比较跌倒发生率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2009年与2008年同比下降了0.93‰,2010年与2008年同比下降了0.8‰;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009年比2008年提高了3.9%,2010年比2008年提高了3.8%;实施预见性护理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方案在术中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集合有循证基础的护理措施,参考对手术室护士术中压疮的问卷调查和技能考核结果,制定术中压疮六步防护策略,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相关知识、集束干预方案培训与督导。选择集束干预方案实施后的800例手术患者为实验组,实施前的800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效果比较,并对78名手术室护士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8名护士的知信度分值和技能考核成绩在集束干预方案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中压疮发生率为1.6%,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手术体位及手术时间压疮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制定并应用术中压疮集束干预方案,通过持续教育及过程管理,可提高护士的压疮防护意识及能力,有效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及实施方法。方法以手术压疮防护为主题,运用现场调查、数据统计、脑力激荡、评估打分等方法围绕主题实施品管圈的各项步骤,并将改进前、后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由改善前的5.29%降至1.12%,手术压疮评估失误率由改进前的3.85%降至改进后的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无形成果确认中圈员在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幸福感、品管手法等8项内容的自评中改进后的评分均高于改进前。结论品管圈的实施,规范了手术压疮风险的评估、告知以及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手术压疮防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某医院大规模集成化护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护理部与信息中心合作开发了护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入院评估率93.0%,住院评估率96.O%,压疮风险评估率95.0%,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率98.0%,导管滑脱评估率95.0%,自理能力评估率96.0%,均高于实施前的78.0%,75.0%,71.0%,83.0%,80.0%,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074,15.686,10.286,13.885,20.411,17.786;P〈0.05);实施风险管理后护士对工作满意度为(95.14±0.46)分,患者满意度(96.17±2.03)分,均高于实施前的(82.13±1.78),(84.10±4.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9.92,23.20;P〈0.05)。结论护理信息系统应用于风险管理,有利于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ICU压疮全程衔接预防管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压疮预防管理模式,有效降低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率。方法:2011年开始采用植入预防为主的压疮管理理念,2012年建立多科合作模式。结果:2011年至2012年与2010年相比,在收治患者危重程度没有降低的情况下(P〉O.05),2011年、2012年压疮发生率下降(P〈O.01)。结论:危重患者压疮管理重在预防,建立住院期间多科合作模式可有效降低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护理临床实习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蓉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8):578-579,591
目的 提高护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带教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实验组开展护理临床实习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临床实习层级管理制度和加强组织管理,注重对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实施临床带教的规范化管理,开展对临床实习效果评价,完善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压疮小型电动中药液涂抹护理仪的设计制作及在临床上应用的的效果。方法选择压疮评分12—14分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常规基础预防护理措施结合仪器应用,以压疮发生率及自制皮肤舒适度量表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0,预防压疮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8.0%,有效率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5);实验组皮肤舒适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皮肤舒适度6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20.48,P〈0.05)。结论仪器能有效预防压疮,提高患者皮肤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临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将外科住院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 n=468)和观察组( n=4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后,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由9.40%降低为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49,P<0.01);患者满意度由(85.2±5.9)分提高至(98.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45,P<0.01)。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到外科护理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