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动脉时辰化疗在治疗大肠癌肝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动脉时辰化疗及动脉恒速化疗,观察其临床副反应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重度恶心呕吐和肝功能损害发生的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脉时辰化疗较恒速化疗副反应降低,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动脉时辰化疗较常规动脉恒速化疗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DukesD期直肠癌造瘘术后行区域动脉介入时辰灌注化疗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探索治疗晚期直肠癌的新途径。方法29例DukesD期直肠癌患者,行横结肠造瘘术后随机分A,B两组,A组15例用FFL方案行区域动脉介入时辰灌注化疗,多通道程控时辰输液泵连续给药,B组14例常规化疗组。结果A组有效率(CR PR)为66.7%,B组为2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对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均较B组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区域动脉介入时辰灌注化疗作为一种新的给药方式对DukesD期直肠癌造瘘术后进行化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较低的毒副反应;同时尚有待更多病例、更长时间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观察DukesD期直肠癌造瘘术后行区域动脉介入时辰灌注化疗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探索治疗晚期直肠癌的新途径。方法 29例DukesD期直肠癌患者,行横结肠造瘘术后随机分A、B两组,A组15例用FFL方案行区域动脉介入时辰灌注化疗,多通道程控时辰输液泵连续给药, B组14例常规化疗组。结果 A组有效率(CR + PR)为66.7%,B组为28.5%,A组与 B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01 ),A组对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均较B组轻,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区域动脉介入时辰灌注化疗作为一种新的给药方式对DukesD期直肠癌造瘘术后进行化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较低的毒副反应;同时尚有待更多病例、更长时间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时辰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时辰化疗和常规化疗组.时辰化疗组29例,采用G P方案并按时辰调节给药速度;常规化疗组31例予G P方案常规化疗,对两组病例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常规化疗组与时辰化疗组疗效无明显差异,而毒副反应时辰化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采用时辰给药方式,虽然未能提高疗效,但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史曦凯  黄齐明  尹晓玲  谭永红  蔡蓉 《重庆医学》2011,40(15):1525-1527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氟脲嘧啶时辰给药方法与常规化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方法将4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时辰化疗组(23例)和常规化疗组(19例),两组用药剂量治疗周期均相同。时辰化疗组用药给药时间为奥沙利铂10∶00~16∶00,亚叶酸钙22∶00~24∶00;氟尿嘧啶(5-FU)24∶00~10∶00。常规化疗组所用药物及剂量同时辰化疗组,用药时间:奥沙利铂9∶00~12∶00,亚叶酸钙12∶00~14∶00,5-FU 14∶00~18∶00。结果时辰化疗组有效率47.8%,常规化疗组有效率3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辰化疗组感觉神经异常、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发生率分别为39.1%、21.7%、17.4%和21.7%,常规化疗组为57.9%、31.6%、26.3%、3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辰化疗组近期疗效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且毒副反应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郝鲁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049-3051
目的:对比观察CAP方案时辰化疗与常规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对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时辰化疗组及常规化疗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不同,但用药剂量及化疗周期相同,并对患者的睡眠、饮食等各方面给予护理。结果:时辰化疗组38例,完全缓解率及总缓解率分别为18.4%(7/38)及57.9%(22/38);常规化疗组34例,分别为2.9%(1/34)及32.3%(11/3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辰化疗组Ⅱ度以上的白细胞毒性、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5.8%(6/38)、23.7%(9/38),而常规化疗组分别为52.9%(18/34)、67.6%(23/3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用CAP方案时辰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高、毒副反应小,明显优于常规化疗,且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在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与常规化疗模式相比,时辰化疗在疗效、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上是否具有优越性. 方法 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3月,6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时辰化疗组31例予NP方案时辰化疗,NVB 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17∶00.DDP总量80mg/m 2静脉滴注第1~3天,14∶00~18∶00AM;常规化疗组30例予NP方案常规化疗,9∶00~12∶00.每例完成2周期化疗评价疗效.结果 时辰化疗组有效率(CR+PR)为58.1%(18/31),常规化疗组有效率为43.3 %(13/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时辰化疗组较常规化疗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升高率在时辰化疗组为 70.9%,常规化疗组为46.7%,时辰化疗组KPS评分均高于常规化疗组(P<0.05). 结论 采用NP方案时辰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高于常规化疗,毒副反应明显小于常规化疗,且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具有优势,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不同化疗方案对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胃癌肝转移患者依据自愿选择治疗方案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动脉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与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00%、47.92%,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74.00%、52.08%,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理想(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均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功受损、白细胞减少,经采取对症措施后症状均得以缓解。结论:给予胃癌肝转移患者采取动脉灌注化疗可有效提高其疗效与生存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顺铂(DDP)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时辰化疗与常规化疗在同时期化疗应用过程中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药物的药效峰值时间给药,顺铂于6pm用药,羟基喜树碱于4pm用药;将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时辰化疗组(CC组)27例,常规化疗组(RC组)23例。结果观察组中CR率18.5%(CR PR)66.7%,对照组中CR率8.7%,(CR PR)39.1%。两组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顺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时辰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的治疗的效果较好,毒副反应较低,给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6):56-58
目的探讨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HAIC)在全身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8月入院治疗的全身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98例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全身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HAIC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对毒副反应、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采用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2周期后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用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2个周期后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肝脏毒性、腹泻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2个周期无瘤生存率、40个月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用于全身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化疗方案时辰给药方法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粟世勇 《右江医学》2004,32(6):545-546
目的 比较时辰给药方法与常规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方法 时辰化疗组用药为环磷酰胺 (CTX)给药时间 10am ,阿霉素 (ADM)给药时间 7am ,5 氟尿嘧啶 ( 5 Fu)给药时间 4pm ,常规化疗组所用药物及剂量同时辰化疗组 ,用药时间在正常上班时间 ( 10am~ 5pm) ,结果 时辰化疗组完全缓解率 (CR) 2 8% ,有效率 (RR) 88% ,常规化疗组CR 4% ,RR 5 6% ,两组R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时辰化疗组白细胞下降率 3 6% ,胃肠道反应率 44 % ,脱发发生率 76% ,常规化疗组白细胞下降率 92 % ,胃肠道反应率 92 % ,脱发发生率 10 0 %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时辰化疗组近期疗效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 ,且毒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时辰化疗28例疗效及毒副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小东  林志雄 《海南医学》2004,15(7):104-104,103
目的观察抗肿瘤新药盖诺(NVB)加顺铂(DDP)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普通组及时辰化疗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1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时辰化疗组按药物最佳时辰用药,盖诺(NVB)选择4PM用药,顺铂(DDP)选择6AM用药。一组为普通化疗组用药剂量与时辰组相同但时间安排在正常时间8AM-5PM,完成6周期及以上化疗者评价化疗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时辰化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化疗组。两组病人均无恶化病例,时辰化疗组毒付反应较普通化疗组低,尤其是白细胞下降显著减少。结论NVB联合DDP时辰化疗治疗乳腺癌具有较高疗效、毒性反应少等特点,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术前肝动脉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预防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术前肝动脉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PHRAIC)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作用。方法将22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PHRAIC组(110例)和对照组(112例),两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术后化疗和随访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HRAIC组术前7d予以肝动脉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氟脱氧尿苷(FUDR)+丝裂霉素(MMC)+奥沙利铂],对照组则直接接受手术治疗,两组术后均常规接受全身静脉化疗。随访术后3年的肝转移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以及中位生存期。结果PHRAIC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期结直肠癌PHRAIC组和对照组的3年肝转移率、3年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7%和28.3%(P=0.01)、82.3%和58.7%(P<0.05)、87.7%和75.7%(P<0.05)以及40个月±5个月和36个月±3个月(P=0.03);对于Ⅲ期结直肠患者,术前采用PHRAIC可降低术后肝转移的风险55%、术后转移复发风险57%。对于Ⅱ期患者,术前PHRAIC作用不明显。结论术前肝动脉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Ⅲ期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消化道肿瘤腹腔内复发和肝转移 ,是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的难题 ,为探讨切实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对 40例消化道肿瘤行卡铂、5 Fu、腹腔内灌注 ,与 40例单用静脉化疗相比较。腹腔化疗组 5a复发率 (32 5 % )明显低于静脉化疗组(6 0 % ) ;5a生存率 (72 5 % )明显高于静脉化疗组 (42 5 % )。腹腔化疗组全身毒副反应明显低于静脉化疗组。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消化道肿瘤腹腔内复发及肝转移的预防和治疗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射频热疗联合化疗药物,根据不同病种选择不同用药方案,5次/周,电脑实时测温温度控制在40~43℃,并维持45~60min。对照组30例仅采用化疗药物治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KP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和治疗相关的主要副反应分别为消化道症状和白细胞减少,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射频热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消化道肿瘤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了部分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富血供肝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癌患者,行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后超选择肿瘤血管灌注化疗药物和超液态碘油栓塞治疗,间隔4~6周重复治疗,共行365次化疗栓塞治疗。按照WHO实体瘤的疗效标准,根据随访结果,分析近期疗效和转移后生存率。结果96例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癌患者中,肝动脉造影表现多血供者41例(42.7%),少血供者55例(57.3%);临床疗效:总有效率(CR+PR)为84.37%(81/96),CR为18.75%(18/96),PR为65.62%(63/96);对其中符合随访条件的65例患者按6、12、24个月随访,中位生存期14.95个月,6个月生存率98.46%(64/65),12个月生存率67.69%(44/65),24个月生存率18.46%(12/65);并将原发肿瘤切除者26例和原发肿瘤未切除者39例分2组统计分析,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6、12.7个月。按6、12、24个月随访结果,生存率分别为100.0%、84.6%、30.8%和97.4%、56.4%、10.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的有效方法,同时应积极控制原发肿瘤,尤其尽可能地行原发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并栓塞方法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并发症及生存期。方法治疗组38例病人采用介入法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E),对照组24例采用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结果介入栓塞化疗组有效率为84·2%,介入灌注化疗组有效率为37·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介入栓塞化疗组病人6、12和24个月生存期分别为94·7%、64·5%和41·7%,而介入化疗灌注化疗组分别为58·3%、31·8%和15·0%。结论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是结肠癌肝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无论是疗效还是生存期,介入化疗并栓塞方法均优于灌注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甲地孕酮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醋酸甲地孕酮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毒副反应、疗效。方法:82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按入院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MA与化疗联用方案,即口服MA160mg,2次/d,用药1d~7d;B组40例,采用单独化疗方案。化疗方案采用以5-Fu为基础常规方案。结果:两组客观有效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临床获益率CB(CR+PR+SD)分别为76.2%、50.0%,A组比B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甲地孕酮联合化疗能够改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方便经济、副作用小,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介入治疗是治疗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我们从2000年8月~2003年10月,在肝动脉插管介入化疗同时联合皮下药盒内灌注抗癌中药爱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同期单纯肝动脉插管介入化疗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疗效及毒付反应的发生率,现比较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54例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B超、CT、MR I、血AFP及部分病理(肝穿刺、手术证实)等综合手段确诊为晚期肝癌,其中男46例,女8例,中位年龄47岁(28~72岁),原发性肝癌45~例,胃癌肝转移4例,结肠癌肝转移3例,食道癌肝转移1例,肺癌肝转移1例。卡氏评分50~80分,中位评分60分。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8),两组性别、年龄、远处转移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1.2治疗方法观察组:先行肝动脉置管皮下泵,经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化疗用药为阿霉素(50~80 mg)+丝裂霉素(10 mg)+顺氯氨铂(40~60 mg)(或5-氟脲嘧啶1.0 g)+碘油(8~20 m l),化疗后第二日经皮下药泵予爱迪50 m l溶于生理盐水250 m l动脉灌注,第1天至第15天,...  相似文献   

20.
诺维本联合顺铂时辰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诺维本联合顺铂时辰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随机将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时辰组和对照组,时辰组采用诺维本联合顺铂进行时辰化疗,对照组采用诺维本联合顺铂进行常规方法化疗,对两组病例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时辰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诺维本联合顺铂时辰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