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位主要在心,却与脾胃密切相关。笔者总结了郑洪新教授对"心胃相济""心胃同病""心胃同治"的独到见解,以"胃络通心"理论为基础,重视"胃腑"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强调"心胃同治"重在调和心与脾胃之气血,擅于运用益心和胃、调气活血结合化痰、滋阴等法,创立丹参百合瓜蒌汤,通补兼施,标本兼顾,而达到治疗心绞痛的目的,对冠心病病因病机认识的深化,治疗思路与方法的拓宽和创新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吾师储浩然教授系安徽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师从马骏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30年,擅治脾胃病、单纯型肥胖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现将储师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如下。治脾胃以健脾运胃为基储老师认为,全身精、气、血、津液的化生,都依赖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消化食物,转输精微。若脾失健运,导致胃纳不振,而胃气失和,也会导致脾运失常,可出现纳少脘痞、腹胀泄泻等  相似文献   

3.
不寐历代医家多从“心”论治,胡珂教授临床诊疗中发现很多失眠患者常伴随有脾胃症状,而在治疗调脾胃的同时,睡眠得到极大改善。本文总结胡珂教授临证应用“升脾降胃法”诊疗不寐的经验研究,探讨脾胃升降失常导致不寐的机理,以求完善不寐的治疗之法,开拓不寐的临床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赵文鼎副主任医师系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师承教育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工作30余载,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尤其在《伤寒论》方面造诣颇深。现就导师临床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脾胃的主要特点1.1润燥寒温适调,气血平和"脾为胃行其津液……脾为湿土之脏,故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脾与胃分别为阴土和阳土,脾喜温燥,胃喜润燥。如胃寒则造成人体中虚寒,进而造  相似文献   

5.
正甘淳教授是江西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经验丰富,他治疗脾胃病从肝论治,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甘淳教授,获益匪浅。现将甘淳教授诊治脾胃病经验介绍如下:1擅长从肝论治脾胃病中医认为气为百病之首,气之乱为各脏腑乱之先,而肝气疏泄正常与否决定着人体气机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6.
<正>王平生主任医师是镇江市名中医,从医四十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精于脾胃病诊治,自创"胃安1号方"、"胃安2号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明显,先后获得句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他辨证思路独特,处方严谨不杂,临床擅长使用仲景方药,疗效显著。今将笔者随诊时所录的半夏泻心汤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姜树民,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名中医,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先后从师于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国家级名医周学文教授数载,颇得恩师真传,并对各类疾病有独到的见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姜树民教授从事消化病研究30余年,善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善于治疗脾胃病。吾有幸拜入姜师门下,随诊于旁,现试将姜树民教授应用"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指导治疗相  相似文献   

8.
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从事中医临床60多年,在处治内科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中医理论方面有很多创见与发挥。作者从和解表里、通达内外;降阳和阴、消痞散结;潜阳和阴、以期其平;和煦肝木、调理脾胃等四个方面,对徐经世教授临床运用"和法"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刘健教授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方法从病名、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综合治疗等方面探讨和分析刘健教授诊治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特色。结果刘健教授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从中医"燥痹"论治,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津液不布。治疗原则以滋阴清热,健脾化湿,活血通络。选方用药强调培土制水,培土生金。结论刘健教授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儿科名家宋明锁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40余年,经验丰富。他初步创立了"从脾论治小儿杂病"的学术体系,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渐总结、订立儿科调脾系列方剂8首。调脾和中汤为上述调脾8方中和法方剂的代表,此方主治脾胃失调、虚实夹杂之证,临床应用广泛。此方不仅可治疗小儿脾胃系统疾病,适当化  相似文献   

11.
李学军教授针对脾胃病的病机特点,结合自身近三十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调平归源法”治疗脾胃病。“调平归源法”旨在通过“调阴阳,调脏腑,调气血,调虚实,调寒热,调升降”而取得“后天之本得固,气血生化有源”之疗效目的,广泛应用于脾胃病临床治疗。论文从调平归源法的理论依据、内涵与临证心悟等方面来阐述李教授运用调平归源法治疗呃逆病之临床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2.
<正>"益气清毒法"是当代名老中医熊墨年教授集百家之所长,总结40余年临床治疗肿瘤经验所创立。益气强调从脾胃入手,以清补为主;清毒旨在清癌毒,祛六邪。对肿瘤的治疗熊老主张辨证论治,提出"辨脏腑定病位,辨虚实定攻补,辨病因病机定治法"的观点,用之肿瘤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孙志教授泻胃补脾针法联合毫火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导师跟诊及研究临床案例,将孙志教授泻胃补脾针法联合毫火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思路、临床选穴规律及具体操作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消渴病痹症”范畴,孙志教授根据30余年临床经验概括其病机为“胃强脾弱、营卫不和、脉络痹阻”,认为治疗本病应标本兼顾。泻胃补脾针法以通腑泄热、健脾益气,调节脾胃升降的功能;配合毫火针“温通”之力,以激发体内阳气,驱除阴寒,调和营卫,并增强经络对气血的营运与推动作用。从而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结论:孙志教授运用泻胃补脾针法联合毫火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独到,疗效显著,具有指导意义,其治疗思路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14.
黄明河,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深圳市名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深圳市中医院原内科主任,从事内科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40  相似文献   

15.
王寅教授从事针灸临床30余年,对于失眠症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经验。王教授治疗失眠常从调理中焦脾胃入手,临证常以中脘、章门、期门为主穴随症加减,使气机调畅,脏腑阴阳平衡,脾胃得调则夜寐安,临床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6.
介绍黄柳向教授运用益气健脾,柔肝理气,化痰祛瘀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经验。黄教授认为,胃癌前病变的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即脾胃亏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为标;治疗当以益气健脾,柔肝理气,化痰祛瘀为法。临床上采用莪蚕健胃方加减治疗,对胃癌前病变的阻断与逆转效果确切,并附典型案例1则。  相似文献   

17.
<正>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该病腹痛多为周期性,且节律性较强,临床上还可出现泛酸、嗳气、上腹部局限性压痛以及神经功能证候群等。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本病病机复杂,以脾胃失和、脾胃失养、肝胃不和为主。常规的西医治疗具有治疗时间过长、临床疗效欠佳的  相似文献   

18.
高荣林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他继承了路志正、董德懋两位老中医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注重调理脾胃,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跟随高老师出诊,整理高荣林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方——调中安神汤.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调中安神汤治疗痰热扰心失眠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潘军  何镔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0):861-863
何镔主任中医师从医30余年,师从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江苏省中医院单兆伟教授,尽得薪传,获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安徽省优秀中医学科学术带头人称号.临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与辨体质相统一,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擅长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炎症性肠病、脾胃相关疾病等疑难病的诊治,响誉周边外埠省市.  相似文献   

20.
正江一平,江西省名中医,从医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擅治脾胃、肝胆疾病,辨证精细,立法谨守病机,遣方用药独具匠心。江一平教授认为肝失疏泄乃胃脘痛的起始病因,在临床上重视从肝论治胃脘痛,临证予四逆散、逍遥散、一贯煎合金铃子散分治肝胃气滞、肝郁胃虚、肝胃阴虚三型,获得较好疗效。笔者有幸师从江教授,获益良多。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