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胆汤是一首古代名方,现代被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显著。文章结合王有鹏教授以温胆汤加减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婴幼儿湿疹为例,深入分析该方治疗不同疾病的病因病机和处方化裁精华,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维特点,并进一步说明了导师王有鹏教授运用温胆汤之"分消走泄"法在防治儿科疾病方面的独树一帜,每收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2.
小柴胡汤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其作为“和法”的代表方,以其疗效显著、理论独特,受到中医学者及临床医家的青睐。并因其制方巧妙、功能独特、适用广泛,成为现代经方研究的热点。李燕宁教授为山东省名老中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应用小柴胡汤深得堂奥、屡有显效。李燕宁教授即善用《伤寒论》小柴胡汤条文,又善于分析临床各类疾病病机,实践中强调治病应抓主症,并详察病因病机实情而随证加减衍化,方能灵活用之。基于李燕宁教授临床案例,对李燕宁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加减及其合方治疗各种疑难疾病案例观察,分析小柴胡汤临床应用病因病机、加减及合方运用,为扩展小柴胡汤加减临床应用及疗效提供经验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皮持衡教授,现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中医。皮持衡教授专注于中医临床研究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医内科和儿科疾病诊治,尤其对肾系病证,形成了自己的以中医药为主体的独特治疗风格。学术上,皮持衡教授"循古拓今","师宗不泥古","博采众长","古为今用",提出了治疗慢性肾病以"脾肾为本"的理论、慢性肾病病机"虚、湿、瘀、浊"论和治法交替"间者并行,甚者独行"论,谨守中  相似文献   

4.
<正>骨质疏松症,于临床观之,不但其病因复杂,病机亦头绪纷繁~([1])。近人有以"肾虚",有以"脾虚",有以"肝郁",其治理之法多以补肾、健脾、柔肝为主,皆有所创获~([2-4])。韩明向教授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韩教授辛勤耕耘于中医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60余载,对中医内分泌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辨治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一般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使用保护粘膜制剂等措施来治疗食管溃疡病,虽然症状得以暂时缓解,但是病情极易复发,如何根治该病一直都是众多学者们所研究探索的问题。吾师姜树民教授从医数十载,临床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继承创新两位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和周学文教授的学术思想,对中医治疗溃疡病之遣方用药见解独到,以内痈论治再配合外科之“消、托、补”三法,每每投药精当,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6.
李乾构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研究生导师、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院长),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李教授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已40余年,精通中医基础理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肝胆疾病、胃肠疾病和男科病,疗效显著,是全国著名的中医脾胃专家.李乾构教授在继承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治病主张健脾和胃、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主编有多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先后获得部级、市级、局级科研成果奖10项,多次应邀赴德国、日本、荷兰、印尼、菲律宾、台湾等地进行讲学和义诊,受到各界的好评.本人有幸随师应诊,现将其对四君子汤的灵活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道宗,安徽省合肥市人,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和安徽省中医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和针灸临床、教学、科研40载,主张"治病必须先辨证",擅长针药并用治疗疑难杂症,提出"四时皆有土"之说。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运动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刘健教授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方法从病名、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综合治疗等方面探讨和分析刘健教授诊治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特色。结果刘健教授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从中医"燥痹"论治,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津液不布。治疗原则以滋阴清热,健脾化湿,活血通络。选方用药强调培土制水,培土生金。结论刘健教授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不同体质的人对相应的某些疾病具有易感性。功能性便秘又称单纯性便秘、习惯性便秘。该病以排便困难、排便周期延长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便秘病"范围。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尚存在药物依赖、复发率较高等问题,因此针对个体的便秘疗法有待推广。该文结合中医对便秘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以及中医体质学说相关理论对不同体质的认识,以期通过体质辨别、体质调理更好地指导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邱明义教授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邱老治疗脱发,依中医"治未病"之思想,倡"秋病夏治"之医理,辨证论治,疗效较佳。笔者有幸随侍学习,兹整理如下。病因病机与治疗原则脱发以头发大量脱落或稀疏或局部形成脱发斑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中医病、证、症结合论治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证、症"是中医在疾病认识上3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统一于中医疾病的诊断,而辨病、辨证和辨症是3个不同诊断层次上的中医诊断概念,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辨症论治则是3个不同中医诊断层次在治疗上的体现.随着西医学的不断渗透和临床实践的深入,现代中医在继承传统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辨症论治的同时,对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辨症论治有了较大发展,病、证、症结合论治在现代中医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大成就.现不揣浅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江西中医学院何晓晖教授、主任中医师是江西省名中医及第三、四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脾胃病研究数十年,理论上颇有建树,临床经验丰富,疗效确切。他应用"衡法"治疗脾胃病,经验独到,所创立的"调胃八方"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本文旨在探讨何晓辉教授"调胃八方"在临床实践中的一系列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夏翔教授对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和见解,并总结了夏翔教授临证常用药对的处方经验。夏翔教授认为,过敏性疾病的中医病机不外乎内因与外因,内因为禀赋不足、卫表不固,外因为感受风邪,致气血运行失调、阴阳失衡。以益气扶正、祛风散邪为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4.
谷云飞教授认为克罗恩肛瘘病位在大肠,与肝、心、脾、胃、小肠密切相关,病性为本虚标实,病理因素主要是湿、热、痰、瘀,总体病机主要是由湿热瘀毒、阻滞中焦、肠腑受损所致.该病病程较长,易于反复,病机亦随病情进展而变化,谷云飞教授从医三十余年,在克罗恩肛瘘病的治疗上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多年来的诊疗心得,谷教授从内外科两个方面来治疗克罗恩肛瘘,待疾病进入缓解期后,以"补托法"为指导原则,采取补气健脾、清肠祛湿、活血化瘀、托毒排脓等中医特色疗法,发挥中医减毒增效的作用,同时结合生物制剂、门诊复查、心理干预、生活作息指导、定期换药等方式,最终促进瘘管的闭合和临床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15.
何镔,主任中医师,师从于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孟河医学传人单兆伟教授。先后获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安徽省学术与学科带头人称号,从事脾胃病专业30余年,运用脾胃学术理论指导临床,诊治各科疾病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吾从师学艺多年,有幸聆听教诲,老师探索痹证辨治思路与策略多年,  相似文献   

16.
脾胃为人体的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病证虽繁多,然升降失常、燥湿不济,常为其发病的关键,升降失常日久易形成寒热错杂之证,因此在临床上常将寒热并用之法治疗脾胃病作为治疗此种病症的关键。姜树民治疗寒热错杂所致的脾胃病时,在遵循"中焦如衡,以平为期"的原则基础上,强调寒热并用,并治病不忘求本,兼顾护脾胃,以恢复脾胃功能为根本。  相似文献   

17.
经间期出血为妇科常见病,随着女性生活节奏加快,其发病率日渐升高,西医主要以补充雌激素等对症治疗为主,虽能止血,但病情容易反复,长期疗效欠佳。中医注重整体调摄,从疾病根本入手,平衡阴阳,对于治疗此病有独特优势。文章介绍了高月平教授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经验,高师指出"肾阴虚"为该病的主要病机,治疗当滋补肝肾以固本、清热固冲止血以治标,灵活运用保阴煎加味治疗,临床疗效颇佳,例举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医妇科专著《傅青主女科》中有这样一句话,“不损天然之气血,便是调经之大法”,《景岳全书·妇人规》中亦谈到妇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傅青主、张景岳两位妇科大家强调了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治疗妇科病应遵循的原则。这两句话应该作为妇科病治疗的重要指导思想。不单月经病,带下、胎产疾病以及妇科杂病的治疗,均应注意气血、阴阳的培补与保存,忌攻伐过度而致气血、阴阳的损伤。笔者师从许润三教授、郭志强教授等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近10年,见到临床上存在辨证欠缺乃至治疗误区,例如,闭经的病人常常连用活…  相似文献   

19.
该文简要介绍了曹恩泽教授辨治肾脏疾病的学术思想:①慢性肾脏病病机上重视肺脾肾亏虚之本,强调脾运的重要性;②中西互参,寻求中西医结合点,包括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把握西医疾病分期、寻求中医证候的衍变规律;③创立"清补法",继承和发展了新安医学;④三焦辨证为纲论治慢性肾衰竭,注重解毒降浊治标法。  相似文献   

20.
正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疾病防治的思想,最早源于《皇帝内经》中的"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上医治未病"即医术高明的人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便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中医用来预防疾病所用的药材一般都是药食同源的中药,对癌症的发生起到一个预防作用。癌症是人类死亡的第一大杀手,癌症的治疗依然是世界难题之一,因此癌症的预防研究俨然成为一个热点,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