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脉诊为中医独具特色的诊察方法。根据两手寸关尺的脉形、脉力、脉率、脉势等可明辨疾病病位病性、推测其预后吉凶。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探讨了"尺以候肾"的临床意义,指出"沉以候肾"需和"两尺候肾"结合起来,方对肾有明确诊断价值。尺脉以沉而软滑为平,与之不符即为肾病。古代医家常把尺脉异常作为疾病定位在肾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503
<正>1.全国第40、41期岐轩脉法暨刃针免费普及班:脉诊今已成为病人衡量医生中医水平之尺,但脉诊学檾习自古让人望而却步。岐轩脉法一改"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现状,无论有无基础,经系统学习均可快速绘檾檾出脉图,脉之形状跃然纸上,清晰分析成因,是真正开启中医之门的金钥匙。为印证岐轩脉法同时传授刃针  相似文献   

3.
金栋 《光明中医》2010,25(1):94-96
诊脉测知男女,首见于中医第一部脉学专著晋.王叔和《脉经》。据《脉经》之旨凡是脉象表现为左侧"疾、尺脉偏大"等则诊为男;而右侧"疾、尺脉偏大"等则诊为女,即"左大顺男,右大顺女"。此乃源于"男左女右"之说,而其说实系由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取象比类推演而来。明清以前的医家,皆遵之而很少有人对其准确性提出质疑。至明清时期的医家如张介宾、王孟英等,始有质疑者。通过检阅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并结合自己的临症经验后认为,脉诊测知男女的准确性值得怀疑,不足为据。  相似文献   

4.
<正>1.全国第38、39期岐轩脉法暨刃针免费普及班:脉诊今已成为病人衡量医生中医水平之尺,但脉诊学习自古让人望而却步。岐轩脉法一改"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现状,无论有无基础,经系统学习均可快速绘出脉图,脉之形状跃然纸上,清晰分析成因,是真正开启中医之门的金钥匙。为印证岐轩脉法同时传授刃针  相似文献   

5.
传授岐轩脉法、神轩刃针教民111011471000310暨刃针免费普及班:脉诊已成为病人衡量医生中医水平之尺,但脉诊学习自古1.全国第44、45期岐轩脉法让人望而却步。岐轩脉法一改"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现状,经系统学习均可快速绘出脉图,脉之形状跃然纸上,清晰分析成因同时传授刃针治疗疼痛技术。时间:44、45期5、7月5日报到,9~13日授课。  相似文献   

6.
尺后脉为我省已故名老中医陈荫南先生所独创 ,是陈老通过多年诊治疾病 ,不断观察 ,从经验教训中精心琢磨、领会而悟出的。笔者有幸拜读他《脉学发挥论“尺后脉”》的文章 ,根据陈老的理论 ,多年来将其应用到疑难病中指导诊断和治疗 ,具有很高的实用意义 ,收到显著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1 尺后脉的部位、诊法及脉理陈老认为 ,尺后脉是在尺脉后按之应指有神者谓之。其脉诊部位在手太阴肺经尺脉后到孔最穴之间 ,但部位不拘长短大小 ,只以尺脉后有明显搏动 ,三指按之皆应指为标准。临证时通常先诊寸口三部脉息如何 ,然后再将三指推到尺脉之后察…  相似文献   

7.
<正>独家传授岐轩脉法、刃针技术专利技术,独家传授1.全国第30、31期岐轩脉法、针灸、刃针免费培训班:脉诊今已成为病人衡量医生中医水平之尺,但脉诊学习自古让人望而却步。岐轩脉法一改"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现状,无论有无基础,经系统学习均可快速绘出脉图,脉之形状跃然纸上,清晰分析成因,是真正开启中医之门的金钥匙。为临床靶向用药、螺旋太  相似文献   

8.
寸口三部脉诊是中医传统的脉诊方法。医者通过手指的施压,在寸关尺三部进行"举按寻"的脉诊过程,从而获取需要的脉象信息。以往的脉诊客观化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的关部脉象,而三部脉诊客观化研究尚处在起始阶段,还没有成熟统一的硬件及软件解决方案。寸关尺三部与脏腑有对应关系,获取三部脉象信息是脉诊客观化重要环节。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研究者们已研发出几种三部脉象获取装置,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9.
教民1110114710003101.全国第23期岐轩脉法、针灸、刃针免费普及班:脉诊已成为病人衡量医生中医水平之尺,但脉诊学习自古让人望而却步。岐轩脉法一改"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现状,无论有无基础,经系统学习均可快速绘出脉图,脉之形状跃然纸上,清晰分析成因。同时传授螺旋针灸法、刃针治疗疼痛技术。时间:3月4日报到,5~8日授课。  相似文献   

10.
"覆溢脉"最早出现于《难经》,是根据脉象的长度与本位长度的关系进行定义,即覆脉是尺脉超过一寸覆于尺部,溢脉是寸脉超过九分溢于鱼际。因《难经》的脉诊学理论确定了寸关尺三部脉诊,所以覆溢脉脉象特点亦在此有特征性描述,即"尺寸俱沉,鱼际现浮"与"尺寸俱浮,尺外现沉"的区分。此脉象形成原理体现了人体阴阳上下相离、孤阴独阳的病机特点,故而临床运用时应与长脉的辨识加以区分,充分发挥"真脏脉"在危证病人诊断和抢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五行脉法是《黄帝内经》的核心脉法之一。传承甚少,笔者根据经文、历代医家的相关记载,还原了该脉法。该脉法的理论基础是"五行之中,复有五行"。五行脉法由3个部分组成:①按脉象分五行。木脉弦,火脉钩,土脉代(即和+柔),金脉毛,水脉营。②按部位分五行。左寸为火位,左关为木位,左尺为水位;右寸为金位,右关为土位,右尺为肾及命门火位。③按浅深之层,即皮脉肉筋骨五层分五行。五行脉法诊查内容:①从五层分析五藏之气血是否正常,分析致病的脏腑。②诊查每一部位的五层(五行)状态,分析病位。  相似文献   

12.
<正>传授岐轩脉法、神轩刃针教民1110114710003101.全国第46、47期岐轩脉法暨刃针公益班:脉诊已成为病人衡量医生中医水平之尺,但脉诊学习自古让人望而却步。岐轩脉法一改"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现状,经系统学习均可快速绘出脉图,脉之形状跃然纸上,清晰分析成因。同时传授刃针治疗疼痛技术。时间:46期9月9日报到,10~13日授课;47期11月9日报到,10~13日授课。  相似文献   

13.
探讨《内经》不应脉的意义。以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究《内经》对不应脉的认识,以研究其内在涵义。不应脉的理论基础是脏气不应,所在脏气上应于司天之气,掩盖了所在脏气本身的真象,表现出司天之气的脉象特征。脏气不应本气而上从于司天之气,脉象不应脏气而应于天,是为不应脉。不应脉的一个特点,是不应脉全体现于寸和尺,寸应该是寸口,包括寸关尺;《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论之脉全以三阴为前提,尺候不应脉左右相同;《内经》不应脉表现在不同的年份,与司天和六气客气密切相关,南政北政各有不同。不应脉为天气之脉象,脏气之不应,以反手其诊和以沉脉之诊都缺乏科学的道理,反其诊则见,应该理解为鉴别脏气之不应,与病气相反,脉从司天而不显脏气、病气。  相似文献   

14.
<正>传授岐轩脉法、神轩刃针教民1110114710003101.全国第45、46期岐轩脉法暨刃针公益班:脉诊已成为病人衡量医生中医水平之尺,但脉诊学习自古让人望而却步。岐轩脉法一改"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现状,经系统学习均可快速绘出脉图,脉之形状跃然纸上,清晰分析成因同时传授刃针治疗疼痛技术。时间:45期7月9日报到,10~13日授课;46期9月9日报到,10~13日授课。  相似文献   

15.
<正>1.全国第38、39期岐轩脉法暨刃针免费普及班:脉诊今已成为病人衡量医生中医水平之尺,但脉诊学习自古让人望而却步。岐轩脉法一改"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现状,无论有无基础,经系统学习均可快速绘出脉图,脉之形状跃然纸上,清晰分析成因,是真正开启中医之门的金钥匙。为印证岐轩脉法同时传授刃针治疗疼痛技术。时间:38、39期9、11月5日报到,69日授课。  相似文献   

16.
<正>独家传授岐轩脉法、神轩刃针思路决定出路,信誉引领未来1.全国第33、34、35期岐轩脉法暨刃针免费普及班:脉诊今已成为病人衡量医生中医水平之尺,但脉诊学习自古让人望而却步。岐轩脉法一改"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现状,无论有无基础,经系统学习均可快速绘出脉图,脉之形状跃然纸上,清晰分析成因,是真正开启中医之门的金钥匙。为印证岐轩脉法同时传授刃针治疗疼痛技术。时间:33、35期3、5  相似文献   

17.
连建伟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业医四十余载,学验俱丰,擅长脉诊,善用经方及后世各家医方.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现择其运用补中益气汤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精通脉理,凭脉辨证 连师诊病尤擅长诊脉,其病案书写常以脉诊开头.如2010年4月4日诊程某,病案为"两尺脉沉,左关弦,此命门火衰,脾胃虚弱,肝有郁热,大便日三行……"其凭脉辨证之特点跃然纸上.依脉测证,脉诊后再行问诊或望舌,是连师的诊断程序.  相似文献   

18.
中医脉诊寸关尺分属脏器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大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0):2147-2147,2168
从手掌鱼际穴到手臂桡动脉一寸许能反映人的气血情况 ,故称气口或脉口 ,亦称寸口 ,是中医脉诊部位。在这小段寸口脉上分寸关尺三部 ,寸在远心端 ,尺在近心端 ,关居中。该处皮肤肌肉又是中医望诊之一 ,称尺肤诊。寸尺脉中间部分名关 ,即分界之意。左右寸关尺各代表不同脏器 ,即右寸肺 ,右关脾 ,左寸心 ,左关肝 ,左右尺为肾。1 尺脉的研究《难经·十四难》说 :“上部无脉 ,下部有脉 ,虽困无能为害 ,所以然者 ,人之有尺 ,比如树之有根 ,枝叶虽枯槁 ,根本将自生。”《脉经》也说 :“寸关虽无 ,尺犹不绝 ,如此之流 ,何忧殒灭。”以后学者都强调…  相似文献   

19.
脉诊客观化是四诊客观化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中医脉诊的复杂性,使研究指标复杂,研究方法难以兼顾周全。根据《内经》的论述尺肤为全身皮肤的缩影,诊尺肤和诊寸口等一样,可以反映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病变,当脉象发生变化时,尺肤状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本文提出尺肤状态与脉象特征之间具有特定的对应关联关系,是脉诊客观化研究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1.全国第31、32期岐轩脉法、针灸、刃针免费培训班:脉诊今已成为病人衡量医生中医水平之尺,但脉诊学习自古让人望而却步。岐轩脉法一改"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现状,无论有无基础,经系统学习均可快速绘出脉图,脉之形状跃然纸上,清晰分析成因,是真正开启中医之门的金钥匙。为临床靶向用药、螺旋太极针法、刃针治疗疼痛提供靶点依据。时间:31期11月11日报到,12-15日授课。32期12月16日报到,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