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根据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100例患者分为心功能II~IV级,随后对此100例慢性左心心功能不全患者做中医的辨证分型,依次分为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心肾阳虚型。比较心功能分级与中医的辨证分型有无相互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与中医的辨证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心功能II级患者以气阴两虚型为主,比例比较为气阴两虚型(78.00%)气虚血瘀型(14.00%)心肾阳虚型(8.00%)。心功能III级患者以气虚血瘀型为主,比例比较为气虚血瘀型(76.67%)气阴两虚型(10.00%)心肾阳虚型(13.33%)。心功能IV级患者以心肾阳虚型为主,其中心肾阳虚型(80.00%)气虚血瘀型(15.00%)气阴两虚型(5.00%)。结论: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分级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中医辨证分型中心肾阳虚型患者心功能最差,其次为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分析血脂与证型的相关性,为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200例合格2型糖尿病病例,按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血瘀脉络证辨证分型,同时配以5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分析不同证型血脂代谢的关系。结果:气阴两虚最多见;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证型患者的血脂除了低密度脂蛋白(LDL)外,均与对照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脉络证患者的各血脂类(TC、TG、HDL、LDL)与阴虚热盛、湿热困脾、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证型比较,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渴病(2型糖尿病)辨证分型以气阴两虚型最多,证型变化有从阴虚热盛、湿热困脾、气阴两虚到阴阳两虚的趋势;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脂间存在相关性,对中医辨证客观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补肾健脾活血方加味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6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建军 《新中医》2005,37(3):32-33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加味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CRF患者均以补肾健脾活血方(由山茱萸、益母草、白花蛇舌草、黄芪、山药、紫河车、川芎、泽泻、法半夏、大黄、蝉蜕、茯苓等组成)治疗,并按辨证分为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加味治疗。主要观察中医分型疗效、中医分型与肾功能分期的关系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包括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Cr)]指标的变化。结果:显效15例,有效3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4.6%。中医分型中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与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分型与肾功能分期的关系中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均以氮质血症期例数为多,而阴阳两虚型则以尿毒症期例数为多。治疗前CRF各型患者的BUN、Cr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P<0.01),治疗后BUN、Cr均有下降,其中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阴阳两虚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方结合辨证治疗对CRF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且中医分型与肾功能分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病情、预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3,(4):707-710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中医辨证分型与血脂、C-反应蛋白(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220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痰阻心脉、心血瘀阻、阳气虚衰;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脂四项、血清CRP及Hcy水平,分析各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证型分布呈现痰阻心脉>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心血瘀阻>气滞血瘀>阳气虚衰的趋势。(2)血清脂质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痰阻心脉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低密度脂蛋白痰阻心脉证>气滞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3)冠心病组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证型组间CRP水平呈瘀阻心脉证>心血瘀阻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阳气虚衰证。(4)Hcy水平心血瘀阻证>瘀阻心脉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结论:血清脂质、CRP、Hcy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辅助诊断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青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测定185例中青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与53例健康对照组的血脂,按中医辨证将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痰热互结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3组,探讨脂代谢与中医分型的关系.结果:痰热互结型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痰热互结型组脂质代谢紊乱最为严重.气阴两虚型组TC、TG、LD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阴阳两虚型组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严重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分型有一定关系,应该积极进行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LE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自身抗体等免疫学指标的内在联系,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5例SLE患者辨证分为热毒炽盛、阴虚内热、脾肾阳虚、气血两虚4型,比较各证型患者的免疫学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阴虚内热型的抗SSA/SSB抗体分别与热毒炽盛型、脾肾阳虚型及气血两虚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型的抗组蛋白抗体(AHA)与热毒炽盛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虚内热型、热毒炽盛型的抗双链DNA抗体、SLEDAI积分及血清C3水平分别与脾肾阳虚型和气血两虚型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LE患者的自身抗体等指标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唐亚平  戴芳 《山西中医》2003,19(6):47-49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骨钙素 (BGP)、甲状旁腺素 (PTH)的关系 ,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将 6 0名 2型糖尿病患者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组、气阴两虚型组、阴阳两虚型组 ,并另设一个健康对照组 ,测定各组的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水平 ,并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 ;各证型组之间 ,阴阳两虚型组血清骨钙素显著低于气阴两虚型组及阴虚热盛型组 (P<0 .0 5 ,P<0 .0 1) ,甲状旁腺素显著高于阴虚热盛型组 (P<0 .0 5 ) ,气阴两虚型组血清骨钙素显著低于阴虚热盛型组 (P<0 .0 5 )。结论 :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的水平可能反映了 2型糖尿病各中医证型“肾虚”的程度 ,有可能成为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慢性肾衰竭不同中医证候分型患者钙磷代谢和尿素氮、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方法将10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其分为5组,即脾肾气虚组20例、脾肾阳虚组20例、气阴两虚组20例、肝肾阴虚组20例、阴阳两虚组22例。比较5组患者的钙磷代谢和尿素氮、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结果脾肾气虚组、脾肾阳虚组、气阴两虚组、肝肾阴虚组、阴阳两虚组的血磷、血钙、尿素氮、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钙磷代谢、尿素氮、血清肌酐以及肌酐清除率水平与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验证肝气郁滞型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为肝气郁滞型MS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规范化、量化的依据。方法将548例(男287例,女261例)MS患者根据中医四诊资料分为肝气郁滞型(147例)、痰湿壅盛型(140例)、瘀血阻络型(131例)、脾肾两虚型(130例)4种证型。测所有患者的身高、体重、腹围、血压、血糖、血脂(包括TG、TC、LDL-C、HDL-C)等指标并计算患者体重指数(BMI)、SAS和SDS标准分,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中各观察指标的关系。结果肝气郁滞型MS患者的SAS及SDS标准分与其余3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气郁滞型MS患者的体重、腹围及TG与瘀血阻络型、脾肾两虚型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滞型MS患者的BMI与脾肾两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气郁滞型MS患者的SAS、SDS标准分结果证实了肝气郁滞型MS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为肝气郁滞型MS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规范化、量化的依据。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0.
徐晓翌  钟津津  王磊  许远  沈宏雯 《新中医》2018,50(10):144-146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组织病理分型、EGFR基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其分布规律。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医证型与西医组织病理分型、EGFR基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与中医分型间存在差异(P 0.05)。腺癌中医辨证以寒湿证比例最多(46.7%),其次为虚证(24.0%);鳞癌中医辨证以气阴两虚证最多(38.1%),其次为痰热证(28.6%)。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EGFR基因表达存在差异(P 0.05)。肺癌患者中EGFR阳性表达依次由痰热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寒湿证递增;其中寒湿证与痰热证、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癌中医证型与组织病理分型、EGFR基因表达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水平检测,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甘油三酯、SOD、MDA等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中医各证型的血清SOD结果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MDA、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与阴虚型相比,SOD值较低,MDA、空腹血糖值较高,而气阴两虚型与阴阳两虚型之问相近.甘油三酯水平在三组分型中逐渐升高,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SOD活力下降,MDA值升高,各分型之间SOD、MDA及空腹血糖的变化差异有助于中医辨证客观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型与临床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行肾脏病理活检并确诊为狼疮性肾炎患者57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分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探讨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及肾脏病理分型的关系。结果:57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型多见,病理分型以Ⅳ型常见,临床分型以肾炎综合征常见,狼疮活动度以轻度活动为主,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脾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均低于其他几型,24 h尿蛋白定量脾肾气虚型最高,血白蛋白、IgG、补体C_3、C_4以脾肾气虚型最低,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以气阴两虚型最高,抗核抗体、抗Sm抗体阳性率均>50%。结论: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型最多见;临床分型以肾炎综合征最常见;病理分型以Ⅳ型最常见,而脾肾气虚型临床分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病理分型多表现为Ⅳ型;脾肾气虚型尿蛋白定量最大,且血白蛋白、ANA、抗Sm抗体、抗ds-DNA、补体C_3、C_4降低阳性率均较高,为临床医师制定中医方案提供了参考,可以更好的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截肢标本肌肉内α-肌动蛋白(α-actin)的表达与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气血两虚瘀阻证,气阴两虚瘀阻证,脉络热毒证3型,对3型进行肌肉α-actin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在肌肉组织中脉络热毒证表达最强,气血两虚瘀阻证表达最弱。各证型之间α-actin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部位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分型与α-actin的表达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各部位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辩证分型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5年09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住院,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15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中医的辩证分型对于特发性膜性肾病(后面可统一用IMN)患者临床症状、病理的影响。结果:研究共入组IMN患者150例,男性87例,女性63例,男女比例为1.38:1。年龄50.0±12.3(18~74)岁,发病至肾活检时间0.5~48个月(中位数4.0个月)。中医证型以脾肾阳虚、气阴两虚居多,其中气阴两虚较脾肾阳虚型患者病程长,尿蛋白量多,肾小球滤过率低,脾肾阳虚组较之气阴两虚组更容易发生高胆固醇血症或高脂血症。结论:IMN的中医辩证分型与临床及病理密切相关,探讨IMN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有助于更好的指导中医辩证分型及提高疗效水平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衰病中医辨证分型与LVEF(心脏射血分数)、LVED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纽约心功能分级及BNP的相关性,为心衰病中医临床辨证提供一定的客观化指标,同时辨明不同分型间预后差异。方法:研究纳入2015年1—12月太仓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住院心衰病病例105例,辨证分别为心肺气虚、瘀血饮停证,气阴两虚、心血务阻证,阳气亏虚、血奈水停证及肾精亏虚、阴阳两虚证。所有入组病例均进行纽约心功能评估、BNP检测,完善心超(LVEF、LVEDD),判断不同分型间相关指标差异,同时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证型间1年内再住院情况,判断预后差异。结果:肾精亏虚、阴阳两虚证LVEDD高于其他三型(P0.05),LVEF低于其他三型(P0.05)。BNP、心功能分级各分型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不同证型间一年内再住院情况比较,心肺气虚、瘀血饮停证,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精亏虚、阴阳两虚证年内再住院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肾精亏虚、阴阳两虚证较其他证型LVEDD升高、LVEF降低明显,该指标的改变对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提示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6.
代阿秋  张庚扬  李晓军 《环球中医药》2010,3(2):92-95,F0003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截肢标本神经及动脉组织中α-肌动蛋白(α-actin)的表达与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糖尿病足准备截肢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气血两虚瘀阻证、气阴两虚瘀阻证、脉络热毒证3型,对这些糖尿病足截肢标本进行神经及动脉组织的α-ac-tin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在神经及动脉组织中脉络热毒证表达最强,气血两虚瘀阻证表达最弱。各证型之间α-actin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分型与α-actin的表达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衰超声指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评价心衰超声指数、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7例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心衰超声指数,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T-proBNP与心衰超声指数呈正向相关关系,心衰超声指数升高,NT-proBNP也会升高(r=0.634,P0.01)。NT-proBNP按心肺气虚、血瘀饮停→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肾气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型转化递增,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1)。心衰超声指数也按心肺气虚、血瘀饮停→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肾气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顺序递增,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658,P0.01)。结论:心衰超声指数、NT-proBNP与CHF中医证型存在明显相关性,可用于指导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分型。  相似文献   

18.
徐玥瑾  张铁忠 《新中医》2008,40(5):41-42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与中医证侯分型关系.方法: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1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杓型和非杓型与中医证候分型的关系.结果: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与杓型高血压患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叉(P<0.05);阴阳两虚型平均脉压差和平均脉压指数均较其他证型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平均收缩压高于痰湿壅盛型(P<0.05);阴阳两虚型在心、脑靶器官损害方面较其他类型严重(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在中医证候分型分布上有差异,预后有差别.  相似文献   

19.
赵文景  夏军  金敬善 《北京中医》2004,23(4):251-252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M)患者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及二者比值 (ET/NO)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 ,为辨证提供客观指标。方法 将 81例 2型DM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检测血浆ET、NO稳定代谢产物亚硝酸盐 (NO2 -)及二者比值 ,并与 3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各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T、NO与对照组相比都升高。ET/NO值除阴虚热盛型外与对照组相比亦明显升高。其中ET及ET/NO值按阴虚热盛 <气阴两虚 <气滞血瘀 <阴阳两虚呈逐渐升高趋势 ,而NO则呈下降趋势 ,依次为阴虚热盛 >气阴两虚 >气滞血瘀 >阴阳两虚。结论 DM中医辨证分型与ET、NO及ET/NO值有明显的相关性。ET、NO及ET/NO值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血管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解决准确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问题,设计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医分子分型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病例研究,探讨联合分型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7月—2013年6月间收治符合入组标准进行新辅助化疗的女性乳腺癌病例。化疗前行空芯针穿刺检查明确西医分子分型(4型:管腔A型、管腔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同时由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中医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3型:肝郁痰凝型、冲任失调型和正虚毒炽型),每个病例同时具有一个西医分子分型和中医辨证分型(联合分型)。通过规范统一的4周期蒽环类联合紫衫类(ET)方案新辅助化疗得到化疗疗效的临床评价和病理评价。将联合分型与化疗疗效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有128例女性乳腺癌符合入组要求纳入研究分析。管腔A型合并肝郁痰凝型占全体病例数比例最高(24.22%),管腔B型合并正虚毒炽型比例最低(0.78%)。管腔型(包括A和B)更倾向于中医辨证为肝郁痰凝和冲任失调型,三阴性更倾向于中医辨证为正虚毒炽型,而HER2过表达型则在三种中医辨证类型中分布较为均衡(χ~2=38.35,P=0.00)。通过联合分型与化疗疗效相关性分析比较发现,管腔A型中正虚毒炽分型较其他辨证分型有更高的完全缓解率(χ~2=16.54,P=0.002),而HER2过表达型中肝郁痰凝分型较其他辨证分型有更高的病理和完全缓解率(χ~2=10.25,P=0.036)。结论:西医分子分型联合中医辨证分型可能更加精确地预测治疗疗效,可为乳腺癌术前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