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骶神经节异位及卡压唐志宏,李宁宁,姚新德(附属医院外四科)关键词腰骶神经节;异位;卡压临床上造成腰腿痛的病因很多,至今有关腰骶神经节异位并遭致卡压而引起的腰腿痛报告不多。有术中将异位神经节误诊为神经鞘瘤而将之切除的报告[1],故该症应引起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ED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神经根解剖变异的价值。方法采用第二代经后路腰椎间盘镜系统(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0例,术中发现16例神经根解剖变异,发生率为2.8%。按Kadish分型:Ⅱ型10例,Ⅲ型1例,Ⅳ型5例。其中腰4,5间隙突出6例,腰5骶1间隙突出9例,腰4,5及腰5骶1间隙均突出1例。16例手术均在镜下顺利完成。结果16例术后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没有神经根损伤表现。近远期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腰骶神经根解剖变异发生率低。MED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视野清晰,镜下容易分辨出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对神经根解剖变异显露清楚,可以有效防止神经根损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椎间盘突出的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骶管注射治疗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结果:160例患者中有效130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91.25%;无效者14例;复发10例,占6.85%,其中有6例经再次骶管注射而痊愈,另外4例则改为手术治疗。结论: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易于操作,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费用低,无明显的并发症,故很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骶角与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方法观察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X线平片并测量其腰骶角(Grogkopff法),与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L5S1突出者除具备文献所述X线征象外,其腰骶角明显大于L4~5突出者和正常人比较(P〈0.01),而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量腰骶角对L5S1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腰骶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腰骶椎间盘突出症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CT扫描是检查腰骶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利用CT扫描来判断腰骶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和程度。研究腰骶椎间盘突出与临床症状和关系。材料与方法 :本组 10 3例腰骶椎间盘突出症 ,男 6 7例 ,女 36例 ,年龄 19~ 6 7岁 ,平均 40 .0岁 ,病程最短为 4个月 ,最长为 2 4年 ,全部病人均有坐骨神经痛表现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部分病人有反复发作下腰痛史。全部病例均采用GE980 0-Quick型高分辨全身扫描机进行轴位扫描 ,层厚为 5mm ,层距为 5mm。结果 :本组 10 3例中单发段突出的 78例 ,双节段突出的 2 5例 ,腰 3~ 4椎间盘突出的 4例 ,腰 4~ 5椎间盘突出 47例 ,腰 5骶 1椎间突出 2 7例 ,腰 4~ 5与腰5骶 1同时突出的 2 5例。结论 :腰骶椎间盘突出的类型和程度与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症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0例成尸腰臀部标本上解剖观察了髂嵴上下的臀上皮神经与伴行血管,以及髂嵴区腰臀部筋膜等有关结构,研究探讨了产生臀上皮神经卡压损伤症的解剖学机制;提供了较为合理的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症的手术进路,指出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多节段腰骶神经根双向挤压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注意其特殊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手术疗效。方法:1994年1月至2000年1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300例,经CT、手术证实多节段腰骶神经根双向挤压症52例,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结果:52例患者下肢疼、间歇性跛行全部消失,恢复原工作和正常生活,但其中5例足趾、小腿外侧麻木未完全消失,参照陆裕朴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6%。结论:双向挤压症具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针对其特殊性应用文中所介绍的手术方法,可顺利完成手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我科从1990年到1995年采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出突出症224例,水中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神经很管狭窄症共72例,其中术前各种影像学检查确诊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症只有15例(占21%),其余57例(占79%)是在手术摘除腰椎间盘时探查腰神经很管时发现。手术采用后路椎板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方式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同时切除肥厚的黄韧带、部分关节突,扩大侧隐窝或椎间扎,使神经根管充分减压,解除了神经根卡压。术后随访6月到5年,平均2年6个月,结果优良率达97.2%。  相似文献   

9.
王永东  孙德隆 《铁道医学》2000,28(5):338-339
目的 提高对腰骶椎小关节囊部黄韧带肥厚引起神经根管狭窄症的认识,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腰椎X线片、腰部CT、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24例患者诊断为该症。手术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小关节内侧可作部分切除,同时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结果 按照日本Nakano等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本组术后优2例,良9例,可3例。结论 小关节囊部黄韧带与腰骶神经根相毗邻,该处黄韧带肥厚将直接挤压腰骶神经根。充分认识本病对  相似文献   

10.
周泰仁  曹德良 《上海医学》2000,23(4):234-235
1995年 3月~ 1997年 10月 ,我院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合并腰椎管狭窄共 110例 ,疗效较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10例 ,男 5 8例 ,女 5 2例。年龄 2 6~ 72岁。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 35例 ,单纯腰椎管狭窄症 5例 ,两者均有病变 70例。以腰4 -5,腰5-骶1为多 ,也有腰4 -骶1两个间隙均有病变。二、手术方法本组病例 ,全椎板切除术摘除突出之髓核及双例神经根管扩大术或单纯作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术 6例 ,10 4例均取开窗术方法摘除髓核组织及神经根管减压术。本组病例中有 6 5例做 2个间隙 (腰4 ~骶1)的双侧神经根管扩…  相似文献   

11.
腰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腰腿痛原因之一,其手术方法主要是解除狭窄迫并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我院自1993~2002年6月共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57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157例中,男92例,女65例,年龄31~73岁,平均52.5岁。病程平均1年7个月(最短5个月,最长32个月)。发病部位腰4~587例,腰5骶1 56例,腰4-骶1 14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2.
腰骶神经后根节异位畸形[贾连顺,等。中华骨科杂志,1994;14(4):210]报告7例腰骶神经后根节由于发育因素内移至椎管或神经根管内的异位畸形。神经后根节的位置异常,可能被退变狭窄的神经根管或变性突出的椎间盘所卡压而发病。本组男性3例,女性4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腰骶椎小关节囊部黄韧带肥厚引起神经根管狭窄症的认识,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腰椎X线片、腰部CT、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24例患者诊断为该症。手术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小关节内侧可作部分切除,同时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结果按照日本Nakano等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本组术后优12例,良9例,可3例。结论小关节囊部黄韧带与腰骶神经根相毗邻,该处黄韧带肥厚将直接挤压腰骶神经根。充分认识本病对腰腿痛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角测量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角,分析其变化原因及在该症临床初步筛选中的意义。方法:观察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平片并测量其腰骶角(Grogkopff法),与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L5S1突出者除具备文献所述X线征象外,其腰骶角明显大于L4 ̄5突出者和正常人(P〈0.01),而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探讨其可能原因为:(1)椎间盘内压失衡的表现;(2)缓解神经根压迫的代偿性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骶管麻醉用于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以及两者的优点及区别。方法:对10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明确要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分别为50例。于手术前,分别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和骶管麻醉,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在10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中,在用药剂量、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效果方面,腰硬联合麻醉组的优势明显高于骶管麻醉组,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2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11,0.012,0.019,0.023)。结论:在对接受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来说,两者的麻醉效果均非常可靠,但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方式较骶管麻醉的麻醉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6.
杨云英  吴胜菊 《右江医学》2004,32(4):394-39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1] 。近 2年来我科共手术治疗本病 12 8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2 8例 ,为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10月间在我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 81例 ,女4 7例 ,年龄 2 8~ 6 9岁 ,平均 4 1.8岁。住院时间 12~ 2 3天 ,平均 16 .2天。腰椎间盘突出部位 :腰 4~ 5共 92例 ,腰 5骶1共 2 2例 ,腰 4~ 5和腰 5骶 1均突出 12例 ,腰 3~ 4突出 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 2 2例 ,髓核破入椎管 31例。病程 2个月~ 13年 ,平均 1年 6个月。手术方式 :开窗式 6 1例 ,半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上肢神经卡压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 32例上肢神经卡压症患者的高频超声及电生理表现,比较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32例上肢神经卡压症患者中,16例为正中神经卡压,15例为尺神经卡压,1例为桡神经卡压,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 93.8%,电生理诊断的准确率为87.5%。结论 高频超声可清晰地显示上肢神经卡压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院自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共手术治疗腰突症 38例 ,疗效满意。本文旨在对其术后功能锻炼情况进行分析总结。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 ,其中男性 32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3~ 6 5岁 ,平均 4 3岁。腰4~ 5椎间盘突出 17例 ,腰5~骶1椎间盘突出 2 0例 ,腰4~ 5并腰5~骶1椎间盘均突出 1例。病程为 10个月~ 30年 ,平均 3 7年。明确手术指征后均在硬麻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 ,术后患者症状体征均消失 ,37例两个月后能恢复正常工作劳动 ,1例行走或站 1h以上可出现腰部轻度疼痛 ,无双下肢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腰突汤内服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骶管注射3天1次,共5次。治疗组膜突汤内服7剂1疗程配合骶管注射3天1次,共5次。两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腰痛及放射痛、麻木感,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关节活动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突汤内服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观察腰骶神经根病变患者减压手术中DSEP改善程度与术后临床症状改善之间的相关性。对22例经CT或MRI检查证实的腰骶神经根压迫症患者,在术前及术后9周(8-10周)进行临床随访检查。结果减压手术中DSEP的波幅增高,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1);术后DSEP波幅较术前增高(P<0.05,P<0.01);潜伏期缩短(P<0.05,P<0.01)。分析认为,脊神经根减压手术前DSEP变化与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呈正相关;术中DSEP波幅改善可预示手术的满意结果及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