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建立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治疗药物监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质控方法,应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对质控样品进行评估。方法 利用HPLC-MS/MS建立人全血中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对治疗药物监测过程中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质控样品进行统计分析,绘制Levery-Jennings和Z分数质控图,应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进行室内质控评估。结果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40~1040.00和0.50~49.50 ng·mL-1,定量下限分别为10.40和0.50ng·mL-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8.61%~113.24%和101.99%~109.37%,内标归一化的基质因子分别为106.68%~111.27%和95.70%~97.81%,日内和日间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均小于15.0%,其他参数也均符合生物样本定量分析要求。Levery-Jennings和Z分数质控图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26组质控样品的检测结果提出警告4次(违反12s规则),未出现失控现象...  相似文献   

2.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中质控图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张晋萍  黄莉莉 《中国药房》2006,17(8):600-601
目的:提高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高、低质控各60点,绘制质控图,对监测过程进行预防性和回顾性质量控制。结果:可依据质控图对监测结果加以判断。结论:质量控制能有效提高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准确度,并可预防及纠正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3.
用酶增强免疫分析法监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质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酶增强免疫分析法(EMIT)监测患者全血中他克莫司浓度的质量,建立并改进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标准质控为样本,进行预防性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研究。对2008年血药浓度监测中随行质控样本的测定值做回顾性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新的质控规则。结果:他克莫司低、中、高浓度(4.3、8.9、18.0 ng/ml)2009年质控样本的日内、日间RSD为1.8%-11.2%,平均回收率为90.5%-114.0%,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2008年质控样本的低、中、高浓度(3.8、7.5、15.0 ng/ml)的随行质控RSD分别为21.8%、14.2%和15.5%,适合本单位的质控规则为12S/13S/22S/41S/7tr。结论:EMIT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但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温度对其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做好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过程中随行的质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确保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全血中他克莫司低、高质控样品浓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7年6月-2010年7月进行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随行的质控样品测定结果均"在控",低浓度质控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测定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质控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测定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高质控监测结果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表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准确度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环孢素治疗药物监测质控规则的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欧宁  刘婷  张宏文  王蔚青 《中国药业》2011,20(15):46-48
目的通过不同质量控制方法的比较,确定本院实验室条件下环孢素治疗药物监测的质量控制规则,及时发现测定误差成因,确保血药浓度监测质量。方法对本院实验室2009年质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使用不同的质控方法评价,根据临床检验质控设计评价方法选择最佳质控规则。结果 Levey-Jennings控制方法的结果均在控,累计和质量控制方法检出3次失控,Z-分数控制图法检出8次失控,修改的Westgard多规则控制方法达到了极高的误差检出率和较低的假失控概率。结论修改的Westgard多规则控制方法简便易行,误差检出率高,成本低,符合本院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要求,提高了实验室测定数据的准确性,能为临床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治疗药物监测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并应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进行评估。方法 自制高、中、低浓度(10,5,1 μg·mL-1)LTG血浆质控品,采用HPLC-UV测定2018年10—12月随行的30组自制质控品浓度,应用Excel软件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和Z-分数质控图,使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进行室内质量控制评估。结果 LTG高、中、低浓度质控值日内、日间RSD分别为2.33%~9.62%,5.63%~9.07%,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0.48%~78.92%,74.68%~80.77%,符合中国药典对生物样品检测的要求。Levey-Jennings质控图、Z-分数质控图结果均提示随行30组自制质控品的浓度检测结果违反了Westgard多规则理论,提出警告1次(违反12s规则)、失控1次(违反22s规则)。经分析后发现,与LTG工作液存储时间过长有关,经重新配制后自制新批次质控品,监测数据恢复正常。结论 LTG治疗药物监测室内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可有效提高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临床更精准的个体化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室内质量控制在EMIT法监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艳  邹素兰  夏宗玲 《中国药房》2011,(25):2342-2343
目的:通过室内质量控制提高血药浓度监测的质量。方法:采用酶放大免疫分析技术(EMIT)法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低、中、高质控品各85个点,应用Excel自动作图功能绘制质控图,对监测过程进行回顾性质量分析;分别在21、22、23、24、25℃,测定低、中、高质控品各5份,考察温度对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低、中、高质控品实测值各有9、1、5个点超出质控的允许误差范围;3水平质控的RSD分别为22.6%、14.5%和12.8%;环境温度对EMIT法的监测结果有显著影响。结论:室内质量控制对于应用EMIT法监测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很重要,可及时预防并纠正各类误差,提高监测结果的精确性,从而对监测结果作出更精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吴锦  胡立芬  李嘉嘉  杜瀛瀛 《安徽医药》2013,17(7):1114-1116
目的回顾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中随行质控结果数据,确定该实验室条件下FK506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用ELISA法测定FK506血药浓度监测中随行质控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并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对该实验室质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方法学评价表明在他克莫司质控浓度为2.0μg.L-1和15.0μg.L-1时,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7.64%、3.85%,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8.47%、3.94%;回收率在99.7%~106.8%。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过程中随行质控样品测定结果均"在控",RSD为5.84%、10.15%。结论 ELISA法监测FK506药物浓度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表明该实验室在长期的治疗药物监测中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万古霉素质控血浆在血药浓度监测中的稳定性,应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评估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TDM)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取万古霉素标准品12.20mg,50%甲醇溶解后加入空白血浆基质液,制备质量浓度分别为4.88,24.40,40.02μg·mL-1的万古霉素质控血浆,在连续25个工作日内对75个低、中、高质控浓度进行监测,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和Z-分数质控图,采用Westgard多规则进行质量评估。结果:万古霉素低、中、高室内质控的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0.59%~0.86%、3.90%~5.67%,回收率分别为98.90%~102.11%、102.93%~106.91%,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绘制的质控图显示低、中、高浓度质控血浆均未出现失控。结论:自制万古霉素质控血浆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结果可靠,可以作为实验室日常质量控制;利用室内质控评价体系对TDM监测数据进行评估,可以保证血药浓度测定的准确性、可靠性,从而为临床合理化给药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血药浓度检测方法,并应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对MTX血药浓度监测的室内质量控制进行评价。方法 利用HPLC-MS/MS建立MTX血药浓度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对实际治疗药物监测过程中低、中、高3个浓度的MTX质控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绘制Levery-Jennings和Z分数质控图,运用Westgard多规则法对质控图进行评价。结果 MTX的定量下限为10.4 ng·mL–1,线性范围为10.4~5200 ng·mL–1,各浓度日内、日间准确度(RE,%)及精密度(RSD,%)均小于15%,提取回收率102.43%~103.26%,基质效应113.58%~118.33%,符合生物样本定量分析的要求。对Levery-Jennings和Z分数质控图进行Westgard多规则质控评价发现,2020年11月期间MTX的血药浓度监测提出警告2次(违反12s规则),其余样品均在控。结论 建立的MTX血药浓度检测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快速准确,且该方法在MTX血药浓度的长期检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应用质控图及Westgard多规则质控评价方法对保证MTX血药浓度检测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伏立康唑治疗药物监测的HPLC-MS/MS质量控制方法,应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对质控样品进行评估。方法 精密称取分析物伏立康唑对照品和内标氟康唑对照品适量,分别用甲醇溶解,与空白血浆基质混匀并按血浆处理方法进行操作,制备含内标氟康唑的低、中、高浓度质控血浆样品(80,5 000,8 000 ng·mL-1),采用HPLC-MS/MS测定2020年12月随行的36组血浆质控样品,并应用Excel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和Z-分数质控图,采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进行室内质量评估。结果 伏立康唑低、中、高浓度质控值日内、日间RSDs分别为4.9%~5.3%,6.0%~7.1%,内标和伏立康唑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10%~112%,98%~112%,符合中国药典对生物样品检测的要求。Levey-Jennings质控图、Z-分数质控图结果均提示随行36组质控血浆样品的浓度检测结果均在可控范围内。结论 伏立康唑治疗药物监测室内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可有效提高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精准的个体化给药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3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药物监测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提高治疗药物监测质量。方法:CMIA法测定质控样品中的3种免疫抑制剂的浓度,用"即刻法"建立中心线及控制限,并用Levey-Jennings法绘制质控图。结果:质控值基本落在x±2s(警戒线)范围内,CV值均小于10%,符合临床化学检验的基本要求。结论:建立的TDM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可满足TDM室内质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2010~2012年度治疗药物监测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10~2012年度治疗药物监测(TDM)项目室间质评结果,为提高TDM检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2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血TDM室间质评的3次结果和血清TDM室间质评医院的6次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国开展全血TDM室间质评的医院数从2010年88家增加至2012年102家,开展血清TDM室间质评的医院数从2010年119家增加至2012年136家。全血TDM中,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的3年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4.2%、83.4%、89.1%。血清TDM中,茶碱、地高辛、苯妥英、丙戊酸、卡马西平的3年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4.3%、81.9%、95.4%、96.7%、95.9%。参加实验室的所有方法中,偏振荧光免疫法的应用逐年减少,吖啶酯直接化学发光法和酶增强免疫分析法的应用逐年增加。在3年195个批号的室间质评中,约92.3%批次的方法间变异系数小于20%;7.2%批次方法间变异系数在20%~30%之间;0.5%批次的方法间变异系数大于30%。结论我国TDM室间质评检测质量尚有待提高,应加强TDM的质量控制,推动TDM检测结果的准确、可比,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和临床用药情况。方法:以某院86例患儿397例/次符合入选条件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检测结果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儿共监测血药浓度397例/次,患儿他克莫司谷浓度监测以低浓度为主(<5 ng·mL-1);年龄及性别为影响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重要因素。结论: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受较多因素影响,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而言,年龄及性别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患儿仍处于发育阶段,临床药师应对患儿及家长积极进行用药及血药浓度监测必要性教育,以确保在安全剂量下的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5.
AIMS: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 of tacrolimus is complicated by conflicting data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acrolimus trough blood concentrations and the incidence of rejection. The aim of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blood distribution and protein binding of tacrolimus i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to explore better predictors of clinical outcome. METHODS: Blood and plasma distribution of 3H-dihydro-tacrolimus was investigated in 40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using Ficoll Paque and density gradient ultracentrifugation, respectively, and equilibrium dialysis to investigate plasma protein binding. RESULTS: In blood tacrolimus was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erythrocyte fraction (83.2%, range 74.6-94.9%), followed by diluted plasma (16.1%, range 4.5-24.9%), and lymphocyte fraction (0.61%, range: 0.11-1.53%). In plasma, lipoprotein deficient serum fraction (54.2%, range 38.5-68.2%) was the main reservoir of tacrolimus. The unbound fraction of tacrolimus was found to be 0.47 +/- 0.18% (range 0.07-0.89%). The percentage of tacrolimus associated with the lymphocytes (0.8 +/- 0.4 vs 0.3 +/- 0.1%, P = 0.012) and estimated unbound concentration (0.42 +/- 0.21 ng l-1vs 0.24 +/- 0.08 ng l-1, P < 0.001) of tacrolimu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stable transplant recipients and those experiencing rejection. Haematocrit and red blood cell coun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percentage of tacrolimus associated with erythrocytes. The fraction unbound of tacrolimus was correlated with alpha1-acid glycoprotein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 CONCLUSIONS: Tacrolimus unbound concentration was observed to be lower i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experiencing rejection and further study is required to evaluate its utility in the TDM of tacrolim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