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藿香正气液对湿阻证大鼠抗氧化作用及对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液组,每组8只.正常组常规喂养,其余各组采用改进的环境加疲劳法制造湿阻证模型,连续造模6d.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ig(20 mL·kg-1),治疗组予藿香正气液ig (20 mL·kg-1),1次/d,连续8d.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褪黑素(M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胃黏膜EGFR表达的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脾虚症状明显,胃黏膜有明显充血水肿,并有出血点及血块,血清MT及GSH-Px含量降低(P<0.05),MDA含量增高(P<0.05);经藿香正气液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血清MT及GSH-Px含量增高(P<0.05),而MDA(P <0.05)含量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胃黏膜EGFR表达减少(P<0.05),藿香正气液组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藿香正气液可明显改善湿阻证大鼠脾虚症状并对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及提高胃黏膜EGFR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藿香正气液对湿阻证大鼠回肠黏膜ZO-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藿香正气液对湿阻证大鼠回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液组,每组8只。正常组常规喂养,其余各组采用改进的环境加疲劳法制造湿阻证模型,连续造模6 d。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ig(20 mL.kg-1),治疗组予藿香正气液ig(20 mL.kg-1),1次/d,连续8 d。采用RT PCR方法观察回肠黏膜ZO-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脾虚症状明显,胃肠黏膜有明显充血水肿,且胃黏膜有明显出血点及血块,且回肠黏膜ZO-1表达减少(P<0.01),而藿香正气液组表达增加(P<0.01)。结论:藿香正气液可明显改善湿阻证大鼠脾虚腹泻等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回肠黏膜ZO-1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藿香正气液对湿阻证大鼠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液组,每组8只.正常组常规喂养,其余各组采用改进的环境加疲劳法制造湿阻证模型,连续造模6d.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ig(20 mL·kg-1),治疗组予藿香正气液ig (20 mL·kg-1),1次/d,连续8d.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的方法观察结肠黏膜AQP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脾虚症状明显,胃黏膜有明显充血水肿,并有出血点及血块,大鼠结肠黏膜AQP4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经藿香正气液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AQP4表达量有所增加(P<0.05).结论:藿香正气液可明显改善湿阻证大鼠脾虚腹泻等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结肠黏膜AQP4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化湿液对湿阻证大鼠胃粘膜损伤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志刚  黄学宽  刘群英  朱艺  杨俊卿 《中药材》2008,31(12):1849-1851
目的:研究化湿液对湿阻证模型大鼠胃粘膜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化湿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用改进后的环境加疲劳法制造湿阻证模型,连续造模6d。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按2 ml/100 g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化湿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0.4、0.8、1.6 g生药/100 g灌胃给予化湿液,1次/d,连续8 d后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损伤情况;取大鼠胃粘膜组织,检测SOD、MDA和NO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粘膜出现充血、水肿,并伴有大量出血点或凝血块,胃粘膜SOD和NO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湿液治疗后湿阻证大鼠胃粘膜充血、水肿和出血等症状完全消失,同时胃粘膜SOD及NO含量增加(P<0.05),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化湿液对湿阻证大鼠胃粘膜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胃粘膜SOD及NO含量,降低胃粘膜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荷泽颗粒对苦寒泻下、劳倦过度及饮食失节等复合因素所致脾虚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GAS)、D-木糖浓度、磷酸肌酸激酶(CK)的影响。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分成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荷泽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阳性组(四君子汤)。空白组每日予3 m L蒸馏水灌服,余各组予采用苦寒泻下加劳倦过度加饥饱失常建立大鼠脾虚证模型,造模21 d,造模成功后给以相应的药物治疗,分别于造模完成后0、7、14 d留取血标本,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GAS含量、D-木糖浓度、CK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明显异常(P<0.05);用药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GAS含量,D-木糖浓度、CK活性不同程度上升(P<0.05或P<0.01),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各用药组上述指标逐步恢复正常,中剂量组与阳性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苦寒泻下+劳倦过度+饥饱失常法建立大鼠脾虚模型,成功率高,达89%。荷泽颗粒可有效改善脾虚大鼠血清中GAS含量,D-木糖浓度、CK活性,具健脾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冲剂对大鼠脾虚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利血平造成大鼠脾虚模型,观察疏肝健脾冲剂各剂量组对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血清淀粉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影响.结果:疏肝健脾冲剂可显著增加脾虚模型大鼠的血清D-木糖含量(P《0.01),显著增加血清淀粉酶含量(P《0.01);显著提高胃黏膜组织的SOD活力(P《0.05),降低MDA值(P《0.01);提高血清PGE2值(P《0.01);结论:疏肝健脾冲剂具有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抑制溃疡形成、保护胃黏膜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证大鼠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胃窦肥大细胞(MC)数量及其脱颗粒的影响,探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利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加劳倦法塑造脾虚证大鼠模型14d。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四君子汤灌胃,西药组予莫沙必利灌胃,模型组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连续15d。采用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Ghrelin的含量,光镜高倍镜(40×10)下观察随机选5个连续视野,进行MC计数及MC脱颗粒计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Ghrelin含量明显降低(P<0.05)、胃窦黏膜MC数量及其脱颗粒数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血清Ghrelin含量均有显著的升高,胃窦MC数量及其脱颗粒数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四君子汤可以明显改善脾虚证大鼠症状,其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清Ghrelin含量及减少MC数量及其脱颗粒来发挥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小鼠脾虚证模型,研究小鼠脾虚证的机制。方法:采用利血平单因素造模法建立脾虚证小鼠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体重和饮食量的改变,采用比色分析法及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D-木糖及胃泌素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饮食量、饮水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D-木糖及胃泌素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采用利血平单因素造模方法制作脾虚模型方法成熟可靠。  相似文献   

9.
李娴  汪庆飞  王新新  邢亚东  李姗姗  赵素容 《中草药》2018,49(24):5843-5848
目的比较熟地黄不同炮制品对苦寒泻下合并劳倦过度型脾虚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取8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8组,即对照组、模型组、九蒸九晒熟地黄组(熟地黄Ⅰ组)、九蒸九晒(缺黄酒)熟地黄组(熟地黄Ⅱ组)、九蒸九晒(缺砂仁)熟地黄组(熟地黄Ⅲ组)、九蒸九晒(缺黄酒和砂仁)熟地黄组(熟地黄Ⅳ组)、清蒸熟地黄组(熟地黄Ⅴ组)、酒炖熟地黄组(熟地黄Ⅵ组)。通过对大鼠ig大黄水煎液,同时实施游泳2~5 min,以其身体下沉为度,每日1次,获得苦寒泻下合并劳倦过度型脾虚模型后,分别ig给予熟地黄Ⅰ~Ⅵ组供试品溶液,通过观察脾虚大鼠的一般体征,测定脾虚大鼠血清D-木糖、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含量,观察熟地黄不同炮制品对脾虚大鼠胃肠消化吸收能力及肠道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针对苦寒泻下合并劳倦过度脾虚模型,九蒸九晒熟地黄ig给药后较造模后大鼠体质量、进食量与进水量有明显的增加(P0.01),而清蒸熟地黄、酒炖熟地黄ig给药后较造模后大鼠体质量、进食量与进水量有所减少(P0.05)。熟地黄Ⅲ、Ⅳ、Ⅴ、Ⅵ组大鼠的肠道推进率、血清D-木糖、GAS和MTL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0.01);熟地黄Ⅳ、Ⅴ、Ⅵ组大鼠的肠道推进率、血清D-木糖含量低于熟地黄Ⅰ组(P0.05、0.01),熟地黄Ⅳ组大鼠的血清GAS和MTL含量低于熟地黄Ⅰ组(P0.01)。结论九蒸九晒炮制方法有效地缓解熟地黄质厚味浓,滋腻碍脾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并评价符合中医证候特点的脾虚湿盛肝郁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方法:45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聚糖硫酸钠(DSS)组、病证结合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DSS组定量灌胃10%DSS溶液,病证结合组采用环境、饮食、情绪干预造模,模型组采用DSS组结合病证结合组方法造模。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光镜下观察大鼠结肠组织HE染色切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UC活动指数评分(DAI)及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显著升高,血清IL-2含量显著降低,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光镜下观察黏膜层溃烂严重,腺体破坏,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充血明显。结论:采用DSS反复诱导结合饮食、环境干预制备的脾虚湿盛肝郁证UC大鼠模型,符合中医证候特点和UC病理特点,是较理想的脾虚湿盛肝郁证UC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丁桂儿脐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和脾虚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丁桂儿脐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FD)和脾虚小鼠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规则进食加稀酸喂养制作大鼠FD模型,连续给药14 d后,测定大鼠的体重、血清一氧化氮(NO)、胆碱酯酶(AChE)及胃窦部肥大细胞(MC).采用大黄造成脾虚小鼠模型观察其对胃排空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丁桂儿脐贴各剂量组体重显著增加(P<0.05)、丁桂儿脐贴中剂量组(含生药量1.34 g· kg-1)大鼠胃蛋白酶活性明显升高、丁桂儿脐贴高剂量组(含生药量2.67 g·kg-1)大鼠血清NO和胃窦部肥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AChE含量显著升高.丁桂儿脐贴使脾虚小鼠体重显著增加,胃排空加速,改善脾虚小鼠症状.结论:丁桂儿脐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显著降低血清NO、升高血清AChE和降低胃窦部肥大细胞数,可能是其治疗FD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浊安中汤治疗脾胃湿热证作用机制及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胃炎脾虚证组、胃炎湿热证组、清浊安中汤高、低剂量防治组,不同组用不同药物灌胃,连续20 d.采用“病证结合”方法,以2%水杨酸钠+高脂高糖+人工气候箱复制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并用清浊安中汤对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防治,常规HE胃黏膜病理组织染色、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结果:脾胃湿热证组10只大鼠均有轻-重度炎症,COX-2蛋白表达为0.289±0.036;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表现出的症状、体征与临床相符,胃黏膜炎症较正常组重而与脾虚证组无差异,COX-2蛋白表达大于脾虚组与正常组(P<0.05),COX-2蛋白表达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2,P<0.01,清浊安中汤防治组对此有改善治疗作用.结论:大鼠模型符合脾胃湿热证属性,调节COX-2蛋白表达可能是清浊安中汤治疗脾胃湿热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浊安中汤治疗脾胃湿热证作用机制及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建立.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胃炎脾虚证组、胃炎脾胃湿热证组、清浊安中汤高、低剂量组,以2%水杨酸钠、番泻叶100%水煎液10 mL·kg-1 ·d-1灌胃,连续20 d,复制胃炎脾虚证.采用“病证结合”方法,以2%水杨酸钠(10 mL·kg-1 ·d-1灌胃)+高脂(20%蜂蜜水)高糖(10g·kg-1·d-1)+人工气候箱复制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并用清浊安中汤(2,1 g·kg-1·d-1)对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防治,常规HE胃黏膜病理组织染色、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脾胃湿热证组10只大鼠均有轻-重度炎症,细胞凋亡指数0.236±0.021,Bcl-2蛋白表达0.247±0.041;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表现出症状、体征与临床相符,胃黏膜炎症较正常组重而与脾虚证组无差异,细胞凋亡较脾虚组轻而Bcl-2蛋白表达大于脾虚组(P<0.05),清浊安中汤防治组对此有改善治疗作用.结论:大鼠模型符合脾胃湿热证属性,调节细胞凋亡和Bcl-2蛋白表达可能是清浊安中汤治疗脾胃湿热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合评价柴胡的不同炮制品对于热性中药致虚热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SD健康雄性大鼠4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模型组(40只),模型组采用灌胃热性中药附子、干姜、肉桂(20 g·kg~(-1))方法建立虚热动物模型,成功造模后,随机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知柏地黄丸组(知柏地黄丸,0.5 g·kg~(-1)),生品柴胡组,鳖血炒柴胡组,鳖血润柴胡组,酒柴胡组,醋柴胡组。各炮制品给药量均为3.15 g·kg~(-1),正常组灌以等量的双蒸水,治疗11 d,每日1次,观测大鼠的一般情况及代谢笼指标,通过测定并比较血清中D-木糖,血清三碘甲状腺原酸(T3),甲状腺素(T4),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乳酸(LD),乳酸脱氢酶(LDH),三磷酸腺苷(ATP)酶活力等的含量及大鼠各脏器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肛温、饮水量、尿液量、体液消耗量增高,饮食量,D-木糖含量下降,血浆cAMP含量,cGMP含量,血清LD含量,LDH活力,肝组织中Na~+-K~+-ATP酶活力,Ca~(2+)-Mg~(2+)-ATP酶活力,血清T3和T4含量均上升(P0.05),说明成功复制虚热模型;与模型组比较,柴胡不同炮制品及知柏地黄丸组的D-木糖均上升(P0.05),血浆cAMP含量和cGMP含量均降低(P0.05),LD和LDH含量均上升(P0.05),各组中的ATP,T3,T4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柴胡的不同炮制品对于热性中药致虚热大鼠的各个生理指标均有趋于正常水平回转的趋势,对于大鼠的虚热证具有治疗作用,而不同的炮制品对于各个生理指标的影响效果不同,由此可见,不同的炮制品对于虚热大鼠具有不同程度地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心理性应激胃溃疡模型,观察加味四逆散(JWSNS)对模型大鼠胃黏膜形态、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T)和黏膜血流量等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胃黏膜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10,5,2.5 g·kg-1)组,奥美拉唑(3.0×10-3g·kg-1)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10种不可预知刺激法建立慢性大鼠心理性应激胃溃疡模型,灌胃给药4周后,常规HE染色观察胃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胃黏膜溃疡指数(UI),多道生理记录仪检测胃黏膜血流量(GMBF),放免γ计数器检测血浆ACTH,血清CORT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弥漫出血、溃疡糜烂,其胃黏膜UI,血浆ACTH,血清CORT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GMBF,胃黏膜修复有效率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损伤较模型组不同程度减轻,其胃黏膜UI,血浆ACTH,血清CORT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而GMBF,胃黏膜修复有效率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结论:慢性心理性应激对大鼠胃黏膜有明显损伤作用,加味四逆散能显著减轻心理性应激导致的胃黏膜损伤,有效减低溃疡指数,调整神经内分泌功能,增加GMBF和提高胃黏膜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促愈颗粒对乙酸胃溃疡(GU)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和血浆神经降压素(NT)的影响。方法:用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促愈颗粒组(28.8 g.kg-1)和雷尼替丁组(27 mg.kg-1)。pH计测量胃液酸度,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清NO的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清Gas,血浆NT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促愈颗粒使GU大鼠胃液pH值和血清Gas,NO含量显著增高水平显著增高(P<0.05),血浆NT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雷尼替丁组相比,促愈颗粒组胃液pH值、血清Gas含量、血浆NT含量均无明显差异。但NO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促愈颗粒能提高再生黏膜质量,提高胃液pH值,调节NO,Gas,NT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