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稳定有效的支抗控制是成功矫治各种错合畸形的基础,而传统的支抗控制手段不能满足口腔正畸临床的需要.微种植体支抗作为一种全新的支抗控制技术,具有支抗强度大、植入部位灵活、术式简单创伤小、可即刻负载等优点, 弥补了传统支抗的不足, 对各种疑难错合的矫治有着很好的疗效[1-2] ,特别受到口腔正畸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正>在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能抵抗矫治力反作用力的结构称作"支抗"[1]。支抗是指矫治过程中对矫治牙移动的支持和对抗基牙移动的抵抗的综合作用,由抗基(可以是牙,也可以是颅骨)所提供,并通过支抗力的作用来实现。实际上支抗  相似文献   

3.
口腔正畸中种植体支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口腔正畸中的支抗(Anchorage)控制是多数正畸病例治疗成败的一个关键性问题,Proffit将支抗定义为:对不希望发生牙齿移动的抵抗或对牙齿、口外结构所提供作用力的抵抗;而国内学者则将支抗定义为:对移动矫治牙齿引起的反作用力的支持。在治疗过程中,通常希望矫治的牙齿向需要的位置移动,而作为支抗的部分尽量少移动或不移动,以达到良好的矫治目的,这就要设计充分的支抗。有学者认为,支抗不足是阻碍正畸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种植体支抗以骨骼作为支抗力的直接承受者,可以满足在矫治过程中对支抗的要求,因而成为目前国外正畸学者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4.
稳定有效的支抗控制是成功矫治各种错合畸形的基础,而传统的支抗控制手段不能满足口腔正畸临床的需要.微种植体支抗作为一种全新的支抗控制技术,具有支抗强度大、植入部位灵活、术式简单创伤小、可即刻负载等优点,弥补了传统支抗的不足,对各种疑难错合的矫治有着很好的疗效[1,2],特别受到口腔正畸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支抗种植体稳定性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种植体作为支抗来进行口腔正畸和矫形治疗是一种有效方法。种植体支抗的应用使临床矫治的范围大大增加。本文就影响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错牙合畸形属于三大口腔疾病之一.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口腔医务人员将投入到正畸实践中.临床新技术直接推动了口腔正畸矫治水平的提高.正畸支抗的正确设计和合理使用是决定矫治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种植体作为一种新的支抗手段开始应用于临床,采用种植体支抗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经,缩短了疗程.迄今为止临床应用的支抗种植体大致有以下类型:前牙种植体、磨牙后区种植体、骨内种植体、骨膜下种植体.其中微型种植支抗系统因其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是一种稳定可靠,美观舒适的支抗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7.
支抗在正畸临床治疗中至关重要,常常决定正畸矫治的成败。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支抗的增强以及支抗的控制一直是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目前临床上用于增强及控制正畸支抗的方法有很多,但仍有多种情况无法用现有的方法来解决。近些年来很多学者利用微型种植体良好的稳定性解决了正畸中的许多难题,为正畸设计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虽然微型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时间较短,但其在口腔正畸中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从微种植体的历史、作用原理、临床应用等方面作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畸种植支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彩云  丁寅 《医学争鸣》2009,(19):2039-2041
近十余年来,种植体支抗逐渐成为口腔正畸的热门技术,在各种加强支抗的装置中,微种植支抗是当今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正畸支抗来源的微型种植体(micro-implantanchorage,MIA),由于体积小,植入位置灵活,操作简单,外科损伤小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正畸医生的青睐.植入后在完成矫治目标前能否保持稳定,不移位或不脱落,是种植支抗应用的关键.很多学者就种植体稳定性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就近年来就关于种植支抗稳定性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3月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上颌前突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安氏Ⅱ类1分类上颌前突患者,共植入52个微型种植体支抗钛钉,矫治结束后种植体支抗保持稳定46个,23例患者矫治成功,其中3例患者3个单侧种植体支抗钛钉在内收前牙过程中松动脱落,脱落率为5.77%;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平均11.60±3.05个月,矫治疗程17.35±1.56个月。23例上颌前突患者通过微型种植体支抗矫治后X线头影及模型测量指标较矫治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临床成功率为88.46%。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具有植入部位广泛、创伤小、操作简便、对患者依赖性小等优点,与传统的强支抗方式相比支抗控制能力更强,有效矫治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褚存超  刘堪来  徐艳 《当代医学》2009,15(15):116-117
正畸支抗的重要性已为正畸医师广泛认识,只有正确的支抗设计和良好的支抗控制,才能取得高质量的矫治结果。种植支抗在牙颌畸形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实现了支抗的完全控制,在对支抗控制要求较高的疑难病例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此,种植支抗逐渐被正畸医生所认识和接受,目前对种植支抗的研究也已成为口腔正畸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现代正畸的临床操作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微螺钉种植体的起源与发展、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特点、微螺钉的材料与表面处理及大小和形状、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