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介绍林兰教授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的中医辨证思路及临床治疗经验。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多长期应用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或131I治疗,导致病机复杂。林兰教授认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基本病机为肝郁气滞,肾阳亏虚,多伴痰瘀邪毒壅滞,并随术后不同干预方式而变化各异。关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的临床治疗,林兰教授强调应以中西医结合疗法为主,并十分重视情志调理。辨证论治方面,主要根据肝气郁滞证、肾阳亏虚证、肝肾阴虚证3个基本证型,分别应用四逆散、金匮肾气汤、六味地黄汤加减。  相似文献   

2.
易继兰 《河北中医》2003,25(8):594-595
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机虽以肾虚为主 ,但亦与血瘀有关。慢性肾小球肾炎与血瘀的关系 ,古代医家早有认识 ,如《医林改错》指出 :“元气虚 ,必不能达于血管 ,血管无气 ,必停留为瘀 ,以致气虚化瘀之症。”又“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气虚亦能致瘀 ,肾气亏虚 ,更能致血瘀。肾阳乃全身阳气的根本 ,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肾阳虚则不能温养脏腑 ,寒凝血滞 ;肾藏精、主水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 ,若肾气亏虚 ,气化不利而血瘀 ;肾阴虚则脉涩。故均致肾虚血瘀 ,血瘀水道不利矣。且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较长 ,“久病入络” ,就…  相似文献   

3.
总结王文凤主任医师辨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王文凤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病位在脾肾,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以脾肾亏虚为其本,湿浊毒瘀内阻为其标,“气虚血瘀”贯穿慢性肾脏病始终;提出“攻补兼施,分期辨治,内外同治”的辨治思路。发病初期脾肾气虚为甚,治疗应以扶正为主,辅以祛邪,可选肾康宁I方加减治疗。病变中期正气亏损渐甚,邪浊内壅渐重,治疗应以扶正祛邪兼施为治疗原则,采用肾衰降浊方加减治疗。发病末期脾肾愈亏,而湿浊、毒邪、瘀血阻塞更为突出,治疗应以祛湿降浊、活血化瘀排毒为主,可选用肾衰降浊方加减治疗。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过程中,需注重固护脾肾,脾肾同治,重视“活血泻浊”。  相似文献   

4.
周飞栋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43-143
本文探讨了更年期综合症肝肾阴虚型的发病机制,指出肾气衰退,肾阴亏虚为发病之本,肾阴亏虚导致肝阴不足,造成肝肾阴虚证,为病机关键。故治疗原则是滋阴肝肾、疏肝理气、宁心安神。  相似文献   

5.
<正>导师范德斌教授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导师多年来主攻肺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已形成一整套颇具特色的肺病诊疗体系。导师认为,慢阻肺系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迁延而来,中医属于喘病、肺胀等范畴。病久则肺气亏虚;肺病及脾,致肺脾气虚;继则肺病及肾,使肺脾肾三脏气虚;气虚日久则阳气虚衰;最终波及心脏,出现心肾阳虚。气虚是伴随慢阻肺全程的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滋病中医脏腑气虚证候与CD4+、CD8+T淋巴细胞相关性。方法通过对艾滋病中医脏腑气虚证候患者免疫学指标的观察,初步探讨艾滋病肺气亏虚证、脾气亏虚证、肾气亏虚证与CD4+、CD8+T淋巴细胞的内在相关。结果 153例患者中,肺气虚证患者48例,脾气虚证患者70例,肾气虚证患者35例;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T比值比较:肺气虚证与脾气虚证、肾气虚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气虚证与肾气虚证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肺气虚证患者较脾气虚证、肾气虚证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下降更明显,CD4+/CD8+比例失调更显著,其免疫损伤和破坏更严重,更易发生机会性感染,病情亦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7.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基本病机及治疗原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在中医文献中常被描述为“懈怠“、“神疲乏力“等,病机非常复杂。笔者通过查阅古代文献,总结现代临床经验,结合其发病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位在肝、脾、肾三脏,其基本病机不外脾虚、肾亏、肝实,且多虚实并见。虚证以脾肾亏虚为主,实证以肝郁气滞血瘀为要。并提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补脾、益肾、泻肝。“  相似文献   

8.
宫晓燕教授认为支气管扩张症当从属于“肺痈”范畴,依据其发作反复,间断咯血的特点,诊断为慢性肺痈更加确切。支气管扩张症病位在肺,与脾肾相关,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为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痰是病因关键。提出分期论治,常采用补虚为本,化痰为先,避免外感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王惠  王志文 《光明中医》2016,(9):1228-1229
目的总结王志文教授治疗痹病的经验。方法王教授认为痹病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正气亏虚、外邪入侵、痰浊瘀血三方面,根据风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肾阳亏虚证这六种证型总结王志文教授对痹病的治法及用药规律,而且用临床病例验证了王教授的辨证治疗经验。结果王志文教授多年辨证治疗痹病的经验可行有效。结论王志文教授通过辨证治疗痹病,疗效可佳,使上万风湿骨病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情况,为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分型的统一提供参考,更好地协助临床诊疗。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临床医家诊治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规律。结果: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本虚以肝、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瘀、毒为主。虚证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实证为水饮型、湿浊型、湿热型、血瘀型、浊毒型。结论: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为虚实夹杂之证,多从气虚、阴虚、阳虚、湿浊、瘀血、毒邪等方面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11.
总结导师潘龙教授应用柴苓益肾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症的经验,认为肾病综合症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肾亏虚,湿浊内阻,从脾肾论治;治以健脾益肾,祛湿化浊。  相似文献   

12.
总结现代临床辨治经验和认识,认为鼻鼽发病与脏腑虚损关系密切。气虚则温煦、防御及固摄作用减退,鼻窍功能失常;肺气亏虚,则鼻失温养,肺不主涕;脾气虚弱则清气不升,鼻窍失养;肾气不足则精气不布、肾阳失温煦,鼻窍功能失常,而成鼻鼽。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8):699-701
目的:总结杨秀清教授治疗痹病的经验。方法:通过对典型病案进行浅析,总结杨教授治疗痹病的经验。结果:杨教授认为痹病发病的根本在于人体营卫功能失衡,正气不足,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补益正气,治疗大法应扶正祛邪,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散寒除湿。结论:杨秀清教授治疗痹病通常辨证为湿热邪阻,脾肾亏虚、痰湿中阻,肝肾亏虚、阴虚内热,风寒湿闭阻四个证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裴正学辨证分型治疗中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正学教授认为中风有内外之分,脉络空虚,风邪入中为外因;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风火相煽,痰浊阻络为内因。中风后期,脏腑虚损,出现肾阳亏虚,气虚血瘀,脑络痹阻的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本虚为肾阳亏虚,气虚血瘀;标实为肝风内动,风火相煽,痰瘀阻络,气血逆乱。裴教授补虚泻实,标本兼治,常用地黄饮子、冠心二号、补阳还五汤、汉三七、水蛭治疗肾阳亏虚,瘀血阻络之脑中风,效果显著。并附一例病案以阐述机理。  相似文献   

15.
论脾虚肾亏肝实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基本病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体力、脑力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使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各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众说纷纭,没有定论。通过总结历代医家经验,结合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我们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位在肝、脾、肾三脏,其病机不外虚实两端,且多虚实并见,虚为脏腑虚损,以脾肾亏虚为主,实证责之于肝,以肝郁气滞血瘀为要,并提出“补脾益肾泻肝”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6.
总结刘素荣教授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刘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包括肾气亏虚、肝失疏泄、脾虚失健,肾虚是发病的基础,并可累及心肝脾肺,临证分肾阴亏虚、阴阳两虚、肝郁气滞、心肝火旺、肝血亏虚、心气亏虚、心肾不交、气虚不摄8型,分别治以滋养肾阴、清热除烦,阴阳并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养血安神、疏肝清热,养阴清热、除烦安神,益气养心、敛阴止汗,交通心肾、清心安神,补气止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程小红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方法:梳理、归纳程小红主任辩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医案,总结老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及遣方用药特点。结果:程小红主任认为肾气亏虚、痰瘀互结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机核心,以益肾散结立法,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结论:程小红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较为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总结杨洪涛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皮肤瘙痒的经验,提出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风、湿、毒、瘀为标,主张急则治标缓则兼顾,治疗上巧用经方麻桂合剂以发汗散邪,调和营卫,内外并治,卓有成效。并附验案二则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病以气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气虚为脾肾亏虚,包括元气亏虚与宗气亏虚;痰浊瘀血为心失所主、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肾失蒸腾,痹阻于心脑脉络,发为本病。故治当培补脾肾元气,兼以活血、化痰、理气、平肝熄风、通络。  相似文献   

20.
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宗气虚,标实为痰浊、水饮及血瘀阻肺。宗气虚贯穿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的全过程,宗气虚不仅导致肺脾肾三脏虚损,还可导致痰瘀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洪广祥教授认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在补益宗气,并自创补元汤。文中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因病机、宗气理论、治疗原则、治法方药等方面总结洪广祥教授的经验,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