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229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世金 《广西医学》2008,30(3):424-424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病,致残率高。我院2003年11月至2006年11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22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3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治疗组230例,男138例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卒中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是造成患者死亡及致残的常见疾病[1]。糖尿病患者并发脑血管病较普通人群要高2~5倍,且有发病年龄早,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特点[2]。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本研究拟总结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宁波市北仑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2  相似文献   

3.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内有关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短期治疗疗效的文献表明[1 ,2 ] ,其有降血脂、降纤维蛋白、减少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粘度、显著改善甲襞微循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 ,故其可以防治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对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随访 1年以上的患者 ,用ADL[3 ] 评估方法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3月我院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 2 0 0例 ,均经脑CT和 (或 )MRI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 ,符合 1 995年中华医学会第 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  相似文献   

4.
正脑卒中是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率与致残率最高的疾病[1]。脑卒中是继心脏病与肿瘤之后的第三大致死性疾病[2]。15%~30%的卒中患者存在永久性残疾[3]。脑卒中亦是多国医疗费用支出最多的疾病[4]。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对其进行迅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脑卒  相似文献   

5.
蒋周芩  舒茂琴 《重庆医学》2013,(29):3569-357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治疗费用昂贵的慢性心律失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4.5%,而既往有脑卒中或一过性缺血事件发作者年复发率大于12%,是房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华法林虽然能降低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但它需要频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调整剂量,并受到药物食物等的影响,使其在临床工作中仅50%左右患者能真正获益[2]。随着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  相似文献   

6.
<正>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临床常见的主要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1]。缺血性脑卒中在中医称为中风病,被历代医家视为风、劳、臌、膈四大难证之首。笔者采用中医解毒活血法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33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上  相似文献   

7.
正脑梗死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损伤造成患者血管闭塞或者狭窄,使得患者脑组织形成局限性的缺血性坏死和脑软化[1-2]。急性脑梗死发生可能与动脉闭塞速度、血液黏度改变及动脉壁受损相关,具有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5]。本文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发病的脑血循环障碍性疾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临床分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和出血性脑卒中(hemorrhagic stroke,HS)。脑卒中作为一种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1]。  相似文献   

9.
5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电图与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病 (脑卒中 )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的疾病之一 ,世界范围内每年死于脑卒中的人数达 5 0 0万 [1 ,2 ] ,另至少 1 5 0 0万发生非致死性脑卒中 ,其中 1 / 3遗留残废 [1 ,3] ;我国每年约有 30 0万人患此病 ,其中 1 0 0万人死亡。而早期诊断是及时有效治疗 ,降低其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本文旨在利用脑电生理技术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电活动进行分析 ,并通过与 CT对照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电活动对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判断中的价值。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急性缺血性…  相似文献   

10.
<正>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截至2018年底,我国40岁以上居民中,脑卒中患者约1242万[1],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占总数的75%~90%。文献报道,大于30%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脑卒中防治适宜推广技术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关键技术[3],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1.7%~25.0%[4]。目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多为护理人员常规进行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总结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  相似文献   

11.
王少石  杨建道  沈树红  陈真理  陈静芳 《上海医学》2000,23(11):646-646,655
80年代初国际上将蛇毒制剂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1] ,并且证实了它的安全性及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有效性 ,并列入急性脑卒中的治疗范围中[2 ] 。近 2 0年来在我国临床也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并且认为蛇毒制剂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3 ,4 ] 。为了判断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客观价值 ,自 1997年~ 1999年我们对 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观察。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患者取自同期急诊留观及住院患者。入选 79例 ,其中男性 41例 ,女性 38例 ,年龄 45~ 80岁 ,平均年龄 70岁 ,死亡 5例。无 1例…  相似文献   

12.
<正>脑梗死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的脑血流量供应障碍,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脑细胞坏死,造成不可逆的损伤[1]。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起病急,在起病6 h后血栓和神经功能损伤都呈进行式发展,致残和致死率都较高,因此,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缓解或降低组织不可逆损伤[2]。本次研究通过对APCI患者进行丁苯肽序贯治疗,来探究其对患者疗效、神经功能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8年1月至6月接收的APCI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  相似文献   

13.
任新中  范晓铭 《中原医刊》2003,30(24):51-51
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常并发缺血性脑卒中 ,造成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 ,存在多个致病环节 ,目前临床上当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本文试用碟脉灵联合肠溶阿斯匹林对糖尿病并发的缺血性脑卒中进行临床治疗 ,以观察疗效 ,探研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均为 2型糖尿病并发脑缺血性卒中患者。糖尿病诊断参照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 1997年标准 ;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标准[1] 。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1 2 方法 :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我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150万~200万,其中约70%是缺血性脑卒中。Meisel等[1]发现,脑卒中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诱导的免疫抑制综合征。近年来T细胞亚群与急性脑梗死的联系备受重视,急性脑梗死可引起T细胞的免疫功能下降。本研究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来自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病房,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5.
申艳 《重庆医学》2017,(36):5173-5175
脑卒中是指因急性脑循环障碍引起的全面性或局限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 ,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1 ]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 ,严重威胁人群健康 ,使社会及患者家庭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2 ].脑卒中通常发病急促 ,患者及家属往往在无心理防备的情况下 ,突然面对患者肢体、语言功能障碍 ,甚至昏迷 ,由于对不良预后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家属难以接受 ,容易引发医患纠纷.现就脑卒中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医患纠纷的原因及解决策略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脑卒中因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而日益加重社会负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1])。而缺血性脑卒中后二级预防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科学的二级预防可大大减少复发~([2])。因此,卒中预防的意义远大于治疗~([3]),药物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量临床试验证实,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稳定斑块、控制血压明显减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发病率110/10万,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1],脑卒中示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而急性期患者在经历对疾病不可预知的茫然到接受疾病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梗死 ,是导致死亡和致残的常见疾病。而抑郁症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 ,抑郁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也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1] 。及时正确的心理护理并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我院从 1997年始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 ,并对患者可能的诱发因素作了探讨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年中共收治中风患者 1613例 ,其中并发抑郁者 3 15例 ,男 2 0 5例 ,女 110例 ,出血中风 15 1例 ,缺血性中风 164例 ,年龄 3 6~ 81岁。1.2 临床表现 脑卒中后抑郁症常表现为情绪低…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尤其在糖尿病病人中 ,其脑卒中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 4~ 1 0倍 ,其中 88%为缺血性卒中[1] 。临床研究证明 :早期血栓状态没有及时治疗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 ,我们从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3月用络泰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早期血栓状态 ,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取得了可喜的临床疗效。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按 WHO ( 1 985年 )对 2 -型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标准[1] ;早期血栓指标阳性 ,血糖稳定持续 4周 ,无急慢性糖尿病并发症及心、肾、脑严重疾患 ,两组患者均在检测前二周未服用过抗血凝、…  相似文献   

20.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目前已有房颤患者约800-1000万[1]。房颤最主要的危害之一就是因血栓形成、脱落,导致动脉系统栓塞。其中脑动脉栓塞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最易发,也危害最大。因此,脑卒中预防是房颤治疗的主要目标。传统的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通用疗法就是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但是,目前临床中使用率低、患者依从性差、且有出血风险增加等弊端。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