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成人超重及肥胖患者臀部肌内注射的适宜深度.方法 抽取超重及肥胖者200例(男、女各100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重指数(BMI),根据BMI判断超重与肥胖;采用B超测定其臀部肌内注射部位皮下脂肪厚度.结果 男性皮下脂肪厚度为(25.7±4.3)mm,女性为(25.8±3.9)mm;男、女性皮下脂肪厚度≥21.3 mm(常规肌内注射的深度)者分别为92.0%、95.0%.男性、女性超重与肥胖者皮下脂肪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常规肌内注射的深度对超重或肥胖者已不适用,注射时针头仅能到达皮下脂肪层而未达臀大肌,存在医疗隐患,需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少年儿童皮肤厚度的超声学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无创的方法获得少年儿童皮肤厚度资料。方法选择221例1~18岁皮肤健康的少年儿童,按年龄分为幼儿组(1~2岁)、学龄前期组(3~6岁)、学龄期组(男7~12岁、女7~11岁)、青春期组(男13~18岁、女12~18岁),各年龄组下分男、女2个性别组。应用13MHz高频超声,检测上述人员面部、胸部、腹部、背部、前臂、臀部、大腿7个部位的皮肤表皮、真皮与全层皮肤厚度。结果221例少年儿童的皮肤以面部较薄,背部及臀部较厚。(1)各年龄组的同一部位以及同一年龄组中男、女同一部位的表皮厚度相近(P〉0.05)。(2)幼儿组、学龄前期组与学龄期组同一部位组间比较,以及组内不同性别同一部位比较,真皮和皮肤全层厚度相近(P〉0.05)。与其余3组比较,青春期组此2项指标均明显偏高(P〈0、05),男性真皮厚度为(1.16±0.04)~(1.98±0.47)mm、皮肤全层厚度为(1.27±0.12)~(2.20±0.45)mm,女性真皮厚度为(1.00±0.18)~(1.60±0.30)mm、皮肤全层厚度为(1.10±0.17)~(1、83±0.29)mm。结论13MHz高频超声是无创测量少年儿童皮肤厚度的有效方法。青春期少年全层皮肤厚度增加的主要因素系真皮厚度明显增加,且男性较女性更为显著。面部与背部、臀部皮肤厚度的明显差异,对皮肤移植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人群腰围(WC)、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南山牧区甘沟乡〉18岁哈萨克族1233人进行身高、体重、WC和血压等测量。结果哈萨克族人群平均收缩压(143.92±20.07)mmHg,舒张压(96.23±9.78)mmHg;高血压检出率为52.39%;随着WC、BMI的增加,血压水平、高血压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WC、BMI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哈萨克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对超重或肥胖及腹型肥胖者,应采取有力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成人髂骨钉钉道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中国成人髂后上棘至髂前下棘髂骨锚固通道各参数进行影像学测量,探讨髂骨钉置入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对60名中国成人进行髂骨三维重建,在斜侧位图像上测量双侧髂后上棘至髂前下棘连线全长及此连线与坐骨切迹上顶点的距离,在沿该连线截面图像上测量双侧钉道通路中髂骨两个狭窄点松质骨与皮质骨的厚度、髂后上棘至第二狭窄点的长度等影像学参数。结果参数均值的95%置信区间:髂后上棘至髂前下棘全长为(140.6±1.1)mm,髂后上棘咬除深度男性为(16.9±0.6)mm、女性为(15.9±0.8)mm,过第二狭窄点长度男性为(67.1±0.6)mm、女性为(70.1±1.4)mm,坐骨切迹上顶点到髂后上棘-髂前下棘连线距离为(18.3±0.8)mm,第一狭窄点松质骨厚度男性为(11.0±0.7)mm、女性为(9.0±0.8)mm,皮质骨厚度男性为(17.3±0.6)mm、女性为(15.7±0.7)mm,第二狭窄点松质骨厚度男性为(11.8±0.7)mm、女性为(8.1±0.7)mm,皮质骨厚度男性为(22.7±0.3)mm、女性为(19.1±0.8)mm。各参数变异度较大,且除髂后上棘至髂前下棘全长及坐骨切迹到该通道高度外,其余各参数男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髂骨由髂后上棘至髂前下棘存在一个直线骨性钉道通路,且该钉道通路中有两个狭窄点,对髂骨钉起锚固作用,通过两个狭窄点的髂骨钉可保证进钉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腓骨头复合瓣重建内踝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带血供腓骨头复合瓣移植重建内踝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供区与受区血管及骨的形态学。成人干燥胫骨40侧(左右各20侧),测量内踝底部宽度、内踝前部长度、内踝后部长度、内踝中部厚度及内踝与前踝的夹角。成人干燥腓骨40侧(左右各20侧),测量腓骨头中部宽度、厚度,腓骨头内侧关节面的外倾斜角。成人下肢截肢自愿捐献的新鲜标本30侧,经股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重点观测胫前返动脉与腓骨头的血供关系及受区的内踝前动脉。结果内踝呈前低后高向下突出,内踝底部宽(2.6±0.2)cm,内踝中部厚(1.3±0.2)cm,内踝前部长(1.4±1.9)cm,内踝后部长(0.6±0.1)cm,内踝与前踝夹角为(11.89±3.60)°。腓骨头中部厚(1.8±0.6)cm,中部宽(2.7±0.4)cm。腓骨头内侧面有一圆形浅凹的关节面,朝向内上方,与胫骨外侧髁外下的关节面构成胫腓关节,其关节面外倾角为(39.2±1.3)。。胫前返动脉直接起始于胫前动脉占93.3%,与腓浅动脉共干起始于胫前动脉占6.7%。胫前返动脉起始点距腓骨头尖下(4.5±0.7)cm.主干经胫骨前肌深面,贴胫骨近端外侧面向前外上走行,主干长为(0.5±0.2)cm,外径为(2.0±0.4)mm。伴行静脉2支注入胫前静脉,外径分别为(2.1±0.5)mm和(2.6±0.4)mm;在距其起始点(1.0±0.4)cm处较为恒定地发出腓骨头支1~2支,外径为(1.7±1.3)mm。内踝前动脉起自胫前动脉或足背动脉,外径(1.6±0.4)mm,伴行静脉2支,外径分别为(1.3±0.5)mm和(1.1±0.4)mm。结论带血供腓骨头复合瓣移植修复内踝缺损具有可行性,其关节面结构是重建内踝的重要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不同方法治疗后咬肌厚度减少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方法处理后的咬肌厚度的变化,评价不同方法在减小咬肌厚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单纯下颌角截骨术患者5例,下颌角截骨术+咬肌部分切除术患者4例,下颌角截骨术+咬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患者4例,应用B超对患者手术前后12、24周咬肌厚度进行测量,比较其术后咬肌厚度减小程度。结果单纯下颌角截骨术、下颁角截骨术+咬肌部分切除术及下颌角截骨术+咬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组于术后12周咬肌厚度平均减少(4.876±5.270)%,(32.939±2.900)%,(14.006±4.866)%;术后24周分别减少(2.637±4.806)%,(30.286±3.644)%,(36.878±4.702)%。结论从远期效果观察。下颌角截骨联合咬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与下颌角截骨联合咬肌部分切除或单纯下颌角截骨手术比较,能更有效地减少咬肌厚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进行肌内注射时适宜的注射部位及合适的针头长度.方法 选择超重、肥胖、极度肥胖的235例行肌内注射患者,用超声技术检测臀大肌及臀中肌注射点的厚度,选择合适的注射针头.结果 臀大肌注射点的皮下组织厚度小于臀中肌(P<0.01),男女臀大肌、臀中肌注射点皮下组织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于肥胖患者,在使用同种标准针头注射时,选择臀大肌注射会更能保障肌内注射的效果;臀大肌注射点注射针头长度,男性32.3 mm、女性48.0 mm,臀中肌注射点注射针头长度,男性40.2 mm、女性49.7 cm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效青霉素混悬液最佳注射时机,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方法将149例门诊注射长效青霉素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第1组先选择注射部位,消毒第1遍皮肤,然后抽取药液,消毒第2遍皮肤,快速进针;第2组先选择注射部位.然后抽吸药液,再次确认注射部位,消毒2遍皮肤.注射;第3组先抽取药液,再选择注射部位,消毒2遍,进针。记录三组从抽取药液到推注药液前的时间及一次注射成功率。结果三组注射时间分别为(13.0±0.8)s、(19.1±1.2)S、(33.0±1.3)S,一次注射成功率分别为100%、58.3%及13.9%,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采取选择部位、消毒、抽取药液、再消毒、进针的注射程序即长效青霉素混悬液抽取后15s内注射,可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寰椎椎弓根形态分类与椎弓根螺钉植钉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寰椎椎弓根形态分类及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植钉方法。方法寰椎椎弓根形态分类研究:取成人干燥寰椎标本48个,行CT三维重建,建立经过椎动脉沟底部下2mm处横切面和椎弓根中外1/3矢状面的切面图:以螺钉直径3.50mm,半径1.75mm为标准,根据通过椎弓根中外1/3矢状面的椎动脉沟底部骨质厚度,将寰椎椎弓根解剖形态分为3型:普通型40个(83%),轻度变异型6个(13%),重度变异型2个(4%)。以通过寰椎椎弓根中外1/3矢状面与通过椎动脉沟底部下方约2mm处横断面的交线为进钉通道,以进钉通道在后弓后方骨皮质上的投影点为进钉点,采用电子游标卡尺在干燥寰椎骨标本上测量以下指标:进钉点与侧块后缘的距离(L1),进钉处寰椎椎弓根高度(L2),进钉点至侧块下关节面的垂直距离(L3),进钉处侧块高度(L4),进钉处侧块宽度(L5),进钉处寰椎椎弓根宽度(L6),钉道处椎动脉沟底椎弓根厚度(H1)。寰椎椎弓根螺钉植钉方法的研究:取12个新鲜成人冷冻寰椎标本,左右侧钉道处椎动脉沟底部骨质厚度分别打磨为:1.5mm和2.5mm,1.5mm和4.0mm,2.5mm和4.0mm,每种厚度4个标本;以通过寰椎椎弓根的中外1/3矢状面与通过椎动脉沟底部下约2mm处横断面的交线为进钉通道植钉。结果左侧L1(5.79±1.24)mm,L2(4.55±1.29)mm,L3(5.12±1.06)mm,L4(12.43±1.01)mm,L5(12.66±1.37)mm,L6(7.86±0.77)mm,H1(4.11±1.25)mm;右侧0L1(5.81±1.26)mm,L2(4.49±1.22)mm,L3(5.15±1.05)mm,L4(12.49±0.98)mm,L5(12.65±1.38)mm,L6(7.84±0.78)mm,H1(4.13±1.29)mm;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植钉后所有标本无螺钉向上突破椎动脉沟底骨质。结论对于寰椎后弓高度偏小的患者,可部分经寰椎后弓或跨越寰椎后弓实现寰椎的椎弓根螺钉固定,进钉位置应以术前三维CT重建和术中探查结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洁净手术部动态微生物学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3种微量注射泵应用过程中泵体垂直移动前后短时间内流出量的变化。方法分别用电子天平定量测定国产、日本产、德国产3种微量泵在停机STOP状态下垂直移动泵体后和10ml/h的工作状态下垂直移动泵体前及移动后1min的流出量,重复测定10次。结果 3种注射泵在STOP状态下移动后1min的流出量分别为(0.7411±0.0667)ml、(0.2909±0.0417)ml、(0.6021±0.0147)ml,经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O.01)。3个注射泵在10ml/h的工作状态下,移动前1min泵体实际流出量分别为(0.1657±0.0049)ml、(0.1803±0.0037)ml、(0.1743±0.0009)ml,移动后1min的流出量分别为(0.9423±0.0285)ml、(0.4565±0.0204)ml、(0.7789±0.0179)ml,与移动前1min的流出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连接延长管的注射泵在STOP及运行状态下垂直移动泵体后短时间内有一定量的液体流出,应用微量注射泵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移动或关闭延长管后移动,以避免意外输入液体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重组蛇毒纤溶因子(recombinant fibrinolytic enzyme factor II,rF II)修饰聚氨酯(polyurethane,PU)人工血管的植入效果。方法采用浸渍.沥滤法制备口径4mmPU微孔人工血管,扫描电镜观察血管管壁微孔大小和形态,用rF II修饰人工血管内腔。取20只体重(20±1)kg的雄性杂种犬制作颈动脉2cm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rF II修饰PU组(n=8)、无rF II修饰PU组(n=6)和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lyene,ePTFE)组(n=6),植入相应人工血管以修复缺损。记录术后动物一般情况;计算术后30d和60d的血管通畅率;测量术后60d人工血管内径,并进行组织学检查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制得的PU微孔人工血管内径(3.74±0.06)mm,壁厚0.4~0.6mm,密度0.25g/cm^3,孔隙率79.8%,径向动态顺应性为8.57%/100mmHg。人工血管管壁内,微孔分布均匀,呈开孔结构。外层孔径为(140±41)Ima,内层孔径为(100±3)μm,外层/内层的厚度比约2:1,内腔表面孔径为(40±16)μm。术后颈部切口愈合良好,动物均存活,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0d及60d血管通畅率:rF II修饰PU组分别为100%及66.7%,无rF II PU组为66.7%及33.3%,ePTFE组为66.7%及0,堵塞的人工血管在吻合处发现血栓。rFII修饰PU组、无rF II修饰PU组及ePTFE组植入前血管内径分别为(3.74±0.06)、(3.74±0.06)、(4.00±0.03)mm;术后60d内径分别为(4.51±0.05)、(4.31±0.24)、(4.43±0.12)mm;3组间植入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F II修饰PU组组织学观察,植入15d有血浆蛋白在内腔表面沉积;30d后有少量细胞黏附;60d后新内膜形成。新内膜厚度随植入时间增加而变厚;植入后60 d rF II修饰PU组人工血管近端、中点及远端的新内膜厚度分别为(560±22)、(78±5)、(323±31)μm(P〈0.05)。扫描电镜观察,rF II修饰PU组新内膜表面由扁长形细胞组成,其长轴顺着血流方向排列,与正常颈动脉内腔表面形貌相似。结论rF II修饰PU血管内腔可提高纤溶活性,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植入血管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颧骨缩小整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0例成年女性颅骨标本的颧骨结构进行观测。结果:①颧突位于颧骨的中下1/3交界处;②颧突点处颧骨的厚度,左侧:(6.68±1.64)mm;右侧:(6.77±1.43)mm,左右两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眶下孔距同侧眶下缘和颅正中线的距离分别为左侧:(8.33±1.48)mm、(25.01±1.32)mm;右侧:(7.77±1.56)mm、(25.20±1.07)mm;左右两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颧骨额突至上颌窦外上角的距离和上颌窦前壁的厚度分别为左侧:(42.57±5.8)mm、(0.50±0.03)mm;右侧:(43.02±6.4)mm、(0.49±0.05)mm;左右两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颧骨结构的细致观测对更好的开展颧骨缩小术减少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髋后方关节囊的解剖特点及胶原纤维的分布差异,探讨能保留最佳力学强度的髋后方关节囊切开线。方法采用10个(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髋标本,男6个,女4个;年龄28~64岁。右侧10髋解剖出髋后方关节囊,将其划分为3区(Ⅰ~Ⅲ区)9部(ⅠA~C、ⅡD~F、ⅢG~J),测量髋后方关节囊各部厚度,观察坐股韧带走行。左侧10髋选取5髋对其较厚的Ⅰ区和Ⅱ区进行Masson染色观察和胶原纤维含量分析。采用自愿捐赠的冰冻新鲜尸体标本2髋与固定标本比较,设计最佳的切口线并临床应用。结果各部髋后方关节囊厚度分别为:ⅠA(2.30±0.40)、ⅠB(4.68±0.81)、ⅠC(2.83±0.69)、ⅡD(2.80±0.79)、ⅡE(4.22±1.33)、ⅡF(2.50±0.54)、ⅢG(1.57±0.40)、ⅢH(2.60±0.63)、ⅢI(1.31±0.28)mm,具有不均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G部ⅢI部的平均厚度较ⅠB部和ⅡE部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薄弱的两部在Ⅲ区,坐股韧带主干经过较厚的ⅠB部和ⅡE部。Masson染色可见ⅠB和ⅡE部的绿色面积明显较Ⅰ、Ⅱ区其余4部大。各部胶原纤维含量分别为:ⅠA20.34%±5.14%,Ⅰ B48.79%±12.67%,ⅠC 19.87%±5.21%,ⅡD 17.57%±3.56%,ⅡE46.76%±11.47%,ⅡF28.65%±15.79%;各部胶原含量亦具有不均一性(P〈0.01),ⅠB部和ⅡE部与其余4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鲜冰冻标本的厚度和坐股韧带分布特点经观察与固定标本无明显差别。在标本上设计并应用包括大部坐股韧带主干且连带部分臀小肌束的髋后方关节囊切开线。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扩大后路软组织修补虽不断深入研究和发展,但术后脱位率仍未完全消除;优化关节囊切开线,保留最佳力学强度部分,使坐股韧带发挥其固有生物力学功能,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A型肉毒素(BTX-A)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症(DESD)的临床效果。方法脊髓损伤致DESD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37岁。临床表现排尿无力、排尿等待,需要压腹以助排尿。200 U BTX-A溶解于8 ml生理盐水,使用尿道镜注射针分8点二平面注射于尿道外括约肌,1ml/点。记录治疗前后排尿症状,尿动力学检查,并观察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2个月,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膀胱贮尿和排尿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15例最大尿流率由(9.2±5.0)ml/s增加至(16.2±7.0)ml/s,单次尿量由(182.5±52.0)ml/次增加至(235.5±40.0)ml/次,剩余尿量由(288.7±122.5)ml下降至(155.4±81.2)ml(P<0.01);最大膀胱测压容积、膀胱顺应性及充盈末逼尿肌压力术前分别为(113.0±64.8)ml、(15.2±2.0)ml/cm H2O、(52.7±19.2)cm H2O,术后分别为(205.5±75.6)ml、(22.5±9.3)ml/cm H2O及(37.1±7.3)cm H2O(P<0.01,P<0.05,P<0.01)。治疗前需要坐位排尿的8例患者均可以直立排尿。随访2~7个月,疗效稳定。结论BTX-A注射是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无反射伴DESD的有效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5.
掌背侧不同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掌背侧不同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1例,男27例,女34例;年龄22~70岁,平均55.5岁。交通伤18例,跌伤43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术前均摄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30例行CT检查。按AO分型,B1型25例,B2型18例,B3型7例,C1型7例,C2型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腕掌侧(A组,n=34)及背侧(B组,n=27)入路切开行钢板内固定术。术前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A组分别为(-145.0±53.0)^o和(8.6±3.1)^o,B组分别为(-40.0±30.0)^o和(7.3±5.6)^o。术前A、B组桡骨短缩分别为(12.0±5.3)mm和(10.3±4.2)mm;关节面台阶A组为(4.3±2.2)min,B组为(4.1±3.3)min。结果6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A组愈合时间为(8.2±1.6)周,B组为(8.1±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功能采用Cartland-Werley评分,术后8周A组优7例,良10例,差17例,优良率为50.0%;B组优7例,良11例,差9例,优良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周,A组优21例,良9例,差4例,优良率为88.2%;B组优18例,良5例,差4例,优良率为8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学评估采用Sarmiento评分,术后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A组分别为(9.5±3.1)^o和(18.0±8.2)^o,B组分别为(11.0±4.7)。和(16.0±7.6)^o术后两组均未见桡骨短缩;关节面台阶两组均〈1mm;所有指标A、B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后早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远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掌背侧不同手术入路可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提供有效复位及早期功能锻炼。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腕关节旋前功能受影响,且远期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16.
胶原复合梯度TCP修复关节软骨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新型双向三维可降解生物活性材料胶原复合梯度TCP(collagen complexTCP,Col/TCP)对兔关节软骨缺损进行修复,并对再生软骨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方法取30只成年大白兔,体重2.0~2.5kg,雌雄不限,于双侧股骨外侧髁制作关节软骨缺损模型。于右侧植入Col/TCP修复缺损,作为实验组,左侧不予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4、6、8、12和24周分别处死6只动物,取股骨外侧髁关节面行大体、组织学、透射电镜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采用Wakitanifa法软骨组织形态学评分评价修复组织质量。结果大体观察:实验组术后4周,缺损区由白色组织完全充填,表面较光滑,有光泽;12周,修复关节软骨组织与周围正常软骨基本一致,且与关节下骨结合紧密;24周,再生软骨未见明显退变。对照组观察期内均未见软骨组织形成,缺损由纤维组织填充,修复组织表面粗糙,与正常组织界线清楚。实验组术后4、6、8、12和24周组织学评分分别为(7.60±0.98)、(5.69±0.58)、(4.46±0.85)、(4.35±0.12)、(4.41±0.58)分,对照组分别为(10.25±1.05)、(9.04±0.96)、(8.96±0.88)、(8.88±0.68)、(8.66±0.54)分;Ⅱ型胶原含量实验组分别为0.28%±0.01%、0.59%±0.03%、0.68%±0.02%、0.89%±0.02%和0.90%±0.01%,对照组为0.08%±0.02%、0、09%±0.04%、0.11%±0.03%、0.25%±0.03%和0.29%±0.01%;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可见典型软骨细胞,而对照组为粗大胶原纤维,细胞少见。结论双向三维可降解生物活性材料Col/TCP在动物体内可诱导关节软骨缺损后的软骨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3.0T磁共振(MR)平台上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价值。方法纳入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的胰腺癌患者13例、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患者7例和健康志愿者14例,在行上腹部常规MR扫描后进行胰腺DWI检查。采用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技术和空间敏感性编码技术,分别取弥散梯度b值=400、600、800和1000s/mm^2获得相应的DWI图像,测量感兴趣区(ROI)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健康志愿者胰腺DWI呈中等信号。②胰腺癌患者癌组织在DWI上呈均匀高信号,边界较清楚;各b值(400、600、800和1000s/mm^2)下,测得ADC值分别为(1.63±0.235)、(1.42±0.126)、(1.36±0.170)及(1.26±0.178)×10^-3mm^2/s,明显低于癌周胰腺组织[(2.11±0.444)、(1.83±0.230)、(1.81±0.426)及(1.60±0.230)×10^-3mm^2/s]及健康志愿者胰腺的ADC值[(1.85±0.350)、(1.69±0.290)、(1.67±0.268)及(1.42±0.221)×10^-3mm^2/s],P〈0.05。③慢性肿块型胰腺炎在DWI上呈不均匀稍高信号,边界不清;各b值下测得ADC值分别为(1.69±0.150)、(1.56±0.119)、(1.59±0.172)及(1.35±0.080)×10^-3mm^2/s,均高于胰腺癌组织的ADC值,但仅当b值-800s/mm^2时,与胰腺癌组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可以清楚显示胰腺肿瘤病灶及范围,结合ADC的测量值能够为鉴别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提供一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核受体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的核受体基因:肝脏X受体α(liver Xreceptor α,LXRα、法尼醇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人类固醇异生物受体(steroid xenobiotic receptor,SXR)及肝受体同类物1(liver receptor homolog 1,LRH-1)的表达,探讨胆固醇结石病的发病机理。方法27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胆石组),男6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44±1.92)岁。10例无胆石症的胆囊息肉患者为对照(对照组),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7.10±2.73)岁。测定胆石胆固醇成分及血清脂类成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载脂蛋白(Apo)B和ApoA1和胆汁脂类成分(胆固醇、磷脂和胆汁酸),并计算胆汁总脂和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脏LRH-1、FXR、SXR及LXRα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胆石组血清中HDL—ch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0.93±0.05)mmol/L vs(1.33±0.09)mmol/LD,P〈0.001;ApoA1浓度也低于对照组[(1.19±0.05)g/L vs(1.36±0.06)g/L],P〈0.05;血清ApoB、TC和TG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石组胆汁呈胆固醇过饱和(胆固醇过饱和指数:1.17±0.02 vs 0.79±0.10,P〈0.001);胆汁胆固醇摩尔百分比浓度较对照组升高[(7.96±0.39)mol%vs (5.26±0.89)mol%],P〈0.01;胆汁总脂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04.72±10.51)g/L vs (154.24±14.20)g/L],P〈0.05;胆汁中胆汁酸和磷脂成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石组LRH-1表达高于对照组(14.18±1.80 vs 7.22±2.22),P〈0.05,LXRα、FXR和SXR表达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肝脏LRH-1的表达增高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小肾癌手助腹腔镜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行手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20例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失血量、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切缘阳性率、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的差异。结果手助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平均肿瘤大小分别为(2.58±0.50)和(2.62±0.60)cm(P〉0.05),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20.2±38.9)和(353.6±89.6)ml(P〈0.01),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58.2±27.6)和(196.2±39.6)min(P〈0.05),平均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6.1±3.2)和(35.2±2.8)min(P〈0.0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8±2.0)和(12.3±3.0)d(P〈0.01),两组的切缘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无差异。随访3~28个月,两组均未出现局部复发。结论手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较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且不增加热缺血时间,手术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入院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5例、静止性胆囊结石患者46例及胆囊息肉患者12例共11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用B超测量患者肝外胆管直径,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13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测量的肝外胆管直径分别为(5±2)mm、(8±2)mm及(6±2)mm。其中55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测量的肝外胆管直径分别为(5±2)mm、(9±2)mm及(6±2)mm;46例静止性胆囊结石患者分别为(5±2)mm、(8±2)mm及(6±2)mm;12例胆囊息肉患者分别为(5±2)mm、(7±2)mm及(5±2)mm。不同疾病患者术后3个月肝外胆管直径均较术前增大,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肝外胆管直径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直径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术后3个月肝外胆管直径较术前相比明显增大,术后6个月,肝外胆管直径有明显的回缩,与手术前相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